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何炳松:《历史教授法》
杨奎松:中国现代史重要
马学松:如何培养历史评
马学松:中国古代史教学
最新热门    
 
马学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时间:2009-10-18 17:54:49  来源:马学松
 

 

更新观念 走进新教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教学的几点思索

  新编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讲述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本章的历史时间断限是从1894年到1912年。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更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特色,对历史老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新教材改变过去教材编写体例“纪事本末式”为“阶段特征式”。新教材在结构上,“质”的变化是,每章展示一个历史发展阶段,而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这样更明晰地展示线索,突出阶段性。本章标题由老教材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改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并由三节调整为四节,从宏观上反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小阶段的历史。线索清晰,目录分明。
  这一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概括。
  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以推翻满清为宗旨的民主革命。清王朝垂死挣扎在革命浪潮中灭亡。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篡夺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并未成功。
  2、经济上,列强大肆对华资本输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3、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并同保皇派展开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注意新增的知识亮点。
  
新教材内容更丰富多彩,更注重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和老教材相比,本章新增的知识亮点主要有:
  1、新教材从民族危机、清政府“新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四个方面比较全面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显然大大加大了份量,展示了历史发展的全局性,(新政、收回利权斗争,在老教材是放在革命时机成熟时讲的,调整到这里则更准确、更适合些。)帮助我们更好地考察中国历史发展的环境和走向。
  2、新教材注重对学生情商素质的教育。孙中山人生二次选择:放弃医生立志救国,由改良转而革命,表现了孙中山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3、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新教材充实了三民主义的内涵的叙述,有助于对辛亥革命的性质、功绩及失败原因的理解。
  4、在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中,新增了秋瑾、徐锡麟领导的浙皖起义,进一步说明全国各地反清起义的浩浩声势,同时使我们感悟到一位女革命家—“鉴湖女侠”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
  5、武昌起义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新教材分三点即革命党的骨干、群众基础和起义准备进行了分析。(注意武昌起义的成功不仅有社会原因,还有革命党人高度的主动性、灵活性等因素。)这不仅条理清楚明确,更拓展了知识深度,增强了理性的思考。
  6、新教材第一次界定什么是立宪派,介绍国内外二位代表人物的活动,并把“立宪派”列入目标题,这说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要给予适当的关注。
  7、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新教材从8个方面叙述了约法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参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利,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理有驳回权和副署权等规定,联系袁世凯正加紧篡夺革命果实的罪恶行径,便知革命党人是企图用约法来约束限制袁世凯,保卫民主共和的良苦用心。
  8、新教材全方位地分析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政治的、有经济的、有国内的、有国际的、有当前的、有深远的,使我们对辛亥革命有个全面的认识。
  新教材增、删、调整了多种插图。使人眼前一亮的有《革命军在汉口炮击清军》、《担任湖北军政府战时总司令的黄兴》(突出黄兴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孙中山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国务会议》。

 

 


三、学会用新教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历史学科老教材的编写考虑“便教”,却忽视了“利学”,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从既要“便教”,更要“利学”的编写思想出发,进行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改革和探索,我们再不能象教老教材那样对待新教材,而要更新观念,以学生全面发展至上为原则,研究教法,学会用新教材,来发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1、不把学生当知识篓。
  老教材把学生当知识篓,硬把知识往里塞。新教材大胆抛弃了这种做法。老师要跟上新教材的改革步伐,再不能把学生当知识篓,要指导学生从分析具体的感性材料入手,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例如,可以指导学生从分析“预备立宪”出笼的背景、载泽考察回国奏折、《钦定宪法大纲》内容(课文小字部分)和责任内阁组成人员等材料,得出“预备立宪”是借“立宪”为名,行封建专制之实;借“立宪”为名,行消弭革命之实的结论。从而深刻认识“预备立宪”是场骗局。同时,也是清朝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的反映。
2、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
  传统教材观把教材当成传递知识的工具,忽视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思维训练顺序。新教材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注重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新教材的练习题一改老教材单一题型做法,有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阅读与思考题等多种题型。其阅读与思考题难度大、层次高,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老师要十分重视。本章阅读与思考题是“请思考:在上述材料中(即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作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提出了怎样的行政方针?请作一简评。”《教学用书》中有参考答案。这里要指出,其简评只讲进步性一面,没有讲局限性一面。答案可充实为:孙中山提出的行政方针是五个“统一”,即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治统一和财政统一。孙中山的行政方针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但也应看到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将独立解释为脱离清廷,而不敢提出摆脱帝国主义压迫的真正民族独立。
3、充分利用“文献资料”。
  本章每节都有1—2条文献资料,共计6条。其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即标有“*”的有2条。这些资料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教材,而且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第二节标有“*”的选自《革命军》的一则资料,可以提出以下二个问题。第一、概括指出作者认为“不可不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不得摘抄材料原文);第二、材料宣传的是什么思想?目的:①争取民族独立;②摆脱亡国灭种的命运;③实现国家强盛;④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材料宣传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此则材料,还可以与语文学科结合出题:此则材料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此则材料采用了排比修辞方法,起到强调“革命”重要性的作用。
4、把“活动课”视为特课。
  老教材课型单一。新教材增加了阅读课和活动课。要认真研习这种新课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思维能力。新教材在113页安排了一节活动课。其内容主要是第三章的。教材提供了四则材料和两篇论文。让学生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教师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撰写历史小论文。这里列出二种参考答案要点。第一、同意“辛亥革命胜利了”的观点。理由:①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推翻了清政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④对近代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同意“辛亥革命失败了”的观点。理由:①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②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③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四、加深对基本观点的领悟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2、20世纪初,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集中表现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
  3、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
  4、广州起义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分子以武装起义迈出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
  5、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6、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7、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8、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9、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0、“立宪派”既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有所改革;也反对革命。
  11、四川保路运动给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12、武汉是辛亥革命的摇篮。
  13、武昌起义成功以后,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14、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15、《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6、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17、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场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辛亥革命从本质上讲是反帝的。
  19、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0、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