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通观明变,百川竞发——读《蒙文通文集》兼论蒙文通先生的史学成就

时间:2009-7-24 13:54:25  来源:不详
治经而不泥经,1923年撰成的《经学导言》是蒙先生发表的“自己的意见”,论今学、古学、鲁学、齐学、晋学、王伯、诸子,内容虽然未出廖平《今古学考》的范围,然而“我的意见自然有些和他不同,说我是脱离这部书在宣告独立也可”[40]。此则吾爱吾师,更爱真理之谓。蒙先生对廖平经学,阐发尤力,先后疏论廖平与近代今文学、清代汉学、汉代今古文学的关系,揭示这位“经学终结”的代表人物其在经学史上的意义。蒙先生批评清代经师的支离破碎而不知“经”为何物,也不满足于他的老师刘师培止于对汉儒治经对“家法”和“条例”的看重,甚至也不满足于廖平师折衷三传来讲《春秋》这“二千年来一大快事”,指出明注、明传、明经三者只能算作是经学中的一步,重要的是要做“明道的学问”,也就是先生说的:“若是只能讲些六经义例,只做些道问学的功夫,而把明庶物、察人伦、致广大、尽精微等一段尊德性的事都放置一边,这也还是未到顶上的一层。”[41]这与蒙先生一贯重视“子学”(哲学)的思想是一致的。
  随着20世纪我国现代史学的崛起和传统经学的边缘化,蒙先生由经入史,成为那个转型时代学术思潮最富代表性的学者之一。先生研究问题,很难得有孤立进行,无论民族变迁,经济发展,抑或社会演变,往往和那个时代的社会思潮、文化特征、学术变化融汇贯通地合而论之,寻找出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正是蒙先生历史研究的一大特点。蒙先生“通观达识,明其流变”这一史学思想是众所周知的,也影响了一代学人。这一思想,在先生早年所撰《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篇中即已揭示得十分明白了:“言说者,义之诠,实之宾也。世变易则言益滋,言滋而义以爽、实以淆。故学之必明其变,而义则必极其精。先圣后圣,固有其揆之一。而辞既多端,名实交互,苟规规于一往之言以概先后之义,则将以通之,适以窒之,将以明之,适以诬之。夫知说之变而不知义之一,不得为知学,知义之一而不知词之博,又乌得为知言耶!自三古以还,百家间作,或异名而同实,或异实而同名。必先通其意,明其变,不滞于言,有以知异非异,同非同,然后能异所异而同所同。”[42] 诠释与原义不能等同,随着世事的变易,言辞愈益繁滋,与原本之义愈发歧淆,重要的是要明白“变”与“义”的关系,治学者不可不慎之。当代学者重视文本语境和建构理论分析,仿佛似之。重温蒙先生的这一段话,再次感受到了它在治史方法论上所具有的恒久价值。


[1] 吴天墀师在1994年蒙先生诞辰百年纪念会上,曾发表《蒙文通先生的治学与为人》的谈话,文载《吴天墀文史存稿》,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题中“百川竞发”一语取自此。天墀师常常谈起蒙先生的道德文章,莫不深致景仰,本人也大受教益。不意天墀师今年6月8日遽然仙逝,悲思难诉,谨此深表缅怀之情。
[2]萧萐父:《蒙文通与道家》,载《吹沙二集》第211页,巴蜀书社,1999年版。
[3]《蒙文通文集》第五辑《古史甄微》第4页,巴蜀书社,1999年版。
[4] 罗志田《<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对此有很好的论述。该文说:“一般不视为新派的蒙文通‘其实他的思想和治学方法都可以说是新而不旧’”,我以为甚是。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5] 《蒙文通文集》第一辑《古学甄微》第35页,巴蜀书社1987年版。
[6] 《蒙文通文集》第一辑《古学甄微》第65页,巴蜀书社1987年版。
[7] 《蒙文通文集》第四辑《古地甄微》第165页,巴蜀书社1998年版。
[8] 《蒙文通文集》第二辑《古族甄微》第37页,巴蜀书社1993年版。
[9] 《蒙文通文集》第二辑《古族甄微》第255页,巴蜀书社1993年。
[10] 《蒙文通文集》第二辑《古族甄微》第268页,巴蜀书社1993年。
[11] 蒙默编:《蒙文通学记》第38页,三联书店1993年。
[12] 蒙默编:《蒙文通学记》第1页,三联书店1993年。
[13] 《蒙文通文集》第三辑《经史抉原》第402页,巴蜀书社1995年。
[14] 《蒙文通文集》第五辑《古史甄微》第256页,巴蜀书社1999年。
[15] 《蒙文通文集》第五辑《古史甄微》第373页,巴蜀书社1999年。
[16] 《蒙文通文集》第五辑《古史甄微》第402页,巴蜀书社1999年。
[17] 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后记》,载自选集《凝意斋集》第56页,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安石变法简论》一文曾谈到,“可惜未见有系统的论著问世”的蒙文通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198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