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赵庆娟:以《辛亥革命》
李少娟:新课标下历史教
余慧娟:课程改革的路必
黄秋娟:人民版“物质生
樊定娟:教学设计《抗日
李娟:美国的一节历史课
李少娟新课标下历史教材
最新热门    
 
吴美娟:历史教学设计基本结构

时间:2009-10-18 17:12:27  来源:吴美娟
 

2005年义务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研修班历史科交流材料

 

 

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教研室  吴美娟

 

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包括前期分析(学习需要的分析和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等基本要素。

 

前期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依据。从学习的需求分析开始,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与删减,优化教学内容,并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样便可以解决“为什么”及“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按照学生的分类和学习内容的分类层次划分学习任务,为设计“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依据。

 

策略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的一体化规划、设计和组合。确定教学策略,解决“怎么学”和“怎么教”的问题。

 

评价是通过对教学设计的试用、检验,发现问题,提供反馈、修正和进行优化。对学和教的行为做出评价,在行为评价时,一方面要以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提供了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教学设计作重新审查,以便教师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与补充,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依据。

 

如果我们以系统论的原理来进行归类的话,可以把它归纳为:

 

教学设计的过程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活动过程

目的与作用

 

课前系统

学习需要的分析

解决“为什么”及“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确立教学目标

寻找完成教学目标的最有效的策略方案

解决“怎么学”和“怎么教”的问题

课堂系统

教学设计方案的试行

达成教学目标

课后系统

评价试行结果

对教学进行反思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针对问题提出修改的策略,目的是为了重建与完善。

对方案进行反思并作修改、完善

 

(一)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1. 学习需要分析

 

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专门的概念,是指学习者当前的学习状况与被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距离,或者说,是学习者已经具备的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根据系统教学设计的逻辑,教学始于问题,问题则表明现状(教学开始前)与预期状态(教学结束后)之间存在的差距,有差距也就是有学习与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了要以课程标准作为依据,认真钻研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之外,更重要的是应对学习者的学习需要进行评估和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是界定现实结果和渴望结果之间差距的一般过程。学习需要分析的结果提供“差距”的有效资料和数据,从而帮助我们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学习需要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学生“有什么”的分析;二是对学生“缺什么”的分析;三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的分析。

 

具体来说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学习者继续学习的预备技能进行分析。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作为从事新学习的基础;二是分析学习者对新学习内容的目标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了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对那些已经掌握了的内容,显然没有必要再作为继续学习的重点内容。三是分析学习者对从事特定学科内容学习的认识与态度,检查是否存在偏爱或误解。确定学生起点行为的方法很多。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作业、小测验或课堂提问等方法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教师也可以通过诊断性的单元测验,来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或倾向。

 

例如:广州市第五十九中学赵晓英老师在设计《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对学情作了深入地分析:

 

教学对象的分析:初二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奇、求胜心强,有表现欲、参与欲。上课时适合使用图文并茂、音像资料等直观教学手段 。但是,他们的表现欲、参与欲比初一的学生弱。好奇心维持的时间也不长,往往是新鲜劲一过,就没心思听课了。因此,讲这节内容时,如果采用一个战役一段影片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容易陷入沉闷,也更难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

 

解决的对策:打破一个战役一段影片的教学模式。全课设计为6个环节,问题设计难易相间,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

 

  2. 学习内容的分析

 

学习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教材内容在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

 

 

例如:中山溪角中学牛清江老师对《中国历史》八年级第14课《钢铁长城》一课的教材分析:

 

《 钢铁长城》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第一课,上单元的主题是《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创建及发展壮大。课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我国军队的发展和壮大,承接上一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清晰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告诉学生,我国人民解放军不但有常规的陆军部队,还组建和发展了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不断壮大。这是一支能够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能够保卫祖国安全的“钢铁长城”。

 

但是教材并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加强国防建设,我们加强国防建设有什么历史背景、国际背景,没有向学生讲明加强国防的重要意义。

 

教材的不足为历史教师提供了再创作的空间,本课的导入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设计

 

⒈  教学目标具体化

 

教学目标是指某一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因此,教师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确定目标之后,首先要考虑的是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也就是说,应当按照期望学习者身上出现的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结果的方式对教学目标做出具体说明。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及的。

 

例如:汕头市澄海东里三中张皑嘉老师对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学目标的设计:

 

知识与能力:通过课外收集资料(条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和就业制度、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的发展情况(行为);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目标)。

 

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材料等教具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条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通过实际数据分析(行为),让学生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条件),使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行为),从中体会到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之处(目标)。

 

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教学目标的表述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教师作为主体)

 

举例:“使学生掌握…知识”、 “教会学生…技能”、 “培养学生…能力(习惯)”等等

 

第二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学生作为主体)

 

举例:“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理解……”、“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通过学习,将形成……”,等等。

 

显然,第一种表述方法,是把学生置于一种非自主性的被动客体地位,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第二种表述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多运用赋予情感、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我们如果把上面提到的案例(《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表述为:通过学习,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从中体会到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之处。这样的表述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2、教学目标分层化

 

长期以来,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往往是根据某一教学任务,设计出只有一个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标准,而忽视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或多样性。如此往复,不少学生就会渐渐远离“教学目标”,成为所谓的“差生”了。

 

《标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学习具体的历史内容提出了三种层次要求:

 

凡在具体历史内容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等行为动词的,为第一层次要求(识记层次要求);

 

凡在具体内容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等行为动词的,为第二层次要求(理解层次要求);

 

凡在具体历史内容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估”、“比较”、“探讨”等行为动词的,为第三层次要求(运用层次要求)。

 

因此,从“为学习设计教学”这一基本理念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应该因人而异,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特征,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跳一跳就能摘到“最近发展区”的果子。

 

南京市溧水县教研室的周红英老师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知识与能力:

A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学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学生能了解“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

 

B. 通过学习,学生能列表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形成利用图表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 .学生能通过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相关资料,编讲历史故事或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B. 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和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言论,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

 

B. 通过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学生能感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3.教学目标应体现方法论和价值性知识

 

加涅认为学习有五种不同的结果,即①言语信息--陈述性知识,包括单个命题或事实和知识群;②智力技能--程序性知识,包括辨别技能、从具体到定义的概念学习、使用规则和解决问题;③认知策略--特殊的智力技能,是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方式等内部过程的技能,包括复诵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说明和示范学习策略、练习反馈策略等等;④态度--对于学习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对学习建立肯定的态度,才能获得期望的学习结果;⑤动作技能--习得能力,表现为身体动作的敏捷、准确、有力和连贯等方面,获得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上述论述表明,与过去的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不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且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策略的设计

 

通过教学系统设计的前期分析及教学目标分析已经回答了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要教学(学习需要和学习内容分析)?教学从哪里开始(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是什么(确定教学的终点)?接着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为了实现目标、满足需要,应该采取哪些教与学的行动?即要回答一个“如何教学”的问题。换言之,就是要为既定的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第一,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教学内容。

 

第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三,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

 

第四,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很多,但就初中历史新课程与传统历史课程比较,常用的教学策略有:

 

1. 体验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广东北江实验学校邹萍莉老师在《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的教学中配乐展播《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感受宋代生活气息,“走进宋代”。以“热闹的瓦子” 为题,让学生收集资料,组织表演,加深对“瓦子”的认识。通过古今生活的对比,使历史更具亲和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成功地运用了体验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体验性学习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因为有了体验,知识得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经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历史学科中的体验性学习,是指学生对历史学习材料、历史学习过程、历史学习结果的一种全身心的领悟和体验。体验性学习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强调学生的身心参与;二是强调学习的过程性,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历史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三是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四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构建。

 

体验性学习策略主要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导“思考”与组织“交流”,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亲身参与、亲身体验,并由此感知历史、经历历史、最终产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2.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强调学习方法的自我选择、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学习结果的自我反馈。

 

“合作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学生集体交互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与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学生能获得探究、合作的心理体验,形成个性化的观点,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欣赏。

 

请看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通过媒体展示资料:

 

“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史记》

 

可见在西汉时,南方经济水平怎样?(相当落后,经济重心在北方)

 

可是,从平时的了解和感受中,你认为当今我国哪些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南方)

 

那么,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什么时候从北方移到南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大家能用从教材中找出论据来说明宋朝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吗?

自我阅读教材,找出相关史实

(课文51页记载:宋朝时,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课文54页插图《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学会论从史出。

为什么宋朝时期南方经济能超过北方?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请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一个地方经济要得到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良好的环境,包括安定的社会环境和适宜的自然环境;为政者的重视和鼓励;充足的劳动力;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交通运输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等)

学会总结历史的规律,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我国自唐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并超过北方,大家阅读教材内容和媒体上显示的数据资料,看看是因为具备了上述的哪些因素?

  媒体显示:

人口分布表(以秦岭、淮河为界)

时期

北方

南方

西汉

77.52%

22.48%

唐玄宗

59.73%

40.27%

北宋

37.1%

62.9%

阅读教材和教师所提供的资料,并自由发言。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运用已学知识举例说明);自然条件优越(课文小字记载);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从教师提供的数据表格得出);南北方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江南(课文插图《耕获图》;中外交流,如引进占城稻;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如宋真宗时大力推广占城稻(课文小字记载),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教材介绍,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论从史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具备了以上条件,南方经济在宋代得到极大发展。请大家阅读教材,分别列出宋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相关史实要点。

阅读教材,分别列出相关的史实要点,并填写以下表格:

 

主  要  成  就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了解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学会综合归纳。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南宋。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读书笔记。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设计以下的小组探究活动:

有一位广州商人到临安会见一位老朋友(也是一位商人),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段他们见面时的对白,内容要求能反映出宋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

学生作品展示:

 

落实基础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我们今天主要探讨古代的经济问题,学历史的目的是“知古鉴今”,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学生小组讨论

 

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认识到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国家的强盛需要经济发展作保证。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就是成功地运用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在这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既重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又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分享,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当然,不能把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的自学,为保证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教师要创建积极的、宽松的课堂环境,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同时,由于学生的发展极不平衡,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相互学习。

 

3.“问题探究式”的教学策略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所以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策略最基本的要素是:问题、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与小结,其步骤是:创设情境——提出或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引导反思——产生新问题——再探究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发展性过程。

 

例如,中山石岐启发初级中学谢晓燕老师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的设计中就运用了“问题探究性”教学策略,以问题带动教学:

 

①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②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期的和亲效果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③如何评价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和亲的历史作用?如果你是王昭君,面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的和亲请求,你是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如果你是汉元帝呢?

 

④材料分析:“在汉族与游牧民族的外交中,和亲是一种常见的外交策略,除西汉的昭君和亲外,唐代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都是典型的和亲外交。对这种和亲外交,史学界存在不同的评价:第一种持否定态度,认为是一种忍辱、退让政策,是牺牲女性的幸福来寻求国家的利益,是屈辱外交。第二种是肯定态度,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护民族友好关系的好办法,导致民族和解,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第三种认为和亲是为历代统治者的统治目的服务的,但客观上或多或少有利于缓和国内民族矛盾,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第四种观点认为应将和亲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考察,历史上和亲的类型有几种:一是针对敌对民族,如西汉初年与匈奴的和亲;一种用于友好民族,如西汉中期与乌孙的和亲;还有一种用于已经内属的少数民族,如西汉末年与南匈奴的和亲。不同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和亲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不同,但一般来说,其结果都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认为有没有比和亲更好的民族交往策略呢?

 

问题的来源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发现问题。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参与的过程,探究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方式,它具有延伸性,如学生课外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就是课堂探究的重要延伸方式。

 

要创设出精彩的问题空间,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紧扣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以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第二,设计开放性问题,注重对过程与方法的研究,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第三,设计生成问题的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4. 充分利用媒体等课程资源辅助教学的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媒体辅助教学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策略,它可以利用课程资源充实课堂教学,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和生活化,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    目标指向性原则

 

要求课堂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必须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②全局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传递教学信息,通过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呈现与阐述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既形象直观,又抽象概括,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③合理性原则

 

在选择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时,要注意合理调配,即课堂教学资源的选择除了依据教学目标之外,还应该依据学校、师生的实际条件,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调配。

 

④有效性原则

 

强调教学资源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效果、有效益。也就是看是否节约了课堂的教学时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并做出相应的修改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既可以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使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包括确定评价目标,运用测验、调查和观察等方法搜集有关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做出决策等步骤。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活动情况,以便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给予必要性的点拨,教师应为每个学生做好“病史”记载,以便经常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学习效果的评价应采用多元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要尽可能设计出学生乐意参与,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例如有教师为了评价学生在班级参与和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做了如下的设计

 

学生在班级参与和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记录表

                           所在小组_______________第________________单元

项   目

成  员

自评

同伴评

亮点展现

教师评

课前是否有预习,并查找相关的资料并记录资料的来源

A

 

 

 

 

B

 

 

 

C

 

 

 

D

 

 

 

小组

 

 

 

是否积极(举手发言、提出问题、讨论与交流)

A

 

 

 

 

B

 

 

 

C

 

 

 

D

 

 

 

小组

 

 

 

是否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A

 

 

 

 

B

 

 

 

C

 

 

 

D

 

 

 

小组

 

 

 

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A

 

 

 

 

B

 

 

 

C

 

 

 

D

 

 

 

 

使用说明:

 

(1)本过程性评价记录表以学习单元为单位,学生根据自己每节课的表现,在亮点展示栏上展示自己的亮丽风采,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平常的观察对学生该单元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表现进行评价,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整体的发展。

 

(3)搜集并分析体现被评价者发展状况的亮点展示资料,有利于形成对被评价者发展变化的认识,正确地判断每个被评价者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被评价者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4)为了防止过程性评价流于形式,保证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议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的方式。

 

 

 

2、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师即研究者”是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学的同时,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的反思与研究,通过对教学设计的评价,及时反馈教学的信息,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间的差距,随时进行认真的分析、反思,并不断修正教学设计。

 

反思是对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各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反思的主要内容是:

①    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    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    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    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⑤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例如,珠海红旗中学钟梅凤老师对《蒋家王朝的覆灭》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反馈: “引,议,讲,验”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学模式。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在“引”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在“议”中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讲”这环节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精神;“验”过程中能加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实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

 

存在问题:

 

(1)由于学生要掌握不住一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中心,弄清不了一节课内部各个题目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这节课前与后课之间的联系,没有把握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在“引”的过程中庸俗化问答式,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

 

(2)合作有形式无实质: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成了陪衬,更多时成了做听众、有意见和想法也往往被忽视。在“引”的环节中,也是有启而不发。

 

很显然,在这里张老师没有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