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优秀试题选140
:优秀试题选139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二:国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三:沧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四:中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五:中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六:德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七:经
湖北宜昌龚杰老师优秀习
最新热门    
 
:优秀试题选141

时间:2009-11-7 11:04:35  来源:历史课程…

 

 

材料型选择题精选(1)

1.(2007 3月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题)“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 · 大传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2007年广东高州一中二模试题)《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3.(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4.(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5.(2007年广东韶关二模试题)史书记载:“牵牛以蹊(xi小路)人以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东汉

6.(2007年山东德州高三检测题)“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    )

A. 工场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官营手工业

7.(2007年广东揭阳市二模试题)“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取作商贾。”这首唐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

A.商人众多             

B.商业繁荣   

C.农村破败,天地荒芜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8.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说明作者对农业与商业关系的认识是(     )      

A.农商皆本     B.农本商末    

C.农末商本     D.农商皆末

9.“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称王)者,未之有也”的思想应出自    (    )

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10.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11.公元前136年,董仲舒在对策中说: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这表明他主张    (    )

    A.百家争鸣          B.削平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2007年青岛二模试题)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到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科技成就是(    )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14.(2007年上海丰贤高考模拟题)毛泽东《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主要是(    )   

A.唐诗和宋词                   B.国风和离骚   

C.楚辞和汉赋                   D.国风和汉赋

15.(2007年广东惠州二模试题)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

  A.山水画       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16.2007年华南师大附中二模试题)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事实应发生在                                           (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17.2007年华南师大附中二模试题)与“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18.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全面内战

19.(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20.(2007年海南省高考模拟试题)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21.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    )

A.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22.(2007年广东茂名一模试题)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指“天京变乱”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D.作者认为:因为“煮豆燃萁”所以对洪秀全的评价难以定论

23.(2007年广东高州一中二模试题)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弱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

C.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          

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跌

24.(2007年深圳一模试题)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

    A.建立民主共和     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     D.向德、俄学习

25.(2007年山东崂山一中月考题)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

A.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

26.“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运动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整风运动

27.2007年深圳龙岗模考题)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8.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29.“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反映的著名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3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31.2007年广东华美中学三模试题)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32.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33.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的转折点指(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34.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35.2007年华南师大附中二模试题)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诗中写到:“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前提是                                    (    )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D.军民鱼水情

                                             

天天记:(本专题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的部分知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知道郡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铁犁牛耕的变革。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了解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等政策及其影响。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及主要观点。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说明元杂剧、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其历史意义。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概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了解 “工农武装割据”、红军战略转移以及人民解放战争等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材料型选择题精选(2)

本卷系材料选择题,共35题。其中1-30题,每题3分;31-35题,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中“礼”主要指(    )

         A.礼仪                           B.制度                           C.风俗                           D.贡赋

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宗法制纽带是(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3.(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

A.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B.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

C.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4.“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5.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叔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6.2007年华南师大附中二模试题)“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7.2007年广东华美中学三模试题)《荀子8226;8226;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8.2007年华南师大附中二模试题)“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9.2007年汕头二模试题)“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吕后)时……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这表明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守内虚外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

10.(2007 3月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题)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    )

A .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 … 皆莫如被服”

B .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 . “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 .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11.(2007年广东韶关二模试题)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根据你的判断,下列《孟子》一书最可能招致明太祖不满的一句是(     )

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B、“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D、“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12.(2007 4月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题)“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

A.重视礼仪教化    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13.(2007年广东韶关二模试题)最能体现“文化治国百代之业”的是(     )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唐太宗虚心纳涑                                         D、明太祖大兴文字狱

14.2007年广东华美中学三模试题)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15.(2007 4月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题)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16.(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1890年日本政府发布的《教育敕语》:“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为朕之忠良臣民”。 上述材料反映出日本政府教育青少年的所谓“东洋道德”就是(    )

A.儒家道德        B.宗教道德      C.民族道德            D.西方道德

17.(2007年广东惠州二模试题)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18.(山东济南高三历史试题)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19.(2007 3月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题)“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 …… 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

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2007年广东茂名一模试题)“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哪种精神?(    )

  A.科学    B.自由    C.民主    D.爱国

21.“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22.(山东济南高三历史试题)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3.(山东济南高三历史试题)“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    )

         A.《甲午悲歌》           B.《台湾沦陷》          

C.《珍珠港祭》           D.《日寇投降》

24.(2007年广东惠州二模试题)“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抗战时期)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所受到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25.(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诗中所赞叹的是(     )

A.高架铁路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电报电话   D.火车的发明

26.(2007年深圳一模试题)《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

27.山东威海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题)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28.(2007年广东信息题)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29.2007年深圳龙岗模考题)“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春天是指伟大新中国的建立      

B.文学艺术学术思想可以自由发表

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D.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利

30.(2007年广东湛江一模试题)在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当时人们这样做(      )

A.表达了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  B. 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C.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体现                D.有利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31.

 

 

这一乐曲曾在1970年响彻全球的同时宣告中国进入了                                     (    )

A.航天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核能时代

32.(2007年广东韶关二模试题)明代的一段花鼓词这样描写凤阳:“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1978年之后却又这样描写:“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凤阳前后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党正确决策的会议是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33.“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开放的特区,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共舞,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它已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上述材料是某一文学作品中对某一个城市的描述,这个城市应该是(     )

A. 广州   B. 上海    C. 深圳    D. 珠海

34.2007年华南师大附中二模试题)“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

         A.反对霸权                   B.睦邻友好                   C.多边外交                   D.不结盟

35.“×××,教授。1949年1月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苏北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南京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现在名为南京财经大学的学校任教……1998年考入南京大学商学院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                                                                                                 

A.“文化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材料型选择题精选(3)

 

本卷系材料选择题,共40题。每题2.5分。共10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07年广东信息题)(针对A卷第1题,B卷第1题)《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其中可以说明统治者非常(     )

A.重视宗法关系                        B.迷信无知

C.重视礼仪规范                        D.任人唯亲

2.2007年深圳盐田模考题)(针对B卷第2题)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    )     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

         C.西周礼乐文明                                                     D.文字契约的承诺

3.2007 年广东佛山高三检测题)(针对A卷第2题,B卷第4题)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4.(针对A卷第9题,B卷第11题)美国一批研究汉学的学者发现明朝皇帝朱元璋很不满意下一段话:“The people are most important,the state comes next,while the ruler weighs the least.”,这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说的?(    )

A.Lao Dan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5.(2007年广东揭阳市二模试题)(针对B卷第5题)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    )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6.(山东济南高三历史试题)(针对A卷第3题)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7.(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    B.家庭成员众多,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

C.农民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          D.商品经济不发达,农民生存要求低

8.(针对A卷第8题,B卷第910题)“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汉书·食货志》中的这一记载可以反映出汉初实行的(     )

A.重农抑商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边疆“和亲”政策         D.独尊儒术政策

9.(2007年广东肇庆一模试题)(针对A卷第11题,B卷第1314题)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10.(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11.(山东济南高三历史试题)(针对A卷第7题)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12.2007年深圳盐田模考题)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3.2007年广州三模试题)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14.(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青年时期的钱伟长在美国大使馆填写签证表的宗教信仰一栏目时,钱先生说:“我没有宗教信仰”,美国官员说:“没有是不行的,你就填信仰孔教吧。”这件事情说明(    )

A.外国人一直把儒教当成中国的国教          B.当时不少外国人把儒家视为一种宗教

C.儒家应当积极参与世界宗教对话           D.儒教或曰孔教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15.(2007年广东韶关二模试题)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仪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准确的秤,这是和那些对他有戒备的人们交易使用的。”对此段话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孟氏以偏概全

B、18世纪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有负面形象

C、孟氏所述中国的事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

D、孟氏的论述为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提供依据

16.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 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17.(2007年山东德州高三检测题)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 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C. 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 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18.(2007 3月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题)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    )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9.《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态势采取的方法为(    )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C.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20.(2007年深圳一模试题)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21.下列哪一思想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已经发展为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    )

A.“‘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B.(应)建立的共和国,“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

C.“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D.现在“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22.(2007年广东河源一模试题)“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这段话的根本依据是(    )

A.教育是预防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战斗阵地

B.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进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C.教育是社会产业结构组成部分

D.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教育

23.(2007 3月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题)“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 21 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    )

A.“长征” 1 号航天运载火箭                    B . “东方红” 1 号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 5 号飞船                             D . “神舟” 6 号飞船

24.(2007年山东东营一中月考题)伯利克理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25.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

A.“自由是天赐的”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识你自己”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26.(2007年深圳一模试题)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27.“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航海条例》的颁布       D.“海上马车夫”的航海活动

28.(2007年深圳一模试题)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29.山东威海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题)“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

30.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      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31.(2007 4月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题)“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32.(山东济南高三历史试题)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33.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这主要是指它的作品

A. 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B. 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C. 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D. 用小说形式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34.2007年深圳龙岗模考题)“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35.(广东省实验中学水平测试题)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                            (    )

         A.俄国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俄国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采用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俄的经济   D.探索出一条实现现代化的苏联模式

36.(2007年广东韶关二模试题)有位总统在就职时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或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这场战争指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美国罗斯福新政                    D、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37.(2007年广东惠州二模试题)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花费上万元去欧洲旅游成为一种新潮。这不,2005年五一长假,王先生决定随团去欧洲旅游。在交了旅游团费后,又拿出一万元人民币在银行兑换了一些外币。王先生在欧洲独自活动中可能会(    )

A.在英国伦敦大剧院,花20英镑买票观看了经典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B.在法国巴黎,花50法郎买票参观了时装博览会

C.在意大利威尼斯,花300里拉租了一条独木舟欣赏水上人家的生活风情

D.在德国柏林,他离团独自乘车去纽伦堡,花20马克购买门票参观了当年审判纳粹战犯的法院遗址

38. “足球出线了!申奥成功了!终于入世了!……”,这是中国某一年春节文艺联欢晚会上的几句台词,台词中描述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应该是(    )

A. 1998年    B. 2001年    C. 2004年    D. 2006年

39. “他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列宁)。材料中的“他”是指(    )

    A.达尔文    B.哈维    C.牛顿    D.爱因斯坦

40.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坛出现了新的文学流派(    )

    A.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B.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答案及解说

材料型选择题精选(1)

1.【解析】答案:B。材料中“宗”字共出现4次,由此很容易判断是宗法制。

2.【解析】答案:C。虽然春秋时期大国已开始争霸,但材料中看不出争霸、兼并的迹象,故B、D不能选;春秋时期周王室确实已经衰微,但还没有到王命完全不能行的地步,一些称霸的诸侯王也还要打出尊王攘夷等旗号,故A也不能选;剩下的正确答案当然只有C,而从材料“楚王问鼎小大轻重”的表述中也可以判断出“分封制受到破坏”,故该选项是正确的。

3.【解析】答案:C。由材料中的“宰相”可以判断出是与中央集权制有关的,唐代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央主要就表现为三省六部制。

4.【解析】答案:C。黄宗羲坚决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中的前一句“有明之无善治”指明朝没有很好的政治,后一句“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指从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开始,故应该选C。

5.【解析】答案:B。铁犁牛耕是我国耕作方式与技术的重大变化,它始于春秋时期。

6.【解析】答案:D。从材料中的“天子”到涉及“六工”这么大的规模,再看材料中“典制六材”,用典章制度规定下来怎么去做,故应该选D。

7.【解析】答案:选C。根据材料判断,它只是反映商业的发展情况。

8.【解析】答案:B。“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是指舍弃农业、追逐商业的行为,贤明的人都不愿意做,故贾思勰“商贾之事,阙而不录”,由这两处表述都可以选出正确答案。答题时千万不能被几个选项中字词搬来搬去搞得晕头转向,而要定下心来,火眼金睛去识别。

9.【解析】答案:A。材料说明人民对生活的要求只要温饱就行,由此可以看出其“民本”“善待百姓”的思想,这应该是孟子的思想。

10.【解析】答案:C。儒家“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是有意识的,通过灾异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11.【解析】答案:D。由“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可以判断董仲舒认为诸子百家不同的观点不利于指导思想的统一。因此,他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解析】答案:C。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士大夫影响很深,尤其是将“忠孝节义”看得比生命还重,故本题应该选C,况且文天祥作为南宋大臣是因抗元而被俘,而南宋时期的比较流行的程朱理学,题干问的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更应该选C。

13.【解析】答案:D。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从新航路开辟开始的,正是新航路的开辟才使世界连成一片,而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14.【解析】答案:B。A项肯定不对,作为唐宋时期人,唐宗不可能不会吟诗,“宋祖”不可能不会作词。由前一句“文采”联系到后一句应该是对应,再从“风骚”二字上做文章,“骚”可以先确定为《离骚》,将“风”联想到《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这样便选出是“国风和离骚”。

15.【解析】答案:B。从“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一句可以判断应该是写意画。

16.【解析】答案:B。由“不出动一兵一卒”可以先排除C,因为俄国派兵参加了八国联军的侵华。由“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可以排除A、D,因为鸦片战争、甲午战争都只是由英、日一个国家单独发动的,而没有其他参战国。

17.【解析】答案: A。由“割台湾”可以想到《马关条约》,这样可知是甲午战争。

18.【解析】答案:C。从“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可以判断出的抗日战争。

19.【解析】答案:D。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三十万中国军民被日军屠杀也发生在南京。

20.【解析】答案:A。三元里人民抗击的是外国侵略者,故B不选;而D项与题目无关联。三元里抗英发生在鸦片战争后,当时资本主义还没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对一些历史概念一定要搞清楚其内涵与外延。

21.【解析】答案:B。由材料中的“洪杨”,再结合题首指明的地方“广西”可以初步判断“洪杨”是指洪秀全、杨秀清,而联想到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就很容易判断正确答案。

22.【解析】答案:D。“煮豆燃萁”是指“天京变乱”,但不能因为“煮豆燃萁”就不可以去评价洪秀全,更不能完全否定洪秀全,他的反侵略和把农民战争水平推向高峰等还是应该肯定的,当然像“煮豆燃萁”等局限性的方面则要否定。

23.【解析】答案:B。纺织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由于洋布价廉物美,致使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

24.【解析】答案:C。材料中说明了立宪法的重要性,而“德、日”是君主立宪国家,故选C。更何况题目中的时间是1903年,这时不可能在国内大肆鼓吹“共和”“革命”。

25.【解析】答案:A。 “三民五权”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概括性表述,所以答案应该是A。

26.【解析】答案:C。题目中明确指出是学生运动,而且运动时间短,成果大,故很容易选出答案。

27.【解析】答案:C。 材料首句“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即点明了农民的地位,余下的材料则是对此的说明。

28.【解析】答案:B。“民众”主要是指“农工”,而“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应该就是指“联俄”,故应该选B。

29.【解析】答案:C。从材料反映的多处信息中都可以判断应该是秋收起义。

30.【解析】答案:D。“红军不怕远征难”,但“远征”毕竟很艰难,不是站不住脚,不可能跋涉“万水千山”,故应该选D。而当时民族危机还不十分严重,故B是不能选的;当时西部已有革命根据地,C也不能选;A项北伐战争明显错误。

31.【解析】答案:C。本题一要注意看时间,1937年2月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没有建立;二要注意中国共产党已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不可能再将领导权完全拱手相让,材料中工农政府只是“改名”,但还存在,军队也只是“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

32.【解析】答案:C。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后来又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导致国共两党势不两立。但在民族危机严重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没有计较自己的恩怨、得失,而是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换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3.【解析】答案:D。本题不能只看到材料中几次出现的“转折点”三个字,那样似乎所有选项都有道理,而应该把“转折点”的意思搞清楚,“转折”不是结束,而是从什么变为什么。再细细看材料,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往近处看,过去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被国民党蒋介石围剿、封锁、进攻,在总体上基本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什么时候这个局面开始发生变化,那就是在“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后;往远处看,既然蒋介石集团与美英等帝国主义集团的利益攸关,那么“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 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也就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更何况1928年-1947年正好是二十年,就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时期。

34.【解析】答案:C。三个战役是指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的大决战。从材料中的“西柏坡”也可以联系到七届二中全会,那样也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35.【解析】答案:C。由“民工送粮食”“随军争立功”可以判断正是由于解放区的土改使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生活上有保障。而A项也是由C项派生出来的。

 

                                                                  

本卷小结

①命题指向

本专题的考点主要有: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每个考点的数个分点,详见天天记。

②考试题型。

本专题的考试题型主要包括这样几种题型:

A.材料在题干中出现,绝大部分材料选择题的题目都是如此。

B.材料在选项中出现(一般来说在一套试卷这类题目极少,甚至可能没有)。如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中的第23题(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宇宙便是吾心”  C.“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逆向材料选择题,如第22题(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D.诗词、歌曲类的材料选择题,诗词类如本卷中的第7、12、14、15、17、20、22、25、29、30、35题。歌曲如2007年江苏高考第19题(这是一首流行于美国的歌曲:“我希望站在满是棉花的土地上/古老的时光难以忘怀/看吧看吧尽情地看吧/迪克西的土地是我出生的地方……。”南方种植园主挑起的一场战争曾使这块土地硝烟弥漫,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战役是A.葛底斯堡战役B.瓦尔密战役c.色当战役D.纳西比战役)

E.热点类的材料选择题(后面专门有热点专题),这里举个例子:台湾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2007年江苏高考第15题(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F.图表类的材料选择题(后面专门有图表选择题专题。略)

G.生活化的材料选择题,如2007年广东高考第21题(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③特别注意。

普遍出错的几处:

A.第20题易误选C,对一些历史概念一定要搞清楚其内涵与外延。不能似是而非、模糊不清,如: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太平天国运动不具有反帝性质);英、美政府领导人都要向议会负责(美国总统是向人民和宪法负责,而且在美国也没有议会,带有议会性质的组织是国会)等。

B.第33题仅从历史事件影响大小的角度来判断,易误选B或D,实际上是反映了对一些司空见惯的常用词语的含义还没有真正理解。

解此类题的一些规律、方法、要领:

A.审清题意:材料选择题中的材料,一般来说都不太长,所以材料中的信息要尽可能都加以关注,尤其要审准题干要求(对题干一切限制条件都要弄个清清楚楚,准确无误)。对于选项只要不符一个限制条件就是错的,肯定一个选项时要清楚另三个的错误之处。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就是错误项:(1)不符题干要求;(2)自身表达错误。

B.弄准概念:当对选项难以取舍时,常常是对概念把握不住并常中圈套,这时要一面重读题干一切限制条件一面弄准确题干及选项的重要历史概念(是否科学准确,是否相关内容包含的过多或不足)。

材料型选择题精选(2)

1.【解析】答案:B。“礼”不能望文生义选“礼仪”,这里应该是指制度。这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包括了宗法等政治制度的渊源。

2.【解析】答案:D。“宗,尊祖庙”,意为祭祀祖先,故应该与血缘有关系。

3.【解析】答案:A。分封除了土地、人口等外,还封给不同的爵位,而爵位是有等级的。等级不同生前死后有关的待遇与限制就不同。

4.【解析】答案:B。西周时期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不都是宗族、姻亲关系,因为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除了宗族外,还有功臣、先代的贵族;而且从材料中也看不出来天子与诸侯的关系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5.【解析】答案:B。看材料第一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可知秦始皇认为天下纷争、百姓苦难的原因是因为有诸侯王国的存在,由此判断他是反对分封制,主张推行郡县制的。

6.【解析】答案:A。由材料的第一句君主的近臣代起执政,可以很容易判断。

7.【解析】答案:D。荀子认为,君主要知道大臣的行为,仅在王宫里面是不知道的,故他主张国王要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8.【解析】答案:B。雍正帝时,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A、D都不可能,而C项也不可能全国所有的事都由军机大臣来办。其实从材料中的“依样画葫芦”到小心翼翼把“葫芦仔细看”就可以判断军机大臣只能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行事。

9.【解析】答案:D。由材料可以看出“高祖”“高后(吕后)”对商人分别在生活、经济、政治上作了种种限制。

10.【解析】答案:C。由“士儒不察”“妄议抑之”可以判断持此观点者对“士儒”不加考察而妄议抑制商业与商人的言论是不满的。

11.【解析】答案:A。《孟子》中的文字比较难懂。而从孟子“民贵君轻”的名言就可以推断正确答案,因为孟子把“君”的地位看得比民低,而朱元璋是信奉君权至上的,故此可以选出答案。

12.【解析】答案:B。荀子发展了孔子儒家的理论,而其发展的基础就是借鉴了法家等其他派别的思想,他主张礼法并施。A、D还是孔子儒学的本意,C是法家的主张。

13.【解析】答案:B。“文化治国百代之业”说明重视了“文化治国”的作用,用文化来进行教化,而且对后世影响巨大,故应该选B。

14.【解析】答案:D。董仲舒是主张君权神授的,即“君子受命于天”,那么君子也要听命于天,故他宣扬“天人感应”学说;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这是对儒学的新发展。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观点。

15.【解析】答案:C。宋明理学认为天理是很神圣的,而李贽却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所以他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16.【解析】答案:A。东方的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的民族文化受到了汉唐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从材料中的“忠孝”,“为朕之忠良臣民”等表述中便可以看出来。

17.【解析】答案: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进口的物品中有洋布、鸦片等,洋布进口的比例要大于鸦片进口的比例。但这但是表象,题目问的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故应该选C。

18.【解析】答案:B。从材料中的“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即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但要注意南昌起义与武昌起义只是一字之差,千万要仔细。

19.【解析】答案:B。民主主义从法律成了正统,是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后,它使得民主主义从此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故选辛亥革命。

20.【解析】答案:D。由“毋忘此国耻纪念日”可以判断五四运动体现了爱国精神。

21.【解析】答案:A。由董必武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中“四十年前南湖泛舟会上逢”的信息,通过计算可以推断出正确答案。

22.【解析】答案:C。同上题一样,只要通过计算就可以推断出正确答案,当然要注意“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救国”等信息。

23.【解析】答案:D。由材料中的“降旗”“武运凋残”(日本天皇及军队希望武运长久)“大和魂葬”可以判断诗的题目应该是《日寇投降》。

24.【解析】答案:A。由材料中的“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因为抗战时期国民党将首都搬到重庆,一些民族资本家为了躲避日军也将企业西迁,这时国民政府以统制经济为名,对民族资本家进行排挤和打击,故而可以选出答案。

25.【解析】答案:C。由材料的后一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便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

26.【解析】答案:B。由材料中的“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综合分析便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

27.【解析】答案: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54年召开的,A、D项与这个时间都不符;而由材料中的材料中的“里程碑”可以看出,B正确,C不正确。

28.【解析】答案:B。本题需要纵向地将各个事情联系起来看。一般来说手表要比挂钟贵。

29.【解析】答案:C。人的思想只要不说出来,一般来说别人是不知道的,因此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去想,但是不是所有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的,不管哪个国家对危害社会安全、危害公民人权的思想言论都是不可以随便自由传播的。

30.【解析】答案:A。材料反映的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的情况,表达了人们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

31.【解析】答案:A。乐曲是《东方红》的旋律,从材料中的“1970年响彻全球”可以判断是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32.【解析】答案:B。由“1978年”“凤阳改革”可以判断应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33.【解析】答案:D。由“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最早成为中国开放的特区”“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共舞”“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中国最年轻的城市”综合分析可以很容易选择深圳。

34.【解析】答案:D。美国、苏联都是搞霸权主义的,中国这两个“牌”都不打,而且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的显著特征是不结盟。

35.【解析】答案:B。从材料可以看出该教授高中毕业以后是上山下乡;而1978年3月考进大学学,这就为他打下了学习与研究的基础,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他才可能在日后得到继续深造与发展。所以说是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材料型选择题精选(3)

1.【解析】答案:A。材料的意思是国家大事在于祭祀与与战争,而祭祀主要是天、地和祖宗与已逝亲人,故应该选重视宗法关系。

2.【解析】答案:B。受传统宗法制的影响,以及误认为秦的灭亡是没有分封,因而刘邦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

3.【解析】答案:C。本题系逆向选择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B、D三项,都有所体现(如为博一笑而烽隧大鼓,反映了幽王荒淫无道),只有C项反映不出来。

4.【解析】答案:B。本题首先必须要理解题目中英文的含义,其次要理解朱元璋为什么不满意这句话,再结合A、B卷有关内容,便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5.【解析】答案:A。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的。他也是朝中大臣,所以他是不可能反对中央集权的。

6.【解析】答案:D。材料包括汉、唐两个时期的有关情况,A、B项只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由“首长制到委员制”,看起来宰相数量逐渐增加,但这只是表象,题目要求说出反映的实质问题,故应该思考为什么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这种增加意味着什么?由此可以推断出是皇权在不断加强。

7.【解析】答案:A。《颜氏家训》中“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意为农户不需要为生活所迫去与外界更多的交往,凭自家的劳动便可以自给自足,故应该选A。

8.【解析】答案:B。汉初实行确实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但材料中只是体现了“重农”,并没有“抑商”的反映,而“重农”与减轻百姓租税的目的就是为了休养生息。                                                                     

9.【解析】答案:D。材料选用的董仲舒在《深察名号》的言论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民性本善,二是认为君权天授。

10.【解析】答案:D。“最有影响”不等于都是肯定,从材料中提到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再结合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可以判断《中华文化史》的作者是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的。

11.【解析】答案:A、B都是唐朝商业发展的特点,由“遂倾(超过)两市”“京中诸坊,莫之与比”可以判断C是正确的,这样只有D是不正确的,材料中确实不能反映该选项的说法。

12.【解析】答案:A。从“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选用的材料可以看出,《大明律》对明朝大臣作了种种限制,而且这些列罪条款还是明律所特有,由此分析,明朝皇权专制与过去朝代相比,又得到继续的强化。

13.【解析】答案:B。并题要采取排除法。先排除《变法通议》,这是梁启超自己写的;由材料中的“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说明该书不是亭林写的,而这里的亭林就是顾炎武,如果能够判断《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写的,接下来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了。当然,从“卢梭”“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可以推断该书是反对专制、提倡给人民一定权力的,其作者是黄宗羲,从《明夷待访录》书名,顾名思义去思考,再结合材料中指出的书中的观点,也还是可以确定的。

14.【解析】答案:B。D肯定不正确,儒家思想尽管对中国人影响很大,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它还不是宗教; C不符合题意,题目问的是个人的宗教信仰,选项与设问无关;A项太绝对,“外国人”中并不是所有外国人,而且更不可能都一直当成国教。

15.【解析】答案:D。根据材料分析A、B、C表述都是材料的体现,惟独D体现不出来,而且18世纪一个从没有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当时中国人也不知道他)的观点也不可能影响到中国的国策。

16.【解析】答案:A。 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将兴办实业与收回利权相结合,带有明显的爱国性,1904—1907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执行奖励实业的政策,所以B不正确;C、D从时间上看都发生在1904—1907年之后,不可能是形成这一浪潮的原因。

17.【解析】答案:D。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就任的是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不是正式大总统。

18.【解析】答案:C。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只有C、D选项,A是反对帝国主义,B主要是反对封建主义。而最早明确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是五四运动。

19.【解析】答案:A。压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帝国主义是最主要的因素。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向中国资本输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劳动力制造产品,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与在中国享受的优惠条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行挤压、打击,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首先民族独立,才会从根本上改观。

20.【解析】答案: B。毛泽东的词句中“而今”是转折,说明此前是“雄关漫道真如铁”,对照历史词句写作时前后的历史可知,正确答案应该是B。

21.【解析】答案:B。毛泽东思想发展为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在抗日战争中,可以联想到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思想理论体系应该是此前或以会议的召开为确立的标志。这一时期有名的著作中教材主要提到的是《新民主主义论》,将该书名与选项比照,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22.【解析】答案:B。新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教育的地位更显重要。

23.【解析】答案:C。解题的关键是“21世纪”,这是材料中的关键词,否则就可能张冠李戴。

24.【解析】答案:D。 在罗马有大量的奴隶和外来移民,他们都没有公民的权利,妇女也没有政治权利,所以答案为D。

25.【解析】答案:C。“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名言,他重视道德,道德教育是要使人认识自己。故应该选“认识你自己”。

26.【解析】答案:A。由材料中“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可以看出古罗马民法十分重视证据。

27.【解析】答案:A。将材料中的三句话综合起来,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只有A。

28.【解析】答案:B。A、C选项,西班牙都不可能发生; D项中,一方面西班牙称霸在前,荷兰称霸在后,不可能是西班牙打败荷兰后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29.【解析】答案:A。从“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些表述中,就可以判断是人文主义。

30.【解析】答案:B。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是在19世纪70年代,A不正确;C、D明显不符合史实,应该换成英国。

31.【解析】答案:A。4个选项都是发明使创造,都使人类在某些方面不受制于大自然,而材料中的关键词是“从此开始拥有自己的动力”,故应该选蒸汽机。

32.【解析】答案:D。“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说明“经验技术”过去在生产中是十分显要的,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多数就是来自于经验技术,但现在科学已“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材料中“科学时代”的开始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33.【解析】答案:D。巴尔扎克希望用小说再现法国社会的现实,所以他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待戈多》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所以A、B、C都是错误的。

34.【解析】答案:B。从材料中的“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的表述来看,符合这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只能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35.【解析】答案:B。D项不是列宁在世时探索出来的;A、C项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都有这样那样相同的方面;只有B项不同。

36.【解析】答案:C。选择时不要断章取义,仅从材料的第一句“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或成功的战争”,望文生义地以为就是指真正的战争。其实从材料中的“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争取民主政治生存”这两个要素看,只有美国罗斯福新政符合题意。

37.【解析】答案:A。简单地看,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变化,为了去欧洲旅游都可以去花费上万元,那么再花20英镑、50法郎、20马克或300里拉去看参加一些价格在国内来说也不算高的独特的自费旅游活动,简直是小菜一碟。这样似乎4个选项都可以,但本题只可能1个选项正确。再来看题目,王先生旅游的时间是2005年,而这时除了英国外,选项中的法国、德国、意大利都已经不再使用本国原来的货币,而是使用欧元,所以只有A正确。

38.【解析】答案:B。“入世”、“出线”、“成功”,都是在2001年,所以选B。

39.【解析】答案:A。材料讲的是科学家对生物学的贡献,因此C选项中的牛顿、D选项中的爱因斯坦都不正确;B选项中的哈维研究的是血液循环学说,也不正确;只有达尔文符合。而且材料中的三句话,正是从三个方面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达尔文的贡献。      

40.【解析】答案:C。与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相一致的是古典主义,而现代主义则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出现的应该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专题总结

解答本专题题目普遍出现错误的名称、表现、原因及矫正方法

A.断章取义:如矫正题(C卷)第36题,只看到只言片语,仅抓住一鳞半爪,就匆忙选择,锁定选项。原因是做题时贪多求快,心浮气躁,总想比别人“快三秒”,其结果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要耐下心来,将题目看完整,把信息用足,把条件用全,把要求看清。

B.望文生义:如检测题(B卷)第1题,将“礼”简单地等同于“礼仪”。只求字面意思,不重实质内涵;只知常规含义,不知引申意义。原因是思维的深刻性欠缺,考虑问题过于简单化。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要认真领会关键词的精神实质,注意其微言大义,联系题目中的前后句,将题干与选项进行比照,多动动脑子,不使自己的思维僵化。

C.东拉西扯:如矫正题(C卷)第15题,中国统治者是否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与孟德斯鸠的论述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该题将本无因果关系的内容硬是拉在一起。

D.南辕北辙:矫正题(C卷)第11题,不是问的最符合,而是问的不符合。需要注意的是逆向选择题不能当成正向选择题,直接原因不要当成根本原因。

E.张冠李戴:如检测题(B卷)第18题,将武昌起义错选成南昌起义,一字之差,酿成不应有的差错,导致不应该的失分。原因是审题不仔细,看走了眼。为此要特别注意相差不大的表述,既要聚精会神注意细枝末节的差别,又要聚合思维理解彼此迥异的内涵。如井冈山根据地易跟中央根据地混淆,既注意名称、方位的不同,又注意其时代、地位的不同,再将两者和江西联系起来,搞清井冈山在江西的西南(湘赣边境)、中央根据地在江西的东南(闽赣边境),两个根据地就不容易混淆了。

F.因果颠倒:如矫正题(C卷)第28题,将西班牙与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的先后顺序弄反,从时间看必定是先因后果。

G.经验主义:如矫正题(C卷)第18题,看到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口号,就想到是“打倒列强,除军阀”,而没有注意题目问的是哪个最早,这说明明确将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口号不只一个,题目需要选择的是哪一个最早。因此,我们在见到似曾做过的题目时不要过于兴奋浮躁,应该一喜即冷静,审题时看条件及要求,对于选项要认真判断。记住:该题可能就是似是而非的题目,特别要冷静。

H.孤注一掷:如自测题(A卷)第20题。选择题往往一两个选项好排除,但常常面临的是“两难”(剩下两个难以选择)的境地,即需要在两个选项中进行取舍:常常淘汰后剩两个选项无法判断,这时怎么办?方法一:再读题干,谁符合一切限制条件选谁。不行,再试方法二:比较两选项,谁表达更科学,更客观(符合实际)选谁。[笨方法:选更客观更抽象的(不一定都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教学设计》:邮购信息

http://hist.cersp.com/kcjs/kcyj/200909/11300.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