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土木之战志疑
出土木质文物的变色与脱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典型
最新热门    
 
土木亲征军人数小考

时间:2009-7-24 13:54:51  来源:不详

  土木之变在历史上为一大事变,其影响之大自不待言。五十(余)万明朝大军毁于一旦,明朝实力大损,也似乎为不争的事实。这种印象可以从诸多通行的历史教材、辞典中得到证实。[1]  兹仅举一例,《明史新编》言土木之变之后果:“英宗朱祁镇成了瓦剌军俘虏,明朝的五十万大军,就这样被王振几乎全部断送了,近百年积蓄起来的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2]然而笔者在翻阅一些原始史料时,发觉这种流行的说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明军真的有五十万或五十余万之众吗?在土木之变中,明军真的是“全军覆没”了吗?下面就以所见史料相互参证而叙说之。
  在笔者所见史料中,记载土木之变其真其详者莫如李贤之《天顺日录》:“明日于土木驻营。宣府报至,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勇而无谋,冒入鹞儿岭,胡寇于山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遂乘胜至土木。明日巳时,合围大营,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将午,人马一二日不饮水,渴极,掘井至二丈,深无泉。寇见不行,退围。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况乘舆为其所获,其偶然哉?”[3]李贤,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正统中迁考功郎中,改文选。正统十四年“扈从北征,师覆脱还。”[4] 英宗复位,命贤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自此,李贤“以受知人主,所言无不尽”,[5] 对明代中期政治的改良颇为有力。李贤不仅亲历土木其事,而且还以一位以国事为重的官员的面貌活跃于政治舞台上。他在英宗亲征之前曾与同僚一起劝说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章留驾;[6] 在行军途中,又与一些御史谋划击杀王振,制止亲征,使英宗安全返回北京。[7] 在李贤对土木之变的观察中,这种热忱的历事者的背景所具有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可以使用其他史料对李贤所记史实的可信度加以检测。作为土木之变的现场目击者,李贤记载八月十五日土木之败时说:明军“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这是一幅不战而败的图景;在杀戮面前,明军竟连一丝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其士气之低落,可想而知。而时人李实(景泰中曾出使瓦剌)却说:“十五日,至土木。也先人马四围,大战,大军倒戈,自相蹂践,虏遂大肆杀戮,邀留上驾。”[8] 自后明代文臣亦多谓“尝交战而失利”,[9] 也许是掩盖明军之无能吧。两种说法,哪种真实?实际上,明军在土木之变中所表现出来的胆怯连蒙古人也大为惊讶,曾经询问明朝使者杨善:“土木之役,六师何怯也?”[10] 杨善支吾了事。明代中叶,陆容经过土木(墓),曾访询老兵当日情事云:“甲午北征,归自宣府,过土墓,尝询问己巳车驾蒙尘事。有老百户云:‘初,大军出关,以此地有水草之利,因以安营建牙。初忽有枭集其上,人心疑之。且此山旧有泉一道,流入浑河,未尝干澀,至此适涸,乃议移营近浑河以就水。敌遥见军马移动,遂群譟而冲至。未及交兵,我师颠顿,莫能为计,相与枕籍于胡马蹴踏之余矣。……’……近见翰林文臣叙此事,谓尝交战而失利,盖知之未真。”[11]由此可见,李贤所记内容当是真实可信的。
  根据李贤的记述,我们可以推测明英宗所率亲征军的实际人数。在八月十五日大溃败之前,亲征军与瓦剌曾有两次战斗,即恭顺侯吴克忠和随后成国公朱勇的拒敌,皆以败殁终。[12]吴克忠所领军队为殿后军,其数不详。以情度之,当不超过后之所派朱勇军队的数量。朱勇所领明军数字诸书记载不一,有作三万、四万者,而李贤记为“五万”,今以此为准。[13]要之,两次拒战军队的人数在六万至八万之间,似乎不为大误。李贤记八月十五日土木之败时明军为“二十余万人”,合前数则亲征军总人数大约为三十万左右,这个数字要远远小于流传已久的五十万之数。正德年间,武宗游兴无度,大臣蒋冕谏其北巡,疏中有言:“曩睿皇帝北征,六军官属近三十万,犹且陷于土木。”[14]就此观之,则明英宗所领亲征军人数当在三十万之内,而不会超过此数。
  对于这个估计数,我们可以从《正统临戎录中》得到佐证。这份史料出自哈铭(杨铭)的叙述。哈铭原为明朝出使瓦剌的使臣,留于瓦剌,英宗被俘后,也先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