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
陈独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
钱穆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观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西北民族贸易论纲
夏代的历史与夏商之际夏
中原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融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民族歧视对胡人汉化之影
最新热门    
 
铸造民族的精神——从郑成功的伟大谈起

时间:2009-7-24 13:54:17  来源:不详
梦彪、伟兄:你们好!为了推进郑成功研究,泉州郑成功研究会做了大量工作,成果卓然。附随笔一篇,仓促草成,词不达意,但说的都是心里话。随意斧正吧。

  去年前年,我曾前后两次赴福建进行学术考察,从厦门到泉州,亲自拜谒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诸多遗迹。在安海的星塔,伴随着阵阵海风,似乎还可听到少年郑成功琅琅的读书声;在覆船山郑氏祖茔,面对墓碑上阅尽沧桑的题记,似乎仍可聆听郑成功忧国忧民的沉重叹息……实地的考察,大大增进了我对郑成功生平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真正感知到郑成功伟大人格的魅力。
  我长期从事史、满族史研究,简言之,研究的重点是作为郑成功对立面的清朝统治民族和统治者。但正是这种研究,加深了我对郑成功的景仰和钦佩。满族入关初有多少人?全部壮丁加起来不过55000人,男女老幼全算上也不会超过30万,但就是这么一点人却征服了人口上亿的汉族!究其原因,满族人的骁勇是一方面,明朝的腐朽是一方面,但汉族人习于逆来顺受安于苟活的天性,恐怕也是一个方面。翻看清初的历史,汉族对满族的暴力鲜有成规模的反抗,就连那两个过去被捧得很高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和张献忠,也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在满人的铁骑面前根本不堪一击。更有许多汉人官将,如尚可喜、孔有德、耿继茂、吴三桂、洪承畴(这也是你们福建的名人)辈,或因贪生怕死、或图荣华富贵、或为一己红颜,或泄一腔私怨,纷纷投靠新主,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清朝征服中原内地的战争中,他们运筹于帷幄,开杀戒于军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朝非亡于“满”,而亡于“汉”。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有人感到惊异,不妨去重温汉族人的历史。汉族的历史悠久固然悠久,但几乎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是处在异民族的统治下,却是难以掩饰的事实。与匈奴、突厥、鲜卑诸族的争战姑置毋论,辽契丹、金女真、蒙古、清满族,都曾以寡击众,以弱胜强,长驱直入,立足中原。这不是很耐人寻味的历史现象么?
  只有联系这种现象,才可以真正感知郑成功的伟大。他对母亲的孝,他对国家的忠,他督师十万“气吞吴”的豪迈气概,苦撑大厦之将倾的执著,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忍,无不凝结为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为我们这个民族所缺少但可以铸造我们民族脊梁的精神。世事流迁,沧海桑田,在时间的长河中,民族有强弱,国家有兴衰,唯一不朽的,就是这种伟大的精神,也就是文天祥所颂扬的那股充沛天地、光炳日月的浩然正气。
  历史上的英雄,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不过最震撼后人的还是失败的英雄。你看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靳轲,“精忠报国”督兵直捣黄龙的岳飞、留下千古绝唱《正气歌》的文天祥……哪一个不是失败的英雄?郑成功“出师未捷身先死”,也属失败的英雄。但“时穷节乃见”,惟其失败,才凸显了他们凌霜傲雪的高尚节操和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处在山河破碎、民族涂炭的危难关头,他们都义无返顾地捐弃小我,秉持大我,谱写出一曲又一曲气壮山河的爱国之歌、忠义之歌,因此永垂青史。
  中国历史有一个很好的传统,朝代可以更迭,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却一以贯之,身为人臣,忠就是忠,奸就是奸,从来是薰莸分明,不容混淆。不仅汉族人是这样,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也莫不如此。所以,郑氏政权失败后,作为胜利者一方的康熙皇帝仍要钦赐“忠臣”匾额,并在郑成功父子遗骸从台南迁葬南安祖茔时,题写“诸王无寸土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四镇多二心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的楹联。相反,那些卖身投靠者却得不到这种荣光。清朝在江山坐定之后,照例要把大大小小的吴三桂辈列入《贰臣传》。这不能不让后人感慨史笔的无情。其实,这种对历史人物的盖棺论定,并不是满族统治者的心血来潮,当然也不能很狭窄地理解为“是封建统治者维护自己利益的一种手段”。对高尚节操的褒扬,对忠臣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