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李少娟:新课标下历史教
余慧娟:课程改革的路必
吴美娟:历史教学设计基
黄秋娟:人民版“物质生
樊定娟:教学设计《抗日
温州历史教育博客:赵庆
李娟:美国的一节历史课
李少娟新课标下历史教材
最新热门    
 
赵庆娟:以《辛亥革命》教学为例

时间:2009-10-18 17:53:21  来源:赵庆娟
 

原创:让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得更充分──以《辛亥革命》教学为例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政史组 赵庆娟 
 

    一、背景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尽情展示自我,积极体验感悟。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加深感悟。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疑问和思考空间,以促使学生继续进行课后的探究拓展。

 

二、教学内容

 

    《辛亥革命》这节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很多,难度大,按传统模式讲授缺乏新意。基于学生对孙中山的兴趣,故本课巧妙的以孙中山个人成长经历为线索,来透视19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通过此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培养学生从情境中感知历史的能力,从而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追求革命理想不懈奋斗,学生内心容易产生共鸣,易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认知水平。在落实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态度取向和正确的价值判断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能力要求的领悟。

 

    晚年的孙中山以不息的热忱挽救民国,维护民主,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并且不断改进思想。最终实现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言。

 

    辛亥革命结束后,孙中山依然致力民主革命,并促成与中共合作,为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思考:孙中山勉励后人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努力,我们该如何来认识这场革命?同学们可以结合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剪辫子、禁缠足、修改中山装造型……

 

    [学生回答]: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制度化、经济工业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习俗的的改变。

 

    [活动探究]:(投影)漫画:阿Q像。仔细观察阿Q的容貌、表情、着装等,从中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教师阐述]:阿Q是鲁迅塑造出来的,并不一定真是存在,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阿Q是 20世纪初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

 

    [设计意图]:阿Q的命运是辛亥革命中一个鲜活生动的例子,尽管他不是真实存在,但深刻的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中国的农村面貌依旧,农民的生活依旧,破落和残败。社会的现壮使学生易于产生共鸣,同情苦难的中国,同情苦难的人民。

 

    [回顾总结]:在结束这堂课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在知识、能力方面咱们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好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归纳整理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

 

    课堂小结: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依旧黑暗,中国人民生活依旧贫困。中国出路何在?资产阶级的探索又失败了,革命的重任落在了无产阶级身上。五四运动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序幕,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抗争!

 

 

 

三、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一定要亲身体会才会印象深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讲述辛亥革命历史地位时,遵循了论从史出的精神,并引用了精要的文字图片资料,利用漫画阿Q,让学生获得更为感性的认识,革命有过轰轰烈烈,但在中国大地上一晃而过,阿Q依然还是那个阿Q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这是全文的旨意,受本人教学经验和课时限制,教学实践者对本课教材的解读还不够深,但也展现了新课程实施中要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反思

 

    教材编排尽管设置了许多问题解决与学生活动,但对知识主线教师仍应加以引导与整理,教学过程中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练习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