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教材解析:必修3第五单
教材解析:必修3第14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15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16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17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18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四单
教材解析:必修3第11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12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13课
最新热门    
 
教材解析:必修3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时间:2010-1-7 11:04:49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一、学法指导

 

120世纪初,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并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以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着改革开放之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伟大事业中,邓小平理论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等,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伟大旗帜。

 

4.在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华民族的又一面光辉旗帜。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近现代中国的四大理论成果

 

思想

理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标志性事件

同盟国会成立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核心或精髓

民权主义

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决的问题

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众生存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发展

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

地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认识

这四个理论都是为解决中国社会进步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都与时俱进,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都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

 

2.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

1)内容:

 

①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②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③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2)认识:

 

①近现代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孙中山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是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现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邓小平是为了我们的经济体制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三次历史性巨变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第一,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真正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3.中共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中心城市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屡遭挫折;

 

②“走自己的路”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由城市转入农村,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⑵新中国成立后

 

①“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照搬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共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当时除了苏联之外别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由于统得过死,权力过于集中,长期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缺乏民主、监督,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中央高瞻远瞩,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重大成就,20世纪末基本实现了小康水平这一战略目标。

 

⑶认识

 

不管是革命还是建设,既要借鉴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中国共产党树立起的五面理论旗帜

 

1)党的一大,树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2)党的七大,树立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党的十五大,树立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逐渐进入小康社会。

 

4)党的十六大,树立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党继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5)党的十七大,树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旗帜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例一: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
.把反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答案:D

 

辨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精髓的认识。解题的关键词是最根本,因此找出两者的精髓——毛泽东思想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核心都是实事求是,而且都是建立在深刻理解中国国情的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故答案为D

 

例二:“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不能没有新理论思维。”中国在不同的时期分别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种思想。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   

 

A.继承、发展、创新      B.批判、吸收、发展 

 

C.吸收、创新            D.肯定、否定、再肯定

 

答案:A

 

辨析:继承是一致性、共性,两者都主张实事求是;发展、创新是差异性,不同之处。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故答案为A

 

例三:三民主义曾经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最主要的实践成果是(   

 

A.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与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答案:A

 

辨析:三民主义实践成果有:辛亥革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最重要的实践成果是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故答案为A

 

例四:在中国民主革命的长期实践斗争中,毛泽东做出的彪炳史册的贡献有(   

 

①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B

 

辨析:本题题干要求回答毛泽东“在民主革命的斗争中做出的贡献”,这就限制了时间范围“1840——1949年”和内容范围“对革命的贡献”,而题肢④属于1956年的社会主义革命成果,在时间和内容上都与题干所要求的范围不符合。故答案为B

 

五、演练广场

 

11920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为实践民主共和所作的重大贡献有(   

 

①创建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颁布《临时约法》④领导二次革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有人说:“如果民国初年实行了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农民就会富起来,中国就能避免贫富悬殊的弊病。”对于这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农民得到土地自然会富起来   

 

B.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土地平均了就能避免贫富悬殊 

 

C.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资产阶级土地纲领行不通

 

D.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4.《军政府宣言》中阐述到:“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描述的是(    )

 

A.民权主义             B.民生主义

 

C.反帝反封建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5.下图是1925年孙中山去世30万人为之送灵的情景,从中可以反映出(    )

 

图文:1925年孙中山去世,30万人为之送灵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深得民心 ②孙中山先生创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孙中山一生从事革命为时人所敬仰孙中山解决了土地问题民心振奋

 

A.①②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6.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B.茶馆饭店有人传阅《民报》

 

C.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D.外国军舰在长江游动,向革命党示威施压

 

7.下列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思想

 

②主要来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③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言行与人物搭配,不相符合的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      

 

B.“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江泽民        

 

C.“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D.“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 ——邓小平

 

9.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的是(    )

 

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③“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图片中所显示报告出现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大革命时期

 

11.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许多问题

 

②第一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④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12.观察下面图片《小平您好》 (1984 王东 ),对它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A.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人民感谢他

 

B.邓小平指挥百色起义,人民尊敬他

 

C.邓小平文革时期全面整顿,社会秩序稳定

 

D.邓小平收复香港,一国两制构想变成现实

 

13.下图反映的是19921019,邓小平与中共十四大的代表亲切见面的情景,这次会议的突出贡献是(      

 

 

A.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B.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D.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新三民主义  ③社会主义两类矛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15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三位伟人对中共革命和建设的贡献主要有哪些?形成什么理论?对中国有何意义?

 

3)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 

 

4)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1920年提示是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的思想已发生转变,材料中他反对“租界和外国压制中国人”,因此,明确反帝。

 

2C.四个选项都是孙中山参加的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活动,如果审题不清很容易错选,正确理解“辛亥革命时期”是解题的关键。广义的“辛亥革命时期”是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1年武昌起义;狭义的“辛亥革命时期”就是指武昌起义前后。但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都没有超出1911年,所以本题组合项④(发生于1913年)就在“辛亥革命时期”。

 

3CD项最容易错选,这儿需要注意的是C项涉及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土地纲领的阶级属性。

 

4A.材料描述的是一幅民主共和制的蓝图:人民主权,人人平等,在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解决的是政权问题。

 

5B.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土地纲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在当时不能也没有实现,排除

 

6C.“平均地权”是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但是它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在辛亥革命时期也没有真正实行过。

 

7C.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

 

8BB项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A.C.D.分别毛泽东的新民主革命道路、魏源等的新思潮和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

 

9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①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思想。

 

10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11C.①指的是毛泽东思想;②指的是邓小平理论。

 

12A.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1984年,应该指的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13D.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D.新三民主义从本质上说仍然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它只是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精神而已,它的根本目标仍然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并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5.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的历史贡献,第(1)问需要抓住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改革开放三个要点,在稍微组织一下语言就可以了;第(2)问尽量简要回答,尤其是“意义”一问;第(3)问一定要抓住题目要求“理论创新”;第(4)问注意归纳三人的共同的道路。

 

答案: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

 

2

 

 

贡献

理论

意义

孙中山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三民主义

使中国人醒过来

毛泽东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创建新中国,领导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毛泽东思想

使中国人站起来

邓小平

领导改革开放,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理论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3)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1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

 

作者简介:刘秀珍,1994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山东省茌平县实验高中历史教师,是历史学科组长、聊城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多年连续担任高三历史教学工作。2005年参加高一、高二新教材培训,并获得省级培训证书;2008年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远程教育培训,作业得到省级和国家级专家的认可和推荐,获省级优秀学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