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新见北齐《丰洛墓志》考
地方豪右与魏齐政治——
北齐韩长鸾之家世
北齐史馆考辨
最新热门    
 
跋北齐《可朱浑孝裕墓志》

时间:2009-7-24 13:55:43  来源:不详
侵略淮南,子绣城陷被送扬州。齐亡后,逃归。隋开皇初,终于通州刺史”56 。案卢潜、郦伯伟、封子绣这些人,都出自华北旧族,这一背景对于他们在建康的遭际,或许是有帮助的。
  墓志说可朱浑孝裕“神骸不反,魂气空归”,是指孝裕的尸体未能北返,这个墓只是个衣冠冢。据《北史·卢潜传》,卢潜“于是闭气而绝,其家购尸归葬”,其尸体是回到北方了的。可朱浑孝裕身为贵族,可朱浑氏必定也出力“购尸”,未能成功的原因,大概是由于死亡方式不同。这里也可以看出,南朝政权对待华夏旧门和对待鲜卑人,是有区别的。
  墓志:“诏赠使持节、都督常安平南北二营州五州诸军事、尚书右仆射、司空公、常州刺史。”齐置常州不见于史。我怀疑为齐末所置,升常山郡而为常州。常山郡本属定州。由于六镇内迁镇民进入华北后,最先屯聚于定州,其后定州英雄城更成为镇民世居之地,东魏、北齐有六镇背景者视定州刺史为佳选,生前乐为其职,死后愿得荣赠。在这种情况下,从定州中分出常州,可能也是为了要适应这一需要。
  根据墓志,可朱浑孝裕“葬于邺城西廿里野马岗”。野马岗的位置,在邺城以西偏南的高垅上。《北史》记载魏废帝(安定王)元朗死后,“葬于邺西南野马岗”57。孝裕衣冠冢营葬的时间,是“武平七年五月戊寅”,距孝裕之死已有两年。这两年间,可朱浑家可能期望能得到他的尸体。可是“神骸不反,魂气空归”,只好以衣冠下葬。野马岗这一带,也许是可朱浑家族墓地,诚如是,将来还有望看到可朱浑道元、可朱浑天和等人的墓志。
  武平七年(576年),也就是隆化元年。这一年十月,周武帝发动了灭齐的战争。到年底,齐后主禅位皇太子,改元隆化。改元后不到一个月,周师入邺,北齐灭亡了。可朱浑孝裕衣冠冢营葬的时候,去北齐崩溃只有半年了,然而从墓志看,一切似乎都很正常,没有任何特殊的迹象。

【注释】
1 可朱浑孝裕因寿阳之战被俘而见载于史:《陈书》卷九《吴明彻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162页;《北史》卷三○《卢潜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1085页。《资治通鉴》卷一七一陈宣帝太建五年(573)作“可朱浑道裕”,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5328页。《册府元龟》卷三六八将帅部攻取一引吴明彻克寿阳城(中华书局影印明本,1960年,4381页),同《陈书》与《北史》,《陈书》卷九之“校勘记”,据此疑《通鉴》“未知何据”,见167页。今《可朱浑孝裕墓志》既出,正误遂明。
2 学者注意到北朝多以字行,解释不一。钱大昕以为“当时风俗敦朴,不以称字为嫌也”,见《廿二史考异》卷三一,商务印书馆,1958年,596页。他举出的例子,包括了胡、汉多种情况。但是,不嫌称字,而名、字兼备,对于内入胡族,特别是对于魏末内入的六镇军民,还具有更深层的动机:六镇鲜卑化各族人士本来只有胡名,以军功提高社会地位、登上政治舞台以后,不得不卷入到汉化的潮流中,而认同华夏传统的表现之一,就是取华夏名、字;遂以原有胡名为字,从胡名中提取一个字音作名,如可朱浑道元之道元,当是胡名,提取“元”作名,从而名、字兼备;由于习惯的力量,新的汉名使用一定不及原有胡名普遍和经常,以字行便是这样一种历程的曲折反映。同样的例证,如万俟普字普拨,万俟洛字受洛干,刘丰字丰生,等等。
3 《北齐书》卷二七《可朱浑元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376-377页。《北史》卷五三《可朱浑元传》,1900-1901页。今本《北齐书》之卷五三,既非李百药旧貌,又与《北史》不同,钱大昕疑“似经后人删改,或百药书亡,而以《高氏小史》补之乎”,见《廿二史考异》卷三一,593页。对比两书之《可朱浑元传》,互有详略,“以《高氏小史》补”《北齐书》缺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4 《北齐书》卷九之“校勘记”,380页。
5 林宝:《元和姓纂》,岑仲勉校记本,中华书局,1994年,965页。
6 《太平御览》卷一二一,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585页。
7 《晋书》卷一一○《慕容儁载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页2834-2835;同书卷一一一慕容暐载记,2847页、2848页、2853页。
8 《太平玉览》卷一二一,584页。
9 《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中华书局,1974年,3014页。
10 林宝:《元和姓纂》,1544页。
11 《宋本广韵》入声卷五之十二曷韵,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本,1982年,463页。
12 《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之“校勘记”,3023页。
13 邓名世(撰)、邓椿年(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三七之十二曷韵,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922册,359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