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中学生阅读书目推荐100
推荐:文化史专题4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5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6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7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8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1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2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3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4习题
最新热门    
 
推荐:张炎林老师的历史博客

时间:2009-10-18 17:15:16  来源:历史课程…
 

 

编者按:这是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张炎林老师命制的上海历史高考全真模拟试题.本应发布在“试题精选”频道,但为了表达我们对于体现新理念的原创历史试题的鼓励,特地发表在历史课程网最突出的位置,希望大家理解。

张炎林:非常可惜的是由于技术原因,不少图片和漫画无法显示。我的试题与高考试题可能有几分神似,也希望借此求教于方家。

 
张炎林老师的历史博客

 

 

A组(适合一期课改的考生)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韩非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以看出,他主张(  )

A.推行分封制巩固国家

B.由圣贤管理国家事务

C.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D.建立平衡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联邦制

 

2.著名历史学家柏扬曾说:在中国许多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开国君主往往比较英明,但到了第二、第三代帝王史时很容易出现危机,就是所谓的“瓶颈危机”。下列王朝中没有出现“瓶颈危机”的是(  )

A.秦朝       B.明朝             C.隋朝              D.清朝

 

3.在古代,出现了一部著名史书,在当时被称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本史书是(  )

A.《资治通鉴》                        B.《宋史》

C.《文献通考》                        D.《史通》

 

4.福建厦门一古迹中有对联 :“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此联歌颂的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史可法

 

5.右边是契丹文字与汉字对照图。下列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契丹文字是一种独创的文字

B.契丹文字受到了汉字的影响

C.契丹文字属于象形文字体系

D.契丹文字比汉字更有生命力

 

6.“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最早提出这一思想是在(  )

A.魏源《海国图志》                         B.洪仁玕《资政新篇》

C.郑观应《盛世危言》                       D.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全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

A陈子昂           B王维            C杜甫               D李白

 

8.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的对少数民族的方针是(  )

A.通过武力征服周边少数民族

B.通过修文德怀柔周边少数民族

C.通过和亲拉拢周边少数民族

D.通过个人魅力感召周边少数民族

9.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表明(  )

 A.手工业已超过农业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苏州市明朝主要税源                      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10.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改革的先师,其目的在于(  )

①引导人们重视认识孔子   ②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

③利用儒家思想宣扬变法   ④恢复儒家过去的传统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1.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之所以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就是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大潮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顺应的是当时世界的(  )

A.政治民主化潮流                       B.民族主义潮流

C.社会主义潮流                         D.经济全球化潮流

1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道“自征服者时代以来白人第一次被打败,全球所有的非白人民族都充满了令人激动的希望”,这场战争指的是                     (  )

A.克里木战争                            B.日俄战争

C.百年战争                              D.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13.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了应对强敌,他采取的措施是(   )

A.采取出卖国家方式求得和平

B.开展洋务运动实现富国强兵

C.通过改革政治制度以图自强

D.通过外交努力来“以夷制夷”

14.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

   A.对新旧文化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B.鼓励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北大传播

   C.给守旧派提供平等发展的舞台

   D.为学术而学术,坚持学术自由

15.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力援助苏联,这一表态说明他(   )

 A.认识到团结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重要性

 B.对苏联一贯抱有友好的感情

 C.对苏联进行口头上的安抚

 D.通过援助控制苏联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13分)

1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7分)

 

          咏明妃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明妃  翦伯赞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1)诗中所咏何事?此事发生在什么朝代?(2分)

 

 

(2)两位作者对于此事的看法有何不同?(2分)

 

 

(3 )造成两人看法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3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美国的“全部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应召为合众国服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不时规定和设立的低级法院。”众议院“独立拥有弹劾权”,“参议院独自拥有审理一切弹劫案的权力。”“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每一议案,在成为法律前应送交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该议案,即应签署,如不批准,则应将该议案连同其反对意见退回最初提出该议案的议院。该院应将此项反对意见详细载入本院议事录并进行复议。如经复议后,该院三分之二议员同意通过该议案,该议案连同反对意见应一起送交另一议院,并同样由该院进行复议,如经该院三分之二议员赞同,该议案成为法律。”

——摘自1887年美国宪法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787年的美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2分)

 

 

(2)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如何?请举例说明之。(4分)

 

 

 

 

 

 

B组(适合二期课改的考生)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青铜器较多而铁器较少,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青铜器使用比铁器广泛

B.铁器比青铜器更易腐蚀

C.铁器的制造技术落后

D.铁器比青铜器早出现

2.中国是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取得了不少世界领先的成就,这些成就不包括(  )

A.培育种植水稻                                          B.种植茶叶         

C.养蚕发展丝织业                                        D.种植玉米

 

 

3.近代交通工具的革新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下列交通工具中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是(  )

A. 有轨电车        B. 汽车             C. 飞机            D .火车

 

4. 在旧石器初期,世界人口数约为125000人;到旧石器时代末期,即农业革命前夕,已迅速增为532万人,人口增长42倍以上。在这漫长历史过程中,推动人口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是(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活动区域扩大    C. 医疗知识积累  D. 赋税的减少

5“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这里的宗教和法律分别是指(  )

A. 伊斯兰教和大陆法            

B. 自然崇拜和民法

C .基督教和私法                

D. 佛教和商法

6.右图反映了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中国和美英盟军抗击日军的状况。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

A.中国一直是抗击日军的主力,盟军无足轻重

B.1943年前盟军对日作战十分消极,无所作为

C.1943年后盟军积极作战,为了抢占胜利果实

D.中国与盟军的紧密配合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7.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国家职能上讲,这是履行(  )

A. 镇压人民反抗的职能                        B.管理社会的职能

C. 实行严格的阶级统治              D.提高对环境的控制

8.“I have a dream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
                                         ——Martin Luther King   1963.8

演说者所要追求的基本人权是()

A.政治自由权                            B.民族自决权

C.男女平等权                           D.种族平等权

9.文字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四大文明古国中,都出现了自成体系的文字,其中唯一没有消亡,通过更新变化仍然被使用的是(  )

A.印章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埃及象形文字

 

 

 

 

 

10 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与外来文明经常发生交流,下列图片中反映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的是(  )

 

白马寺                西汉瓦当             

 农政全书          景教流行中国碑

 

 

11.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丹麦出版的《于尔兰邮报》最早发表了描绘先知穆罕默德的十二幅漫画。其中一幅漫画显示,穆罕默德将一颗炸弹放在他的穆斯林头巾上。丹麦报纸发表的漫画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抗议和外交制裁,甚至死亡威胁。阿拉伯国家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因为漫画的内容违背了(  )

A. 《古兰经》        B.《大藏经》        C .《圣经》     D. 《马福太音》

12.在我国的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就形成了不杀敌君,禁杀俘虏,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等等这样一些战争规则,这说明                     (  )

A. 中国古代就形成了完备的国际法体系

B. 中国古代战争非常频繁,兵连祸结

C. 中国古代出现了一些国际法的雏形

D. 国家法对任何国家都具有强制力

 

13.王充《论衡.是应》:“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这反映了当时的裁决方式是(  )

A .占卜裁决       B. 神灵裁决         C. 宗教裁决       D. 法官裁决

14.当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候,中国却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B.中国没有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中国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有伟大领袖的英明决策和正确引导

15.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著名的首相,执政期间以强权铁腕而著名,在对国内工人运动采取镇压的同时,也注意改善民众的生活状况。他开创社会保障先河的法令是(  )

A.《疾病保险法》                          B.《贝弗里奇报告》 

C.《社会保障法》                            D.《伊丽莎白济贫法》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13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自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1)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两大支柱是什么?中国为适应这一趋势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2)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3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蒙古军队攻陷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哈里发出城投降,被装入袋中,纵马踏死。历时500余年的阿拔斯朝阿拉伯帝国灭亡。蒙古军队在城中烧杀劫掠7日之久,80万居民几乎被屠杀殆尽,许多艺术珍品和建筑遭到毁灭,历史名城巴格达蒙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草原帝国》(法)格鲁塞

材料二:“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总主教。”“从蒙古人传播文化这一点说,差不多和罗马人传播文化一样有利。对于世界的贡献只有好望角的发现和美洲的发现,才能够在这一点上与之相似。”

                                     ——《蒙古帝国史》(法)格鲁塞

(1)从文明交流的角度看,作者是如何评价蒙古的扩张的?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来佐证作者的观点?(4分)

 

 

(2)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3分)

 

 

 

 

 

共同部分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8.唐朝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诗中有“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此诗反映的是  (  )

A.南诏与唐朝关系密切     B.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C.唐朝与日本友好相处     D.回鹘与唐朝友好往来

19.《明史纪事本末》记载:“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材料中有关明朝废除丞相的观点   (    )  

   A.正确,因为可以防止丞相专权

   B.错误,因为明朝没有真正废除宰相

   C.正确,因为废除丞相可以维护稳定

   D.错误,因为这样使君主专制达到极端

                                    

 

20.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曾经建立了强大的辽政权,但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个民族到今天已经不存在了;近期有学者对鄂温克族人进行研究得出结论:鄂温克人就是契丹人的后裔。要证明这一点,下列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  )

A.根据族人口头的传说               B.根据族人家谱的记载

 C.根据基因对比研究                 D. 根据风俗习惯的传承 

21.北岛是上个世纪80年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一句名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真实的反映了他经历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我们称之为(  )

A.“文革”                    B.过渡时期

C. 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

22.右图是1919到1937年德国工人失业的曲线图,从中可以看出1933年之后,德国失业率在不断下降,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

A.德国通过对外扩张摆脱了危机

B.德国加强了国民经济军事

C.德国已经消灭了经济危机

D.德国出现经济空前繁荣的景象

23右图是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漫画,中间是犹豫不定的意大利,左边是协约国集团,右边是同盟国集团,最终意大利选择了(  )

A. 中立               B.同盟国

C.协约国              D.不表态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此话生动揭示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特点。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恐怖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恐怖所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D.核武器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25.有一首歌这样唱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解放战争                        D.大决战

 

2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诗句的体裁是(  )

A. 汉赋        B. 乐府             C.楚辞             D. 元曲

27.司马迁在谈到《史记》的创作目标是时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表明他(  )

A.追求不朽,为自己树碑立传

B.自觉探寻历史演变的轨迹

C.想靠这部著作扬名立万

D .把史记看作自己的独创

28右图是近代西方一部重要文献,其中有这样的语句:““Men are born and remain free and equal in rights……”据此可以判断此文献是(  )

A《世界人权宣言》                  B《人权宣言》

C 《权利法案》                     D 《独立宣言》

 

29.在克里木战争中俄国军队一败涂地,激起了俄国内部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是(   )

   A.十月革命                            B.1905年革命

C.十二月党人起义                      D.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30.希特勒认为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所以疯狂迫害犹太人。而大量事实证明犹太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出现了很多彪炳史册的优秀人物。下列人物中不属于著名的犹太人是(  )

    A. 马克思                           B. 爱因斯坦

    C. 弗洛伊德                         D .黑格尔

31.“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成功地度过了经济危机,保持了民主政治。但是在当时也有反对的声音,反对者指责“新政”是法西斯,这是由于新政(  )

A. 放弃了自由主义,政府干预经济

B. 取消了人民民主权利,专制独裁

C. 跟希特勒的政策没有实质区别

D. 总统已经完全凌驾于国会之上

32.日本政府首相表示,2006年将继续参拜供奉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难以消散的原因有(   )

①在日本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军国主义历史传统

②美国的包庇导致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算不够彻底

③日本成为经济巨人,不甘做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矮人

④中国对日本的威胁,滋长了日本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简释和问答题(共47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大洋州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因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1)根据材料1说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说明什么?(4分)

 

 

 

 

 

 

 

 

 

34.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二次大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增长状况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美国

3.4%

5.1%

3.1%

日本

16.7%

13.6%

4.6%

西德

9.5%

5.4%

2.2%

法国

5.7%

5.4%

2.9%

英国

3.3%

2.8%

1.7%

——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

(1)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增长的趋势如何?(2分)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年代

1937

1950

1960

1971

1972

资本主义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美国

46.4

48.5

31.2

9.7

7.6

日本

6.1

1.3

3.2

12.4

12.3

西欧共同体各国

-

-

26.5

30

29.6

——据《世界当代史资料所选辑

(2)从黄金储备的情况可以看出,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对国际格局带来的影响。(4分)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王朝更替表:


(1)请归纳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有哪几种方式?(3分)

 

 

 

材料二:回到六十年以前延安窑洞里,当时黄炎培讲到王朝兴亡周期率的时候,不无忧虑地说:“(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中共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当时和他对话的毛泽东就很乐观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北京日报

(2) 为了跳出王朝兴亡那个周期律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和制度上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6.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1949年我国私营工商业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项 目

占全国经济的

工 业

63%

商 业

批 发

67%

零 售

83%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 目

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业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 1989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 目

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私有制经济

工业总值

61.7%

34.8%

3.44%

商业零售额

72.4%

18.6%

9%

(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私有经济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三看,我国私有经济的地位又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士科,始于隋进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

——《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

材料四:明初三场之制,虽有先后而无重轻。乃士子之精力多专于一经,略于考古。主司阅卷。复获初场所中之卷,而不深求其二、三场。夫昔之所谓三场,非下帷十年,读书千卷,不能有此三场也。今则务于捷得。不过于四书一经之中,拟题一、二百道,窃取他人之文记之。入场之日,抄誊一过,便可侥幸中式。而本经之全文有不读者矣。率天下而为欲速成之童子。学问由此而衰,心术由此而坏。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三场条

 (1)材料一、二反映了隋唐科举制起了什么样的作用?(2分)

 

 

(2)明朝的科举制度有何新的时代特征?(4分)

 

 

 

(3)顾炎武对明代科举持怎样的态度?其依据是什么?(5分)

 

 

 

38.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们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二: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各方面地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决议

(1)材料一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主要的任务,其依据是什么?(3分)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矛盾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什么影响?(3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比较,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又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

 

 

 

 

三、材料分析论证题(共30分)

39.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请以“人类文明与和谐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可选择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不同的角度;也可以选取某个国家或某一时段、某一事件展开论述。

要求:

1.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自拟一个副标题

2.论点要有材料支撑,有自己的结论。

3.文章结构清晰,文字流畅。

 

 

 

 

 

 

 

 

参考答案及提示

分叉部分

 一期课改考生:

1.C  2.D  3.A  4.B  5.B  6.A  7.C  8.B  9.B  10.B

11.A  12.B  13.B  14.B  15.A

  16.(1)昭君出塞;汉朝。(2)杜甫认为昭君出塞虽然加强了汉朝与匈奴的联系,但对于昭君个人而言,是人生的一大悲剧;而翦伯赞则认为昭君出塞带来了汉朝与匈奴的和平局面,居功至伟。(3)由于两人学识阅历的不同;看问题所站的立场不同;对大昭君出塞历史了解的程度不同。(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7. (1)三权分立,权力之间互相牵制。(2)彼此独立而又互相牵制;举例:国会通过法令,总统必须执行;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的法令,但复议后仍得到三分之二以上通过的议案自动成为法律。

二期课改考生:

1.B  2.D  3  D 4.A  5.C  6.D  7.B  8.D  9.C  10.C

11.A  12.C  13.B  14.C  15.A

16.(1)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市场化方向的变革。中国政府经过艰苦谈判,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积极推动各成员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3点任选两点即可)

17(1)作者认为蒙古人的扩张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国的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就是在元朝传到欧洲。不矛盾;因为两则材料从不同的侧面真实的反映了蒙古扩张的后果。

 

共同部分

18.B  19.D  20.C  21.A  22.B  23.C  24.C  25.A 

26.C  27.B  28.B  29.D  30.A  31.A  32.A

33.(1)为了抢占更多的殖民地和更广泛的商品销售市场。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之一,被称为“世界工厂”.

 

34.(1)欧美各国的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以日本和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2)美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欧共体和日本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美国的实力相对衰落,欧盟和日本开始崛起;这有利于加快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35.(1)农民起义推翻封建政权;统治者内部发生政变;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2)思想上:毛泽东告诫共产党人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制度上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36.(1)由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到几乎绝迹。我国对私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2)私有制经济开始在国民经济占有一定的比重。因为我国开始允许私营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的发展,这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37.(1)有利于吸收精英人才进入统治阶层;有利于为各个阶层的人才提供一个相对平等的上升的平台。(2)八股文盛行,格式固定死板,不准考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科举制已经开始僵化。(3)反对。因为八股文带来了学术的功利化倾向,并且败坏了考生的心术。

38.(1)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但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国,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下。(2)把阶级斗争作为当前的主要矛盾,“左倾”错误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文革的发生。(3)放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39.(1)主题要求:能够拟出与主题相符合的副标题;文章紧扣主题。(2)观点:观点鲜明突出。(3)材料与史实:所选史实典型与充实。(4)论述:论据与论证充分。(5)文字:文字流畅通顺。

 

张炎林老师的历史博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