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通观明变,百川竞发——读《蒙文通文集》兼论蒙文通先生的史学成就

时间:2009-7-24 13:54:25  来源:不详
禹贡》杂志,引起国内外学界对周秦民族的关注和争论。诸篇从空间上追溯民族迁徙流动之迹,从时间上洞悉到前后同一族称掩蔽之下的不同族群,进而观其民族融合之势,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其时时势巨变,日寇肆虐,蒙先生深感对中国古代民族历史变迁进行探讨的重要性,体现了深切的现实关怀。七八年间,文稿随先生舟车南北,足见其在先生心中份量之重。诸篇后合为《周秦少数民族研究》,约十余万言,先于1958年出版。今《文集》之《古族甄微》卷又补以失收的《东夷之盛衰与移徙》等文,加上后来对越史和巴蜀史的研究,先生对中国上古民族的研究,四方已无缺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蒙先生从不同民族的流动中,发现与先秦各学术流派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纵言儒之争,析释荀子、《管子》、道家思想,以为:“儒、法为周、秦新旧两民族代谢之思潮,楚以道家之说错其间,并峙而为三,一现实,一神秘,一适衷于二者之间,形成哲学上之三大系统。”[8] 从民族兴替之迹中,发现文化学术的变迁,这是民族史研究中的一大贡献和特点。
  蒙先生晚年对包括巴蜀在内的南方民族史特别关注。50年代,论巴蜀古史,回答了巴与蜀的关系、巴黔中、巴蜀古民族、巴蜀的经济变迁等,均发微见著,令人观止。在此基础上,进而论巴蜀文化的特征,认为“蜀人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未能笃信儒家的学说,仍然酷好文学”[9],“辞赋、黄老、律历、灾祥是巴蜀固有的文化”[10]等,极为深刻,乃为众辨纷纭的巴蜀文化论中的不朽篇章。论汉间蜀境民族的变动,明辨入蜀僚人与賨人(亦有僚称)之别,最具卓见。《越史丛考》是先生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论著,是为回答南方民族史上的若干重要问题而作的。越南史家陶维英谓“春秋战国以前,当另外一个大族(汉族)占据着黄河流域的时候,而越族却占据着扬子江以南整个地区”,显然是对中国南方民族上古史的一大歪曲。《丛考》析楚、越畛域,辨楚、越同祖之谬,论楚、越不同族,明陶氏之舛谬于天下。对古史所载“百越”诸民族作了具体分析,揭示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和变迁史迹,把南方民族史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安阳王杂考》一章,揭古蜀开明王南迁史实,与徐中舒先生《交州外域记蜀王子安阳王史迹笺证》一篇得出大体相类的结论,都为蜀史添上新章。特别令人感动的,《丛考》是在那场浩劫中昼系“牛棚”、夜归伏案的艰苦条件下完成的。整理出版后,引起极大反响。书中“始终贯串着爱国主义精神”(李一氓语),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有关中国南方民族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庄蹻王滇辨》是一篇考辨性质的论文,从事件发生的时间上、路线上、地域上和人物上考察,认为《史记》所载多误,极富思辨功力。需要指出的是,蒙先生虽长于考辨,但不为考辨而考辨,甚至还比较看轻单纯考据的作用,曾批评说:“以考据治史,所以不免于支离破碎,全无贯通之识。”[11]这个思想,先生是一以贯之的。
  蒙先生引孟子“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一语以言治史,认为“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12]。先生论学往往高屋建瓴,可由此史学思想中找到答案。他在1935年评刘鉴泉《学史散篇》一文中提出:“中国学术,自建安、正始而还,天宝、大历而还,正德、嘉靖而还,并晚周为四大变局,皆力摧旧说,别启新途。”[13] 50年代,蒙先生发现中国学术演变的四阶段竟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四阶段、赋役制度演变的四阶段“密切符合”。又指出:“其余如选举制度,也由汉的郡国贡举,一变而为六朝的中正九品,再变而为唐的考试制度。又如府兵,也由汉的寓兵于农,一变而为六朝的兵户(唐初府兵),再变而为晚唐的募兵。也都颇能和农业发展的阶段相配合。应当认为这些现象都绝不是偶然的,都应有其一定的内在联系的。”[14] 但以赋役制度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特作为重点讨论,遂有长达九万言的论文《中国历代农产品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的撰述。该文打破王朝体系,考察了二千年来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演变之迹,是一篇体现深厚兼发挥“明变”观点的力作。唐宋之际中国社会的变化早就受到蒙先生的关注,该文论中唐的社会变化,进而论中唐在学术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