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佚名:教学语言在历史课
佚名:感人心者,莫先于
佚名:图史结合、双管齐
佚名:实践新课程教学一
佚名:历史教学中问题教
佚名:关于素质教育观念
佚名:历史教学中的传统
佚名:应该感谢西方的殖
佚名:从学生的“学”开
最新热门    
 
佚名:人格教育应当成为历史教学的灵魂

时间:2009-10-18 17:54:46  来源:佚名
 

         人格教育应当成为历史教学的灵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紧迫的战略任务”的同时,语重深长地明确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可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人格教育,已成为学校人文教育的核心。

 

    相互依存  相得益彰

    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它展现广阔的历史视野,蕴涵丰富的人文素材,积淀深刻的人类经验。我国著名的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过:“历史教学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之中,第一条是最要紧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史学家赵亚夫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由此可见,历史教学与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历史教学是学生人格教育的极佳依托,而学生的人格教育又是历史教学所不可缺的人文内核,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强大的感染魅力和促进作用。因而,历史教学在让学生感知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吸收世界文化智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否则,历史教学的效果就会因为人文内核的缺失而黯然失色。历史教学必须实现文本与人文的交融,才能撑起教学过程中斑斓广阔的创意空间,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专注的精神。那怎样才能将历史教学和学生的人格教育相结合得浑然天成,水乳交融呢?

 

    自然引伸  启发渗透

    历史教材总结了无数大至国家兴衰,小至个人成败的经验教训,蕴涵着许多可挖掘的人格教育元素。例如伟大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人格和气节;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情怀,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心、事业心。又如以徐光启虚心向利马窦学习西方科学以及“贵实求精”的科学研究态度,居里夫妇废寝忘食,潜心研究,发现镭的存在等,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好奇心、进取心。再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使越国强大起来,李时珍数十年含辛茹苦致力于《本草纲木》的写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奋斗几十年,终于建立了新中国等,可以感染学生养成顽强的意志和性格,从而培养具有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历史教学只要努力挖掘教材内在的人格教育元素,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感知怎样的人格是健全、高尚的人格,就能塑造心灵,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一层亮丽的底色。

    历史教材中以作为人格教育的元素十分丰富,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也不能仅停留于浅显的认知与空洞的道德说教上,而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自然引伸,启发渗透,使学生情不自禁地震撼于古今中外历史所蕴蓄的文化精髓。在当今喧嚣浮躁的人情世风下,要引起学生对历史的意蕴产生共鸣决非易事,但也绝非不能。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把自己作为学习者来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喜恶等种种心态,先以学生的眼光去分析理解历史,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来挖掘历史教材的人格教育元素,选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

    如在讲《辛亥革命》时,我发现很多“教参”在情感教育方面都提到要培养学生勇于牺牲的爱国情怀,愈挫愈战的坚韧精神等。这都很必要,但要达到目的,就要深入考虑教学对象的思想行为实际,寻找最能见效的情感教育切入点。例如我想到不少学生因为个人迟到或不参加值日、早操缺勤而扣了班集体的“日常行为评比”分却若无其事。针对这种情况,我选定了本课的人格教育切入点就是“培养责任感”的教育。让学生思考孙中山先生在哥哥孙眉的支持下,在美国的檀香山不受清政府压迫,过着衣食无忧,还有大学读的安乐生活。但他为了拯救祖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众政府”,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后来毅然回国,冒着生命危险,多次领导发动武装起义。他这样做为的是什么?是什么力量驱使他这样?学生争相回答,教师因势利导,指出这是因为他对救国救民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加上他有明确的革命目标和愈挫愈勇、屡败屡战的革命精命,使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孙中山也因此受到世人的尊敬,被国人称为“国父”。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会不会受到尊重?并引导他们联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负责任的种种现象。诸如上课随便讲话、学习不用功、不完成作业、考试拖后腿、不做好值日工作、迟到等等,都是对班集体荣誉不负责,是对家长、老师和同学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人生前途不负责的表现。此时,我再让他们深入思考,从历史来看,如果先辈面对国家被帝国主义侵略没有责任感,我们国家今天会变得怎么样?从长远来看,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从大范围来看,如果人人都没有责任感,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怎样做?最后,引导学生养成关心民心,关心社会,关心世界的习惯,自觉摒弃追求享受、追求奢华、自私自利、不顾别人感受和利益等不良言行。这些问题对学生心灵的触动较大,使他们意识到责任感在一个人的品格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认识到一个人是否有责任感往往体现在细节处,因此要慎微慎独,注意修身。

 

 

    另外,在讲到“辛亥革命的结局”时,我还抓住了“关于辛亥革命结局史学界争论很多:有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有胜有败说和非胜非败说”这一不可多得的典型例子,让学生明白,史学的博大精深并非指其研究对象的包罗万象,而是指其能够海纳百川——允许不同声音,欲求一定证据;接受多元理解,欲求符合史实;容纳相悖评论,欲求自圆其说。让学生听到不同声音,以萌发求真意;让学生懂得多元理解,以促进思维发展,让学生知道相悖评论,以孕育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要有宽容的态度,学会接纳不同的见解。

    因为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人格教育切入点,所以这一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不但对课文的印象深刻,对责任感这个问题也作了较全面而深入的思考。有些学生还在“读史札记”中写道:要从小事做起,以责任感作为处事原则,做个有责任心的人。此后,我班学生的责任感有所提高,迟到、迟交作业,值日马虎等不良现象也有所减少。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师生互动  以生为本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证明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因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期待和感悟,也是人格教育的一种自我体验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育不能脱离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在解读历史事实过程中,历史的距离感更增添了建构文本意义的多元性,教师有教师的视界,学生有学生的视界。教师若想将自己的个人感悟强加给学生,无异于缘木求鱼,终将一无所获,甚至招致学生的反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先让自己“闲下来”,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与历史人物“对话”,让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困惑与另类的想法。只有在与历史人物发生思维的碰撞后,学生才会真正受到历史蕴涵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的感召。

    实践证明:只有老师坚持“以生为本”,提供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潜心静读,细细品味。老师完全没有必要急着将教参的观点或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自己去探究。在历史课上,可以用半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在堂上自学释疑,老师点拨质疑,小组同学切磋交流,然后下半节课把讲台交给学生,让他们畅谈自学交流的心得收获,或是找其中的某个观点,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此时,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当发现学生的思考流于肤浅时,可以适时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例如在讲《抗日战争》一节时,我让学生用心阅读正文“日军的滔天罪行”和课后学习延伸的“阅读与思考”,介绍2003年在齐齐哈尔市发生的芥子气中毒事件的资料与图片。并让他们思考、感悟。当听到学生在上面气愤地讲日本军主义“残暴”、“可恨”、“灭绝人性”时,我提了两个问题: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横行霸道?今天,我们要怎样做才不会被帝国主义欺负。学生马上陷入了沉思,再次沉到文本当中去。然后在热烈的讨论中,达成共识:因为当时中国落后,国民党统治的腐朽,才遭受日本的残暴侵略。在国际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确立强国兴邦的远大目标,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团结一致,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自立于强大的民族之林,处于不败之地。学生这个思考领悟的过程,不就是塑造人格的自我教育的过程吗?何须老师多费口舌?老师的作用往往在于设计了一两个能调动学生鉴古通今的问题,让学生“画龙”,老师“点睛”就能收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让老师最大限度地闲下来,学生最大程度地忙碌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观点,但“闲”要闲得有智慧,绝不是放任自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也不是表面的粉饰,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历史教材中大量的人格教育元素,只是为教师进行人格教育提供了客观依据,而历史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则是教书育人的关键。历史教育功能的体现,要求历史教师既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的引路者。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价值取向及对人生的态度,无疑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素养,以自己的品格育人,不仅要通过语言去传播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心灵去塑造学生的灵魂;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师表和典范作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