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教材解析:必修3第四单
教材解析:必修3第11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12课
09年岳麓版初高中历史教
学习指导二:材料解析题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专项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孙显林:如何做好初高中
潘传振:例说利用教材训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最新热门    
 
教材解析:必修3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时间:2009-11-9 11:02:28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一、学法指导

 

1.主要问题和记忆方法

 

问题

内容

方法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1)以蒸汽作为动力,蒸汽机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明

2)以电力作为能源和动力,电力被广泛应用

3)以网络作为新的传播媒体,信息经济迅速在全世界发展

蒸汽——电力——网络

结论

三次科技革命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起了社会全方位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

 

2.重点拓展

 

1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瓦特在此期间改良了蒸汽机,从而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把人类社会带入“蒸汽时代”;19世纪晚期,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创造,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把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的产生使人类开始跨入信息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及学习和思维方式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2)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应用:最直接的影响是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世界日益联系密切成为一个整体;还大大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外,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促进了城市的出现和城市化的进程。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早期蒸汽机用于矿井排水。

 

2)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

 

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④交通运输业发生变化,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⑤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3)“蒸汽时代”到来的消极影响

 

环境污染开始。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阶级对抗加剧。

 

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拉大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差距。

 

2.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

 

蒸汽动力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表现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问世,便利的电力开始带动机器。

 

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日趋成熟。

 

3)影响

 

①电力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工业获得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并产生了垄断组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发明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社会生产需要直接的结果;都是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而创制成功的;都是解决人类社会的动力问题。

 

2)不同点:“蒸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学含量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中在英国。

 

3)“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科学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4.信息技术的发展

 

1)背景

 

1946年,美国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②直接原因: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处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促使美国加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过程

 

①产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②发展: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即WWW

 

3)互联网的影响

 

功用:提供文件传输、电子信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标志着信息化社会的出现。

 

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影响着经济的安全。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了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4)互联网的特点: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

 

5.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影响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封闭国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出现。

 

②客观上瓦解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冲击着中国封建思想文化,诱导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洋务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深层次的影响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2)第二次影响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在经济上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在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3)第三次影响

 

①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封锁,当时国内政治经济上的倾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②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内国际背景下,中国科学家在太阳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积极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例一:19世纪上半期,水上运输的交通工具发生了重大变革,1819年“萨凡纳”号轮船,从美国出发,横渡大西洋成功,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C.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日趋成熟

 

D.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答案:D

 

辨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萨凡纳”号轮船是用蒸汽机驱动的轮船。故答案为D 

 

例二:瓦特改良蒸汽机产生的重大变化和影响有(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②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③使世界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④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改变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辨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也可以用直选法。故答案为C

 

例三:一部网络小说中曾经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从21世纪回到了过去,正在室内与大物理学家牛顿闲谈,天色渐晚,牛顿起身拉亮了身边的台灯……”由此可知(   

 

A.小说作者出现了低级错误,他并不了解历史   

 

B.牛顿时代已经发明了电灯   

 

C.主人公回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电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答案:A

 

辨析:本题以网络小说切题,旨在考查分析能力。牛顿生活在17世纪,电的使用和电灯的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时间属于19世纪的中后期。故答案为A

 

例四:蒸汽机的改良和发电机的产生都是(   

 

A.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B.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结果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答案:B

 

辨析:蒸汽机的改良和发电机的创制都是工业生产发展需要的结果。蒸汽机的改良是由瓦特在早期蒸汽机的基础上完成的,不是依靠某种先进科学理论,而是依靠经验改良而成的,因此,蒸汽机不是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而发电机则是以电磁感应现象为理论创制成功的,在这里科学与技术达到完美的结合。故答案为B

 

例五: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来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辨析:本题考查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技术的应用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它们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了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的变化,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科技进步没有必然联系。故答案为B

 

五、体验高考

 

例一:(2008高考重庆卷)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辨析:本体通过对重大发明的影响的比较,注重了对教材主干知识工业革命的考查,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解题的关键在于区分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汽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排除。故答案为A

 

例二:(2008高考上海综合能力)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瓦特                      B.史蒂芬孙

 

C.富尔顿                    D.莱特兄弟

 

答案:

 

辨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世界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应该是史蒂芬孙。故答案为B

 

例三:(2008年高考全国卷) 诺贝尔获奖者道格拉斯·诺斯写到:“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被奇迹般的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进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最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答案:A

 

辨析:审题时应该注意时间,1750年后的两个世纪后,即1950年。与古代相比,工业文明在方方面面都出现巨大的变化,不能为古希腊人所理解。B项人口问题无法体现材料“什么都不认识,什么都不理解”;C项错在时间,经济全球化加速在20世纪90年代而非50年代;D项过于单一,国际交往问题无法体现材料“什么都不认识,什么都不理解”。故答案为A

 

例四:(2008年广东文科基础)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的是(   

 

A.蒸汽机                      B.轮船

 

C.汽车                        D.电视机

 

答案:

 

辨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AB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故答案为C

 

例五:(2008年四川高考)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在美国西北部,农业机械如果受损,农民用电报告知机械商店受损部件的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新部件,农民自己就能安装。马歇尔所描绘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答案:

 

辨析:注意提干中的有效信息:“电报”、“火车”,火车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报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而题干中的限定词语为“最早可能出现于”。故答案为C

 

六、演练广场

 

1.“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哪一发明的描述     

 

A.发电机         B.纺纱机

 

C.电动机         D.蒸汽机

 

2.(2007年广东高考30)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3.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关键的步骤和主要环节是(   

 

A.机器的使用              B.交通工具的创新   

 

C.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      D.电的应用

 

4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工具和小脚绣花鞋。这说明(   

 

①中西方存在巨大的差距 

 

②欧美诸国科技进步势力强大

 

③中国生产产品工艺落后

 

④中国尚未跨过近代科学门槛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5.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问世,把人类推进到“信息时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在美国问世 

 

②互联网具有界面直观、链接灵活、声像兼备等特点

 

③互联网就是超大规模的计算机

 

④互联网可以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服务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人类社会在哪些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①生活和工作方式     ②教育和学习方式

 

③思维方式           ④经济结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820世纪电力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最重要动力的原因是(   

 

①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     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③电力有自身的优势       ④电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9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基础的是(   

 

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B.有线电报的发明   

 

C.电话的发明   

 

D.无线电报的发明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瓦特(17361819)和蒸汽机

 

材料二

使用蒸汽机的工厂越来越多

 

材料三 

法拉第和电磁感应实验装置

 

材料四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实验的结果。

 

请回答:

 

1)材料一、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工厂的特点,并归纳瓦特蒸汽机问世的影响是什么?

 

3)据材料四,指出一个科学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参考答案:

 

1D.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故答案为D

 

2A.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1800奶奶到1856年”“1000万吨猛增到6000万吨”,可以知道,这一变化过程与工业革命有关,煤炭消费量猛增是由于蒸汽机的推广和使用。故答案为A

 

3C.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解决了机器的动力问题。故答案为C

 

4C.材料反映欧美诸国工业革命成就突出,而中国展出的是自然经济时代的手工艺品,故①②④明显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工艺水平落后。故答案为C

 

5A.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的电子媒介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不是超大规模的计算机。故答案为A

 

6D.在互联网时代,许多工作的办公地点可以选择在家中或者野外,人们可以网上求购、网上学习。同时,计算机及其系统的运用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闲暇时间,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故答案为D

 

7C.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西方先进国家加剧了对亚非拉的掠夺,造成这些地区的更加落后;欧洲经济一体化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上不符合,世界贸易中心在新航路开辟后就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故答案为C

 

8A.电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是电力的应用,而不是原因,应该排除④。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是因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和电力自身的优势。故答案为A

 

9ABCD三项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而现代信息技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故答案为A

 

10.解析:第(1)问应结合图片以及所学知识回答,很容易,关键是语言要简洁。第(2)要结合图片,注意到工厂的座座厂房以及空中的黑色烟雾,从而做出全面的回答。第(3)问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实验的结果。”,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信息与影响: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特点:规模大,使用机器生产,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

 

影响: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为科学献身,一丝不苟的精神。

 

作者简介:刘秀珍,1994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山东省茌平县实验高中历史教师,是历史学科组长、聊城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多年连续担任高三历史教学工作。2005年参加高一、高二新教材培训,并获得省级培训证书;2008年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远程教育培训,作业得到省级和国家级专家的认可和推荐,获省级优秀学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