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芮信:历史课改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现代化

时间:2009-10-18 17:23:54  来源:芮信
 

芮信:历史课改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现代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以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出台为标志的历史课程改革,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十分艰苦而微妙的阶段。这次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现代化的影响必将是十分巨大的。不管新高中课程改革今后如何发展,作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与课程改革同步的教科书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教科书与教学实际三者之间在一定时期之内的相应磨合,是必不可少的。要使教科书既符合新课标,又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事前研究和事后的研究与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拟分析高中历史教科书现代化过程中已经和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并提出一些供参考的建议,力求使历史教科书不仅在历史课程改革进程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还能够加速自身的现代化进程。鉴于“现代化”一词本身有极为丰富的含义,本文中所说的历史教科书的“现代化”有其特定的含义,即历史教科书不仅要符合历史新课标所提出的“创新”要求和新理念、而且要符合不断发展的教学实际的要求;与此同时,教科书的编写思想、呈现方式等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使教科书本身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一、新课标的出现对教科书的现代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新课标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这被称为“新理念”。比较起原来的教学大纲,新课标出现了许多新的提法和做法,这被称为“创新”。这些对教科书的编写者来说无疑是增加了许多要学习的新东西。例如,新课标将历史教科书定位为“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新课标强调了教科书的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改变了以往教科书大的编排结构上“两个循环”的做法;等等。所以,新课标的出现,对教科书的编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这除了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外,还需要教科书编者在历史教科书现代化过程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完善自己的各项素质。

首先,新课标给予了教科书以明确的定位。新课标指出:教科书是历史教材的“核心”,“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提法实际上也为教科书确定了在课程改革中的具体位置。这一定位,也在实际上否定了两种比较偏颇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科书至上”,即把教科书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依据和范围,将一切教学活动都置于围绕教科书转的境地;第二种观点认为教科书可有可无,没有教科书也一样可以教好课。新课标对历史教科书在教学活动中的这一适当定位,有利于教科书编者明确教科书的作用,更多地着眼于“历史课程资源”这一角度。从这一角度出发,去研究应当向师生提供哪些必要的教学资源,而不仅仅是从编者自己的专业角度、兴趣角度出发。因此,要把教科书看作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从这一基点出发,也就更加强调了编写教科书工作与教学实际的进一步密切结合,因为只有教科书编者确实了解了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才能编写出适应最大范围读者群需要的不同类型和特色的教科书。

其次,为了鼓励创新,新课标给予了教科书编者更大的活动空间。例如在新课标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的第三点“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明确指出:“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这一提法是在以前的教学大纲中所没有的,其含义就是允许教科书的编写方式具有多样性。究其根源,这是为了适应教材多样化的需要,避免多种教科书一种面孔的情况,而要形成在一个新课标的指导下,多本教科书呈现出多种面貌的现象。也正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新编写的不同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出现了不同的面貌,不仅在编排的大结构上出现了岳麓版的打乱课标所提出的必修本编排体系的做法,也出现了即便是比较遵循新课标体系安排的但也有一些差异的人教版与人民版的情况。而各种版本教科书的具体内容,因为编写者着眼点的不同,其差别则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教科书的编者应当因势利导,利用新课标给予的活动空间,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再次,新课标设计的教科书编排结构,改变了以往“两个循环”的体系,采用了“专题-主题”的体系,是一个创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高中历史教科书采取的是“两个循环”的编排结构,即初中阶段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分别讲述一遍,形成第一个循环,高中阶段再将二者讲述一遍,形成第二个循环。这一做法被概括为“两个循环”,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一个定势。对这一编排结构做必要的修改,实属必要。当然,新课标的这一编排结构的改革不仅限于高中阶段。早在初中新课标(即七~九年级的新课标 )投入使用之时就做了一些改变,它在大框架下采用了类似专题的主题式编排,在不同的主题下再突出了某些点。而到了高中阶段,“专题-主题”的特点则更加突出,形成了三大专题板块的必修模式加六大主题板块选修模式相结合的“专题-主题”形式。这一反传统的做法也许正好体现了新课标要采取一些与过去不同的做法,以体现创新精神。由于新课标的改变,也要求教科书的编者做出相应的努力,改变以往一些习惯性的做法,以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

 

 

因此,新课标的提出,对教科书的编者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二、新课标在实践过程中对教科书现代化提出的新问题

新课标对于教科书在定位、呈现方式以及编排方式等方面的规定,在客观上有利于教科书向着现代化方面的演变,其主流和发展趋势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为新生事物,新课标和教科书本身也还会有许多不成熟的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调整和改善。

就拿教科书的定位问题来说,新课标在谈到教科书、教材以及历史课程资源时,将三者的关系表述为“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以及“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十分清楚地分出了三个概念:“历史教科书”“历史教材”和“历史课程资源”,而这三个概念一个比一个大,三者形成了同心圆的关系。其核心就是历史教科书,扩大一些是历史教材(应当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用书等一系列围绕教科书的辅助用书等),再扩大一些就是理念丰富、形式各异的其他历史课程资源。显然,新课标力图通过改变把历史教科书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现状,以改变那种将教科书神圣化导致教学方法僵化的做法。有的学者指出:“从课程资源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教科书不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且其作用已呈现出相对下降的趋势。” 这一说法在理念上是可行的,但这在实践层面上却不见得完全行得通。因为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校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寻找各种历史课程资源对大城市的师生来说不见得成问题,对他们来说,也许不是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是因各种资源过多需要大量挑选的问题;但对广大中小城市一般学校的师生来说,也许历史教科书和教师用书就是他们手中唯一的课程资源,加上各层次的考试与教科书之间的天然联系,造成因条件所限,他们不得不回到把教科书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老路上,这也容易造成在教学方法上继续走老路的可能。新课标指出的理念以及发展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落实。在目前的情况和条件下,教科书编者所能做到的是通过教科书、教材在教学活动中落实新课标的思想,在新课标与教学实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也是对教科书现代化过程的一个考验。也因其困难,这就要求教科书的编者更多地考虑到高中教学的实际需要。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是对教科书现代化的极大推动。

再就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多样化的问题来看,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新课标指出:“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新课标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的“求同”“存异”方面,显然把基点放置在在一个课标之下的“存异”上,这种设想无疑是十分超前的,从长远来看,这的确是各种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的共同发展趋势。但是教科书只是学生学习的入口,而学习的出口――考试才是问题的关键。其主要难题在于,教科书的多样化与现在流行的考试方法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矛盾。历史教科书可以写得十分生动(虽然目前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可以十分强,但最终对教学成绩的评价、课程改革结果的测量还要看考试即最终教学评价的结果。在一个省使用多种版本的情况下,如何考、以哪一版教科书为依据考等一系列问题,必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第一批实验区学生越来越临近毕业,师生们要求明确高考方式和内容的呼声也日益迫切。可以推测出的就是,不同版本教科书之间的差异越大,对于考试的安排上实际上造成的困难也就越大。由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编者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同,其材料的选取尺度不同、教科书中反映的侧重点不同,也许有些结论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出题人与应考者只能选取各种不同版本教科书中比较趋同的内容作为考试的范围,以适应“一纲(一份课程标准或一份考试大纲)多本”的状况。这在事实上是与课程改革的初衷相违背的,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这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既然改革已经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虽然仅仅前进一小步,也只能这样走下去。因为这是在“求同”与“存异”之间做出的选择,既然其出发点不是回到过去,那么只能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探索了。就历史教科书本身而言,其多样化是其现代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是,教科书不仅要体现新课标的思想,还要为教学实际服务,应当为实验区的师生所接受。这也是新课标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编者提出的共同难题。

再从新课标设计的教科书编排结构来看,也有不少可以讨论的地方。新课标的“专题-主题”编排方式,虽然采取的一种以专题为主的形式,但会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这是因为:第一,由于在初中阶段采用了主题式的编排模式,以及突出某些点的情况,会造成学生在宏观上忽视按照历史时序构建的历史基本线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这对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第二,与老的教学大纲相比,初中阶段的新课标已经将教学难度大大降低,而高中阶段的新课标不再要求学两门通史,相比之下,高中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比过去降低了,而是提高了。这样的做法,至今无人做出解释,也许是出于选拔性考试即高考的需要。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与高中学习之间竖立起一个比较高的门槛。第三,基于以上两点,高一新生实际上是在比较低的起点进入高中“专题-主题”式的学习的,这除了给他们学习的最初阶段造成困难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面对中外混编、时序颠倒的教科书,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例如使用岳麓版高中教科书的广东省佛山市高一学生就认为:教科书的“条理性不太好,内容跳跃大,一会儿中国史,一会儿世界史,前后很少联系,我们难以适应。” 如何帮助学生减少在高中学习初期阶段的困难,帮助他们比较快地渡过适应期,以及让他们在纷繁杂乱的众多历史事件中理出历史的基本线索,也给教科书在编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历史教科书的现代化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当然,以上几对矛盾仅仅出现在相对浅的层面上,实际上在新课标与教科书之间、在教科书与教学实践之间以及新课标与教学活动之间还存在着种种需要“磨合”的地方。这是因为即便是外来的“先进理念”也有一个“本土化”过程,先进理念的“本土化”过程必然存在着种种矛盾 。二者结合的过程也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虽然在教科书的定位问题上,新课标已经给教科书确定了较过去相对下降的位置,教科书的编者也要力求使教科书既能够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又能够适应高中教学的需要,但由于是第一次在实验区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却不见得会尽如人意。从实验区使用的情况来看,教科书的难度似乎过大,造成教学中的困难。这也由于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新课标中规定的有些题目过大,不仅难于以往的老教材,而且也没有完全避免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如“历史必修一”中的“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类的题目,即使放到大学阶段,也是研究生的论文题。而“必修一”中有关“罗马法”的内容,也是五十多年以来的高中教材里从未出现的内容。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掌握新方法、新理念,还要重新学习历史知识。第二,广大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已经习惯于按照过去的教材的基本线索来分析和归纳教材,指导学生学习,而新课标打乱了教师原有的习惯思维,促使他们改“线索性思维”为“专题式思维”,这其中的过渡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第三,教科书的编者也需要一个思维转变的过程。因为编写教科书的过程就是将新课标的理念、设计具体化的过程。如何完成这个具体化过程,对教科书的编者来说也是一次创新和提高,其中要走一定的弯路也是不可避免的。一套教科书的总体设计、具体知识点的确定、对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评价等,都不可能在一次完成,要经过反复的讨论和琢磨。即使在通过了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之后,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仍有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只有把教科书投入使用之后,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进一步发现问题和完善教科书。2005年秋季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第二版较之第一版削减了不少内容,就是调查师生使用情况后采取的措施 。所以,教科书编者虽然面对教科书作用相对下降的情况,仍然不能因课程资源的扩大而让自己的工作出现任何懈怠。从以上三方面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围绕课程改革进行的新课标、教科书与教学活动之间的磨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其将其看得时间较短一些,不如看得较长更好一些。

在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上,新课标最值得肯定的就是主张教科书的多样化。这在实际上给予了教科书编者以比较大的创作上的自由度。也就是说,在遵守国家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大前提下,新教科书的编写可以有比较大的空间。教科书编者是最早研究新课标的一批人,也是最早考虑新课标的总体设计与具体内容的一批人。那么,在学习和研究了新课标之后,教科书编者的面前也有多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基本上按照新课标设计的基本思路去编写教科书,另一种选择是对新课标设计的教科书的基本思路进行再创造,打乱既定的设计,在大方向不违背课标的前提下“重启炉灶”。当然也会有其他的选择,如把前二者结合起来,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但无论采取哪种做法,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即力图做到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能够真正为实际教学所用。从目前的各个版本的高中教科书来说,岳麓版在打乱课标的最初设计方面最为突出,而人教版、人民版等相对比较严格地遵循了新课标对大结构的既定编排。这两种不同做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版本的编者对新课标有关教科书“呈现方式多样化”的不同理解,有的胆子大一些,有的相对求稳一些。但是,在教学实际中,有些实验地区的老师已经开始着手自己调整教科书内容的顺序了。如海南省的一些教师在使用人教版教科书“必修一”的内容时,将讲解的先后顺序调整为“第一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二单元”,“即讲解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接着学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接下去学习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再回到第二单元‘列强的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此外,老师们对必修二和必修三的单元顺序“也作了类似的调整”。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教科书单元顺序的调整,尽管其中也可能存在某些不完全合理之处,但毕竟是找出了教科书与教学实际之间存在的一定差距,这也是实践对教科书编者的一个提醒。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在继续说明,教科书必须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检验,才能不断地得到完善。这应该是教科书编者今后不断改进的方向。

 

再说教科书内容的编排方式。按照新课标的安排采用的是“专题-主题”式。我曾在前面提到,这一安排造成了初中、高中之间的“门槛”过高,这实际上不利于学生在高一阶段的学习。在不将目前初中阶段的学习难度提高的前提下,最有效的做法是降低高中教科书的总体难度,使其达到目前还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现行人教版高中教科书的难度水平。当然最好的选择是先降低新课标的难度。如果新课标不能降低难度,那只有降低教科书的难度了。降低难度,对教科书编者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却是有利于各方面的好事。第一,教师好教。目前广大高中教师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其中的不少人是年轻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一方面要学习新理念、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学习新知识,降低教科书的难度有利于他们比较顺利地通过新老交替的“过渡期”。从比较长远的角度看,教师队伍的更新也有待于一代新型教师队伍的成长。因为根据钟启泉教授的说法,目前我国师范生在大学接受的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至少落后50年 。这也决定了目前的在岗教师还要经过不断的培训以及需要师范生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同步。所以,与其加重他们的负担,不如尽可能地先设法减轻他们的负担。第二,有利于学生。目前这一批学生,是经过按初中新课标设计的教学思路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学生。由于初中阶段的学习难度下降,必然会造成高中初学阶段的一定困难。降低教科书的难度,使之与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学习习惯相配套,并保证学生学习的必要坡度。在修改新课标或教科书前,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高中生在高中三年内必须掌握而且有能力掌握的内容。要避免在教科书中新的“繁、难、深、旧”的出现。第三,有利于安排按学段的测试和高考。长期的实践表明,教科书的难度越深,各种考试的难度也越大,教师、学生的负担也会越重。为了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又要达到测试和选拔人才的双重目的,只有把最可能影响考试的重要课程资源――教科书的难度降低,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的探究式学习,舍此只会把学生逼回“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第四,对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和长远目的有利。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重视过程的改革,但也不可忽视其长远目的。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取决于基层。只有师生在经过课程改革后取得了新的体会和经验,他们才能有继续改革的积极性和不断深化的动力,改革也才有可能长期坚持下去。同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改革也才有可能为逐步为社会所接受。所以,从表面上看教科书的难度降低似乎是退了一步,实际上较之以往进了一大步.

总的来说,目前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矛盾与问题,有着更为宏观的背景,也就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与相对陈旧的教育现实之间的巨大矛盾,而后者则表现为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客观现实所导致的应试教育 。二者的矛盾既体现在宏观层面,也体现在教科书的定位、呈现方式以及编排等具体问题上,客观现实对新课标提出的种种做法,提出了种种难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不是通过某种激烈方式或者通过行政措施可以一蹴而就地解决的,相反,这一矛盾的解决必然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基于这一估计,由新课标的出现所带动的教科书的现代化过程也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科书的编者只能在立足现实的同时,着眼于长远,在不断地调整中完善教科书,通过每一小步的前进达到推进教科书现代化的长远目标。 ( 2005年10月28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