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四川盆地盐业起源论纲―
秦汉时代的四川开发与城
明代四川火井探微
明代四川州县田赋征收考
精神的力量重走梁思成古
四川乐山九年级(上)期末
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统考
抗战四川 感动中国的故
抗战四川 感动中国的故
[转贴]张献忠剿四川确有
最新热门    
 
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的“高碉”文化

时间:2009-7-24 13:57:12  来源:不详
兄弟俩修的碉叫“龙垮”。谓修“龙”为镇妖魔,“妖魔”实指敌兵。为镇“妖魔”而修“笼”,实反映出碉是作为抗击敌兵而修的堡垒。过去碉的作用正是如此。公七世纪吐蕃王朝兴起,扩展其统治势力至高原东部,许多羌族部族亦被融合,“高碉”文化随在四川甘孜、阿坝为主的广大藏区发展,成为藏羌文化的共同结晶。
  历史上有名的平定大小金川战役,是最大的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碉战。清廷两次出兵攻打大小金川,战事长达二十四年。当地土司莎罗奔和他的侄孙素诺木联合各地方势力,凭借险要地形,仰仗高耸云际的坚固碉林,抗击清军,使其累遭重创。“其扼隘处,必有战碉,瓷以石而窍于墙垣间以治石外击,旁既无路,进须从枪石中过。故一碉不过数十人,万夫皆阻。”四川总督阿尔泰以进攻失利而处死,大学士温福以锐进而战殁于木果木,全军皆溃,丧失军资器械无算。最后定西将军阿桂率军,求得大小金川内部的支持,袭取美诺,先安定了小金川,继取大金川,才取得胜利.阿桂在攻克噶例依的诗词句中这样描写道:“坚碉林立万重山,破险冲锋历尽艰。”整个大小金川战役,双方皆围绕着守碉、攻碉这个核心而斗智斗勇,尽力排杀。“乾隆有鉴于此,认为金川‘地险碉坚,骤难取胜’。因而参酌清军入关前与明军作战的经验;组建了一支约二千人的专门攻坚部队,使之所有归碉云梯习登城之技’,做为攻打大金川的攻坚部队”。为此,清廷把在大金川战役中的部份俘虏,押解到北京香山,建筑类似大小金川式的石碉.并且教练云梯队官兵攻碉战术。
五、“高调”文化与“石棺葬”文化
  “岷江上游地区是古代一些民族往来的走廊。根据考古资料,这一带有不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可知在该地很早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在茂县、汶川、理县等地出土的彩陶等器物。与陇西、陇南出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的器物相似,说明岷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很可能与西北向南的迁徙活动有关。”“岷江上游还有一种‘石棺葬’文化。这种文化在今灌县以北,松藩以南的汶川、理县、茂县一带均有发现”。这些地区是我国西南“石棺葬”出土最早的地区,当时就已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密切注释。“石棺葬”文化的出现,揭开了四川甘孜、阿坝藏羌地区历史的新篇章。后来它又象“高碉”文化一样从甘孜、阿坝的广大地域内为人们所揭示。“小金纳月山、丹巴革什扎、巴底、巴旺、中路、金川等地均有石棺葬露出,但未正式发掘。”近十多年来甘孜藏族自治洲境内“石棺葬”出土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康定、丹巴、道孚、炉霍、甘孜、新龙、白玉、雅江、巴塘等县均程度不同地发现了“石棺葬”,经正式发掘有三处。其中炉霍卡莎石棺葬群共发掘石墓二百七十六棺,出土文物千余件,是迄今为止我国西南石棺葬最大一次发现和发掘。其余发现均系在兴修水利、房屋建筑、修筑公路中偶然发现。据《甘孜报》报道:1987年7月又有两次发现。笔者曾去康南、康北九县,对发掘和发现“石棺葬”的地方进行了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的实地考察,同时也看到了一些县保存下来的出土文物,例如石器、铜器、陶器等;再参看有关考古发掘报告,与阿坝洲理县、汶川、茂县出土“石棺葬”有关资料进行对比,无论地貌、埋葬形式、朝向、出土器物都大同小异,均属于同一文化的内在联系。“石棺葬”文化与“高调”文化的发展传播方向也是一致的。只是“石棺葬”文化因移俗而停止,延续时间短,并成为一种隐蔽文化而原封不动地被大自然保存下来,而“高调”文化作为一种表露文化,一直随着当地民族的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而逐步发展,日趋成熟,直至今日,还残留在四川甘孜、阿坝广大地区内。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