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宇文树平:让人物在历史
李应平:引发生命的感动
李应平:浅议对历史课堂
曹建平:中学历史人物教
林桂平:教学设计时应注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林桂平:古代中国政治制
林桂平:2007年中考模拟
李怀平:高考试题分章汇
最新热门    
 
谢国平:历史学科主体性教育 12

时间:2009-10-18 17:12:25  来源:谢国平
 

四、探究式学习

 

1、探究式学习的概念

 

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施伦克指出:“探究训练能够增进对科学的理解;发展创造性思维,并且培训获得知识和分析信息的技巧”。

 

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探究为主的学习形式。具体说,是指在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可见,探究学习是一种模拟学术(或科学)研究的学习过程,而科学研究的过程一般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主要包括五个步骤:①陈述问题;②形成假设或解释;③观察和实验;④解释资料;⑤推导结论。课堂学习,由于受实践和学习内容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向科学研究一样。一般来说,课堂中的探究学习要在充分利用现有学习资源的基础上作到: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资料(在教材中寻找材料,或由教师提供材料,或提供材料存在的素材库);个人独立或小组合作推导结论;对结论进行表达。

 

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利于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这是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也是现代社会对学习者素质的新要求。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科技进步,培养大批具有创造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人才,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各国教育管理部门不约而同地在课程改革中倡导了“主题探究”、“设计学习”、“综合学习”等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探究式学习被我国教育界接受,并进行了实验和推广,已经在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受到重视。

 

2、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与接受式学习(Tell-listen)相比,探究式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问题性。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程,教师与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开展探究式学习第一要素是发现问题,发现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或有价值的课题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前提。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探究式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学习。当然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发现的,可以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碰到的。

 

(2)综合性。探究式学习在探究过程中有时需要多学科知识作为支撑,可以多角度展开学习。

 

(3)过程性。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所以它侧重于过程。

 

(4)主体性。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应该是主动参与,主体性得到发挥与发展的过程。

 

(5)开放性。探究式学习强调所要探究的课题选择、研究方法、最后结果都没有定论,需要学生全程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3、探究式学习的主要原则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的任常松通过研究为探究式学习提出了以下原则:

 

(1)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及其相互促进。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不应该是对立的,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无论是探究式学习,还是接受式学习,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好了都会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接受式学习运用的好,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向学生传达大量的有用信息,运用不好,则会使课堂气氛陷入沉闷状态,也就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探究式学习可以启发学生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但运用不好,也可以使课堂讨论杂乱无章,立题太远。二者应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2)应该在多样化的科目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于其中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在科学学科中进行开展,而是可以在自然科学学科和人文科学学科中得到开展。在历史学科中,由于历史教材编排体系中每学期设计了五个专门的活动课,很适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3)应该强调探究式学习多样化设计模式。一提探究式学习,就会想到发现式学习,就会想到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交流等步骤。实际上,探究式学习有多样化的设计模式,从自主获取的信息的现成程度出发一般可以分为接受式探究与发现式探究。在接受式探究学习中,信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材料或现有资源(网络、图书室)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所搜集到的信息是现成的,顶多只需要略加整理便可。发现式探究学习中,没有现成信息可以直接搜集到,而必须由探究者经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过程,通过整理分析来获得或发现。

 

(4)探究式学习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并非只有好学生才能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一上探究的机会。尤其要对那些在班级中不爱发言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和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中来。

 

(5)应该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探究式学习既需要更多的时间,也需要充足的材料。从时间方面来说,学生要有时间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要有时间进行思考和相互讨论,有时还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或野外考察等。所谓足够的支持条件,就是学校要为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供一定的财力保障和学习资源保障,要为开展探究式学习搭建平台。

 

(6)探究问题的设计应该首先关注“儿童的问题”,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要注意了解儿童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课程改革首先关注的是真正来自儿童生活中的关于儿童的问题学习生活问题。

 

(7)探究式学习的重点不在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因此不必对此要求过高。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不必追求、科学家探究的水平,在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水平上不必要求过高,这也不是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的重点。当然也不能满足于儿童自发探究的水平,而应该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具体来说,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应该把重点放在四个方面:通过探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探究获得对身边世界的理解;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初步习得科学方法;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得理解。

 

(8)探究中要辨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9)探究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要倾听学生现在的想法,以及他们的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10)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知识的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反思。

 

(11)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投身和亲身经历探究实践之后所获得的,应该珍视。

 

4、历史教学呼唤探究式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推行探究式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探究式学习立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规范、科学的思想、合作的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精神、求真精神等。只有把探究式学习渗透到历史学科教学当中去,才能使产生真正实效。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开展探究式学习需要注意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依托什么内容开展探究式学习 ;二是怎样开展探究式学习。

 

(1)、依托什么内容开展探究式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应该依托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①教材中的隐性问题

 

历史隐性问题隐藏在显性问题后面,借助于显性问题而存在,是对显性问题的深化或对显性问题中若干要素的综合、比较、系统化,只有通过显性问题才能表现出来。隐性问题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全面启动学生的思维,深入研究教材才能得以解决。如“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与地位”,“关于《资政新篇》中外交政策的地位及启示”等。在教学中以这类问题为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既能有效地落实新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还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转变学习方式。

 

②教材中的历史结论

 

历史结论是指历史学家通过对一些历史现象进行认识、判断和推理后形成的理性认识。新编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了很多历史结论,引导学生认知主要历史结论是历史学科教学的最基本任务。教材中的很多历史结论的语言表述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困难,在学习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疑问。如“《资政新篇》为什么不能实行?”“为什么说《资政新篇》不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与发展?”等等。为了解决学生对历史结论理解上的困难,克服头脑中的一些疑问,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搜集和整理历史材料,通过自主研究去理解或把握历史结论形成的过程,从而挥发出科学精神和求真精神。

 

③对现实有借鉴功能的历史问题

 

人类历史由于其一度性的特点,是一经消逝便不可再重演的。但是,历史上非常酷似的现象却又是经常存在的。实现历史的借鉴功能,是进行历史教育的基本价值去向。因为历史学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国情和了解世界,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并投身于人类进步事业中去;也可以帮助学生认清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展望未来,更自觉更有信心地投身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去。借鉴历史知识,可以解答很多现实问题。当然,借鉴的过程要通过探究式学习进行,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形成认识。这种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能够升华学生的理性思维。这类探究的课题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确定。如“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从几次科技革命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由历史的演进看腐败对国家存亡的影响”,“关于中东和平进程问题”,“关于环境保护问题”,“关于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变化的实质”等等。

 

④乡土历史

 

乡土历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之一。乡土历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良好效果。乡土历史就是学生身边的历史,主要以历史遗迹和建筑、历史文物、历史文献、历史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谚语等形式存在,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绝好素材。教师应该开设乡土历史选修课或课外活动小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选题后,让他们实地参观、考察访问、查阅文献资料或搜集、整理民间资料,进行探究,并撰写探究后的习作或笔记。

 

(2)、怎样开展探究式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所采用的形式很多,这里主要以《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地位》的探究学习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方法指导:研究开始于问题,研究课题的确定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地位研究”这个题目,属于历史学科内的研究课题。在研究中主要是采用文献法,即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大量查阅、整理有关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材料,在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分析,便可得出结论。

 

探究步骤:

 

①、提出具有针对性或创造性地问题

 

②、向学生提供与问题有关的相关资源

根据学校图书馆的现有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向学生提供有关近代工业方面的书目。

让图书管理员准备教师提供的相关书目,网络管理人员提供查阅资料的网址和历史学科的素材资源库。

 

③、引导学生查阅、搜集资料

学生在图书馆和网络教室进行查阅、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学生查阅、搜集资料的过程,是实践体验的过程,也是对问题进行认知和研究的活动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总会从内心深处产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也非常想用大量的、最有效的信息材料去解决相关课题。

 

④、整理材料

学生把搜集的信息材料通过TOP2000多媒体教学网发送给教师,教师进行整理,并把整理后的材料通过TOP2000多媒体教学网发送给学生。

 

⑤、依据材料研究课题

让学生充分阅读、理解、研究整理后的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最有效信息,小组合作探究课题。

⑥、在探究的基础上撰写出研究成果

 

 

 

五、主动接受学习和体验式学习

 

1、主动接受学习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具有接受的本性,接受学习方式也是历史学习方式之一。由于历史是已经消逝了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既不能对其进行直接感知,也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再现,只能通过历史史料去间接认识,这也就说明历史学科离不开接受式学习。接受学习有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两大类型,在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中主要呈现为被动接受。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要倡导主动接受学习。所以说,这里提及的主动接受学习是和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相对应的。

 

对主动接受学习的理解和把握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主动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动积极的精神状态。在接受学习的开始,学习者充满好奇心和求知的渴望。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习者与传授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形成互动关系。在一个具体的学习过程结束时,学习者既有收获的喜悦,又有着某种不满足感,期待着一个新的接受学习过程的到来。

 

第二,主动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是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的集合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应发挥主体作用。在接受学习活动中也应该如此。在主动接受学习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体现在:自主地选择接受内容;自主地选择接受方法;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三,主动接受学习要求学习者自觉积极地进行心理构建。学习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不但具有接受的本性,而且还具有构建的本性,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可以使学习者的心理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主动接受学习过程中,学习心理结构的构建包括三个环节:①在接受学习启动时,学习者表现出新的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认知图示之间建立联系的“心向”。②在接受学习过程中,新的学习内容和已有的知识或认知图示相互作用,学习者接受了新知识,形成了新概念。③在一个具体的接受学习过程结束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冯一下、李洁,《试论历史学习方式及其变革》,载《历史教学》,2003年2期)

 

2、体验式学习

 

体验,即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直接体验要亲自行动或身临其境,间接体验则需要借助想象、虚拟的现场进行角色体验,或与亲历者就相关问题进行对话。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内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心反应或内在感受。体验式学习重自主反思、内心反省。这种学习方式事实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对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的提高更为有效。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包括:感知过程,内省过程和外显过程。

 

(1)、感知。感知是学习的最初形式,让学生感知历史情境、感知问题情境,参与活动过程,为学生的内心反省提供预备。如在历史学习中,观看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片段,参观当地的一些历史古迹等,都会激发学生内心的冲动,形成体验氛围。

 

(2)、内省。内省的过程就是叙述联系自身的思想、道德行为的过程,或借鉴前人的经验,或汲取前人的品质,或敬仰前人的为人,或体验活动的成败,从中收到启迪,修正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对一些学习内容进行反思,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启迪,产生新体验,形成新观点。这样的新体验和新观点是被学生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观念之中的,是学生自主修正、自主内省的东西,也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如在历史学习中,对“工农武装割据”的认识,对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的领悟,对“文化大革命”的沉思,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的体会等,都属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内省。

 

(3)、外显。可以是学生在课堂上以口头形式表达出来,也可以是学生的书面反思。可以是学生谈体会、谈体验、谈教训、谈感受,也可以是学生写报告、写总结、写论文、写警句。外显的要求,可以促使学生深入反思,同时也有助于修正自己的行为。

 

附:转变历史学习方式的课例

课例一:《义和团运动》

指导教师:谢国平

学习过程:

一、确定问题

研究开始于问题,问题的确定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第一步。历史学科中需要探究的课题主要来源于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和隐性问题。所以,确定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学生寻找和发现问题。让学生依据教材自主学习《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节内容,针对自己以往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和教材中的有关文字叙述进行质疑,提出自己所发现的问题。

2、教师发布问题。学生向教师提交自己的问题,教师将学生提交的问题进行整合,并向全班发布需要探究的问题:

(1)关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2)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变化情况;

(3)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4)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变化情况;

(5)“扶清灭洋”口号与义与团运动失败的关系;

(6)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3、学生选择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并按所选择的课题形成研究小组。

二、开展探究

1、向学生提供研究资源

(1)根据学校图书馆的现有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向学生提供有关义和团运动的书目: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八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新版高中教材)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第三编(胡绳主编,人民出版社)

《近代中国八十年》二十(陈旭麓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第五章第三节(李侃、李时岳等编著,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近代材料丛刊.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史料丛刊》

《义和团运动评价中的几个问题》(丁名楠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

(2)让图书管理员准备以上书目,网络管理人员提供查阅资料的网址和历史学科的素材资源库。

2、学生查阅、搜集资料

学生针对选定的问题,在图书馆和网络教室进行查阅、搜集与自己所选问题相关的资料。学生查阅、搜集资料的过程,是实践体验的过程,也是对问题进行认知和研究的活动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总会从内心深处产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也非常想用大量的、最有效的信息材料去解决相关课题。

3、整理材料       

学生把搜集的信息材料通过TOP2000多媒体教学网发送给教师,教师进行整理,并把整理后的材料通过TOP2000多媒体教学网发送给学生。

(下列为其中一组学生整理后的材料)

材料一:(按:这则材料记载的是1896年山东义和拳的活动)“探匪首罗洪英、于福堂、和尚徐发等,又在刘来寺号召伙党,仍图滋事。二十八日黎明,派许战标带马队到刘来寺查办。甫时将于福堂拿获,而该匪辄纠集二、三百人,并有马匪十余名,列阵抗拒,枪炮环施……”

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怨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逢天曹怒,假手良民,红灯下照,民不迷津,义和教民,不约同心。

材料三:《马兰村坎字团告示》:“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

材料四:“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肃然。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材料五:军机大臣赵舒翘等人的奏折:“拳会蔓延,诛不胜诛,不如抚而用之,统以将帅,编入行伍,因其仇教之心,用作果敢之气,化私忿而为公义,缓急可恃,似亦因势利导之一法。”

材料六: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材料七:八国联军司令瓦德西说:“当联军前进之际,常常发现中国军队与拳队相战之遗迹。各个城镇入口之处,多悬已斩拳队领袖之头,以迎联军。”

材料八: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奏折中说:“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丧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彼等失败,只是由于武器不良之故,其中大部分,甚至于并火器而无之。……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属下策。”

4、依据材料探究问题

让学生充分阅读、理解、研究整理后的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最有效信息,小组合作研究相关问题。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

三、表达探究结论

1、学生将探究的结论以论文、研究笔记等书面形式表达。

2、师生、生生之间以讨论、口头报告或演讲方式表达。

(下面是师生之间讨论的实例)

师:请根据材料具体说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生:由材料可知,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19世纪末,伴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外国教会势力也十分猖狂,传教士到处愚弄和欺压百姓,山东、河南、直隶一带的农民忍无可忍,于是便揭杆起义。

生:我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社会两大矛盾相互交织的产物。既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也是固有的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我的观点可以用材料中的具体语言证明。

师:当我们探讨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时,自然而然会涉及到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这一问题,解决义和团运动斗争目标的变化问题,能更加具体的说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请大家依据教材中的文字叙述和整理的材料谈谈义和团运动斗争目标的变化。

生:根据教材内容和材料可知,在当时的民教争讼中,官府“袒教抑民”,民冤不伸,所以义和拳民发出了“最恨和约,误国殃民”,“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的呼声。他们提出的“反满兴汉,反清复明”和“扫清灭洋”等口号,正说明他们的斗争目标既反清政府,也反洋教。随着德国对胶洲湾的强占,民族矛盾的进一步加剧,义和拳在1898年将斗争口号转变为“扶清灭洋”,斗争目标直接指向了帝国主义。

师:如何看“扶清灭洋”口号?

生:“扶清灭洋”口号体现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十分尖锐,反映了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他们认为“扶清”就是保国,就是表达爱国情绪的直接方式,从而将“清政府”同国家混同起来,认识不到清政府的腐败与反动,也就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虽然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但是他们的反帝思想中具有笼统的排外性,在反对外来侵略的同时,又提出“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排斥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近代社会先进的科技成果,这是不足取的,也是不能提倡的。因此,“扶清灭洋”口号也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师:之所以说义和团没有认清清政府的真实面目,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对清政府曾经对他们的态度进行分析判断,不能预测清政府最终要对他们采取什么态度,更不能认识到农民阶级与封建主义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材料中哪些语句可以反映清政府态度的变化?

生:材料一中“探匪首罗洪英、于福堂、和尚徐发等,又在刘来寺号召伙党,仍图滋事。二十八日黎明,派许战标带马队到刘来寺查办。”材料五中“拳会蔓延,诛不胜诛,不如抚而用之,……缓急可恃,似亦因势利导之一法。”材料七中“(瓦德西说)当联军前进之际,常常发现中国军队与拳队相战之遗迹。各个城镇入口之处,多悬已斩拳队领袖之头,以迎联军”等都能说明。

师:那么,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生:由“剿杀”到“招抚”再到“剿杀”,根本态度是镇压。

师:根据对以上问题的解决,请谈谈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生: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思想局限性所致,在“扶清灭洋”口号的指导下,义和团运动命中注定要失败。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师: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史学界尚有不同观点,其中有人认为“它在经济上破坏了生产力,在政治上维护了清王朝的政治统治。”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义和团运动?

生: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企图灭亡中国的情况下,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其本质含义是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以挽救民族危机。因此,这一口号是爱国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鼓舞下,北京、天津等地的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就连西方列强也认识到,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属下策。”义和团提出“扶清”的口号,的确容易使他们放松对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警惕。但是,义和团在北京的活动,直接打乱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秩序,更不要说维护清朝反动统治了。所谓义和团破坏生产力,无非是指义和团口号中的“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等内容。这些提法确实是错误的,带有笼统排外的落后一面,但其核心思想还是反对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的。因此,对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应该充分肯定。

师:义和团运动虽败犹荣,它会给后人很多启迪,除我们所讨论的以上问题外,肯定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请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探讨。

3、学生之间通过展板或电子公告板(BBS)交流

由于义和团运动所引发的很多问题值得学生思考和研究,限于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多学生不能通过讨论或口头报告的方式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因此,我让学生把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或研究笔记,通过展板或电子公告板(BBS)互相交流或向全校发布研究成果。

 

(以下是部分学生在电子公告板上发布的探究成果)

 

 

 

“扶清”的恶果

                              武志宁

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具有爱国性质的反帝运动。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把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尽管这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其爱国行动以及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沉重打击,却光辉夺目、彪炳史册。

不可否认,这次运动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憾,那就是义和团没有认识清楚当时的政治背景,没有看清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只是将斗争的视线聚焦于帝国主义的丑恶行为,从而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深入分析这一口号,我觉得义和团是把“扶清”与保卫中华民族等同了起来,导致他们放松了对清朝封建统治的警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对帝国主义的趋炎附势,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华民族一步步陷入了悲剧的深渊,面临着瓜分豆剖,国将不国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和打倒帝国主义结合起来,才有望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非常遗憾的是,义和团根本认识不到这一点。义和团认为,只要打倒侵略者,拥护清政府,就可以解救中国。义和团自始至终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他们将自己完全放置于一个若隐若现的牢笼之中。试想,笼中之鸟,焉有不亡之理。在“扶清”这种天真的指导思想下,他们盲目的扶清,致使自己被清政府控制、利用,最终剿杀。这难道不能说是他们为自己亲自设定了圈套吗?“扶清”使义和团运动命中注定要失败。

义和团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昂扬的斗志为后人做出了榜样,它的失败也启迪了后世的革命者:必须把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与反对帝国主义相结合,才有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义和团运动的地位

                                郭小川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与“扶清灭洋”口号紧密联系,因为这场运动是在“扶清灭洋”口号的指导下进行的。也就是说,义和团把自己的斗争目标定位在了“扶清灭洋”的层面上,“扶清灭洋”口号必然要决定义和团运动的成败。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企图灭亡中国。那时,教会势力猖獗,恣意横行,人民不堪忍受奴役和压迫,纷纷揭杆起义。在这种背景下,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一口号的本质含义是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以挽救民族危机。因此,这一口号是爱国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鼓舞下,北京、天津等地的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其中,“扶清”的口号,的确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警惕。但是,义和团在北京的活动,直接打乱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秩序,谈不上维护清朝反动统治。有人指责义和团不该提出“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等内容,说这是破坏生产力,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想妄加评论,我也不否定“灭洋”思想中带有笼统排外的落后性。我只想问,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帝国主义能让中国走近代化的路子吗?因此,“灭洋”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侵略者,捍卫民族尊严,从一定程度上看也是在保护中国的生产力。就连英国人赫德也说:它(义和团)就其根源而论是爱国的,就其基本思想而论是可以证明有理的。

义和团是救亡图存的英勇之师,虽然他们没有把八国联军赶出中国的土地,但是他们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精神教训了侵略者,使侵略者看到: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四分之一”,要想灭亡中国,实在不容易。

 

由义和团运动想到……

                           王 旭

回眸历史,有无数农民起义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失败的根源,绝大部分因素是因农民阶级思想的局限性所致。义和团运动也是如此,他们只看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看不到清政府的腐败本质。当然,农民起义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性,那就是农民阶级不愿忍受痛苦的现状,敢于向剥削和压迫宣战的精神。虽然大多数起义失败了,但它们都给统治者以沉重地打击,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和反抗意识。

大江东去,浪滔尽,历史的长河在向前奔腾着。回望近代百年耻辱,令人百感交集。自从鸦片战争将国门打开后,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国家主权沦丧,国格受辱的现状,激起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人民的抗争。19世纪末,活跃在山东、直隶、河南一带的民间结社组织——义和团在也无法忍受被洋人凌辱的现实了,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津的时候,义和团肩负起了抗击侵略者的历史重任,而以慈禧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则仓皇西逃(这一点足以说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义和团因小农思想的局限性制约,没有认清造成中国被列强宰割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只是单纯地认为:打跑了洋人,自己就有好日子过了。试想,即使打跑了侵略者,人民的日子就一定会好过了吗?答案是不会,因为封建大山还沉沉地压在他们的肩膀上。所以,他们只有把反封建和反侵略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也就是所谓的“治病必须治根”的道理。

因此,认识上的局限性,必然会导致革命的失败。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也不会出现成功的革命。

历史不能重演。勿亡国耻,莫忘先辈。虽然义和团运动距离我们已经百年有余,但历史的回响还萦绕耳边。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要透过那段流血的岁月追忆义和团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演奏的绝唱。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里,我们要肩负建设和保卫祖国的重任,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以自信的声音向世界宣告:China  is  the  No.1!

 

也说义和团运动

                                李京松

之所以兴,是因为爱国;之所以败,也因为爱国。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义和团运动,再贴切不过了。因为他们是生活于自然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的半封建社会的贫苦农民,自然而然习惯于那种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他们也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况。他们只求有一个稳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茶余饭后并不谈论时事政治等问题。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典型心理倾向。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瓜分,使农民阶级铤而走险。那些从欧美等地走来的列强,不但破坏了他们的生活秩序,而且使他们饱受凌辱,财物没了,家园没了,土地没了,他们不能坐以待毙,于是把满腔的愤怒向列强发泄。

开始的义和团,没有对清政府产生敌意,还想让官军帮助他们集中消灭洋人,他们在自己的口号中首先提出要“扶清”。

开始的义和团,对洋人恨之入骨,他们发誓要“灭洋”。他们力量有限,斗争的规模不大,对象仅仅是当地的教堂和传教士。清政府的招抚政策,使他们的力量得以继续壮大,他们高唱“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直面帝国主义。

在北京、天津一带流传的义和团的故事肯定很多,因为义和团曾经在那里前仆后继过,视死如归过,不畏强暴过,英勇抗争过。他们的斗争事迹有北京东交民巷作证,有天津火车站作证,有河北的廊坊作证……就这样,义和团把清政府这只老狐狸当作国家,用鲜血和头颅去表白自己的爱国行为。可是,令他们无法想到的是清政府却在危机时刻对他们采取了斩尽杀绝卑鄙手段。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使人不由得想起了“玩物”一词。清朝封建统治者真可谓用心良苦,对义和团从剿杀到招抚再到剿杀,全然把义和团当作自己手指尖上可以随意处置的玩物了。

中国近代社会中的每一段历史都会引发人的思考,而义和团运动这段历史给人更多的是感慨。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历史背景下,农民阶级最终摆脱不了笼罩在自己头顶的历史氛围,他们要扶清,还要灭洋,他们想以朴素的情感挽救国家,回报社会。但思想上的局限性和最后的失败,只能使自己的愿望犹如昙花般的存在。

义和团运动再一次证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义和团运动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串串教训。

 

 

对“扶清灭洋”的认识

胡世

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但是,这个口号并不是义和团经过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矛盾之后提出来的。因此,它既是中外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

“扶清灭洋”口号继承了人民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了不代表新生产力的广大农民阶级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封建思想束缚,而只能停留在把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认识阶段。

“灭洋”思想虽然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具有爱国和保国的含义,但又把“中国”“清王朝”等概念等同,这在主观上反映了义和团不反对清政府和封建制度。

“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动组织农民参加斗争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口号也使义和团在斗争中放松了对清王朝的警觉,未能识破清朝统治者的阴谋诡计,致使最后上当受骗,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对义和团运动性质的认识

                            王  雪

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评价义和团运动必须依据以下事实:(1)义和团运动是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它的斗争目标是“扶清灭洋”。(2)义和团运动是一次自发的农民阶级运动,没有统一领导,没有明确的纲领和方针,斗争中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自发性、涣散性。(3)义和团运动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4)义和团运动有盲目的排外思想。(5)义和团运动时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

在此,我想谈谈对义和团运动性质的看法。教材中说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我认为它还带有反封建性。19世纪末期的中国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是相互勾结的。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也是间接反对清政府。当义和团反抗帝国主义时,帝国主义会自然而然施加压力给清政府,清政府只能无限妥协,并以大肆镇压义和团作为回执。另外,纵观历史,哪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害怕农民起义,清政府也不例外。虽然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的口号,但不能违背事实的是义和团在最初的斗争中曾提出过“反清复明”的口号,这能不引起清政府的仇视吗?所以,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反封建反帝的运动,只是侧重于反对帝国主义罢了。

     

   朱剑南

犹如一阵狂风

你,席卷了京津冀鲁豫

把洋鬼子刮的东倒西歪

你是最锋利的尖刀

刺穿了侵略者的心脏

 

你们打起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与邪恶的帝国主义

 

作正义、顽强的斗争

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炎黄子孙

 

你们虽败犹荣

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是你们让洋人知道了

什么是中国人民的力量

 

课例分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争夺世界霸权、分割世界殖民地斗争空前激烈。中国作为帝国主义的瓜分对象也不能辛免于难,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面对亡国灭种的大祸,中国的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发生的又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它所涉及的很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这部分教材内容的编写,在语言上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疑点。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义和团运动中斗争目标的转变、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等都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既能有效的落实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目标,又能通过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深层认识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如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实现史学的启智功能呢?这就要求教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匠心独到的设计,如果不精心设计这部分内容,只是把教材中的文字叙述内容简单教给学生,则无法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更谈不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借鉴了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和展示交流研究成果等学习方式。我让学生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教材并选择课题,再引导学生亲自查阅材料,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查阅、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于学习义和团运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知和研究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特征。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欣赏者的角色出现,主要是组织和引导学生选题,查阅、搜集和整理材料,依据材料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总会从内心深处产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也非常想用大量的、最有效的信息材料去解决相关问题,然后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把历史材料所透露出的信息与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分析、判断,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展现交流。成果展现的形式,一是课上师生或生生讨论,一是在网上公布学生的习作。运用前一种方式,教师可以系统地考查学生对课本中问题的学习结果;运用后一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两种成果展示方式互为补充,历史学习变得既扎实、深入,又灵活、开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