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近年以来,我一直想寻找一种新的表现历史的形式,作过不少的尝试,其中的曲折,一言难尽,最后归结为一种具体的想法,将汉帝国的历史作综合性的叙述,追求有人物有过程的历史,在汇通各种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力求史学、文学和思想的溶合。
刚刚完成的初稿,就是新尝试的结果,书名暂定为《新战国时代的英雄豪杰》,算是第一卷的上册。写法上似乎与历来的写法不同,将叙述、论述、解读、考察和感想都一锅煮了,有点不伦不类。自己看来,史事的准确可靠,史论的甄别选取,是有研究根据的,考古发掘的材料和现场,实地考察的风闻和观察,也是尽了力所能及,至于超越时空,连接古今的实感,生动有趣,能够为一般的历史爱好者所接受的通俗易懂,只能算是追求而已。
第一卷上册一共有八章,各章标题暂定如下:一、战国时代的刘邦,二、帝国时代的刘邦,三、始皇帝之死与三头政治,四、秦之失政与叛乱蜂起,五、章邯崛起与战事起伏,六、项羽崛起与巨鹿之战,七、秦朝内纷与刘邦西进,八、秦帝国的灭亡与西楚霸王。由标题大致可以看到,本书从刘邦诞生开始,一直写到秦帝国灭亡,在时间的设定上,以汉帝国的创始者刘邦为经线展开,在内容的选取上,并非写成刘邦传,而是力图在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现各路英雄豪杰的群像。
本次发表的是本书的第一章“战国时代的刘邦”,共有十二节,各节标题如下:
一、历史的错觉,二、平民家世,三、出生的神话与野合的民俗,四、访丰县龙雾亭,五、公元前256年以后的战国世界,六、沛县山川地理,七、从模范少年到浪荡游侠,八、战国时代的游侠之风,九、游侠的风范-信陵君无忌,十、游侠侯赢、朱亥、张耳,十一、游侠刘邦,十二、拂臣艰险论,由标题大致可以看出内容和形式来。
本书的写作,毕竟是实验性的尝试,有意识的追求,究竟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主观的意图,是否能够获得客观的效果,都得由读者来评定。毕竟是有些不伦不类的试作,不知道应当归属到哪里?无所适从之际,承蒙“象牙塔”网主陈爽大兄好意,愿意提供一块园地张贴小文,并嘱我写一缘起和追求。缘起和追求,本来不是现在说得清的事情,不敢不从命,只能就眼下想到的,匆匆写出一点来,算是之一。不过,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同时有铺垫性的先导研究和整理,选取过其中的一部分,以论文的形式作了发表,全部内容有意在本书的下卷完成后单独集成刊行,作为本书的研究篇。研究篇中有的篇章,直接间接地涉及到本书的缘起和追求,我想不妨介绍其中已经发表的两篇,来为本书的缘起和追求作一点侧面的补充。
今年八月,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呼和浩特召开,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陕西师大召开,我有幸参加两会并作了研究发表。秦汉史年会的发表是“补《史记》赵高列传-兼论始皇陵铜车马御手为中车府令官属”, 由出土资料看赵高生平,补充文献记载的欠缺,为赵高作传。本书第三章所叙述的秦王朝政治三头之一,中车府令赵高其人其事的根据,概出于这里。关于赵高的生年,学史出仕,考试入秦宫为尚书卒史的经历,以及他不是宦阉的叙事,都有研究的根据。研究不同于叙事,却是叙事得以立足的根基,基于史实的叙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