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苏联
抗战时期苏联对华的三次
前苏联的“民主化”改革
从苏联到俄罗斯:崩溃的
苏德战争初期和苏联经济
1949年秋苏联和北朝鲜的
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
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
苏联对“大跃进”和人民
最新热门    
 
苏联解体的民心因素分析

时间:2009-7-24 13:57:38  来源:不详
采取实际行动捍卫社会主义政权,光靠几位热心的高层领导显然不能奏效。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矛盾、离散民心
 
    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3月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为了改变苏联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的不良状况,提出了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在1985年至1988年6月的第一阶段改革中,在政治方面主要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和提倡“民主化”、“公开性”、“人道主义”。在经济方面开始改革,提出了对国有企业领导放松并扩大企业自主权。改变管理方法,实行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营,在农村放宽政策扩大农民自主权。可以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他的改革只有改革方针缺乏具体方案。并且没有及时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改革触动了许多官员的既得利益,进行改革的步履维艰。实施一年,生活用品短缺的问题没有什么改进,人们看不到加速战略的好处。初次改革的结果令人失望。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社会停滞,改革屡遭失败的根源在于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僵化的政治集权体制”。戈尔巴乔夫转而热心鼓吹“各国自由选择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呼吁“各国相互承认各国人民有权走自己的发展路并尊重各国人民所选择的国际秩序”。戈尔巴乔夫的这番言论助长了个加盟共和国内反对派积极向西方靠拢的行动。以后戈尔巴乔夫于1987年11月出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书中强调: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民主化的程度不仅决定改革的成果,还将决定社会主义的未来。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十九次代表大会上总结了60年来的经验教训,揭露了批判了苏联体制的种种弊端。并通过了七项决议,包括明确党的领导,提高苏维埃的地位,改革选举制度,加强法制和监督。随后加大在政治领域的改革越走越远。1990年二月苏共中央全会修改1977年的苏联宪法第六条关于“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组织的核心”等规定。同年3月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取消宪法第六条,修改为“苏联共产党、其他政党以及工会、共青团、其他社会和群众运用通过自己选入人民代表苏维埃的代表并以其他形式参加制定苏维埃国家的政策,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从法律上取消了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990年最高苏维埃颁布《社会团体法》法律上更为多党制提供了方便,造成苏共党内风化严重。激进的叶利钦在苏共28大上公开退出苏共,掀起了退党的热潮。叶利钦公然支持民族分裂分子向联盟中央闹独立戈尔巴乔夫在政治领域进行了没有原则的改革,再加上经济状况的恶化:1990年苏联的经济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减少2%。国民收入减少4%,财政状况恶化,通货膨胀加剧,内债已经达到5000多亿卢布,外债近700多亿美元,外贸赤字达100多亿卢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商品奇缺,供应紧张。1990年初在200个城市的1200种商品只有150种可以保证供应,这种情况到了第四季度进一步恶化1000种商品竟有996种商品经常性的供不应求。加上戈尔巴乔夫过激化的市场经济改革,致使分配系统、流通系统 、运输系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1991年的时候,情况继续恶化,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者借机驾祸苏联共产党,致使人心涣散,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意识危机,鼓励人们揭露苏维埃社会的阴暗面,否定苏联几十年来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苏联社会长期积压的矛盾激化,加大了民主的步伐以至于将苏联的命运完全寄托于西方国家的援助。苏联的民主化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完全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到后来局面失控,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势力乘机兴风作浪,夺取政权。
 
结  论
 
    苏联解体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和极其深刻的。认真总结其背后的种种原因对于我们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大有益处的。
 
    (一)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作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事实,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办好事。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中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各级各类的官员要充分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根本因素。
 
    (二)深入持久的开展反腐败工作。执政党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腐败、特权。密切同群众的联系。腐败和特权使苏共脱离了群众。再加上百姓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结果群众普遍不满。危难发生时,苏联民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