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浅谈历史课堂中的“熟悉
张波:浅谈新课程下的历
初三历史创新与探究能力
张振海:浅谈近代社会生
历史教学设计探究:结题
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
蒋晶晶:浅谈中学历史教
浅谈历史教师如何运用语
岳志:浅谈中学历史教学
陈红:高中生认识世界的
最新热门    
 
浅谈探究性问题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10-4-14 11:00:54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内容提要: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进而提高学科成绩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课改后广大教师的重要任务。而在诸多的有效方法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而恰当地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以问促思,以思促学,对实现三维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结合实践,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及提高各种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设置探究性问题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探究问题;教学作用

 

 

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将有关内容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并逐渐形成各种能力,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如何创设好探究性问题情境,以问题促思考,提高教学效果,在历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其作用主要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做到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清晰的讲述、有序的板书和系统性的小结及尽量采用现代先进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在众多的方法中,设置探究性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探索,激发兴趣是最重要的一个法宝。通过设疑,可以平中见奇,刺激求知欲,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好奇的心态中进入探索新知的境界。

 

我们面对的中学生充满生机和活力,好奇心强、求知欲盛、可塑性大,这些都可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只要学生不是采取拒绝的态度,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完全可以调动起来的。极富挑战性的提问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兴奋,产生一种渴求探究的强烈愿望,引发自觉的学习要求。

 

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1(文中所举实例均出自于此)“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关于香港回归问题,我先放映香港被英侵占的整个过程和1982年英国对阿根廷的马岛之战的资料片,然后设置了一连串探究性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思考、讨论、回答、归纳总结后再提问。下同)2.英国人甘心把香港交回中国吗?为什么?3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携带对阿根廷马岛之战的胜利之威访华,还想维护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可最终还得乖乖地跟我们谈判,这说明什么问题呢?4.香港问题的最终解决给我们什么启迪?为什么说香港的明天会更好?它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何影响?这种提出探究性问题,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说是借用文艺创作和说书人的技巧而形成。就是在故事进行到最扣人心弦时有意避而不讲,引而不发,以造成读者或听众非读完或听完则不能满足自己心愿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产生惦念和想象,促其刨根究底。教师在讲课时有意留下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制造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境界,使之迫不及待而又兴致勃勃去继续学习,深入掌握,长久坚持则易形成一种强劲的探索心理,进而逐步激发学习动力,把教学过程推向高潮。当然悬念的产生并非目的,它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困惑、欲求、联想、注意的心理状态,打破教学过程的平衡状态,为此,以问题设悬念后,教师必须辅以其他手段,如从点拨、讨论,观察等等,把教学重新引向平衡。成功地运用此法,能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不断增长和丰富思维的触角,推动教学过程中的矛盾运动,从而催化兴趣、诱导求知、激发热情、活跃气氛,在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课堂质量。

 

历史教材不是历史复习资料,其知识内容的条理性、内在规律往往散见于看似杂乱的叙述中。现行新教材虽然具有众多优点,但也不能说是完美无缺,难免顾此失彼,所以,历史课中的提问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在不超纲的前提下,用问题链的形式,把相关的内容串联起来,达到乱麻抽丝、享受乐趣的目的,通过从不同角度清理丰富复杂的历史内容,满足不同的需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和愉快感。如在上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后,我给出一段材料: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其支持。”然后设问:1.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2.英国和美国的政体有哪些不同之处?其历史根源是什么?3.如何评价美国的两党制?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美国的政治制度?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整篇课文的有机组合与分析,完成了上述问题,如此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激活其探究热情和钻研干劲,又提高了综合概括能力。

 

凭教学经验可知:学生在学习中如果遇到的难点太多而无法自解,极易丧失信心,进而减弱学习的劲头,且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以问题带学习的方法则可化整为零,将一大难点分解成一系列内在联系的小问题而迎刃而解,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教师适时而恰当的有效启导,就能在看似平易中屡见奇特,杂乱中理出头绪,难题中找出答案,取得探求未知,获得成功的情感满足,形成知之好之乐之的心理变化过程。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和钻研历史的兴趣,则可大幅度提高该科成绩。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1)通过提出问题,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内容,深化学生的系统意识,在养成循序渐进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增强记忆力。如在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先向学生提问: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性质如何?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目的何在?鸦片战争使中国发生哪些变化?这一系列问题不仅使学生温习了旧知识,而且对即将学习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和影响等内容必然会有更清楚的了解,使之养成学历史必须注重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相承等关系的习惯。

 

2)通过提问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分析就是引导学生找出历史事件的特点和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同一类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看到史实的本质差别。历史课不是史料的简单拼凑和堆砌,我们要使学生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找出发展规律,形成唯物史观。如上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时,我提出:如何看待洪秀全创立的宗教理论?让学生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洪的宗教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洪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还不可能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当时的农民群众又处于分散状态,普遍没有文化,又受到封建迷信的严重影响,要使他们凝聚起来并形成猛烈的群众运动,秘密的宗教团体较易成功,这些宗教理论成了发动起义的精神武器,然而它不可能把苦难深重的人民群众引向光明与幸福,这种深厚的迷信色彩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有害革命的作用,后来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一个原因。接着我再问学生:虽然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决不能与李洪志臭名昭著的邪教“法轮功”相提并论,且二者产生的社会条件也有天壤之别,但从某些方面(如影响力等)看,假如“法轮功”得不到及时的制止、铲除,将带来什么恶果?学生通过历史与现实事件的分析比较,联系耳闻目睹的邪教“法轮功”种种恶行,更加认清了中央政府作出的英明决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既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还实现了思想教育目的。

 

3)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是指把事物的共性归纳起来,学生通过该能力的培养可更好的把握历史知识。如设置问题:《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可否说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为什么?通过思考和讨论上述问题,结合课本有关内容,使学生在得出结论的同时既深化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概括能力。

 

4)提问带动学生作深入的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为什么”“怎么样”的层次上,应该从多个角度、多层次引导他们进入更深广的思维空间。通过变换问题的限定因素使学生知道条件不同,则结论不同,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设问,使之认识到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也应发生改变,从而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5)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联想与综合能力。联想就是对历史现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使思维朝着前向、逆向、纵向、横向流动。设置探究性问题可把部分与个别的历史现象通过相互依存的关系加以总结,明确事物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构成对事物立体式认识。

 

三、有利于促使学生掌握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形成良好的读史习惯

 

历史教材按年代次序对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叙述和解释。教材中包括微观的内容和宏观的知识结构,所以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就必须按“学一问一思一辨一用”的良好读史方法和习惯进行。“学”,是指对教材进行认真反复的阅读和钻研,否则,离开基础知识则一切能力的培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问”,就是提出疑问,通过对教材的所有疑点和问题进行提炼、排列,组合成问题链,学而无问则无以成学;“思”,是指根据史实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形成相应的史学观点;“用”,就是应用,即对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识记、理解、评论、解答与表述。在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灵活多变的不同问题,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之经过反复有效的练习逐渐养成有条不紊的学习方法与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识记、运用的效果

 

为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必须认真细致进行泛读或精读,带着疑点和问题读,不但要掌握教材的通篇内容,而且要挖掘其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整个章节的来龙去脉,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引文、地图、插图和注释等可用资料,从而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和注意力,长久坚持则阅读能力和效果必然提高。历史知识要进行记忆,是必要的,而记历史的基本方法无非两大类: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后者包括网络式记忆、归类记忆、联想记忆、对比记忆等等,由于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串联在一起,因而知识点都形成彼此联系的问题链,进入学生的大脑进行贮存,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记忆的效率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学中有问,问必带思,思必有辨,最后一环为知识的应用,在认知和论证过程中,提高了历史理论水平,培养了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由于经常要识记和思索问题以形成历史概念,就必须在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断,提高知识层次。实践证明,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探索和创造的方法学习历史,对未知史实进行有创见的分析,肯定会产生新颖而丰硕的思维成果。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以问题促思考、促学习,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各种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读史方法与习惯,强化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历史科的各项教学任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