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教材解析:必修3第五单
教材解析:必修3第14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15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六单
教材解析:必修3第16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17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四单
教材解析:必修3第11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12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13课
最新热门    
 
教材解析:必修3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时间:2010-1-7 11:04:40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一、学法指导

 

1.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了变化了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围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讲述了伟大转折的宣言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并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在我们这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国度里,社会主义红旗不仅不倒,而且更高地举了起来,这个事实本身就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无比优越性。邓小平理论和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邓小平理论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使社会主义获得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制,是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希望之路。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邓小平理论的提出

 

1)形成的背景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必要性)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可能性)

 

2)形成过程:

 

①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转折

 

③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92年南方讲话: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⑥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⑦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

 

①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建设道路: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⑤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⑥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⑦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4)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历史地位

 

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②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③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

 

1)背景: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

 

①国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②国内:A.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B.新党员大量增加,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2)条件:

 

①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

 

②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

 

③以邓小平理论为理论基础。

 

3)内涵:

 

①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相互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

 

A.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B.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C.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根本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精神实质:

 

①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②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③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本质在执政为民。

 

2)历史地位:

 

①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②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④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例一:中共十二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的重大贡献是(   

 

A.作出工作重心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决策

 

B.决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

 

C.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C

 

辨析: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答案为C 

 

例二:邓小平理论    

 

①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邓小平一人的独创 ③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④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辨析: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验的总结,可见②不正确。 故答案为D

 

例三: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是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②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③人民群众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辨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一个科学体系。其相互关系是辩证的,总体来看,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而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答案为A

 

例四:“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我们应知道,此歌是歌颂一位中国伟人的。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写下的“诗篇”,在这年成为党的什么重大决定?(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答案:B

 

辨析:关键是注意材料中的“一九九二年”,1992年召开了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答案为B

 

例五:在中国近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在中国现代,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答案:B

 

辨析: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故答案为B

 

五、体验高考

 

例一:(2009广东文基,27)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D

 

辨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做出了转移工作重心和实行改革开放两大决策,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答案为D

 

例二:(2009山东基本能力,1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以及       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将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学发展观③邓小平理论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填入空格,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 ③①②

 

答案:D

 

辨析: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思想体系形成的先后顺序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故答案为D

 

例三:(2009江苏历史卷,9)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答案:C

 

辨析: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包括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以及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

 

例四:(2007年广东历史单科14)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答案:A

 

辨析:随着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整个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朝代的主题。B项表述不符事实,可排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C项可排除;D项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全世界共同努力的目标,还未建立,故表述错误。故答案为A

 

六、演练广场

 

1.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①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总结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教训 ③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第一次阐述了落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②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或者建设有重大指导作用

 

④它们之间依次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人民称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此称呼原因正确的说法有(    )

 

①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②为中国改革开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③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5.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如此镇长》,应该用什么思想来批判这种现象最准确(   

 

A.三民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毛泽东思想

 

 

 

6.下图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巨幅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耸立在深圳深南大道旁的邓小平画像,近年来已成为海内外游客缅怀这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最佳去处。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①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地,深圳一下子活了起来 ②小平同志的改革要快一些、步子要大一些为这座年轻的城市辟出一条康庄大道,深圳开始以三级跳的速度发展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后,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 ④十几年过去了,不仅特区走出了试验田,而且沿海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A.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B.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在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

 

8.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的是(   

 

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确立了把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决策

 

9.下列说法与“南方谈话”无关的是                                                  

 

A.核心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C.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D.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10.“思想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与执政经验的历史总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思想创新是使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次又一次挑战,从而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基本保证什么时候思想僵化了,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什么时候就会造成损失,付出代价,陷于被动局面;相反,什么时候能够面对国情,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使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顺利发展。”据此回答:

 

1)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的创新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是什么?

 

2)结合两大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史实说明材料中的观点。

 

3)简要分析促使两大理论产生的共同因素。

 

参考答案:

 

1A.注意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深化过程。故答案为A

 

2D.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AC两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中进行的探索;B项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项的确立是在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的,从此我国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胆探索。故答案为D

 

3D.本题考查对比分析能力。这三个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他们或者对中国革命具有指导意义,或者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指导意义。故答案为D

 

4A.本题考查邓小平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巨大贡献。故答案为A

 

5C.这幅图片反映了少数干部身上存在着乱摊派、吃喝风等严重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作风,这严重的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背道而驰。故答案为C

 

6B.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深圳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故答案为B

 

7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上。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故答案为C

 

8B.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关键是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解题时注意题干限制“不属于”以及“内容”。故答案为B

 

9B.本题考查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标志的认识、理解能力。其中B项是指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与“南方谈话”无关。故答案为B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两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注意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思想创新使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次又一次挑战,从而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基本保证”“什么时候思想僵化了……什么时候就会造成损失……;相反,什么时候能够面对国情,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使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顺利发展。”所以地(2)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

 

1)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领导集团僵化的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俄国革命模式,结果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战略,形成毛泽东思想,并最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倾错误发展,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两个凡是”,导致“文革”十年内乱和1976──1978两年的徘徊;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完成历史转折,形成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3)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创新的产物;吸取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接见了外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作者简介:刘秀珍,1994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山东省茌平县实验高中历史教师,是历史学科组长、聊城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多年连续担任高三历史教学工作。2005年参加高一、高二新教材培训,并获得省级培训证书;2008年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远程教育培训,作业得到省级和国家级专家的认可和推荐,获省级优秀学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