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记忆的对话和中日关系的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最新热门    
 
关于禅让制度的一些看法

时间:2009-7-24 13:57:15  来源:不详
    所以自启始的“家天下”,只是这历史渐变的必然。
作为帝子,终日跟随在帝王身旁,耳濡目染,又受帝王言传身教,贤能应当高于同辈。当先王死后,其老臣已老,而帝子年青有为,自然常传与帝子,日久便成传统。偶有子不肖或子幼,不可为帝,便传与他氏贤能。所以传子是相当自然的,但传的是贤子,这与后世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度只是表面上的一致,而有本质上的不同,仍可算入“大家天下”的范畴。不过传子不传贤的历史趋势已显现出来了。世袭继承已是历史的必然。

Ⅲ、启的继位
  《史记·夏本纪》载:
  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但《史记·五帝本纪》载:
  益主虞,山泽辟。
  《史记·夏本纪》载:
  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可见益并非是“佐禹日浅”而“诸侯皆去益而朝启”的。
  《战国策·燕王哙既立》载:
  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古本《竹书纪年》载:
  益干启位,启杀之。
  《史记·夏本纪》载: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看来启有可能是经过了一番斗争才得以践帝位的。而这一番斗争也许正是一场正统与非正统之战。
  《国语·郑语》载:
  嬴,伯翳之后也。……伯翳,能议百物以佐舜者也。
  《尚书·尧典》载: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
  所以“伯翳”与“益”应该是同一人,故应为益之后。
  《史记·封禅书》载:
  秦襄公既侯,居西陲,自以为主少暤之神……
  《说文解字》载:
  嬴,少暤氏之姓。
  少暤是属于东夷部族的,那么益自然也是东夷部族的。
  但《史记·秦本纪》又载: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
  这大约是受了《山海经·大荒东经》里“少昊孺帝颛顼于此”一话的影响。
  显然如果东夷部族的益继位成为酋邦首领,这就意味着黄帝部落对酋邦控制权的丧失。
  禹在荐益前曾荐皋陶。“皋”与“暤”音同,皋陶大约也是东夷部族的。可见此时部落间的融合已经较深了,以至禹敢大胆地把有功绩的非黄帝部落成员作为继承人。但这种想也许是太超前了,以至在禹死后发生了中国历史记载中的第一场成功的政变。
  也许正是启代表的是正统的势力,所以虽然在启死后发生了“太康失国”事件,东夷部族的有穷氏首领羿代夏,但少康终于在有虞氏、斟灌氏、斟寻氏、有仍氏、有鬲氏等的支持下得以复国,继续夏王朝的统治。
  为什么在“太康失国”后或在“少康中兴”后都没有反对世袭的声音呢?这或可佐证尧舜时期已有了传子的传统。
  说到这里或者可以再回过头来注意一下“少暤”此人。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
  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
  这里提到了“少暤挚”。我们会记得《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帝喾……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的记载。而《山海经·大荒东经》所载“少昊孺帝颛顼”可能是帝系发生了混乱。
  如果说“少暤”的确就是“挚”,那么所谓“不善”,也许就是因为他是属于东夷部族的。而“弟放勋立”可能也是经过了一番斗争的。至于挚继位的原因,由于史料不足,未能对此作推断。但值得注意的是,《史记·五帝本纪》是本自《五帝德》和《帝系》的,但在后两者中都没有出现过挚的名字和事迹,可见《史记·五帝本纪》中的“挚”是另有所本的。但在许多典籍中似乎都没有有关“挚”的记载,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挚为帝喾之子的说法并非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如果挚果真不是帝喾之子,那么他很可能就是东夷部族的少暤。这样一来,尧的继位便是黄帝部落重新夺回了对酋邦的控制权。
Ⅳ、史料真伪
   《大戴礼记·帝系》载:
   黄帝产……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黄帝产……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产……重华,是为帝舜。颛顼产……文命,是为禹。帝喾……产后稷,……产契。
    《离骚》载:
&nbs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