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初中中国古代史开卷开放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七年级中国历史期末创新
中国历史:七年级期末复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最新热门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2

时间:2009-10-18 17:25:41  来源:本站
 

【经典例题】
【例题1】图片解析题
(1)请分别写出第一组图中两张图片的发明朝代及名称。第二组图是在什么朝代出现在什么地方?

(2)从三幅图片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它们表现了农业生产上的什么特点?

【题解】(1)左图是汉代的“二牛抬杠”,右图是汉代发明的播种工具耧车。唐朝、江东地区。
(2)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提高播种功效;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能力训练】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  
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                       D.封建庄园经济
2.“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
5.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演变的趋势是    
A.石器——青铜器——铁器   B.青铜器——石器——铁器
  C.铁器——石器——青铜器   D.石器——铁器——青铜器
 6.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间的矛盾                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D.减轻农民负担
7.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8.西汉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从根本上说得益于                  
A.封建经济的繁荣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统治者的开明政策                          D.实力雄厚大商人的出现
9.“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0.“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
①专业市镇发展                              ②区域分工加强
③经济重心南移                              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稀疏而微弱  B.发展非常缓慢
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
12.  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是                  
A.奖励军功                                 B.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C.废除奴隶主的特权                         D.鼓励耕田织帛,生产多的,免除徭役 
13.明清实行闭关政策的共同点比较不正确的是                          
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14.“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5.商鞅主张“重家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概括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者的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                      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
C.都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                      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16.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最大的特点是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依傍河流两岸而建                            D.商业活动不局限于“市”里
17.2006年,中国农民将依法彻底告别“皇粮国税”。从历史上征收农业税的最早记载至今,中国农民缴纳农业税这一“皇粮国税”已经延续了         
A.1410年          B.2000年           C.2598年           D.2600多年
18.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历代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下列农书中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农书是                       
A.《齐民要术》     B.《农桑辑要》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9.牛耕自出现以后直至汉代中期才得到推广,那时受重视和推广的关键是
   A犁壁的发明                                 B耕牛的大量饲养
C操作技术的提高                             D政府的大力推广
20.春秋时期,鲁国出现公田转化为私田的现象,所产生的最深刻的社会影响是
A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瓦解                   B国君的收入迅速增加
C刺激了新农具的广泛使用                     D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以下材料:           

 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入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编》
图3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回答:(1)说明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
(2)从图2、3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图三是《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在商业流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明清时期势力最为强大的商帮有哪两个?


(3)图四反映的是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这种商业形式有什么特点?

(4)图三四和图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但其社会地位却很低,原因何在?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


(5)比较上述几幅图,哪幅图给你印象最深,它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三.简答题
23.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1)中国作为世界农业起源的三大中心之一,有着悠久的农业经济文明,据此回答:
①黄梅戏“董永与七仙女”“男女耕织”的剧情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什么?

②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请列举古代中国在水利建设方面的三项重大成就。

③土地兼并现象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中的普遍现象,许多开明的政治家为此进行了一些改革,结果均以失败告终,原因何在?

(2)古代中国手工业品工艺精湛,世界闻名。
①请列举古代中国三大著名的手工业行业。

②西汉时期国家对手工业的管理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3)中国古代的商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不断繁荣,随着商业的繁荣,古代历朝都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①汉代有哪著名繁华的商业都市?

②假若你是非扬州人,请举出古代扬州经济繁华的例子(至少举两例)?扬州繁华的原因是什么?

 


24.根据以下例证材料,分别概述材料中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特征
(1)例一: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2)例三:秦朝统一度量衡,汉武帝时代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3)例四:汉成帝的诏书中曾说过,世俗奢侈无法禁止的原因在于,贵族高官的奢侈没有节制,于是民众仿效,逐渐形成社会风气。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A    6.C  7.C     8.A    9.A  10.C  11.D  12.D  13.C    14.A   15、C
16、D    17、D   18、B   19、A     20、D
二.非选择题
21. 【点拨】本题是2004年全国高考广东卷考题。我国古代都城建筑是古代建筑文化史重要内容之一,唐代都城建筑特点是棋盘状结构,而且大明宫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据此可判断图1是唐代都城长安。第二问属读图比较题,长安城中坊市的分界明确,而北宋东京图没有这样的分割,另外答好本题,必须结合唐宋商品经济的有关知识来回答。答案文字表达力求做到简明扼要。由于部分考生没有掌握唐代城市建筑的特点,因而第一问就被卡住,导致整个题目都不能完整作答。第二问只能就图示,答出对坊市的空间限制,而对坊市的时间限制以及出现专门市场这两点不能总结到位。
【解答】(1)长安,唐代;(2)突破坊市制空间限制;突破坊市制时间限制;出现专门市场(评分说明:如答商业活动繁荣,可加2分,但总分不超过10分。)

22.(1)图一反映的是锄耕,图二是铁犁牛耕。图二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显著标志,它使农产品的产量有所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晋商和徽商。
(3)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4)商业经济的繁华建立在农耕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因为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认识:商人拥有大量财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商人的活跃也形成了特殊的交通现象,如“俞大娘航船”;客商也常面临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商人重利轻离别等。
(5)图一:锄耕是中国古代农业重要的种植经营方式,锄耕的出现促进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图二:新的耕作方式有利于土地的进一步开垦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加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无农不稳”;
图三:古代中国商运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扩大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物质文化交流;
图四:商业的繁荣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古代社会的进步,商税成为古代政府的重要财源,“无商不活”。
三.史实简答题
23.(1)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如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郑国的郑国渠,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王景治黄河解除水患等。
③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
(2)①纺织业(或丝织业),冶铸业,陶瓷业
②工官制度和匠户制度。弊端:“工官”制度使技术的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新技术难以广泛推行;“匠户”制度使工匠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受到限制。
(3)①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②“扬一益二”、“雄富冠天下”、“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等。理由:a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江淮之都。b经济政策倾斜,重心南移。(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4.(1)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2)古代王朝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和严密。
(3)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实行禁奢侈的政策。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