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北师大版全国历史教材教
超越的悖论──再谈如何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导入
历史文献在高中历史新课
广东历史教育博客:教学
胡勇:三维目标实现途径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教
安徽:举办历史课堂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最新热门    
 
目标教学的特征研究

时间:2010-1-27 12:30:59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目标教学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实施和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端正教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而且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克服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克服教学评价的主观性,建立科学的、恰入其分的教学评价体系。近年来,本人在教学中不断探求目标教学的方法,致力于目标教学的特征研究,同时与备课组成员进行互相研讨,学习美国教育家本杰明.S.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大家献计献策,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下面就我们探讨的目标教学的共同特征加以总结,拟与同仁共享。

 

一、目标教学具有层次性。

 

目标教学首先要求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做到层次分明。这就要求我们要备课时要备教材、备学生层次,并根据教学实际将授课内容分层要求。如:哪些要点是要求学生识记的,哪些要点是要求学生理解的,哪些知识是要求学生掌握、做到能够融会贯通、构建体系、实际操作运用的。这些层次的设计,应该一级比一级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要让学生为了达到更高层次,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扎好基础,先达成低层次目标,再达到高层次目标。这样的分层目标,不但有利于中下生全面把握基础知识、练就基本技能,而且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受限制,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会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并在此基础之上挥洒自如,有高屋建瓴的创新,尝到历史学习的“甜头”,日渐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教学具有可操作性。

 

因为预先设计好了目标,我们在每节课前要坚持向学生明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体验目标、价值取向目标做到条理清楚,心中有数,对学习的重点、难点,甚至命题方向一目了然。教师要课前坚持向学生诱导“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有利于克服“无效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些预设的目标展开,坚持做到不偏离主题,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式,设计浅显易懂、逻辑缜密的板书内容。这样就会自然减轻授课的“无效性”,克服盲目性,让教学各环节的时间更加紧凑。

 

三、目标教学具有实效性。

 

目标教学的每一课、每一单元,都应有可操作的终结性测试题。初中历史教材虽然每节课也有检测题,但通常只有一题或者两题,且内容多为选择题,要求学生识记与掌握的要求不够,易使学生鱼目混珠,含混不清。为了进一步减轻备课压力,我们科组成员明确分工,每人负责出好每一个单元的测试题,再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做到资源共享。这些测试题我们要求教师不但要创新,提倡出原创题目,还要求历史教师要经常上网查找资料,找准兄弟学校的命题方向。

 

在测试的命题内容方面,我们要求要前后衔接,内容充实,紧扣课程标准,难度深浅有别,有利于学生把记忆、思考、操作等不同学习活动交叉轮作,动静结合,避免教师连续作战。

 

在每一单元测试后,我们提倡教师要分类、分别向学生反馈信息,便于学生查找不足,查漏补缺。

 

在目标教学中,我们还提倡事先要编写的诊断性测试题题目的份量要适中,最好五分钟内能够完成,最好每节课都有训练。这样既不会占去太多课时,又能够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四、目标教学具有受控性。

 

目标教学虽然具有上述优点,但上述特征能否得以充分体现,关键还在于它的受控性。学生上课是否聚精会神地听讲,是否积极地思考和回答问题,有条不紊地按教学目标来完成学习任务,关键还受控于教师的直接组织和指导。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甚至声音的抑扬顿挫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实施目标教学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想方设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顺利实现学生外部知识结构向内在要素的转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比如:在讲授《西汉与匈奴的关系》时,我结合教学目标,自行设计了以下几个思考题,用多媒体投影显示出来:

 

1.西汉第一个皇帝是谁?

 

2.匈奴什么时候统一的?由谁统一的?

 

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

 

4.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漠北战役结果如何?影响是什么?

 

5.昭君是什么人?“昭君出塞”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紧紧围绕这些问题思考、阅读,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中间我又穿插了一些冒顿励精图治、汉高祖被围、陈平妙计脱险、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昭君请命出塞等感人故事,使课堂生动活泼,别致有趣。

 

不仅如此,在完成达标训练后我还提出了两个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

 

问题一:“西汉与匈奴有时‘和’有时‘战’,说明了什么?”

 

问题二:“西汉前期的和亲政策与后期的和亲政策有什么不同?”

 

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国力强盛对一个民族的存败兴亡是至关重要的,汉匈两族虽有战争,但和亲是主流,中华大家庭里各民族友好往来,互通有无、互相支持是我们祖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渊源。

 

这样一来,教学基本要求与能力提高相得益彰,优差生各得其所,教学目标也如愿以偿地达成了。

 

五、目标教学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

 

目标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目标要全面,教师在备课时要参照大纲,细致检查,不能忽略应该强调的知识点,导致学生知识“脱节”。但是要实施目标教学时,我们又不要面面俱到,搞“一刀切”。要讲得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对重点目标要多强调,详细地讲;对次重点目标要略讲;对不重要的内容,对学生通过阅读就可以“消化”的内容,可以不讲。要避免遍地开花,全线出击。与此同步,形成性测试题的设计也要有针对性,要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复习、巩固、避免节外生枝。

 

教无定法,但有定律。目标教学优点明显,对于刚接触历史教学任务的教师尤其适用。只要我们扎根讲坛,潜心研究教学,我们就能在三尺讲台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