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马守信:主体性教学模式
芮信:历史课改与高中历
芮信:史学研究地进步与
马守信:纪念开博一个月
马守信:开博四个月回望
马守信:为高考命题保密
马守信:回望我的2008年
马守信:明末清初的思想
最新热门    
 
马守信:回望我的2007年

时间:2009-10-18 17:12:37  来源:马守信
 

 

马守信:回望我的2007年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1/112874/archives/2008/744560.shtml

 


2007年悄然地流逝了,耕耘着,期待着……在这一年中,我留下了些什么呢?


一年中,在教学和教研方面做了一些事,在个人的专业发展上也略有突破,总结如次。


教学方面,新课程改革的鼓点在江苏省敲响已经二年多了,作为教学改革的热热心者,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参加省新课程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稍有遗憾地获得了二等奖。努力地稳步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10月,执教县级教改观摩课《弘扬优秀文化》一课,“一堂生动的历史课给了我学习的自信和希望”“这节课带来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历史不再是头疼的往事,它展现给我们的,是一次质的飞跃。”“我惊呆了,原来历史课可以这样上!”“我恍然大悟,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学习!”“我明白了,原来历史可以这么鲜活!”“我大吃一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深邃!”“有这么一节历史课,它源于新课标,紧扣新课标,它以‘弘扬优秀文化’为主题,培养了我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为历史所折服!”“真希望以后能多一些这样的历史课!”(这是学生课后的反思)倾听着这些发自学生肺腑的心声,我被强烈地震撼了!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的评价让我感受到我还有什么理由去拒绝新课程的改革呢?课程改革的生命力源于对学生的关注!


担任高一(1—5)班的历史科在市统考中均分总评名列全县第一,获学校绩效奖一等奖。担任高二(23—25)班历史学科在学校组织的第一次阶段考试和期中考试中综合考评均名列年级第一。在市期末统考中,高二(23)班平均分90分,名列全县第一,高二(24)班名列第二,高二(25)班名列第四,三个班级的总评在全校名列第一。一个学期的心血算是没有白费。新课程的改革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这是对我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最大的回报!课程改革不是牺牲教学质量,而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学生的考试成绩给了充分的肯定。


教学研究方面,竭力地挤出时间来阅读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和专业书刊物,诸如《历史课程标准研修手册》、《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大规模考试研究》以及《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的各期上的文章,不停地思考着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扎扎实实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申报、主持省级教改课题《历史新课程与历史高考命题契合互动关系研究》,现已取得初步的一点成果。在《素质教育报》等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八篇,发表试题多套。参加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命题工作和学校的高三年级第六次阶段考试命题和高一年级的期中命题。


总之,一年来,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教学促进教研,以教研引领教学,教学和教研获得了双丰收。


2007年,也是我个人跨越发展的一年。


初夏时节,参加了高级教师的评选,学校的第一关非常艰难,23人参加竞争10个名额,结果还是胜出了,顺利地通过了高级教师的评选,这是今年最大的收获了。年初参加县教育局的高中骨干教师评选,从教育、教学、教研各个方面打分,在数百人的考核中,我的总分是第二名,获“县骨干教师”称号。虽是县级的表彰,但是靠打分进行评比,改变了以往表彰学校分名额,只要名额给谁,谁就能上的状况,就总分的排名,还是增强了我的信心。《少年智力开发报》文综专页2007-2008学年特别贡献作者和优秀作者评选活动中,我荣获“特别贡献作者”的称号。金秋时节,很荣幸地被北京曲一线教育研究公司特聘为研究员。


尤为难忘的是,6月末的一天,我在“历史课程网”上安下了自己的家,此后它成为我与全国同仁切磋的舞台、师生交流的平台、展示自我的讲台。几乎每一个时日,都为她牵挂,为她装点。时至今日,上传博文已360余篇,名列网站的第11名,点击突破22000多人次。


不足之处:对理论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很多教学中的问题思考不到位。


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不辜负关爱我的人的厚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