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宁鹏刚:激活历史──高
何成刚等:再谈如何上好
何成刚:培养史料探究能
陈志刚:与郭秀平老师商
何成刚:比较与思考——
何成刚:海峡两岸历史教
何成刚:《诗经》之《硕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一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二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三
最新热门    
 
何成刚: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核心目标

时间:2009-10-18 17:19:36  来源:何成刚
 

何成刚: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核心目标

 
  《中国教育报》今年9月6日刊登了复旦大学陈思和先生《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写在〈人文知识读本〉出版之际》一文,看后确实给人很多思考。笔者从事的工作是为中学基础教育服务的,对目前中学基础教育,尤其是包括文史哲在内的人文学科教育陷入的困境也有所了解,但是苦苦找不到根本的解决方法。现在看来,中学人文学科教育目前遇到的种种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的原因,恰恰是我们对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漠视的结果。

  人文学科的教育目的,就应该在于,弘扬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人格和尊严,以人的综合发展为根本目标。然而看看我们今天的人文学科教育,仍然存在教学中的教师“独角戏”表演,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地位。总之,人文精神底蕴的流失已成为所有关注人文学科教育人士内心深处的一大忧虑。

  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当前教学界过分提倡的一种“能力本位论”(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关系。片面强调学科思维能力训练,或者把思维能力的培养置于学科教育目标之首,在我看来,则是最大的“元凶”。课程改革应该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而人文学科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改革人文学科知识的结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课程改革应该“统率”、“带动”诸如考试等方方面面的改革。然而目前现状是,考试改革成了世人注目的焦点。考试当然以检验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任务,这也是考试的最大优势。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对中学人文学科教学人文性的淡化确实起了消极的影响。今天的人文学科,如果说还能维持的话,也是高考在其后的推动所致。可是人文学科教学可不在于使学生能做对多少题。正如陈先生所说的,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被遮蔽了。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后果。

  有人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得首先实现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的确,现在的教具确实是越来越现代化了,从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到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和网络技术的运用,显示了教育发展的广阔道路和美好前景,因此,有的教师就把课堂搞成了教具展示会,好像教具越多,教学效果就越明显。教学活动陷入了唯技术主义。盲目对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崇拜,也造成了人文学科教育的人文性的缺乏。

  笔者曾看过一份专家对北京市千名学生课程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其中在学生对“最不愿学的课”的排序中,道德课排第2位,历史课居第3位,历史课和道德课被认为是枯燥、没意思的课。而对于语文教育的弊端,清华大学附中一位特级教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语文课正逐渐变成一门纯粹的技术课,语文教育正在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练课。”正如有教育人士所呼吁的,人文学科教育模式“改则存,不改则亡”,这种忧虑并非危言耸听。人文学科教育确实已到了非要改革的时候了。这正是陈思和先生的《人文知识读本》出版的价值所在。

  (注:《人文知识读本》是“中学生新知识丛书”中的一本,另外还有《当代科技》、《经济知识读本》、《学会学习》。)(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27日第5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