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土木之战志疑
出土木质文物的变色与脱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典型
最新热门    
 
土木亲征军人数小考

时间:2009-7-24 13:54:51  来源:不详
命其随侍英宗。后随英宗南归,以功次第升至锦衣卫指挥使,世袭。根据这份史料,英宗被俘后,蒙古将士乃公等人要杀掉他,而伯颜帖木儿阻止了他们,说:“数万的人马,着刀的,着箭的,躧死的,压死的。皇帝身上,怎么箭也不曾伤他?刀也不曾杀他?怎么人也不躧着他?他的洪福还高,还在裹。”[15] 这里显说八月十五日土木之变中明军死亡人数为“数万”,与李贤所记二十余万人中“死者三之一”是相一致的。
  另外,根据《正统临戎录》,英宗被俘后,也先曾来帐殿看望他,对他说:“臣宰听见说,前番营裹皇帝领出来大小四十万人,天地的怪怒上,皇帝上都不得济,你如今只得了哈铭的济了”。[16] “大小四十万人”,出自敌国之口,显得可信。古代中国,征战者往往夸张实力以壮声威,此其惯例。这个“大小四十万人”与刘定之所记“官军私属共五十余万人” [17]只能视为这种惯例的应用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四十万、五十万之说也许不算错;但就求真的原则而言,应当以考实近三十万之数为佳。
  我们还可以就当初出兵时情形来看。史载:“命下,二日即行,事出仓卒,举朝震骇。”[18]李贤记载:“明日驾出,总兵官以下亦弗预知,军士俱无备,文武大臣皆匆匆失措而随之。天时、人事极不顺。”[19] 以仓促之命齐集五十万大军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就此而言,近三十万之数是合乎情理的。
  在考订了明朝亲征军总人数为近三十万之后,我们可以考虑土木之变中明军受损之情形了。据李贤所记,在八月十五日土木溃败中,死亡人数为二十万人中的三分之一,即仅数万人,而伤者居半,即十万人左右;考虑到前两次吴克忠、朱勇之败,则明朝亲征军在1449年的大事变中死者为十余万人,伤者为十余万人,二者合之当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强一点儿,亦即二十余万人。一些史著过分夸大八月十五日土木之败中明军死亡人数是不准确的。[20]因为不仅明军总数只有三十万不到,在两次分兵之后到达土木的人数仅有二十余万,而且瓦剌兵因贪图珍宝的关系而不专于杀人,所以明军的死亡人数不会有“数十万”之多。李贤说:“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而明朝士兵则“脱衣甲而走”,逃命要紧。[21]刘定之也记载:“文武军吏免者,蓬首赤身踰山谷,连日饥饿得达关。虏举我辎重,惟取金银珠宝贵细者。”[22]可见明军逃回来的人当有不少,仍可为明廷所用。明廷特地下令安抚逃回军士,以备守卫。《明实录》记载:“令谕各营大小把总管队官……即将所领官军回到京者一一开报,以凭给赏。果有阵亡及被伤成残疾者,令弟男子侄袭替。其无伤者仍旧操练。每人再给赏银二两,布二匹。时驾陷,官军脱回者尚众,人怀疑惧,不敢报官,故有是令。”[23]诚如袁彬在大同城下喊话时所言,瓦剌在土木“杀散”了明朝军队,而非围歼了明军。[24]“杀散”与“围歼”,其间含义的轻重不言而明。
  1449年明朝皇帝率领的亲征军人数不到三十万,在土木为瓦剌军杀散,死伤二十余万,皇帝被俘。在谈及土木之变对明朝历史的影响时,这将是使之值得重新考虑的一个基本要素。[25]

[1]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中册,页185,人民出版社,1963年;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纲(下)》,页348-349,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下)》,页157,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杨国桢、陈支平著《明史新编》,页145-146,人民出版社,1993年;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卷》,页16-17,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辞海编纂委员会编《辞海》,页584,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
[2]  《明史新编》,页146。
[3]   李贤《天顺日录》,载邓士龍辑《国朝典故》,卷48页1146,许大龄、王天有点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4]  《明史》,卷176页4673,中华书局,1974年。
[5]  《明史》,卷176页4677。
[6]  《天顺日录》,载《国朝典故》,卷48页1145;《明史》,卷169页4538。 
[7]  《天顺日录》,载《国朝典故》,卷48页1146。
[8]  李实《李侍郎使北录》,载《国朝典故》,卷29页462。
[9]  陆容《菽园杂记》,卷4页44,中华书局,1985年。
[10]  《明史》,卷171页4565;又《天顺日录》:“向日土木之围,南朝兵何故脱衣甲而走?”见《国朝典故》,卷48页1147。就不战而败这一点而言,以“土木之战”来称呼这一事件是不确切的。
[11]  《菽园杂记》,卷4页4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