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评周兴樑《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总理论的由来》

时间:2009-7-24 13:57:36  来源:不详
现代思想史论中》一书中,也提出过这种疑问。不过,李泽厚只是提出疑问,并没有作什么研究,也就没有写专门的文章。至于说公开的讨论,在方小年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研究述评》(刊载于曾庆榴、洪下夏主编的《中国革命史研究述论》一书,香港,华星出版社,2000年)以及张海鹏《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若干原则性争论》(见所著《追求集》,社科文献,1998年。72-74页)中,有很好的介绍。最近,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20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史丛书》,其中有张海鹏、龚云合著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对讨论的情况,也作了评述。所以,这方面的情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上述文字。

另一个方面,谓之“史的考察”,也就是进行学术史的梳理。用周文的话说,叫做“关于由来”;用拙文的话说,叫做“来龙去脉”。这方面的工作,30年代的社会性质与社会史大论战曾经涉及到。比如说,胡秋原和李季,就拈示过“半封建”概念与马恩原典的关联。但比较系统的研究,还是开始于1980年代后。例如,1987年,知识出版社曾经出版周子东等人合著的《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一书,该书首章《最初的认识》与末尾《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大事记》,精炼而多创获,挖掘出一些史料,提供了很好的线索。1996年,《近代史研究》第4期发表陈金龙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过程考析》;1998年,《近代史研究》第6期又发表陶季邑的《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首次使用问题》,也做了很好的考察。至于我,关注这个题目,乃是源于我主持的中国社科院B类课题《中国社会史大论战研究》。为此,我于2003年12月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来龙去脉》一文,两万多字,提交给当时举行的“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这篇论文开篇即说:“学者们已经涉及的史料,不再述列。”意在表明把研究引向深入。该文获得这次会议的优秀论文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报》上有报道。《北京日报》理论部的同志看到报道后,即来约稿。因为报纸篇幅的限制,故我只将文章摘要拿去发表,后为《新华文摘》转摘。周文所批判的,就是这篇摘要。至于我的原文,则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由于文章依旧过长,而文集限制字数在1万5千字左右,所以,我又对文章的注释部分做了删节和压缩。我这篇文章,是目前所知从学术史角度考察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形成过程的最周详的文章。

需要指出的是,在后一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周子东等人的著作明确提出,是列宁,最初指明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但列宁的这种指出,只是“理论原则”上的。该书以及其后陶季邑的文章还提出,1926年上半年,蔡和森最早提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我在文章中同样指出:“早在1926年,中共文献中就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完整字句”,然后引用9月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国际评论》创刊号为例子予以说明。我为什么不引用蔡和森,却引用这个材料呢?就因为蔡和森早已被人拈出,不需要重复,也不新鲜了,而这条材料从来没有被人提起过,我是第一位使用该材料的人。而在周看来,这种专门引用偏僻材料的举动,倒仿是我原本不知道有蔡和森的观点。这真是笑话。研究这个问题,岂有不知道蔡和森的?倒是周某,恐怕根本就不知道蔡和森早已为人拈出吧?不然,何其絮聒乃尔?。而关于蔡和森,这位卓越的理论家,性格耿直的革命家,在避开别人用过的材料的时候,我又补充了一些未被引证过的材料。

还须指出的是,陈金龙文章曾经提出,1929年2月,中共中央在第28号通告中,首次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周某的文章同样郑重其事地使用了这条材料,但没有点出陈金龙。我怀疑,很怀疑,他这材料就是抄陈金龙的。

总之,列宁也罢,蔡和森也罢,其他种种也罢,没有一条是周文的发现。可是,他却大引特引这些最常见的、早已为人所知的材料。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对前面已经有的成果,你摸过没有?你到底了解不了解?如果了解,就应该注明;如果不了解,则说明你没有尽学者起码的本分。

盲人摸象式的研究,我是很鄙夷的。周先生大可不必装腔作势,好像是他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似的。他发现的不是什么新大陆,而是关内的白毛猪。他发明的也不是什么新的遮雨工具,而是专利局工作人员也得使用的雨伞。周先生也是博士生导师了,我希望你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