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
“本体论”源流考(古代
中国古代文人的悲剧命运
试论我国古代吏胥的特殊
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原型
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
中国古代的世兵与募兵随
中国古代军事地理格局
漫谈中国古代的文字狱
最新热门    
 
古代党人的生死观与士大夫精神

时间:2009-7-24 13:57:26  来源:不详
他们大张旗鼓的政治实践及集体献身而充分地昭示于天下。他们是知识群体形象的首次登台,且是以生命而不是笔墨去诠释儒家道义,从而铸就了中国的士大夫精神。士大夫精神的鲜明特色即以天下为己任。
    较之东汉党人,明末东林党人的集体殉道则是对士大夫精神的磨砺与淬火。同为王朝末世,同为士大夫与宦官的斗争,东林党人面临的政治形势比东汉党人更险恶。这种险恶不仅来自于对手的强大,更来自于士大夫本身的世俗化。魏忠贤集团的专权暴虐空前绝后,士大夫“不修士行”,投靠魏忠贤门下者不计其数。故有学者认为此期是“士无特操”,“士人的人格普遍泯灭”。而恪守儒家道统的东林党人面对士风日下之势,重新倡导学者以整齐天下为己任,并率先垂范,这与东汉党人以天下是非风教为己任一脉相承。缪昌期《槛车》诗中曰:“尝读(李)膺(范)滂传,潸然涕不禁,而今车槛里,始悟夙根深。”“夙根深”三字传神地道出了两者在思想深处的契合。高攀龙、缪昌期均以“与李膺、范滂同游地下”为荣。东汉党人的悲剧性结局摆在那里,但东林党人偏偏仍走这条路。东林党人在晚明举世皆浊的士林中高自标置,弘扬正气,确立起了自己的正面形象。邹元标强调:“人生天地间,只是一副真骨头,真精神。”“吾辈所恃一生千生,此真精神耳。”他所说的“真精神”乃指儒家坚定不移的道德追求。这种追求至死不渝。左光斗的门生史可曾买通狱卒,见到倍受酷刑后弥留之际的左光斗,只见左光斗“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公跪抱公膝而呜咽。左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持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即先扑杀汝……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铸就也!”史可法后来成为抗清名将,左光斗对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高攀龙的弟子华允超在崇祯朝间直言敢谏,上“三大可惜四大可忧疏”时即备棺而待。薪尽火传,东林诸君以天下为己任,为道义万死不辞的士大夫精神不绝如缕地延续下去。
    然而,东汉党人、东林党人为之献身的“道”,其实际内容是什么呢?顾宪成讲得最简明:“道者何?纲常伦理是也。”即儒家所倡导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原则,其核心内容是君臣等级制度。党人之所以与宦官展开殊死的搏斗,即是因为宦官以卑贱奴仆之身执掌国家权柄,妨碍了皇权的正常运作,阻塞了士大夫正常的仕进之路,也违背了纲常伦理。党人以死与宦官抗争,捍卫的是君主的尊严与国家统治秩序的稳定。这种忠君情怀在东林党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杨涟在受尽酷刑之后,痛恨的是奸佞迫害,使皇帝蒙枉杀臣子之名。他自己是死而无怨的:“涟即身无完肉,尸供蛆蚁,原所甘心。不敢言求仁得仁,终不作一怨尤字也。然守吾师致身明训,先哲尽忠典型,自当成败利害不计,乃朝廷不虚养士也。”循此我们可以了解他守师训,效先哲的特点,这也是东林党人的共同特征。而正是这种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根本局限。他们认为孔子之道是“万世无弊”的真理,儒生只须精研义理,力行其道即可,儒家经典本身不容怀疑,儒学原理不可改变:“述而不作,不是圣人谦词。后世天下不治,道理不明,正坐一作字。不遵守祖宗法度,只作聪明以自用,天下安得治!不表章圣贤经传,只好异论以自高,道理安得明!”对儒经无条件的崇拜,使得他们在儒学传承中缺乏创新,行为上循规蹈矩,难以越出传统道德的雷池。冯从吾道:“儒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余亦云:人不学仲尼,万古如长夜。”一种思想若长期流传,那可能是思想家的幸运,却是社会的大不幸。它说明社会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孔子之道于中国社会正可作如是观。东林党人批评东汉党人忠义不足,他们以更正宗的儒学信徒出现,难道不是士大夫的悲哀,中国的悲哀吗?作为知识的传承者与创造者,民族的文化精英,国家政治事务的主要担当者,士大夫的道德追求与精神风貌千年不变,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缓慢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东汉党人与东林党人坦然而死,凛凛正气光照千古。然而他们为君主尽忠殉节,只代表君子的气节与风范,“并不代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一切都要从他们所终生恪守的儒学中得到解释。对儒家道义的坚定追求成其高峻,对儒家学说的崇拜盲从又定其卑微。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nb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