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马学松:资产阶级民主革
何炳松:《历史教授法》
杨奎松:中国现代史重要
马学松:如何培养历史评
最新热门    
 
马学松:中国古代史教学着眼点的思考

时间:2009-10-18 17:16:35  来源:马学松
 

 

讲势明理 探求规律

——中国古代史教学着眼点的思考

  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千头万绪,千变万化。教学中国古代史应该从何处着眼?一位思想家曾说过:“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讲历史发展大势,明白势理,探求历史发展规律,就是中古史教学的着眼之处。这里所说的“势”是指历史发展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总趋势,“理”是指对这种历史现象的正确认识。在知“势”明“理”的基础上,探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制度的变革。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这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种大势。约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破坏民主推选的禅让制惯例,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的结果,是社会历史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原始社会后期氏族部落首领特权演变的结果。这是历史的进步。在原始社会,禅让制的民主,“天下为公”是生产力低下的产物。王位世袭制,“天下为家”是适应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王位世袭制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形态进入奴隶制文明时代的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王位世袭制确立的秩序为我国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历经百年的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终于废除了旧的奴隶制度,确立了新的封建制度。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是春秋以来生产力发展,土地所有制改变的必然产物,是新兴地主阶级推动的必然结果。商鞅变法抓住了奴隶制度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二个根本要害,进行变革。一是废除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自由买卖;一是摧毁奴隶制的上层建筑——世卿世禄制度。商鞅本人被车裂而死,但商鞅变法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国家的统一及其巩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过数次分裂和统一的交替现象。表面上看,历史发展是在分合循环往复中进行的。实际上,国家的统一及其巩固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国家统一局面是长期的,分裂局面是短暂的。高中历史课本提到三次政治上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四次大分裂到大统一朝代——秦、西晋、隋、元。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其中分裂时间仅700多年。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但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也在发展着。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人民渴望结束动乱,实现统一;分裂时期出现局部统一;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为增强实力而重视发展社会经济,进行社会改革;分裂时期民族融合的加强等等。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进步的。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强盛,社会才能更快发展。我国历史上凡是繁荣昌盛朝代,都是国家统一时期。东晋十六国时期发生的祖逖北伐和符坚南下伐晋都有试图统一全国的色彩。然而一个半途而废,一个战败而归,其深层原因是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统一的历史大势尚未最终形成。但是,统一的历史潮流汹涌澎湃,呼啸前进。南北朝时期,随着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南北“通好”、政治对立的缓和,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加强,作为分裂割据政治基础的士族势力在南朝末年的逐渐衰落,统一的条件具备了,大势形成了。北周灭掉北齐,统一北方,为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国力迅速上升。北强南弱,北方灭掉南方,完成全国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隋的统一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族融合。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由50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国。祖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融合是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诸方面相互影响渗透,愈来愈密切联系,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力的结果。无论历史上各民族间有何差异、分歧,也无论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措施,都不能阻止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在中国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形成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二次高潮。彪炳史册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适应和促进民族大融合的重要事件。孝文帝以政治改革家的决心和魄力,不畏艰险,冲破阴力,厉行改革。孝文帝以首创的均田制使各族人民能够得到小块土地,成为封建国家的编户,从而加快了封建化的历史进程,也促进了各族人民在共同生活中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即民族融合。把都城迁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为的是向先进的汉族文明学习,改变鲜卑族落后的面貌。此举遭到太子恂和贵族大臣的激烈反对。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孝文帝毅然把太子恂“废为庶人”,坚持迁都。采用汉姓,改穿汉服,提倡和汉人通婚等移风易俗措施,缩小民族差异,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后,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已经和汉族没有多少区别了。

 

 


  在中国古代史上,诸如社会制度变革、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几种发展大势,还可例析一些。讲历史发展大势,并不否认历史人物的作用。历史的发展,正是通过历史人物的活动而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总趋势,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先后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全国,并为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秦始皇是从建立万世一姓天下的私心出发的,其主观动机是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但是这一主观动机的背后,历史本身就具有统一的必然之“势”,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的必然之“势”。时势造英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某个历史人物的动机——遇然性来实现。讲历史发展大势,并不是不重视历史发展中的“逆流”。正是历史发展中的“逆流”,反衬出历史发展的大势。汉高祖开国初期,在统治方式上,实施分封同姓王,以确保刘家天下的错误决策。结果王国势力大增,严重威胁中央,并最终爆发“七国之乱”。汉武帝在景帝处理“王国”问题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又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最终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西汉前期王国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既反映了当时历史性的反复,又反映了当时历史性的抉择。消除封建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势所必然,理所当然。
  讲大势,明势理,探规律,这就是结论,也可以称之为历史大势观。要努力培养和不断增强历史大势观意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中学历史教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