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佚名:人格教育应当成为
张史敏:历史小论文的构
刘敏:一节印象深刻的美
张月峰:人教必修三课外
张月峰:人教必修三课外
陈其: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陈其: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陈梧桐:人教版历史必修
马执斌:人教版历史必修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一
最新热门    
 
黄敏: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研究与教学

时间:2009-10-18 17:22:11  来源:黄敏
 

打破模块束缚,重新整合

——浅谈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研究与教学

江苏江阴  黄敏   

 

[前言]  2005年江苏地区开始试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新教材,一年多来,在教育界、在教师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褒有贬,其中更多的是认为新教材给实际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师能够做的不是回避困难,而是迎难而上,细心钻研以求得创新突破。在新教材面前,年轻教师与老教师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边教边学,从实践中求得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再回到实践中,能坚持就必定会有所收获。

[关键词]  模块   整合  历史  新教材   教学

      
新课改一度是教育界热点话题,依照课改精神编写的新教材也出现了诸多的版本。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是根据最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又分为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这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以新课程精神为纲编写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实行的出发点毋庸置疑是以人为本,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新教材实施后引起的社会反响却让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教材本身存在着诸多不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必定存在着许多难以回避的困难。

笔者在教育论坛里看到很多帖子都在数落新教材的不是,对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的抱怨不断,大概是万事开头难的缘故。抱怨不是坏事,说明新教材的实践者们已经发现问题了。但一味地发牢骚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不如静下心来多思考。

既然新教材的实施已经是正在进行时,那我们历史教师的职责与任务便是迎难而上,以求寻得突破。在新教材面前,年轻教师与老教师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边教边学,从实践中求得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再回到实践中,能坚持就必定会有所收获。

本文以“打破束缚,重新整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研究与教学”为题,目的在于以自身教学实践体验为个案,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历史新教材的研究与教学。

一、新教材的研究与教学之过去篇:结构体例带来的困惑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课程结构的变化,原来的高中历史教材通史模式被专题史模式所取代,中外分册的形式被中外合编所取代。大多数人很好奇以后的历史课将教授什么内容,却很少有人思考结构改变后的历史课堂会发生什么变化,以及如何来应对这些变化。乍看现行整套高中历史新教材,专题史的模块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但细看内容都似曾相识,撇开体例和印刷的变化,新教材无非也就是旧瓶装新酒。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模块到模块,倒有了一种衣物整理箱的感觉,秩序井然的样子。有通史教学经历的教师可能都有这个感觉,这种模块设计打乱了历史的整体性,人为地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分裂。

例如历史必修一,是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选材表现的主体是人类的政治活动,探讨政治制度、重大事件和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活动以及思想文化活动密不可分,相互作用。讲政治如何能不讲经济基础、不去分析反映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思想文化呢。

例如在必修一第一课中讲到分封制时,课文是这么叙述的:“在分封制下,…… ,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分封制作为中国早期的基本政治制度,瓦解的原因是什么呢?书中没有交代,“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这么一段话只能说明分封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不能充分说明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虽然课标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其中的来龙去脉,但是这有可能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产生误解,认为分封制就是这么一回事,影响以后的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在授课时,必要的要把必修二中关于经济制度方面的东西搬出来简单地讲讲。作为上层建筑,分封制是建立在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基础上的,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井田制先遭到了破坏。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分封制”的教学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看看必修一每个单元的内容,古代史部分内容,基本上是讲“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其中多少可以看到一点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影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还是可以用来解释一些来龙去脉的。而到了近现代史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在当时的时事影响,已经单纯是在谈政治了。就政治而政治,就经济而经济,要知道社会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是一个整体,被肢解了以后再用什么掩盖也是残缺的,模块结构也不过是件华丽的外衣而已。历史不是并排的抽屉,历史不是空中楼阁,没有了灵魂的填充,没有了基础的架构,历史就不成为历史了。

   

 

 
从上面的例子看,倒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新教材的模块设计对史实的分割使同一个内容会在多处重复,占用课时,造成了教学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例如必修一中讲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必修三中又提到马克思注意传入中国;必修一讲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必修三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又如必修二中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必修三又提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思潮;再如必修一最后一个单元是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必修二最后一个单元是讲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是一个多元概念,它既是一个实践政治命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命题,还是一个思想文化命题,割裂开了讨论全球化显然是不全面的。在一个地方学了一个概念,过一段时间在另一个地方又看见它了,如此下来是知识的覆盖呢还是知识的组装呢?对学生来讲肯定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新教材编写除了在结构上有专题性这个特点外,在体例上还有这样一个突出之处就是“中外合编”。以往中国史和世界史都是分册编写的,而按新课标编写的历史新教材的九个模块,都采用了合编的手法,必修是“先中后外”,选修则是按时间顺序排列了学习内容。

这样的形式,我们没有办法从新课标中得到指示说它是想达到怎样的一种目的,惟有认真钻研分析,结果发现这么个问题,所谓的中外合编实际上是只“合”而未“编”,就像是把沙子倒进水杯,沙还是沙,水还是水。中外合编的意义也许就是要加强学生的横向联系比较历史的能力,扩展全球性的历史视野,但“合而未编”的历史教科书缺乏必要的整合,中国史仍是中国史,世界史仍是世界史,要从宏观上去驾驭教材,教材的编写有没有考虑读者(普通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呢?总之,专题史结构的历史新教材,史实割裂,时序混乱,内容重复,中外合编的体例又是光有外在没有实质,这不管对教师组织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增加了难度,笔者想关于新教材的编写是否能够继续地改进以适应教学呢?

二、新教材研究与教学之现在篇:创新在于打破模块束缚,重新整合

   
新课改既然没有停步,新教材既然还在试行,我们历史教师面对困难只有勇往直前。创新是历史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和历史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对于我们历史教师来讲,创新是对能力的一种考验: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参考资料辅助下,依托新教材,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以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新课改近几年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强调“以人为本”,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历史教学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应试是主要的目的,手段单一方式死板。以往教师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历史课枯燥空洞,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使本身对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离历史越来越远了。历史教育的功能不能完全地通过这种陈旧的历史课堂表现出来,甚至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历史的教育功能。素质教育改革喊了很多年,但当前的历史教育、尤其是面向高考的高中历史的现状,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从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乃至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转变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在短期内,影响历史教学的大环境——应试教育不能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在学习动力系统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也不会有根本的变化。要改变死板的历史课堂,我们只能从提高学生的兴趣方面入手。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几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新教材诞生,笔者所在的学校试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新教材在结构体例上的欠缺暂且不去考虑,丰富的知识板块和鲜艳的印刷效果是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工具。例如课文中间插有多种栏目,如“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还配有图片和地图说明,这些文学化、形象化的历史知识都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和延伸,不必掌握只需欣赏,在教师的有效利用下,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果课文内容信息量大,课时内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对教材资源大胆的取舍,或者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比如说做教学幻灯片,剪辑相关的教学录象等等。至于新教材在结构体例上存在的不足,是非得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来弥补的。笔者的观点是:大胆创新,打破模块束缚,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历史新教材的专题史模块设计割裂了历史的整体性,但是教师可以担任还原历史的美容师。

 

 

   
打破模块束缚,重新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整合,把整套教材内的相关知识建立有机的联系,这样应该可以还原历史的整体性,提高学习效能。例如在讲解分封制(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时,简单联系西周的经济制度——井田制,概括的分析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就有血有肉了。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还原”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粗糙的揉和,如果详略不得当,还是把专题史当通史来教,那什么新课程新教材不就都是历史的倒退了吗?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不就成了一场闹剧、一场换汤不换药的革命吗?

   
打破模块束缚,重新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整合,不光是为了还原历史的整体性、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是为了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提出的能力要求是这样的:“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在课上教授知识时注意引导,还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慢慢的摸索。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介绍。比如在新教材专题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引导不同专题间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养成横向联系和比较的思维能力。例如历史必修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六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它们的背景,一个是古代中国,在平坦的亚洲大陆上发源的农业文明;一个是古代希腊,在曲折的爱琴海海岸发源的海洋文明。历史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地域特征会产生不同的人类文明,但是纵然东西相隔,交相辉映的古文明总有一定的可比性,至少它们的共性在于为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打破模块束缚,重新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整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很重要。要教他们学会构建一课、一单元以及一专题的知识结构图,把纷繁的历史知识和概念串联起来,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能够横向联系的概念可以在知识结构图的旁边作好标注。长期坚持下来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加强从宏观上整体上掌握历史知识、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虽然新教材本身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总体来说在历史教育这个层面,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给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适应新教材的教学。

三、新教材的研究与教学之未来篇:尴尬于应试与素质的两难

   
响应课改号召,贯彻实施新教材是历史教师不遗余力要做的本职工作。其实在写上面这段文字时,笔者一直是底气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历史教学的大环境应试教育决定了历史教学到最后,根本无法回避考试这样一个现实问题。

那么高考怎么考?教学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高考呢,是蒙着眼睛表演射击吗?借用某教育论坛上一位同仁的妙语,目前席卷全国的课改宛如当年的戊戌变法,教材像光绪,高考似慈禧,教材还得围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国内不少省份的新课程走在了全国的前面,江苏也是其中之一,但是2008年高考怎么考这已经成了一个滞后的问题。 到底有怎样的要求,只有先行者实践结束才能尘埃落定,在此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以往历史高考试题的特点是紧扣书本,要求记忆的知识点与知识体系很多,强度很大。课程改革后的情况是否会好一点呢?新课程强调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讲,提高理解水平远比识记更为重要,但是一旦涉及考试,识记甚至要比理解更重要。新教材内容丰富、知识点分散的实际状况无疑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如何考我们还是只能作观望态度。有这样一个比较安慰的想法:纵然形式多变,基础内容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抓好平时的教学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那么到真正面对的时候是否应该会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心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