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周长森:如何教学中国古
教材解析:必修3第五单
教材解析:必修3第六单
美国教科书中的三个中国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中
岳麓版通史体例整合:中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复习的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与中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线索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教学分析

时间:2010-1-14 11:24:28  来源:徐赐成

 

岳麓版历史必修(I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教学分析

 

陕西·西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9期

 

徐赐成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是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学习要点的具体化,通过概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重要影响。本单元既自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主题,又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中外古代政治制度”学习板块。

 

【单元价值分析】

 

1.“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在《课程标准》历史(I)中有着突出重要的地位:从纵向上看,“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核心内容,并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要理解近现代及当前的中国政治发展,不能不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横向上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以古代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相映成趣,相映生辉。要理解东西方不同政治制度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其影响,就应该在理解不同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

 

政治(制度)文明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创造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政治文明是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有现象,具有时空的特定意义,同时也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指义。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特点和社会构造的不同,在古代的中国和希腊、罗马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及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为核心,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文化教育,乃至整个中华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是随着夏世袭制的建立而开始出现的。商周时期,经历了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个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欧文明乃至西方文明的源头,发端于爱情文明。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制,还是古罗马的共和制和元首制,无论是他们创造的法律制度,还是哲人们的政治智慧,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同样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其中最给后人以启迪的是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

 

站在人类历史足迹的一端溯望,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视角审视,无论是对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还是“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只有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对其进行准确分析、科学借鉴,才能“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影响”,才能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单元设计突出了历史主干知识,彰显了课标要求。

 

学习“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内容,既是学习历史(I)的重要基础,也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国情的必需。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对于正确理解当前中国的政治发展状况,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明确我们的发展任务和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各版本教材在对本单元内容的处理上都是匠心独运,各具特色,倾注了编写者的智慧和心血,这在各版本的单元标题和课题表述上可见一斑。

 

 

单元标题

 

人教版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岳麓版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人民版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大象版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大象版

 

 

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

 

2.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4.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4.中国古代政治形态

 

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通过上表中的课题名称对比研究,我们可以认识到岳麓版在处理本单元时的一些特点及其所持的历史观。

 

岳麓版没有套用《课程标准》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作为单元标题,而采用“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单元标题。从概念的内涵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含“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但从《课程标准》在本学习要点的学习要求看,强调的重点和主要线索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而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本身就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因此,“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标题名称直接点明学习主题,起到了强化课标学习要求的效果。

 

在本单元之下共设四课(课题名称请见上表),从设计逻辑上看,四课以“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心,呈现的是这一制度的形成、确立、发展、强化的历史主线。在“发展”上,突出“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强调“中央集权”。在“强化”方面,突出“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强调专制主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运行中的两大突出矛盾――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君权与相权之争,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四课的设计逻辑清楚,线索突出,便于学习者准确把握和认识这一制度。

 

在具体知识点的选择上,各版本由于单元设计和学术观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都注意选择主干历史知识,都能落实课标的学习要求。在有关知识点描述上,各版本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有西周分封制、皇帝制度、“君”与“相”的关系等,已有人对此进行过专门的对比研究。(李德藻,《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比较》,《历史教学》,2005年第8期)

 

3.“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与其他学习模块的相关单元互相映照,逐步推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思想之间密不可分、互相作用。中国古代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的特点和要求,是对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和规定;“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状况的要求和反映。在学习的逐步推进过程中,学习者的认识得以步步深入,日臻完善。在此过程中,主干历史知识也不断得到落实和深化。

 

“模块+专题”的编写结构存在割裂历史的问题,但如果在教学中处理得当,也有助于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角度不断加深历史认识的功用。岳麓版在解释相关政治问题时,渗透着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相关内容,如讲述分封制的崩溃时,就介绍了各诸侯国由侵夺王室土地到打破政治上的尊卑等级界限;再如讲秦统一时,提到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与商鞅变法的学习建立了联系。类似的处理给学习者以有力的学习提示,为学习其它模块内容做了一定的准备。

 

【重点问题探讨】

 

1.正确理解“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指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它萌芽于战国,至秦朝建立起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西汉时得到巩固,隋唐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实行使其得到完善,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明清时期逐渐强化并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存在两千余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

 

第二,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学习本单元的核心关键词,需要全面准确理解。

 

(1)理论基础:韩非总结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混战的历史教训,适应新型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秦始皇根据韩非的政治理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核心权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高级官吏直接对直接对皇帝负责,此外还有将军(掌征伐)、廷尉(掌刑罚)、治粟内史(掌财政)等官职。地方政府设郡、县,郡有郡守,县有县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都直接听命于皇帝,由皇帝任免。

 

(3)中央集权制的职能:主要是镇压百姓,同时兼有抵御外部的侵扰、兴建大型工程、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冲突,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的职能。

 

(4)中央集权制的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大土地私有制为主,同时存在着农民的个体小农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土地国有制。

 

(5)中央集权制的调度在于皇帝对法(法令、法律)、术(权术)、势(权势)、度(限度)的驾驭能力。在“人治”为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如果皇帝能够驾驭权臣、控制地方、管辖好百姓,中央集权制就巩固和扩大,否则就相反。秦末,中央集权制运用失度,对农民的剥削压迫超过了农民的承受限度。引发农民战争,导致秦朝灭亡。

 

(6)中央集权制的完善和发展: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日益完善,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政治制度。

 

 

第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主专制解决的是君主个人专权与大臣民主集中的矛盾,也是君主与大臣的权力分配问题。君主专制虽然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但容易造成君主的独断专行,使国家的兴衰成败维系于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同时,权力的过度集中,更容易导致朝中百官、王公贵戚争权夺利。而民主制则以公共意志取代了个人意志,公众权利通过宪法限制君主个人的意志对国家的不良影响,从而尽量地避免了频繁的政变与屠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人的意志凌驾于民主之上的现象越来越遭到人们的反对。因此,君主专制政体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桎梏,它必然会被民主政治所取代。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行政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其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官而掌握人事大权,这相对分封制来说,具有很大的进步性。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实行君主专制独裁。中央集权制解决的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它的不断加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它的加强,使地方的权力逐渐缩小,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的郡县制发展到汉朝的刺使制,再到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地方权力基本上被削弱;到元朝明清时期的行省制,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定型。虽然,中途有些政权也试图实行分封制、郡国制,但结果都失败了。这说明中央集权的确立、发展和强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央集权制虽然容易形成集权,但它避免了频繁的地方叛乱或分裂活动,从而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只有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中央集权制,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虽然实行不同的政体,如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但大多以中央集权制为主要的管理体制。

 

 

专制与集权二者之间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要注意的是实行中央集权制并不意味着只能实行君主专制,也可以不是君主专制政体,如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时,大都采用中央集权制。一般情况下,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在封建社会尤其明显;而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也以君主专制政体为主,在古代尤为如此。随着社会发展,君主专制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并逐渐演变成为其他政体,如君主立宪制。

 

 

第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基本矛盾

 

 

其特点主要有:

 

(1)皇权至上和不可分割原则;

 

(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性和随意性;

 

(5)宣扬“君权神授”,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

 

(6)以文化思想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

 

(7)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基本矛盾:

 

(1)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2)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

 

 

第五,实行的原因:

 

 

张宏杰在《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山西人民出版社)说,“在写《史记》专栏的同时,我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到阅读秦始皇以前的历史,……通过爬梳剔抉,我发现,‘专制制度’的根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根深蒂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家长制、祖先崇拜、集体主义取向的形成和巩固,都远在‘皇帝’二字出现前。‘皇帝制度’的出现,不是秦始皇个人的天才发明,而是中华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秦始皇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我们至少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分析其“源远流长”的原因:

 

(1)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百家争鸣中的法家思想代表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张宏杰在《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山西人民出版社)说,“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与‘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从整个封建社会来看,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和上升发展时期,该制度促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有进步意义的。天津师范大学庞卓恒教授,在分析中华帝国之所以长存数千年而不衰,和世界六大古文明中心或“中断”或“中衰”不一样,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文明”有一个“那样巩固的大统一体”;到了封建社会的中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该制度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再适应,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开始变小,负面影响逐渐增大。例如该制度开始阻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并导致经济的停滞不前,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导致思想上的禁锢和文化上的衰落,使整个民族开始裹足不前,开始落后与世界。

 

 

总体来说,该制度在我国两千年的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磨灭的。我国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建与该制度是分不开的。具体可以作如下概括:

 

 

(1)积极作用:

 

①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2)消极作用:

 

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西方实行民主政体、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之时,中国还在加强即将灭亡的封建专制制度,反映出其反动性。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这里指的是春秋以前的夏商周时期。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夏朝公共权力的出现、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通过这些制度的内容分析,可以概括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鲜明的发展特征:

 

 

(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源流分明,沿革清晰,线索突出。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最大的政治特色。

 

 

(3)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宗法关系严重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

 

 

(4)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中国古代政治的始终。

 

 

(5)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

 

 

(6)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使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

 

 

(7)人治高于法制。在高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实行人治。虽然每个朝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

 

 

(8)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9)调整伦理关系与等级秩序的礼制,得到行政法的确认而与政治制度结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严密的等级制度,造成严重的官民对立现象。

 

 

除上述特征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具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祸国,将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明君”“盛世”的重现,以及在地方实行行政包揽一切的权能主义。

 

 

【单元教学建议】

 

 

1.研究《课程标准》,明确学习要求,落实基本知识。

 

 

本专题讲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上起先秦,下讫明清,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在不同阶段的重要内容及演变过程,认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影响。尽管不同版本教科书在知识点的选择上有所差异,但根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以下知识点是教学中必须掌握的。

 

 

(1)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始皇帝”与三公九卿(秦始皇及皇帝制度的创立、三公九卿)、废分封,置郡县(郡县制的建立、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3)汉至元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特点、元朝的行省制度、重要的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

 

 

(4)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丞相制度的废除、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知识建构,把握单元主线,理解主要观点。

 

 

本单元的主题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及影响,正如《中国政治制度史》一书中明确指出的:“(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的特征之一,是君主专制主义。两千年间,无论是统一王朝的皇帝,还是割据一方,南方称孤的国君,都奉行专制主义原则,实行君主专制政体”。“传统的政治制度特征之二,是中央集权制”。两者合起来,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点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小学历史教科书里都是这样叙述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各版教科书也是这样表达的。如新课标初中历史七(上)人教版就说:“秦朝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秦朝以后,两千多年我国政治制度基本沿袭下来。因此,教师在讲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一定要把握这个主题。讲清这个主题,也就达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这一专题设置方面的要求,为讲授本专题后面的内容奠定了基础,为进行课标中所特别提到的“谈谈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的高中第一堂课堂讨论做了充分的准备。

 

 

学习本单元,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一是从夏到周的制度创新过程,是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二是秦朝建立的专制皇权不断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是在封建社会,似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统一终究是历史的主流。

 

 

掌握四方面知识: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朝统一、“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七国之乱和武帝的集权措施、唐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时达到了顶峰。

 

 

理解三个观点:

 

(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历史悠久、体系完备,经验丰富;

 

(2)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是当时社会的主宰,官僚体制、行政机构设置、管理制度的调整等都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趋势,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3)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对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对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单元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历史概念多,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习本单元要做到四个“注意”:一要注意准确理解古代重要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二要注意把握同一历史时期相关政治制度之间的联系;三要注意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四要注意运用政治、地理、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并结合现实思考问题。

 

 

3.要注意专题之间、模块之间的联系与比照。

 

 

本单元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共同构成“中外古代政治史”,对于处于基本统一历史时期的东西方产生不同类型的政治制度,并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需要在学习中重视的,这对学习者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政治发展、形成世界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模块式编写体例对历史知识进行了分类组合,但具体学习某一单元知识时,却应与相同历史时期其他模块中的内容进行有机联系和整合,以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整体认识。如学习“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的条件时,既要讲述秦统一六国,也应提及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和“百家争鸣”中法家“集权”思想。

 

 

4.适当丰富课程资源,注意采用灵活的方式学习历史概念。

 

 

本单元主要讲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业术语名词概念多,内容枯涩缺少趣味,理解难度大。学生进入高中后的历史第一课就如此“来者不善”,教学中就要特别注意讲究方式,以保护并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授课教师尽其可能地多掌握教学资源,在准确把握单元学习要求的前提下,多选取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典故,尤其是带故事性的历史资料,把相关概念具体化。比如,讲宗法制时,可以和我国各地现存的宗祠、族祠,书店里的姓氏介绍、族谱家谱联系起来,使学生觉得历史和现实生活相距并不遥远。再如,在学习王权或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等制度时,可以通过探讨“玄武门之变”、“雍正夺位”等与皇位世袭制有什么关联入手。学习官职时则可以探究一下商鞅、萧何、诸葛亮、魏征、包公、杨继业等人都曾担任什么官职,与他们的历史遭遇有什么联系。没有故事仅讲制度,不但难以理解制度,更会吞噬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欲速而难达。

 

 

其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意“古今贯通”和“中外关联”,学习本单元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有什么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又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古代的中国的西方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政治制度?学习历史只有关注现实才能彰显历史本身的生命力,才能实现历史的教育价值。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