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戴文君:老师,你错了
邢明君:走向整体的世界
曹志君:再论《马克思论
李君:历史教育之三点思
戴文君:历史课堂中生命
王纯君:岳麓版《中国古
王淑君:现代中国的科学
最新热门    
 
杨丽君:对现行高中历史课程安排的几点意见

时间:2009-10-18 17:18:44  来源:杨丽君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从去年开始在高中阶段只把中国近现代史作为必修课,放在高一年级,每周由二课时增至三课时,并作为高中毕业会考科目之一。世界近现代史则改为选修课,每周仍是二课时,仅作为高二年级文科班学生学习。我认为这种弱化世界近现代史的作法不妥。


    理由一:有悖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邓小平为景山中学题词中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就是新时期教育的指导思想。它所体现出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者要教育学生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精辟地阐述了“四个如何认识”,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1]江泽民总书记曾一再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领袖们是站在世界发展的高度作出的正确指示。当今世界形势的发展十分迅速,在资本运行关系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国际化、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关系中,我们既要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的压力,又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2]“科教兴国……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大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3]显然,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世界这个大舞台。中国要想在这个大舞台上一展雄风,首先要“知彼知已,”方能立稳脚跟。高中弱化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不符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理由二: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中毕业生,不仅对中国近现代史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必须要了解世界近现代史。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它应该是高中生全面发展的条件之一。虽然我国已把世界历史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但由于历史不列为中考科目,无论学生、教师,还是校领导思想上都达不到足够的重视。有的学校急功近利,为了追求中考升学率,甚至把本应在初三年级开设的世界历史课程擅自取消,其结果是初中毕业生对世界历史一无所知。未进入高中的初中生姑且不论,即使升入高中的学生,由于必修课仅为中国近现代史,这就等于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不学世界近现代史,不学自然不了解世界近现代发展的状况,这就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和不完整,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里被打了折扣,而这一损失对学生来说也许是终身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

 

 


    理由三: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特别是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和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又使较早迈进资本主义国家行列的西方资产阶级到处开辟殖民地,抢夺市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就逐渐形成了。而中国的近代史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拉开了帷幕。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之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与世界历史、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密不可分。可以说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中华民族的探索史,同时也是具有近代意义的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史。正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才使中华民族蒙受屈辱;正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才激发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才演义出一场又一场气壮山河的抗争史诗;正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才唤起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也正是在西方列强侵略步步深入之下,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起步了,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这四条线索贯穿整个中国近代史,哪条线索都离不开世界近代史。要想讲清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将其放在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如讲鸦片战争的爆发,得先讲清战争爆发的原因,其具体的原因又离不开当时的国际背景。这个国际背景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而扩张的原因是工业资本主义的的迅速发展。那么,工业革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英国首当其冲?它为什么非要打开中国市场?这一连串的问题均涉及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


    我想,把世界近现代史作为选修课,如果说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那么,教师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时就必须增加部分必要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因为学生只有把中国近现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放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中去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再说,为了减轻负担却给教学带来了负担,此种“减负”有何意义?!


    另外,初中的历史课与高中的历史课大不相同。初中生受其生理及心理发育的限制,以形象思维为主。初中历史教学注重的是形象化和生动化,要求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历史史实既可,没有必要、也不能上升到理论分析理解的程度。而高中生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判断性,”“能更多地用理解识记的方法理解教材,找出内在联系。”“能比较完整地按一定的系统讲述自己的思想或意见,能对事物进行分析,找出本质特点。”[4]因此,高中教学注重的是理性化和抽象化。两种教学的方法不同,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也不相同,内容上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初中的课程安排不能代替高中教学。

 

 


    怎样才能在不弱化世界近现代史教学的同时,又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呢?我的建议是:不妨仍在高一年级开设世界近现代史,只作为必修课,但不列入会考范围。因为,高一年级仅有地理一门科目进行会考,又离高考时间还早,教学任务不是很重,学校没有擅自取消之理由,也不值得冒险违背教学大纲的要求。其次,有利于开放式教学的实施。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见两院院士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放式教学就是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方面的探索。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的备课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要投入一定的时间。高一年级没有会考压力,时间较为充足。再者,先学世界近现代史有利于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有了世界近代以来发展的知识,再看中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中国近代以来落后的原因,而且还缩短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过程,使学生较早地步入学习的成熟期,这对以后学生的发展更加有利。
    如果将会考改为学分制,累计学分达到一定标准即视为合格,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所谓学习负担过重问题。
    总之,我认为在高中阶段弱化世界近现代史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应尽早恢复高中世界近现代史必修课的地位,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和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杨丽君,女,1957年生,乌鲁木齐市八一中学高级教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