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陶永福:《南京大屠杀》
李长福:岳麓版《政治文
李长福:对高中历史新教
李长福:祖国统一的历史
最新热门    
 
李长福:新课程下岳麓版教材教学理念

时间:2009-10-18 17:19:44  来源:李长福
 

李长福:新课程下岳麓版教材教学理念

顺德一中高中部历史科   李长福

一、钻研《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教育部制定的指导高中历史教学的法规性文件。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规定了高中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是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依据。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和目标观。

1、课程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历史知识的掌握与学科能力的培养,更应在历史学习的过程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关心自身发展、国家和人类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2、学生观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中心,教学活动中要相信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要多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以交流表达的机会,多给学生以动手的机会,依靠学生的主体参与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原则,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评价方法上,应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观

面对新课程标准,历史教学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诚然,老师仍然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但知识的传授不再是教师惟一的任务。因此,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为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学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习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的过程。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减轻学生被动学习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建立自尊和自信,形成敢于质疑、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4、教材观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不再是历史教学的惟一依据,而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广大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增、补、删、改,确定生动、活泼,入情合理,切实可行,既有利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又有利学生过程与方法的掌握,还有利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要改变那种单纯“教教材”,死抱教材不放,用足教材、学透教材甚至背熟教材的旧观念,要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5、目标观

在教学目标上,必须遵照课程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是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其中的“知识”主要由具体的历史史实、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基本的历史线索三部分内容组成;“能力”主要包括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强调的历史认识的过程和方法,要求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过程,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方法以及实践能力,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的一个闪光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1)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以及由此升华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人生理想;(2)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国际视野、全球文明和开放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维目标的核心与灵魂,也是教学教程中广大师生最有创新余地的地方,要充分挖掘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素材,最大限度地实现历史教育的价值。比如学习《历史Ⅰ》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我们不仅仅是要掌握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和影响,也不仅仅是掌握评价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把夏、商、周的历史联系起,从夏商周制度设计的发展中,看到古代中国人人文精神进步和政治智慧的发展,给我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益的启示。又比如学习中国近代的历史,不仅要知道落后要挨打,了解挨打的事实和悲惨,更要知道落后在哪里?为什么落后?我们今天该怎么办?

 

 

二、了解课程结构和内容,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教学的基本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有很大的变化。

1、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与以往高中历史课程相比,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展现课程内容,全部教学内容共9个模块和若干个专题,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有利于高中学生更集中、深入地学习和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增加选修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三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全局与局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但这种设计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给教与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要充分认识其中的困难。

2、课程内容

高中历史课程的具体内容规定在《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与以住的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相比,有很多具体内容是相同的,尽管因专题史教学的需要而编排在不同的模块中。当然,根据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理念和原则,课程内容也有一些大胆的调整与更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增加了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Ⅱ》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浦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等内容;《历史Ⅲ》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二、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随着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世界史和有关民主政治的内容在课程内容有所增加,如《历史Ⅰ》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内容,《历史Ⅲ》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的内容,在选修模块中世界史的内容增加更多。三、增加了与学生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在《历史 》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的内容,以使学生通过身边的历史变迁来感悟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四、增加了及时反映历史学科研究新趋势和新成果的内容。《内容标准》在依然重视政治史内容的同时,加强了社会生活史、科学技术史、教育史和思想史的内容,在许多具体观点的表述上也吸收了史学研究新成果。

高中历史课程结构和内容的上述变化,对我们的历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课程结构和变化了的课程内容,在这种形势下,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认真研究和解读新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标准”,从宏观上把握其基本内容、特点和要求,为具体的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三、研究新教材,熟悉新教材

在新课程标准下,尽管教材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诸如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等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课程资源。但对在校学生而言,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在时间、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天天接触的、依据课程标准编篡的教材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课程资源,是我们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最主要的素材。我们主要的精力仍应该放在研究教材、熟悉教材上。

目前市场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共有四种版本,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我市使用的岳麓版。与以往的高中历史教材相比,新的教科书呈现出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岳麓版教材更是独具特色,给教师们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要认真钻研新教材:第一,看它是否与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相符,有何优点,存在哪些不足;第二、了解它的编写体例、结构特点;第三、了解它的主要史实和基本观点。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好教材,并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下而以《政治文明历程》为例,谈谈我对岳麓版新教材基本特点的理解。

(一)、宏观结构方面

1、按政治文明发展的线索编篡,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发展趋势,扬弃了五种社会形态的史观,体例新颖。

2、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宏观结构严谨。

与其他版本不同,岳麓版新教材体例结构依据但不拘泥于《内容标准》,做了创新性设计,体现了新课程中要求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分成等级”、“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基本理念。比如《必修Ⅰ》,按新课标内容标准的规定有九个专题,先中国后世界。而岳麓版教材在充分研究了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将中外历史内容糅合起来,变成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七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与第二单元“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是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对比。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实际上是古代西方民主制度在近代的新发展。西方国家一方面致力于国内民主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又发动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引起了该地区人民的抗争,于是就有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为纠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弊端,为大多数人谋幸福,马克思主义诞生了,并在俄国得到成功的实践;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于是编者安排了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创造了条件,这就有了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世界政治大格局的背景中进行的,于是编者又安排了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作为政治文明史的总结篇。

这种体系结构设置,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理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与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新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但由于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时空跳跃太大,对刚升入高中,历史和地理知识储备都不是很充足的学生来说难以适应。教师要发挥好指导者的作用,利用好单元引言,做好铺垫性的陈述工作,减轻学生在内容理解上的困难。(举例略)

(二)、具体内容方面

1、前言、导读和单元引言很有特色。

如前言开篇就是“树有根,水有源,世间万物都有来龙去脉,都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无法在身边的生活中找到任何没有历史的事物,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中,……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把握未来,我们往往要回顾历史”,可以引起学生探究、学习历史的兴趣。“导读”则先从国际形势和国家建设的宏观角度阐述了学习和探究《政治文明史》的意义,接着再以高度概括的文字阐述了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单元引言更是以精炼、严谨的文字,概要阐述每一专题的核心内容,引领师生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本单元学习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2、正文吸收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给广大师生的历史学习和探究活动提供许多新材料、新视角,开阔了眼界,有利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和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如第一单元以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为线索来展开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探讨,很有新意,使学习和探究者能更具体和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如第三单元关于近代西方代议制度的探讨,在平铺直叙中体现了编者对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肯定,没有了传统的贴阶级标签式的评价,使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可以不受意识形态的束缚展开探究活动。又如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除了强调爱国主义是主旋律外,也突出了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意义和解放思想、勇于进步的精神,同时淡化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的提法。再如对“马克思主义”定位,不再强调它的唯一正确性,而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作了更全面的介绍,不只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理论,也强调了马、恩的民主、自由的观,首次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有助于扭转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的片面看法。

3、图文并茂,材料丰富。

以必修Ⅰ为例,各类图片、照片有160多幅,形势图12幅,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历史。此外,还以注释、批注、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知识链接等形式,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或其他材料,以利于学生学习与探究活动的展开。

4、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安排有特色。

必修Ⅰ专门安排了四课综合探究课;此外,几乎每课课后都有学生课外活动建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性学习,这些建议主题突出,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老师们可以此为依据,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组织安排好这些探究活动。

 

 

但岳麓版新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引起师生注意,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和解决。

1、人文色彩欠缺。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政治文明史中原本有许多素材可以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但教材在这个方面却挖掘得不够充分。如关于宗法制只强调其维护政治统治、稳定社会的作用,而对宗法制对人性压抑一面却没有提供相关的素材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又如关于中央集权制,基本上是站在中央集权加强的角度进行分析评论,而淡化甚至漠视了集权统治人性和人的聪明才智的严重扼杀;对西方民主制度的阐述也少有从人文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仅局限就政治而政治。

2、有的课程内容并未全面反映课标要求

如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内容标准”规定本课的要求是“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中心问题是罗马法内容及其地位和影响,教材重点介绍的是罗马政制的发展和罗马法的发展史,而对罗马法的内容、特点介绍得很少,怎能让人理解罗马法能起到“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呢?也让人难以认识到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的价值:按统一的内容和程序规则行事,保证社会的相对公平和公正,维护社会的稳定;罗马法的发展与罗马政制的发展当然有关,但罗马法中民商法(又称私法)发达的特点,与古罗马商品经济发达关系更加密切,但教材对此却没有辅助性介绍,又叫人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罗马法的内容和特点呢?

此外,将一些课标要求的重要内容放在“知识链接”等辅助性材料中,也影响了内容表述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如第5课“古希腊城邦制度”中的“知识链接”中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就是这样。

(三)、文字表述方面

修订版初步改变了第一版教材中辅助性知识的阐述太多,主次难分,教材容量大,阅读和学习负担重的缺点,但文字的概括性增强,“微言大义”的特点更加突出,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文字表述生硬,不够通俗,学究味太浓,诸如“学养”、“迟滞”、“安澜”等词汇的采用,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尽管新课程主张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完成课程目标,但课堂教学仍然是主渠道,精心组织课堂历史教学是主要任务。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呢?下面以“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为例进行说明。

1、了解学情,明确目标

了解学情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现状大概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适合于各个学科的共性层面。高中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思考意识,喜欢究根问底,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学生的这种状况。二是历史学科学习层面。根据我们的调查,高中学生尽管也注重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学习方,但更注重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注重历史意识和历史感悟,希望通过历史学习给他们的人生之路,提供有益的启示,用我们专业性的话来说,就是更注重历史的教化作用,这是我们制定学科学习目标要特别予以注意的地方。三分析学生对具体的历史学习内容的不同要求。比如“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这一课,根据课标准要求,一国两制的内容和涵义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经过初中的政治学习和日常学习生活的宣传报导,学生对此实际上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就没必要作为我们教学的重点,反而“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进程及其进程中折射出的历史认识更是教学的重点,对学生更有教育意义。此外,学生对“为什么香港、澳门能顺利回归?”、“回归的意义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台湾问题是怎么来的?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等问题更感兴趣,并急于得到答案。我们应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来确定教学目标;一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关于本课老汉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中关于“祖国统一历史潮流”这一课的内容和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我们要把“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者结合起来,确定每一课具体的教学目标。

综合学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将“祖国统一历史潮流”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表述如下(仅供参考):

知识与能力: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过程及内涵,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及其意义,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及其发展情况等。有效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及师生课外搜集的其他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分析、评价等基本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在阅读分析材料和分组讨论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她的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等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认识到祖国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增强对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统一台湾问题。

2、分析处理教材,整合课程资源

根据我们的了解和经验,课程改革过程中在教材处理上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情况,对课程改革的推动起了三种不同的作用。

第一个层次是单纯依据教材内容来处理教材。它的基本特点是教师抛开《课程标准》,完全按照教材体系来设计讲课线索和内容,认认真真地落实好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这基本上是旧的教材处理方法,没有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不利课程改革的推行。

第二层次是依据课程标准来处理教材。能够教师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课标要求来钻研教材,理清教材的思想脉络,并正确区分教材的重难点。比如“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这一课,能够把它放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这一大背景下来处理,并把它与现代中的经济发展和外交形势联系起来,从“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的过程来认识祖国统一的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意义,构建有意义的历史知识结构,加强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第三个层次是依据课改理念来整合教材。基本特点是教师能够正确把握课改精神,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课标,整合教材,全面发挥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观能动性。比如《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这一课,能够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联系近代史的内容,增加国家统一的素材,从祖国统一的大趋势这个角度来处理教材,增强历史责任感;科学处理教材中有关“一国两制”的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到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增加台湾问题历史由来、现状的素材,认识到台湾问题的严峻性、复杂性、紧迫性和重要性,以更理性、更宽容的态度对待台湾问题,以便将在不同的岗位上能够扎实有效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创造条件;发掘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和育人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历史课程的教育性和人文性。

除了科学有效地处理教材之外,要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还必须科学利用和整合其他各类课程资源。如我们可以用《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来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祖国统一的情境中来;我们可以用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对话视频来展现卓越而强有力的外交斗争对实现香港顺利回归的伟大作用;我们可以用大量的图片来展示大陆和港澳地区人民欢庆回归的喜悦心情;也可用学生的个人经历来阐述回归的历史意义;还可用大量的时事新闻来说明台湾地区的现状,认识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和统一的艰巨性;还可利用社区资源来认识台商对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的看法。

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如何的整合利用。我认为课程课程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应遵循以下基本方法和原则:一、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收集与课程有关的各类资源,并注意积累和保存;二、资源的使用必须符合课程理念和“内容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三、课程资源的使用必须有助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激起学生的探究的热情;四、课程资源的使用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包括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教学设备、课时安排、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等等。

3、选择适当的教法与学法

《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精心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动脑、动口、动手,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法的转变和多样化是为了学法的转变和多样化,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1)讨论法

讨论式教学法主要适用于原因、影响、评价等类型的教学内容,一般分组进行。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结合课内外所接触的史实,通过分组讨论、汇总,对某一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在讨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与满足感,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感悟历史学习的魅力,因而大受学生的欢迎。例如在分析“香港为什么能顺利回归”问题时,在教师提供有关材料和情境的情况,同学们通过分组讨论,除了能够列举教材中明确列出的综合国力增加、“一国两制”、九七将至的原因外,更全面地从国际法、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邓小平的外交努力、香港人民具有爱国心等角度分析了香港顺利回归的原因;又如“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分析”中,同学们也突破了教材的表述,提出了北方经过长期开发,生态环境恶化;南方是块处女地,有利于北方人民创业发展;气候变迁;北方疫病流行等新的说法。这些讨论,大大丰富了教材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增长学生的历史见识,有利地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高一年级历史教学开展了“分组合作讨论教学”的尝试和探讨,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我们的调查,有46.6%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法“很好”,有43.4%的学生认为“好”,只有10.3%的学生觉得“无所谓”或“不知道”。有同学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专注于课堂,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有同学认为在分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气氛中,大家各抒已见,综合起来的答案有时比课本所归纳的还全面,而且在这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对史实的掌握和分析,再作出评论,也是在提升自己感悟历史的能力;也有同学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思路更活跃,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而且在分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更容易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相互之间的观点也得到交流、补充和质疑;还有同学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使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意见,打破课堂沉闷气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和活跃思维。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进:一是要选好讨论的主题。讨论主题应符合课标要求,进一步切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和生活实际;二是要科学分组,明确责任,使组员之间真正能够取长补短,在知识、方法、能力和思维等都能共同进步;三是加强方法指导,使同学们能讨论、会讨论,能说、会说,使合作讨论能够热烈有序地进行;四是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要给予及时、正确地评价,激发同学们讨论的积极性。

(2)辩论法

辩论式教学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思辩性较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或者史学界仍存在一定分歧的历史问题。如海峡两岸最终能走向统一吗?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恶魔?东欧剧变是坏事还是好事?等等。辩论时可采用个人辩论,小组辩论和大组辩论的方式进行。通过辩论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使学生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加以思考,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开阔学生的思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促进学生思想成熟;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3)材料法

历史材料是进行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文献典籍、图表、实物图片、笔记碑文和考古资料等。历史教学离不开历史材料,材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是探究历史奥秘的一种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也能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是怎样求证历史的,从而形成有深度的历史认识的基本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一般从两个层面来使用材料教学法,一是引用原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印证教材观点,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二是对材料本身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培养探究性学生能力,探求历史的真象。材料教学法既能较好地实现新课程目标,又能提高应试能力,因而在教学实践可以大力推广。例如,阅读下列关于分封制的几段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且为后人这迷败倾覆覆而溺入于难,则振救之。            《左传》昭公26年

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篇》

材料三:大封同姓而命之曰藩屏周室,自周始……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以致于移祚,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四:周家……投其亲贤于半开的蛮丛中,使之从事于开拓吸化之大业,经数百年艰难缔造,及其末叶,而太行以南大煤以北尽为诸夏矣。

                                    (清)梁启超 《先秦政治思想史·前论》

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四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1)据材料一、二,周初分封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2)据材料一分析,周初大封同姓诸侯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和四对分封制的态度如何?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4)你赞成哪一位作者的意见?为什么?

其中,第一、第二段材料和第一、第二问都是直接解释教材内容的,第三、四段材料和第三、四问是对教材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进一步探究历史的真象。

(4)探究法

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成为历史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引起师生的广泛响应和热烈欢迎。探究性学习一般分为课堂探究性学习和课外探究性学习两种方式,由于受到课时和材料的限制,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难以全面、持续地展开,而课外探究性学习选题面广,材料的搜集较方便,有利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地或分组针对某一历史问题进行探究,课外探究性学习成为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将在下一部分展开。

(5)讲授法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因有满堂灌之嫌,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受到一些质疑,但它仍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因为这种教学方法能发挥教师在历史知识、教学能力和水平上的优势,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难以达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概括、分析、综合、评价等基本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突出老师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讲授法仍有其重大价值,仍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

此外,谈话法、观察法等也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总之,广大历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六、拓展延伸课后学习

有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是在课堂上无法展开,但它们对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体会历史学习的价值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拓展延伸课后学习,对于实现新课程理念和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要。

学生课后延伸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探究性学习。这里重点谈一谈探究性学习问题。

1、确立主题

如何确立探究性学习活动主题,我认为应依据以下原则和方法进行:

(1)以新课程目标要求为依据。

课外探究性学习主题的确立必须围绕重大历史事件,从有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科学态度来进行。比如“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探究”、“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启迪”、“海峡两岸最终能实现统一吗?”等。

(2)以教材为依托。

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历史知识的储备也不是很充分,因此学生课外探究主题的确立不能完全脱离教材,仍应以教材为依托,密切联系教材,从教材出发。(1)充实教材内容的主题。新教材都是按专题来编写,主题突出,但由于受体例的限制,对某些历史问题的阐述要么纵向分析不足,要么横向展开不够,发动学生展开课外探究性学习,利用课外时间查找、阅读相关材料,对某些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对进一步弄清某些历史问题大有帮助。如“台海问题的产生及其发展”可加深对台湾问题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二、三事”可加深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的了解。(2)深化理解教材的主题。限于篇幅,历史教材不可能对每一个历史问题都深入全面地进行分析,有时留下一些缺口正是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展开服务的,我们应善于捕捉教材中的信息,将教材中的陈述性语言变成一个个探究性课题,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如“五四运动的民主与科学精神体现在哪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吗”等等。

(3)从学生实际出发

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主题的确立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有效地展开。所谓学生的实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一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就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而言,在确立主题时,应切合高中生的实际,主题不应太大,范围不应太广,深度有所控制,一般应以教材中有所提示,有点线索,学生只需加以拓展延伸,以一些新的材料加以证明即可。就学生的探究兴趣而言,一般他们对身边的“历史”比较感兴趣,如对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顺德学生来说,以下主题跟他们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定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探究热情和自豪感:“乐从陈家祠的历史价值”、“近代以来顺德交通的变迁”、“顺德美食源流考”、等。还有一类感兴趣的话题是社会热点问题,如美国为什么要发动两场对伊拉克的战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为何没完没了?朝核问题的由来?海峡两岸中国人为何迟迟不能统一?等。

(4)教师指定与学生自定相结合。

鉴于学生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认知能力的有限,探究性主题的确立应以老师指定为主,这样能够发挥老师的宏观指导作用,有助于将学生探究性学习引向正确的轨道,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性和幼稚性,帮助学生尽快成长。随着历史学习活动的展开,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不断增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习主题确立应逐渐以学生自定、老师协助为主,这样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事实上有时学生自定的主题往往超出老师的思维定势,千万不漠视学生的智慧。

(5)资料搜集方便。

要使课外探究活动顺利展开,还必须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资料搜集要方便,否则探究活动将成无源之水,难以进行。一般来说某一主题能否顺利地探究下去,至少在以下三种渠道中有一种能够搜集到相当数量的原始材料和有关论著:一是图书馆资源,包括学校图书馆和当地的其他图书馆,二是网络资源,三是社区资源。

 

 
2、加强指导。

主题确立后,教师还应加强对探究活动的指导,包括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如资料的搜集、鉴别和整理,观点的形成和表述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以免探究活动陷于流产。当然指导不是代替学生的活动,主体活动仍然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师起的只是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

3、正确评价。

重过程和参与,同时中肯地指出指出探究活动中的优缺点,帮助学生提高探究的方法和水平,以之免于流于形式。对于比较优秀的作品,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予以肯定,如集结成册,网上展示,评优展览等等。(本校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优秀案例详见《顺德区动态资源网?高中历史》,此处从略)

七、依据课改精神,创造性地建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对历史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是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课程改革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分认定,必须按照历史课程标准有关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原则与方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地进行。

依据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学习模块学分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组成。

过程性评价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测验或课外活动及成果四部分评价内容组成,一般占模块学分的60%左右。评价时,既要关注学习态度,也要关注学习效果。如“课堂表现”,既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地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辩论,也要注意到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完整性和正确性,以便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不同等级、恰如其分的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指学科模块测试,一般占模块学分的40%左右。测试的类型有闭卷和开放式考试两种。

1、闭卷考试。目的是以闭卷考试的形式检查学生历史学习目标达到的程度。试题设计要严格把握难度,坚决杜绝偏题怪题,同时要按照课标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反映历史学科三维目标要求。试题的设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在试题中渗透一定的情感因素,如做人价值的思考,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等,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心理活动的机会,努力实现寓教于考之中。二、设计一些既考查客观史实又反映学生主观感受的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的问题,使高中阶段学习目标中的思辩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得到一定的体现。三、注意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独立地解决问题,使历史考试具有促进学生渐进发展到高层次能力的正确导向作用。四、注重图、表考题的设计,这种类型的题目侧重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使学生在“分清史实与史论、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解读图表材料”等方面提高历史技能。我已收集了各大市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模块测试题,其中很多试题创新性较强,可供大家参考。(详见第八部分的说明)

2、开放式考试。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如历史论文、历史调查、历史制作、历史剧编写等等。一般在模块学习之初就应布置任务,提出要求。这种考试方式实质上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它立足于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侧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不仅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还要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发展,避免将历史课程的认知目标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同时,也希望广大教师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各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

八、其他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1、课程资源问题。

新课程资源比较缺乏是一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年来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努力,以及区教研室梁仁华老师、省教研室魏恤民老师的帮助,三个必修模块的相关资料已有较多的积累,包括指导性文件、教学设计、教学辅助资料、简要课件、练习和模块测试题等,经本人的整理,陆续放在“红霞满天网”和“顺德区动态资源网?高中历史”上,以供老师们共享、使用。希望大家在此基础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构建符合课标要求和学校实际的教学内容。

2、对课程标准的认识问题。课程标准是最低要求,是应该达到的程度。广大师生可以在课程理念的指导,对高中历史课程做出创造性的发挥,进一步实现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3、与高考的关系问题

课程教学与高考的关系是大家非常关心也是非常混沌的一个大问题,这样的一个大问题是不敢谈,也是谈不好的。但由于暑假参加了在山东威海召开的“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测量改革研讨会”和在东莞举行的“广东实验区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研讨会”,不妨将其中的一些还不成熟的精神和思路跟大家作个介绍,我们一起来思考。

(1)关于科目设置问题。目前省教厅有三个方案,仍未定案,当然,从我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我们希望加强历史学科在考试中的地位。

(2)关于考核目标问题。国家考试中心正在研究当中。根据威海研讨会的精神,新高考历史科的考核目标的制定会坚持继承和发展的原则,在原考试说明中的“四项十条”能力要求、05年文科综合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四项九级目标要求、和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新的考核目标。老师们能够抓住这三个东西,认真研究,教学过程的目标要求能够向它个靠拢,高考应试应该不会出方向性的大问题。

(3)关于考核内容问题。关于新考核内容的确定问题,国家考试中心指定由以王溅波老师为首的汕头市教研室历史科负责进行研制,目前已有一个初稿,包括专题稿和综合稿两个本子。专题稿是完全按照“内容标准”分政治、经济、文化三块进行整理,综合稿是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的内容整合按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整合在起。据王溅波老师介绍,他们制定的新课程考核内容的指导思想有:一、尽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考试负担。考试内容原则上不超出课标要求,相反,可低于课标要求。二、适当细化课标内容。课标中,历史必修课内容部分子目太粗,各套版本教材基本知识点的叙述相差甚远,给考试命题带来较大困难,只有适当细化课标,才具操作性。三、课标细化以突出常识性的基本知识点为原则,突出经典知识,删减繁难偏旧知识。四、有利于高考命题。不使用描述性的语言,给命题留有空间。五、有利于不同版本地区高考备考。体现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综上所述,我们的课程教学首先仍然应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认认真真地抓好教学过程,抓好学业考评和测量,完成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各项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做好了这些工作,实际也为高考做好了准备,不要为高考而高考,教学和高考毕竟是不同的两回事。另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适当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教学目标向高考目标靠近,二是注意三个必修模块以及必修与选修模块之间内容的整合。

 

参与书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年12月)

《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高中新课程?历史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黄牧航《谈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材处理的三个层次》《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第3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