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马学松:资产阶级民主革
何炳松:《历史教授法》
杨奎松:中国现代史重要
马学松:中国古代史教学
最新热门    
 
马学松:如何培养历史评价能力

时间:2009-10-18 17:16:35  来源:马学松
 

 

如何培养历史评价能力——“学会学历史”点津之二

特级教师马学松

了解历史评价
  
“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是《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一项历史阐释能力。
  培养历史评价能力,首先要了解历史评价。
  评价,就是衡量事物或人物的价值高低,包括正反、得失、优劣、好坏等。历史评价,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制度、文献等的价值进行分析、评判,作出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论断。
  马克思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历史的价值观,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的需要、阶级的需要、民族的需要等。凡是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诸如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等起推动、促进作用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应该给予肯定;反之,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延缓、阻碍作用的,应该给予否定。单纯用道德标准作为评价历史的依据是不可取的。
  历史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历史事件、人物、观点。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且各有差异。凡是历史事件,不管其内容、性质如何,都会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或积极或消极,或大或小的作用。评价历史事件,往往从历史地位(“转折点”、“标志”、“划时代”、“开端”、“第一”、“之最”等),历史作用(对旧事物的打击,对新事物的促进等),历史影响(当时影响和长远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表面影响和深层影响等)和思想意义(包括经验、教训、启示)诸方面着手。除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外,还有对历史事件的负面评价。对历史事件的负面评价包括局限性和危害。局限性是历史事件的不足之处。危害是历史事件对历史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反动作用。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科技、文化诸领域里,都涌现出了许多突出的代表人物。“时势造英雄”,不同的时代,出现不同的英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同时也充分肯定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先进的、反动的或功过兼有的,都对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评价历史人物,要归纳、分析其全部历史活动,看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个人如果顺应历史潮流,便会起到推动历史发展作用;反之,则会阻碍历史的发展。要看历史人物一生的活动的主流是功绩占主流,还是过失占主流。功大于过,基本肯定。过大于功,基本否定。
  评价“观点”,即对别人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等的观点是否正确,作出分析和判断。这已成为高考检测的一个重要内容。远有对清代史学家赵翼关于杨贵妃“足以败之”观点的分析、评论;近有对维新派与义和团对待民族危机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途径方面,各自观点的分析、判断。评价“观点”,要判断“观点”正确与否,分析其为何正确或不正确,肯定正确的积极影响,指出不正确的消极影响等。

 

 

 

运用基本观点
  
培养历史评价能力,要学会运用以下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的观点。站在正确立场,以史实为依据,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是好说好,是歹说歹,既不拔高,也不贬低,实事求是,客观评述。只有真实,才能接近真理。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的许多政略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中学历史教材提到隋炀帝,则称“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历数他的诸种暴政劣迹。就是提到隋朝修筑驰道,也只是说“隋炀帝为了巡游,令人修筑了两条大道”。虽然教材叙述隋朝政绩时也多处提到隋炀帝活动,但对他作为杰出政治家励志改革的一面未做明确评价。针对教材这一值得商榷之处,200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卷(江苏卷)有一道相关的问答题,要求考生在列举隋炀帝的积极政略举措基础上,把其相关作为放置到历史长河中去实事求是地评价。这堪称运用唯物的观点,评价历史的典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历史的观点。把被评价的对象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评论。要重视被评对象的阶级属性,社会属性和时代属性。战国时,《商君书》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收为奴。”明末清初,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盖皆本也。”二段言论,反映了两种经济观点(思想)。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应该把这两种经济观点分别放到各自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评价。战国时期处于封建制度开始确立的历史时期,新兴封建制度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农业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明清时期处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历史时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促进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重农抑商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清朝统治者仍然坚持重农抑商,实行闭关自守,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因此,黄宗羲批判“以工商为末”的传统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总之,以上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观点),在其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都具有进步意义。
  辩证的观点。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发展的观点,不能用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去考察、分析被评价的对象。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作为正面作用的生产力,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作为负面作用的“破坏力”。要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但它也带来了一些威胁人类前景的全球问题,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粮食危机、人口爆炸等。我们不能只看到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而忽略了它的负面影响。科技活动的负面影响启示我们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掌握评价方法
  
培养历史评价能力,要学会历史评价的方法。历史评价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
  阶段法。所谓阶段法,即从纵的方面,对被评对象的活动,根据其发展的不同属性,划分为不同阶段,结合所处的历史条件,进行考察、分析、评说。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颁布了八月法令、《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以立法手段,为初步改造法国的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原则作出很大贡献。吉伦特派统治时期颁布新的土地法,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对法国旧制度进行了进一步改造。雅各宾派统治时期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其土地政策,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其恐怖政策,在挽救共和国和拯救革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它的消极影响也为后人所批评。在分阶段评述基础上,再对法国大革命进行总的评价。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震憾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也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陈独秀前半生发起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推动国共合作,为革命作了许多贡献,是进步的,有功的,他的后半生,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有过的。
  方面法。所谓方面法,即从横的方面,对被评价的对象,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或从正负、内外、远近、功过、是非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分析、评说。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从资产阶级维新派要实行的政策措施看,戊戌变法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从历史背景和变法的首要目的看,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从思想文化方面看,戊戌变法也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和亲政策是汉唐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策,从其解决现实问题来看,在中原王朝不够强大的情况下,采取和新政策,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对双方尤其是中原王朝取得暂时安定,发展生产,增强国力,起了积极作用;从其历史影响来看,多数和亲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进步作用: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融合;从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来看,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少数民族贵族的贪欲,也不能最终解决边患问题;从和亲的个人角度来看,远嫁异域的大多数女子以牺牲个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了边疆的和平与安定,应给予肯定。
  综合法。历史上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典章制度等,要求全面地具体地进行综合考察、分析、评说。要反对笼统的、简单的评价,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采用阶段法和方面法。要抓住决定事物性质的重要方面对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制度等,进行综合评价。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评价是综合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的影响,综合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分析得出来的。康有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大声疾呼变法图强,积极参与变法活动。其言行符合国家、民族的利益,顺应历史潮流。后来时代前进了,康有为却成了保皇派。就康有为一生来说,宣传、参与维新变法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国家、民族利益,其积极影响是主要的,后来的保皇消极作用是次要的。
  历史评价,还有比较法、阶级分析法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新高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