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苏联
抗战时期苏联对华的三次
前苏联的“民主化”改革
从苏联到俄罗斯:崩溃的
苏德战争初期和苏联经济
1949年秋苏联和北朝鲜的
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
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
苏联对“大跃进”和人民
最新热门    
 
苏联解体的民心因素分析

时间:2009-7-24 13:57:38  来源:不详
973年,勃列日涅夫在东欧各国领导人秘密会议上说:“‘缓和’”是苏联为使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取得绝对优势的一种策略,从而到1985年的时候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自由的行使自己意志吧”。[2]刚愎自用的勃列日涅夫改变赫鲁晓夫谋求与美国同起同坐的目标,全力谋求在对峙中能够震慑对手。在实践上,能够取得对对手的优势!并且勃列日涅夫淡化‘核战争中没有胜利者’的观点,重申核战争和历次战争中一样,‘胜利属于在理论上和士气中最有准备的一方。’[3](P664)所以勃列日涅夫集团相信“苏联必胜,在一场核战争中苏联将会继续生存下来,并制定了突然袭击的方案,对各级指挥系统规定了目标和时间。”苏联从来不赞成美国提出的有限战争的理论主张。他们在为武装部队官兵规定阅读的杂志和著作中,从来就不讳言摧毁敌人军事能力的的宗旨。另外,苏联以社会主义老大哥自居,自认为是社会主义的保护神。政界、军界拧成一股劲全力称霸。苏联海军元帅戈尔社克夫在他的著作中《苏联的海军》一书中谈到了苏联把美国视为敌国,苏联海军承担着开辟全世界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的宏伟战略,并确了苏联海军不仅担负着军事扩张的任务,而且担负着政治扩张的任务。苏联以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的推销员的身份,在对外政策中致力于激起世界各国的革命。“达到埋葬帝国主义的目的为此世界三大洋都有苏联军事的存在的身影,不断加强在国外的军事部署和国内的前沿部署。一方面通过经济援助加强在世界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国家。另一方面,借助于政治颠覆和培植亲苏势力,必要时进行赤裸裸的侵略。在整个70年代的10年间,苏联发动了五场代理人侵略战争。这时候的苏联早已将列宁的不称霸的教导抛掷于脑后。苏联成为强大的战争机器。与之对应是巨大的军费开支。苏联的军费由1965年的326亿卢布增加到1981年的1550亿卢布,每年的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14%,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3以上,有2/3的人员服务于军事部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消耗。极大的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说,军备竞赛只是苏联共产党的一厢情愿的事,广大的民众并不支持将自己国家人民的血汗钱大量的输出到所谓的战略重要地带。军备竞赛使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于军界。
 
经济结构的畸形失去了凝聚民心的物质基础
 
    苏联的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有着极其深刻的原因。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政权受到帝国主义的疯狂绞杀和围困。不优先发展重工业,就不能保障无产阶级政权。列宁说过:“社会主义的唯一基础,就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机器大工业。”没有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能成其为国家”。[4](P41)斯大林指出,放慢重工业“就是自杀,连轻工业在内”。[5](P31)为此,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在工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37年苏联的工业农业产值的比重有1913年的42.1%上升到77.4%,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完成了对经济的技术改造,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并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卫国战争胜利后,斯大林声称:“苏联战胜世界帝国主义的突击力量————西斯德国的胜利就是苏联重工业的胜利”。[6](P39)1955年在苏共中央一月的全会上赫鲁晓夫说:“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唯一的正确的道路,指责不重视发展重工业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是“右倾的复活”。赫鲁晓夫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上也是采取了措施的。但由于赫鲁晓夫主观性大,改革缺乏应有的理智和规划。农、轻、重的比例一直没有协调好。经济畸形发展,农业严重减产,人民生活急剧下降,造成经济政治动荡,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在第八个五年计划中,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工业发展作了调整,宣扬“保证生产资料速度同生产速度接近”[5]但到1969年百年改变腔调,说“不可能把国家所有的资源都用于发展经济提高劳动人民的福利和发展文化,大量的资金要用来国防[6]。在经济结构没有调整过来的情况下,勃列日涅夫在苏共23大指出,苏共“在今后仍将优先发展重工业,更快的提高生产资料的生产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