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浅谈当代我国历史文化遗
浅谈西汉县令长及其行政
浅谈“嚼酒”民俗初探
浅谈杜甫“诗史”的核心
浅谈哥特式建筑的历史和
浅谈从女神崇拜看楚文化
浅谈藏书与著述:傅乐淑
浅谈宫音串孔商律谱孟—
浅谈留下历史的足迹---
浅谈探究性问题在历史教
最新热门    
 
浅谈《历体略》

时间:2010-10-1 11:01:19  来源:不详
家如李之藻、徐光启等都皈依了天主教,于此王氏是要高出一筹。本书上卷和中卷以介绍传统天学为主,但“所讲中法亦皆与西法相和”,下卷主要介绍西法,大多直接引自利玛窦带来的资料。同时,在对上下卷的比较中还可以发现许多中西融会的尝试中出现了矛盾。这些都反映出作者对这些知识还缺乏消化吸收。尽管如此,他却已经开始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天文现象,批判古人观点,教导儿子,可见主观上他认定这些知识是正确的。但事实上,在当时条件下,除了可以用这些知识解释少量现象之外,作者根本无法证明其正确性。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作者惊异于西方天文知识的丰富、严密和自成体系,得出了其正确的感性认识。这也是初识先进理论时,人们容易形成的一种态度。
  3.作者对待中国天文学的态度。从篇幅上来看,本书正文共计41页,介绍中国传统天文学知识的上下两篇就占据了28页,而介绍西方天文学的下篇仅13页,不足一半。在下篇一开头,作者虽承认西方天文知识在某些方面优于中国,但却说吸收其成就是“礼失求诸野”。以上两点都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传统天文学还是非常看重的,甚至包含着一种自大的心理,认为学习西方思想只是对中国天文学的补充。
  四、本书所体现的清人观念
  此书被清人选入《四库全书》,可见清人既认同王氏以传统天学为根基学习西方的态度,亦认同他所传播的知识。在四库馆臣所作的提要中也提到此书虽“所论皆天文之梗概”,但却是“初学从入之门径”。由此可以看出,及至乾隆时期,时间跨过了一百余年,传入中国的天文知识在量上虽有很大增长,但中国知识分子在心态上却还是很相似的。哥白尼日心说的基本轮廓形成二百年之后,中国一般知识分子坚持过时的水晶球体系,足见社会环境对科技发展的巨大影响。
  五、总体评价
  四库馆臣对此书的评价是“所论皆天文学梗概,不及后来梅文鼎、薛凤祚诸人兼备测量推步之法”。确实,限于作者自身在历数方面的水平,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当时先进天文知识的宣传册,而不是一本融入了很多创建的学术著作。在天文学上成就不大,付梓之后影响也不大。唯一值得称道的是王英明在书中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水晶球体系,为从未独立形成宇宙模型的中国传统天学做了重要补充。但本书更重要的价值则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明清之际知识分子思想观念的重要材料。
  
  参考文献:
  [1]徐光台.“王英明《历体略》研究”,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补助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国立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2007.3.30.
  [2]潘畅.对中国实学的哲学诠释.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54.
  [3]孙小淳.天文学在古代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作用.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1):5-15.
  [4]江晓原.十七、十八世纪中国天文学的三个新特点.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3):53.
  [5]江晓原.《周骸算经》与古代域外天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3):207-212.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