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浅谈忽必烈及其祖孙三代
浅谈忻城土司文化的历史
浅谈《历体略》
浅谈当代我国历史文化遗
浅谈西汉县令长及其行政
浅谈“嚼酒”民俗初探
浅谈杜甫“诗史”的核心
浅谈哥特式建筑的历史和
浅谈从女神崇拜看楚文化
浅谈藏书与著述:傅乐淑
最新热门    
 
浅谈《尚书》与中国传统农业地理学

时间:2010-11-15 11:27:40  来源:不详
的发展带动了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
    中国传统农业主要是通过传承、应用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来发展生产的,在传统农业的原始阶段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是使用木石农具、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随后是以用畜力牵引或人工操作的金属农具为标志,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现代农业阶段的生产技术和方法的特点则是建立在现代西方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基础上的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则必然会有社会政治、文化、文明的进步。

  3.1对于农耕自身规律性的客观认知
    先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农耕活动自身的规律性也有了从无到有、从浅入深的认识过程。这反映在包、蕃、霭、孽、刊、稿、稽、朴、败等内容上。例:
    包(3):通“苞”,谓草木丛生;《禹贡》篇有:“厥土赤值坟,草木见包”、“厥包橘袖、锡贡”、“包呱普茅”等;以上三句皆出于《禹贡》篇,后两句中的“包”字皆为(打成)包裹、包装(起来)的意思,第一句则是草木逐渐茂盛起来了,就好像把整个的山头包裹起来一样;这说明了植被的覆盖和当时人的一种直观的认识。
    蕃(1):生长茂盛;《洪范》篇有:“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房”。
    睬W:草抽芽;《禹贡》篇有:“厥草惟爵,厥木惟条”。
    粟(1):树木的嫩芽;《盘庚上》篇有:“若颠木之有由桑”。
    稿(9):收获谷物;泛指农事;《汤誓》篇有:“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秸事,而割正夏”。农业生产有着明显的节律性,要是指各种农作物和畜禽等都有各自的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何时播种,何时中耕施肥,何时成熟收获,均有一定的节律限度。超过季节,则生长不良,甚至减产绝收。因此,耕、种、管、收不违农时,是获得农业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关键。
    稽(1):借作“来”,治也,种;《梓材》篇有:“惟曰,若稽田,既勤敷苗,惟其陈修,为厥疆吠”。
    畋(4):本字在《尚书》全书中出现4次,《多方》篇有“败而田”,意为平整田地,按李恩江, 畋,平田,即平整田地以利耕种”。又有孔颖达注疏,“治田之谓畋,犹捕鱼谓之渔”。畋,从支po(手)从田,可理解为人用手持工具平田,是人类的活动直接作用于土壤形成的过程。人类活动作为一个直接的成土因素,与自然界作用于土壤形成是完全不同的。由于人类对土壤的影响有意识、有目的,因此在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渐认识和掌握了土壤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通过利用改造和定向培育来创造不同熟化程度的耕作土壤;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社会性,它在受着生产力、生产工具因素制约的同时,还受着不同社会制度的制约。
  3.2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活动的发展也产生了大量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文明相关的词汇,在《尚书》全书中有众多这一方面的内容,其中重要的有:
年、获、熟、秋、有秋、裕、荣、成、大熟、丰、富、赋、饥、艰、贫、灾等。例:
    年((26):年岁;好收成;《高宗彤Crbng) }》篇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