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
七上活动课五《“温故而
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
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
初中历史复习课“五忌”
八上第10课《五四爱国运
关于“五四运动”
高三历史评讲课重在“五
何成刚:读岳麓版“五四
最新热门    
 
《“五四”运动》同步测试

时间:2014-10-15 11:22:36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四”运动爆发前,与中国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国家是(  )

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本题考查学生对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知识,为巴黎和会[注: 巴黎和会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简称PPC)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www.LsQn.Cn]的失败外交作背景铺垫)

2.毛泽东[注: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曾用名:二十八画生、李德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政治家、军事家。]说:“这是一场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文化革命,”是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他这句话评价的是(  )

A.戊戌变法[注: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  B.洋务运动[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意义的了解)

320世纪初,如春风细雨滋润祖国大地的新文化运动之后,轰轰烈烈火的“五四”运动爆发。以下对这两次运动认识正确的有(  )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无产阶级是两次运动的主力军④两次运动都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A.①  B.①④  C.①④  D

(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概况的了解,特别是主力军的了解,可采用排除法加以解题)

4191954日,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各校学生三千多人齐集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至此“五四”运动爆发,导致这场由学生发起了的爱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

B.十月革命[注: 十月革命,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而得名。1917年4月16日,列宁回国参加俄国十月革命。 被宣传为俄国在列宁、]的影响和“一战”的推动

C.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的觉醒

D.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注: 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级和最后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封建主义[注: “ 封建主义”本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便是封建社会。对于“ 封建社会”定义的阐释,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理解不同,]之间矛盾的加深

(本题考查学生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的了解,本题的题干均为正确,但如何排除则通过审题排除与题意不相符的选项)

5.“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全球通史》关于这场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青年学生一直在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为日后重新解决山东问题奠定了基础④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A.①  B.①  C④  D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影响,采用排除法)

6.学校举办纪念“五四”运动的演讲比赛,下列素材不能写入演讲稿的(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B.“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C.“五四”运动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

D.“五四”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背景、性质、意义等,而用洋务运动的口号加以干扰学生)

7.“五四”运动被评价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其理由正确的(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理解,是个难点,可从深层次思考对中国更深远的那个影响)

8.“五四”运动期间,游行队伍中有不少女学生的队伍,这说明了什么?

A.女性地位的提高      B.中国女性已完全解放

C.女性可以与男性平起平坐  D.女学生数量的增加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女性地位提高的思考,可采用直选法)

919196月《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提到:“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个资料说明“五四”运动的主力已移到(  )

A.学生  B.工人  C.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本题考查学生的运动主力的变化,可采用直选法)

10.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那么“五四”精神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国际主义  B.科学创新精神  C.民主法制精神  D.爱国主义[注: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精神

(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精神的了解,可采用直选法)

二、非选择题

1.材料一: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顾维钧[注: 顾维钧(1888年~1985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中华民国高级外交官员。]

材料二:以前我们也曾想过最终方案可能不会太好,但却不曾料到结果竟是如此之惨。至于日本,则是如愿以偿。”──顾维钧

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1)顾维钧所说的这次“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什么会议?

(2)日本的“如愿以偿”是什么内容?

(3)这件事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背景的了解及分析能力)

2.读“五四”运动的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1)从上图反映“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军发生了什么变化?

2)这场爱国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成果?

(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过程及成果)

3.材料一:五四运动中学生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惩办卖国贼曹汝霖[注: 曹汝霖(1877—1966)清末民初高级官员,新交通系首领。字润田。清光绪三年(1877年)生于上海。幼年入私塾,后去汉阳铁路学堂读书。]等人。

材料二: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紧接着,全国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1)根据学生的口号,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从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身上学到怎样的精神?

3)结合材料三,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五四运动性质、精神、历史意义,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综合的能力)

4.综合探究题

6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通告(右图)其他各国代表的签字(左图)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代表拒绝在和上签字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本题考查的内容是五四运动的成果带来的深远影响,需要学生要学了要本课知识后能探究到历史背后深远的影响,能力要求比较高,需教师在课时加以引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  4A  5D

6D  7D  8A  9B  10D

二、非选择题

1.(1)巴黎和会

2)日本以《二十一条》为借口在巴黎和会上得到了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3)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1)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军由学生转到工人阶级

2)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作出拒绝在《凡尔赛和约[注: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上签字的决定。

3.(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2)“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

3)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让世界对中国产生同情,以及可敬的新认识;激发了中国国民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意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奠定基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