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四川盆地盐业起源论纲―
秦汉时代的四川开发与城
明代四川火井探微
明代四川州县田赋征收考
精神的力量重走梁思成古
四川乐山九年级(上)期末
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统考
抗战四川 感动中国的故
抗战四川 感动中国的故
[转贴]张献忠剿四川确有
最新热门    
 
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的“高碉”文化

时间:2009-7-24 13:57:12  来源:不详
先主认为“羌人谓乱石砌成之碉楼为“宗”。还阐述了它的创造者是钟羌人,故名“钟”,这个“钟”与藏文中的“宗”有什么联系呢?是否同出一辙,均为古羌语译音?目前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尚难以断定。在康南一带称“高碉”为“绛宗”,实际上就是“宗”的同称。只是在其前面加了一个“绎”字。“绎”是今云南丽江一带的古名,“绛宗”是说“宗”是居住在那里的纳西族人建造的。乡城一带称之为“毕雍”,实际上是由于口语发音的关系,仔细分辨就是“绛”音的稍变。另一种是“可尔”,它是较“宗”更为专一的对“高碉”的称呼,丹巴一带藏族口语称之为“卡”,这也是山于地方发音造成的,实际与“可尔”是一层意思。前面已经提及,黑水一带的藏族称“高碉”为“龙垮”。“垮”是指倾斜的意思,因为“高碉”建筑下大上小,向内倾斜,故以形称之。以上三种称呼,语音相近,指物明确,都指“高碉”,它们都是古羌语的译音。
  藏族对居住房屋的称呼为“空巴”,这是一个普遍的统称。至于称“家、家里,屋、屋里”叫“钦龙”,不但音与“邓笼”相近,而意基本吻合,这个称谓来自古羌语的译音不是没有可能性的。

三、关于几种对“高碉”建造者的看法
  四川甘孜、阿坝地区“高碉”建筑的出现,历史久远,其说不一。
  1.“爱剑教之四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春秋战国时期,羌族一部份部族中农业生产的出现,是“邛笼”建筑出现的根本因素。“冉马龙部族,君长以什数”,究竟是哪一支在“邛笼”建筑之后,开创“高碉”建筑之先河的呢?最初形成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北史·附国传》载:“附国者,蜀郡西北二千余里,即汉之西南夷也。有嘉良夷,即其部所居,种姓自相率领,土俗同附国同,语言少殊,不统一。”又载:“嘉良有水,阔六七十丈。附国有水,阔百余丈,并南流。”这两段话说明:嘉良夷的生活习俗与附国大致相同。既然那时居住在雅砻江流域的附国已经出现了“高碉”,无可置疑居住在“邛笼”之乡的嘉良夷地应早于附国出现。嘉良夷的确切居住地点在大渡河流域,即今阿坝州嘉绒藏区。《新唐书·西爨蛮传》述嘉良夷的地域在“雅江五百里之诺诈、三恭、布岚,欠马、让川、远南、卑庐、夔龙、曜川、金川、东嘉良、西嘉良等十三部”。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三位同志在《羌族史·西山八国》中说“哥邻系自称之译,而嘉良则译自他称,两者实际是一个部落。”还指出,“现在这个地区的藏人还自称‘哥邻’。但是,自称为哥邻的藏人尚不止此。阿坝州的汶川、理县、马尔康、小金、金川、理塘,甘孜州的丹巴,以及雅安地区的宝兴诸县境内,约有十一万居民还保留着与此相同的称号。”“今丹巴县大小金川江合处的东岸,有中龙,大寨两村,为百户之邑聚,在一山弯的斜坡上。依山临江。外人不易至,隔江望之,有数十高碉参天,恰似在上海望浦东工厂的烟囱林,为金川地区一大奇观。……其似烟囱之高碉,皆十层左右之守望碉,亦皆乱石块所砌,多已废败。估计建成已千余年矣。此区在隋唐世称‘嘉良夷’,声名甚大。疑此碉群即嘉良夷故都,历史衰败耳。”综观四川甘孜、阿坝地区各地的“高碉”,无不以大小金川的“高碉”作为例证,因为这里的“高碉”之精品均汇聚于此。以今推古,要说这里就是“高碉”文化的发祥地,其理由是充分的。
  这里的“高碉”文化是沿着什么道路再向东和向西扩散的呢?向东要越过邓峡山脉才能到达服江上游,这里有两条通道一,条是逆抚边河而上,到两河附近翻江桥山,到杂谷脑河,沿杂脑河而下直到汉川。另一条是逆达维河,翻过巴朗山到邓生,即到氓江支流卧龙之水,顺水而下谷至氓江。乾隆年间,清廷攻打大小金川即走此道。向西则沿大小金川而下至章谷(即今丹巴)丹巴是诸水汇合之地,是古代藏、羌民族迁徒和文化交流的枢纽,是“高碉”文化从大度河流域推进到雅等江流域的通行。这条通道的最大可能性就是逆革什扎河而上(即今大桑为人哪过党岭山,即达道军鲜水河流域,然后南行至道军瓦日,便是纵贯甘孜腹心地带的雅举江。前面介绍的“高碉”集中分布的道军上下扎,新龙县,康定县营关区、沙德区,都在雅碧江流域,构成了雅碧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今马尔康的木尔宗,金川的观音桥,丹巴的革什扎,道单的城关和瓦日,炉霞的仁达,新龙的下占区等地发现的尔龚语”,是属羌语支的语言。但它“又渗入了许多藏语词汇。……这就是一千多年以来,藏族同化和融合当地古氏羌人的过程中,语言上所产生的同化效果”。如果把上述同一语言的地区用一条线连接起来,正好与“高碉”文化传播的通道相吻合,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至今,革什扎地区的不少人,是从道孚玉料一带迁徒而来的;道孚城区和瓦日一带的不少藏族,都与革什扎,金川一带的藏族有着血缘亲属关系。这条通道可能在吐蕃统治这个地区之前就已经形成,后面所要涉及的“石棺葬”文化,也是沿着这条主要通道而由东向西发展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