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魏和北齐的史料之中,可以看到一种被称为“职人”的人。对於他们的身份,有的学者认为是流外官,并将之比拟於唐代的“职掌人”。有关“职人”的史料并不太多,并且都较为暧昧。不过从现有材料看来,“职掌人”的推测仍有很大问题。对有关史料加以辨析,我觉得所谓“职人”,很可能指有散阶、散官而无实官的人,这些人和职事百官一起,构成了官员队伍的两大类别。同时,魏晋官吏队伍中还有一批称为“王官”者,其身份与北朝“职人”颇有可比之处。“职人”与“王官”的存在,显示了当时的官员队伍中,存在着候选者与现任者两大部分这种结构。因此对“职人”与“王官”的考察,有助於我们了解此期文官制度的某些重要侧面。
一、职人的性质和地位
下面就来根据现有材料开始考察。首先的任务,是初步弄清“职人”是些什么身份的人。 在北魏末年孝庄帝和前废帝时,由於战事频繁,王朝不止一次地下诏招募从征者,并在官阶上给予相应酬报。在这时,一些诏书中就涉及了“职人”。《魏书》卷十《孝庄帝纪》建义元年(528年)为征葛荣、邢杲:
诏直寝纪业持节募新免牧户,有投名效力者授九品官。己酉,诏诸有私马仗从戎者,职人优两大阶,亦授实官;白民出身外优两阶,亦授实官。若武艺超伦者,虽无私马,亦依前条;虽不超伦,但射槊翘关一艺而胆略有施者,依第出身外,特优一大阶,授实官。若无姓第者,从八品出身,阶依前加,特授实官。
诏书中的招募对象,包括新免牧户、白民,此外就有“职人”在内。朝廷对从征者酬报的官阶,是依其是否有私马及是否“武艺超伦”而異的。又《魏书》卷十《孝庄帝纪》建义二年(529年)五月:
辛酉,诏私马仗从戎优阶授官。壬戌,又诏募士一依征葛荣。甲子,又诏职人及民出马优阶各有差。
《魏书》卷十一《前废帝纪》载有普泰元年(531年)三月的一份诏书,虽未涉及职人但可供参照对比,兹徵引於下:
诏右卫将军贺拔胜并尚书一人募伎作及杂户,从征者正入出身,皆授实官,私马者优一大阶。
文中“正入出身”应作“正九出身”,参後文所引《魏书·食货志》。在这裏,征募对象又涉及了伎作户及杂户。那么,我们根据征募对象的身份、条件及不同的官阶酬报,对其间涉及的各种情况加以排比,就可以列出如下表格:
征募者
官阶酬报
身份
条件
出身
优阶
实官
新免牧户
投名效力者
九品
授实官
白民
无私马仗从戎者
有私马仗从戎者
或武艺超伦者
九品
优两阶
授实官
射槊翘关一艺而胆略可施者
且有姓第者
依第出身
优一大阶
授实官
射槊翘关一艺而胆略可施者
但无姓第者
从八品出身
优一大阶
授实官
职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