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也谈“黄宗羲定律”
始皇帝之死与三头政治—
战国时代的刘邦——《新
秦帝国时代的刘邦——《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问
谈“信古、疑古、释古”
《二年律令》法律内容制
古希腊“英雄时代”辨析
几个 文物保护 英语单词
从 干涉层 在壁画保护中
最新热门    
 
谈“英雄崇拜情结”及其悲剧

时间:2009-7-24 13:58:36  来源:不详
,禹因而治之”?,在神话中,治水的成功被说成是大禹具有指挥应龙的超自然的神力;与此同时,治水的广大民众却被治水的神话一笔抹杀,淹没在历史的黑暗中。借助于神话,从此大禹便从民众之中脱离出来,逐渐成为一个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万民仰视的民族之神!

我们要问,是谁制造了英雄的神话?最初,肯定地说是民众。他们为什么要制造英雄的神话呢?因为他们需要英雄的神话。当氏族社会的民众还不可能认识到英雄那超人的意志和力量本该是自己的属性时,他们就必然渴望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志和力量的英雄横空出世,跪拜在他的面前,以便换取他们所最需要的安全感,这是“英雄崇拜情结”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根源。



那么,此时的英雄又是怎样对待民众崇拜的呢?

据先古书《吕氏春秋·当务篇》记载说:“禹有淫湎之意。”结合其它的史料,我们觉得《吕氏春秋》的话是可信的。治水的成功,民众的崇拜,权力的集中,地位的上升,很容易使大禹飘飘然,忘乎所以,贪天之功,据为己有,最终导致与民众的彻底分离,成为居于民众之上的至高主宰。这点,首先表现在他对手中权力的运用上,治水成功后的大禹在处理事情上就不那么民主了,据另一本先秦古书《国语·鲁语上》记载:“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在当时,这实在是空前反常的惊人之举!要知道在氏族社会中,按其习惯法,对违反氏族社会行为规范的最严厉的惩罚也不过是流放而已,但现在大禹竟然利用手中的权力,未经氏族全体成员的同意,轻易地杀掉了一个部落的酋长。可见,英雄崇拜的结果,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权力的滥用,防风氏仅是“英雄崇拜情结”的第一个牺牲品罢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要知道,权力的滥用必然导致权力的独占倾向,因为越是尝到滥用权力甜头的人物就越急切地希望独占权力。在氏族社会末期,氏族显贵出现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民众赋予他们的权力永远据为己有,大禹又何尝不是这样!否则又怎能有历史上“夏传子,家天下”的沧桑巨变呢?总之,大禹死后,社会的最高权力落到了大禹的儿子启的手中。他靠什么作到这一点的呢?当然不是靠氏族传统的“选贤举能”的的“禅让制”。而是靠着家族显赫的地位和赤裸裸的暴力抢夺!

问题是广大民众居然容了这种严重“违法”的行为!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中华民族当时正处于由“天下为公”的“野蛮时代”向“天下为私”的“文明时代”作结构性整体转型的关键时刻,新与旧,公与私,野蛮与文明,民主与专制的激烈冲突此起彼伏,并错综复杂的纠结在一起,而这种前所未有的冲突又必然在广大民众内心深处造成难以抑制的焦虑、忧患和骚动不安,于是,“英雄崇拜情结”就开始作怪了,此时,无所适从的民众再次渴望一个大禹式的英雄能够耸立在他们的前面,把他们尽快带出眼前黑暗的混沌中。他们一相情愿地以为,既然大禹曾经拯救过他们,那么,大禹的儿子肯定也会具有如此神通广大的法力,就这样,在历史的最关键时刻,广大民众站到了大禹的儿子启这边来。

然而,广大民众这次却为自己这一虚幻的“英雄崇拜情结”付出了万劫不复的惨痛代价!人类的走过的路无情地告诉我们:每当民众将自己的命运寄托给某个救世主式的英雄时,他们得到的并非是他们所渴望的拯救和解放,而是奴役和枷锁!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不是这么走过来的吗?

阶级社会的第一个英雄──启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铁的事实证明,他不过是个“淫溢康乐”?,动辄就向民众吼叫道“予则孥戮汝”?的无耻君王。顺天应人搞“革命”的汤、武又如何?他们也无非把奴隶主的千年大厦砌得更牢固。事情怎么会闹到这样的地步?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主要的则应该是,阶级社会的英雄与氏族社会的英雄已经完全不同了。他们不是发明家,不是劳动能手,不是战斗英雄,更不是治水专家,等等,而是些私欲膨胀,野心勃勃的政治、军事强人,自从这些人物登上历史舞台之后,社会生活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始的公有变而为私有;民主变而为专制,社会公仆变而为专制帝王,社会主人变而为被奴役的奴隶。一句话,一切皆变,遗憾的是只有民众的“英雄崇拜情结”非但没变,反而越发的浓烈!

原因何在?这里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当这些阶级社会的英雄登上中国的历史大舞台之后,我们民族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在“兴”、“亡”这两极之间进行周期性的恶性震荡了,于是乎,无权的广大民众便一次次在劫难逃地陷入到“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