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评周兴樑《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总理论的由来》

时间:2009-7-24 13:57:36  来源:不详
趣的呢!这文章的第2节,叫做:将“两半”概念联璧用来说明中国社会性质是蔡和森的理论创新。为此,他引了蔡和森。可是,在文章的第1节,也就是讲“对象和含义不相同”的那部分,他老人家是照样引蔡和森。对此,你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吗?同一个蔡和森,开始时是“对象和含义不相同”,接着便成为了“理论创新”。那么,请问,这“理论创新”与“对象和含义不相同”之间,有没有继承、发展的关系?这“创新”是凭空的杜撰呢?还是他先前"对象和含义不相同"的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瞧吧,同一个历史人物的一脉相承的思想,他居然都能割裂,打成两截,同时,照样说它们一脉相承。

而且,你说这是蔡和森的“理论创新”,那么,我问你:蔡和森对这个“创新”的“理论”,有什么系统的论述吗?蔡和森有过专门讲这个“理论”的文章吗?如果说,蔡和森把“两半”概念“联璧”了,所以,就算是“理论创新”,那么,我再问你:我首次拈出的,与蔡和森观点同一年出现的《国际评论》创刊词,同样“联”了“璧”,算不算是“理论创新”呢?你怎么不置一词?为什么只孤零零的提蔡和森一个人?老实告诉你,我本来就怀疑这刊物的发刊词,原就是蔡和森写的!

其实,是不是“理论创新”,没有人会和你抬杠。你说“是”,那就“是”,无非是个理解不同的问题嘛!不过,你没有权利把自己的理解当作“惟我独尊”的唯一真理。要是抬杠的话,我就还得质问你:既然蔡和森早在1926年就有了“理论创新”,那么,为什么围绕中国社会性质的争论,却偏偏是在1926年之后爆发出来的呢?而且争了个不亦乐乎、一塌糊涂。蔡和森都“理论创新”了,还争个啥?

四 关于毛泽东两半论的成熟时间

这个问题,我的原文是这样写的:“何干之1937年秋到延安,毛泽东曾有意请他做秘书,故一般认为,何干之的研究对毛泽东发生过直接影响。就目前的资料看,至少在1938年3月,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思想即已成熟,其标志是这年3月20日他对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三大队毕业学员做的演讲。”我仔细斟酌这句话,再对照周某的批判,实在想不出这样说有什么“错误”。

这里牵涉三个小问题。

第一,何干之的著作对毛泽东有没有影响。这一点,拙文中用了“一般认为”的讲法。也就是说,这是许多人的共识。例如,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书,就指出过这一点(香港版,下册,813、815-816页)。到达延安后的毛泽东,出于战略考虑,开始用生平最大的精力致力于理论创建,以形成尔后所谓的“毛泽东思想”。其时吸收本党学者的见解,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比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就是杨松等人起草的,曾经张闻天等同志修改。而何干之呢,作为抗战后第一批到延安的知名理论家,曾经深得毛泽东赏识,被任命为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毛泽东还给他写过信,表示赞赏他的有关研究。毛泽东曾想留他做理论秘书,他考虑再三,婉辞谢绝了。这些,就是最基本的“史实”,否定得了吗?你周某人对毛泽东与何干之的关系没有作半个字的考察,评什么就断然否定毛受过何著的影响?又凭什么说人家是“主观臆测的无稽之谈”?活生生的史实,在周某那里,居然被毫无根据地抹杀了,夫复何言!

我最恼周某的,倒还不是他在此处骂了我,而是,他竟然视而不见我介绍的毛、何交往背景,对基本的历史事实居然不作半个字的辨析,然后便决然骂人是“主观臆测的无稽之谈”。难道我所介绍的毛、何交往之事是虚构出来的不成?难道你否认毛与何有任何关系?

第二,抛开别人的影响,单就毛泽东自身的思想轨迹考察,毛泽东本人先前有没有过两半论的思想与认识呢?有,当然有。但是,这就说明毛泽东没有受过何干之影响了?事实是,正因为毛泽东本人早就对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有所认识和体认,见到何干之的观点才愈感亲切,愈能将其升华。为表明毛泽东有自己一脉相承的思想轨迹,我在文章原文中曾经说过,毛泽东“至少”在1926年9月发表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就已经确认中国是半殖民地,同时认为革命的最大对象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