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武故事与道德建设
汉武杂 “方” 与道教渊
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
北魏太武帝的鲜卑本名
梁武帝父即萧顺之考辩
论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
张骞通西域与汉武帝的求
十六国的终结者――――
梁武帝是被活活饿死的
最新热门    
 
汉武帝徙民会稽史事证释

时间:2009-7-24 13:55:51  来源:不详

一、从史料角度,看汉武帝徙民会稽的可信性
  当代学者视《汉书·武帝纪》所记“会稽”二字为衍文,是因为在其他相关文献中,都没有提到这次移民的迁入地点包括会稽郡。
  这些文献首先是《史记·平准书》:
  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廥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中,七十馀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之,冠盖相望。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
《汉书·食货志》记此事除个别文字略有出入外,内容完全与《史记·平准书》相同,贫民的徙入地点都没有提到“会稽”。
  其次,《史记·匈奴列传》有涉及此事的相关记载云:
  浑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降汉,凡四万馀人,号十万。于是汉已得浑邪王,则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新秦中以实之,而减北地以西戍卒半。
《汉书·匈奴传》所记除个别文字外,内容也是完全与《史记》相同,同样没有提到“会稽”。
  基于上述情况,葛剑雄先生认为:“从史料角度分析,《史记·平准书》及《汉书·食货志》的记载是可靠的,而《汉书·武帝纪》中‘会稽’二字当系传抄时窜入。”
  这样看待有关史料记载的歧异,当然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在上下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应文字的情况下,何以会凭空窜入毫不相干的“会稽”二字,单纯从文献校勘角度来看,使人觉得颇有些费解。
  上述史料可以划分为三组:第一组,只有《汉书·武帝纪》;第二组,为《史记·平准书》和《汉书·食货志》;第三组,为《史记·匈奴列传》和《汉书·匈奴传》。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汉书·武帝纪》。初看起来,《汉书·武帝纪》的记载不像《食货志》和《匈奴传》的记载那样,可以在《史记》中找到史源,似乎显得有些薄弱。但是如众所周知,今本《史记》早已佚失司马迁《孝武本纪》原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孝武本纪》,是两晋间人用《封禅书》补缀而成的赝品[6]。它与司马公原本,已经毫不相干。对比今本《史记·孝武本纪》和《汉书·武帝纪》,可见《汉书·武帝纪》纪事原原本本,详瞻晰,价值远远超过《史记·孝武本纪》。班固撰著《汉书》,自有可靠文献依据,不能因其比《史记》晚出即不予采信。
  至于《汉书·武帝纪》徙民会稽的记载,是否属于衍生的文字,也需要首先注重文献学的依据。葛剑雄先生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已经注意到,《通典·食货典》引述东汉崔寔《政论》,谓“武帝遂徙关东贫民于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与《汉书·武帝纪》的记载完全相同。葛氏认为,崔寔这些话,应当完全是在转述《汉书》的记载。崔寔为东汉桓帝时人,去班固之死不过几十年时间,而所见《汉书·武帝纪》就与今本相同,记有移民会稽史事,所以单纯从文献学角度来看,似不宜轻率揣测“会稽”二字为传抄过程中增衍而来[7]。
  《史记·平准书》的记载与《汉书·食货志》雷同,二者之间存有因袭关系,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是却未必一定是《食货志》因袭《平准书》。近人崔适之《史记探源》,尝谓《史记》“八书皆赝鼎”,并谓其中自《律书》以下包括《平准书》在内的六书“皆后人取《汉书》诸志补之也”。后来曲颖生先生又撰文伸畅其说,进一步论证《平准书》与《封禅书》、《河渠书》等是直接移录《汉书》相应各志[8]。所以,《史记·平准书》的记载,是不是真的早于《汉书·食货志》,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但不管怎样,至少可以在这里暂时抛开《史记·平准书》成书年代早于《汉书·武帝纪》的问题,看看是否一定如葛剑雄先生所云,是《食货志》可靠而《武帝纪》衍有“会稽”二字。
  辨析利用史料,首先应当明了其一般记述方法,这就是所谓古书通例。这样才能避免因过分关注自己所研究的题目,而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纪传体与编年体史书,在叙述形式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就是记述同一史事,往往采用详略互见的办法,在不同的篇目,分别予以表述。本纪与志、传之间,常常互有详略,需要相互参照,才能得到某一史事的全貌[9]。
  本着这一叙事通则,我们可以看到,《汉书·武帝纪》是按照本纪逐年记述大事的要求,具体而又简洁地记述了元狩四年这一年实际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