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
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
最新热门    
 
明代历史定位问题新探

时间:2009-7-24 13:54:14  来源:不详
其左丞刘特默齐来胜军献马,且觇我军。胜受而送之京师,趣率师逾金山,至女直苦屯,降纳克楚之将庆国公和通。于是纳克楚见大军奄至,度不敌,丁未,因鼐喇固请降,胜使蓝玉轻骑往受之。先是纳克楚分兵为三营:一曰榆林深处,一曰养鹅庄,一曰龙安一秃河,畜牧繁盛。至是为大军所逼,遣使阳纳款而阴觇兵势。洎蓝玉至一秃河,纳克楚所遣使亦还报,极言大将军兵盛。纳克楚大惧,仰天叹曰:‘天不复使我有此众矣!’遂率数百骑诣玉,……都督耿忠……亟拥纳克楚见胜,胜曲加拊慰……凡降士卒四万余,羊马驼驴辎重亘百余里。”[13]

    应当指出,明军的“金山之役”确实取得了成功,也降服了故元将纳哈楚,但不能以此作为“中国再度统一”的标志。第一,不要过高估计纳哈楚降明的意义。历史明载,纳哈楚是元故将。北元衰微后,原元朝统治区出现了多个蒙古割据政权,纳哈楚只是其中的一个。纳哈楚降明,只能说明朝降服了一支最有实力的蒙古割据政权,解除了其对明朝的威胁,但不代表蒙古诸部都已降明。事实上,除纳哈楚外,蒙古诸部仍在反明。而且,此时北元政权还健在,纳哈楚也代表不了北元政权,北元也仍在反明。

    第二,纳哈楚降明能否说明“辽东全部平定”?明军的“金山之役”,在军事上采取的是奔袭的方针,奔袭胜利后,立即回师,并未对辽东进行直接管理。就是说,明军这次行动的战略方针,旨在解除纳哈楚对大明的军事威胁,并未真正平定辽东。不要忘记,纳哈楚是蒙古部落,辽东是契丹和女真族聚居地。降服纳哈楚,只是把契丹和女真族从蒙古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了,但要使契丹和女真族正归顺明朝,还尚需时日。直到1403年,明才在东北设奴儿干卫,对女真等少数民族进行统治。尤其是,虽然纳哈楚降明了,但辽东的其他蒙古部落仍在反明。就在明军撤退时,殿后的明军将领濮英,还遭遇蒙军的伏击,被俘后自杀身亡。[14]

    第三,即使“辽东全部平定”了,能否说明“中国再度统一”?从以上分析可知,辽东为契丹和女真聚居地,其地理在政治上无特殊意义,即使“辽东全部平定”为真,也不代表蒙古地区全部平定,不能说“中国再度统一”。因为“中国再度统一”的根本在蒙古诸部,因为蒙古诸部是明的前政权,不平定蒙古诸部,很难说“中国再度统一”。

    第四,“金山之役”后,北元和蒙古诸部仍在对明进行反攻,而明亦仍在对蒙古进行统一战争。如:1387年底,朱元璋以故元帝孙脱古思贴木儿“屡屡扰边”,遣蓝玉为大将军攻之。蓝玉率军至捕鱼儿海(今内蒙古呼盟巴尔虎左旗西南之贝尔湖),俘元皇次子地保奴(又作迪保努)及妃嫔公主百二十余人,官属三千,男女七万,马牛驼羊十五万。元君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及臣属数十骑逃走,将依丞相耀珠于和林。[15]又如,1390年,朱元璋以元故丞相耀珠等尚为边患,命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率师北伐,并命傅友德率北平兵从燕王,王弼率山西兵从晋王,受二王节制。又命齐王朱榑率护卫及山东、徐、邳诸军从燕王北伐。……傅友德、燕王出古北口,乃尔不花、耀珠等降。[16]朱元璋去世后,明成祖朱棣除派将进攻蒙古外,还五次亲征。第一次:1410年,成祖经兴和,过大伯颜山、小伯颜山,到清水源(即今内蒙马塔八海子)一带,败本雅失里于斡难河;又经阔滦海子(今内蒙呼伦湖)败阿鲁台。[17]第二次:1414年,成祖至饮马河(今克鲁伦河),前锋刘江败瓦刺兵于康哈里孩;到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乌兰巴托东附近),又败瓦刺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部,穷追至图拉河(今蒙古境内)。[18]第三次:1422年,成祖经鸡哆山、云州、独石、度偏岭,至开平(今内蒙多伦),出应昌、威远至沙珲原,将阿鲁台赶到漠北。[19]第四次:1423年,成祖至西阳河,闻阿鲁台远遁,班师。[20]第五次:1424年,成祖至开平,阿鲁台又远遁,在班师途中,崩于榆木川(今内蒙乌珠穆沁东南,多伦北)。[21]元(即北元与蒙古诸部)、明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没有停止,怎么能说1387年的“金山之役”为“中国再度统一”的标志呢?

三、明代为“统一王朝”之商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