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刘向荣:如何开发作为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
人教版全国中考历史模拟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最新热门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复习提纲7

时间:2009-10-18 17:26:21  来源:肖秀灵
 

第六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3)八股取士;

   (4)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2.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1)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2)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3)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

  (4)文字狱。

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2)农业;

  (3)手工业;

  (4)商业;

  (5)资本主义萌芽;

  (6)对外贸易。

4.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

  (2)和西藏地区的关系;

  (3)改土归流;

  (4)台湾府的设置;

  (5)清朝的疆域。

5.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郑和下西洋;

  (2)华侨与南洋的开发;

  (3)戚继光抗倭;

  (4)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5)郑成功收复台湾;

  (6)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6.明清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进步的思想家;

  (3)明清小说;

  (4)类书、丛书的编纂;

  (5)西学东渐。

复习重点:

1.明清专制主义及中央集权的强化。

2.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转型与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

3.明清时期的农业措施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

4.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5.明清时期的文化特征与新现象。

单元概述:

明清时期(1368-1840 年 ):本阶段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政治: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时期,其突出特点即为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统治者在中央废丞相,在地方废除省制,设三司;清朝统治者在中央设立军机处,以上中央或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均加强了君主权力。

明清统治者均采取一些“非常”措施以维护统治,加强君主权威。如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严密监视和控制官员、百姓,并以八股取士作为科举考试的形式,以培养皇帝的忠顺奴仆;清朝统治者则大兴“文字狱”,造成“万马齐喑”的恶劣局面。这些措施的出台,恰恰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经济:本阶段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清初年的统治者都比较注意恢复发展生产,为此些他们调整统治措施,以缓和矛盾,稳定小农。如明太祖奖励垦荒,减免租税;清朝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实行的人头税,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开始松弛,从而减轻了无地农民的负担,稳定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均达到繁荣。在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基础上,明朝由后期,在江南的丝织业等部门中,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雇佣剥削关系的萌芽。清朝前期有缓慢发展,但受到腐朽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但新生产关系的出现,毕竟可以反映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没落。来源民族关系:本阶段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重要巩固时期。特别是清前期,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了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还周到地安置了回归的土尔扈特部,使其为开发边疆作出贡献。清政府还通过册封西藏宗教首领和派驻藏大臣,紧密控制了西藏。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并使其拓展了疆域。来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封建王朝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后,统治者即开始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清前期统治者效法之。该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茫然无知,是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同时,本阶段中国开始遭到西方早期殖民活动的骚扰,如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这也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分析:

 

一级考点
 二级考点
 年份/题型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2005上海文综/材料题

2.2005上海历史/材料题

3.2006全国III/选择题

4. 2006江苏/问答题

5. 2006重庆文综/选择题

6. 2006四川文综/选择题

7. 2007山东文综/选择题

8. 2007江苏历史/选择题

9. 2007四川文综/选择题

10. 2007重庆文综/选择题
 
《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1.2006江苏/选择题

2.2005上海历史/材料题

3.2006全国III/选择题
 
八股取士
 
 
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1.2006北京/材料题
 
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1. 2007全国文综I /选择题
 
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
 1. 2006年广东卷/选择题

 
 
文字狱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1. 2006年重庆卷/材料题

2. 2007上海历史/材料题
 
农业
 1. 2007重庆文综/选择题
 
手工业
 
 
商业
 
 
资本主义萌芽
 1. 2005北京文综/材料题
 
对外贸易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
 1. 2007天津文综/选择题

2. 2007上海历史/选择题
 
和西藏地区的关系
 1. 2005广东历史/选择题

2. 2006年全国卷III /选择题

3. 2007全国文综II /选择题
 
改土归流
 1. 2005全国文综/选择题

2. 2007重庆文综/材料题
 
台湾府的设置
 1. 2005江苏历史/选择题
 
清朝的疆域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郑和下西洋
 1. 2005上海文综/材料题
 
华侨与南洋的开发
 1. 2005北京春季文综/材料题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明清时期的文化
 科学技术
 1. 2005上海历史/选择题

2. 2006年全国II /材料题

3. 2007广东文基历史/选择题
 
进步的思想家
 1. 2005全国文综2/选择题

2. 2007年北京文综/材料题

3. 2007重庆文综选择题

4. 2007天津文综/材料题
 
明清小说
 1. 2007广东卷单科/选择题

2. 2007广东单科/材料题
 
类书、丛书的编纂
 1. 2005江苏历史/选择题

2. 2006年广东卷/问答题

3. 2006年北京卷/问答题
 
西学东渐
 1. 2005北京文综/选择题

2. 2006年重庆卷/材料题

3. 2007上海历史/选择题
 

复习策略

1.本部分内容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对外关系等都可能会是高考的重点。

2.总结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过程。对这一问题可从含义、发展过程、历史评价、职能等方面分析。

  3.比较中外历史。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比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比较这一时期中西文化。

  4.掌握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认识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发达,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民族融合趋势也在不断加强。

课时安排:明清时期专制制度的加强2课时,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课时,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2课时,明清时期的文化1课时。练习讲解1课时,单元测试与讲评2课时,共用9课时。

 

 

                                      

第一讲  明清时期专制制度的加强

 

复习内容: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3)八股取士;(4)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2.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1)满洲的兴起和建国;(2)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3)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4)文字狱。

复习重点:专制制度的加强。

复习难点:如何评价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明清时期专制制度的加强》

夯实基础

(一)明朝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以应天为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2、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⑴在中央加强皇权:废丞相,分权六部,六部尚书对皇帝负责。明成祖时设内阁。

       ⑵地方上三司分权:①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管民政、财政;②设提刑按察使司分管监察、司法;③设都指挥使司分管军政。

       ⑶分散军权:①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②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兵部有调兵权,互相牵制;③皇帝临时任命将领。

       二、《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1、《大明律》:内容集中,条理分明,增经济立法;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2、特务统治:⑴锦衣卫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察官民的不法行为,直属皇帝。⑵先后设东厂、西厂,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三、八股取士 

1、目的:为了严厉控制士人思想。

2、特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禁止个人见解;文体有严格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称“八股文”。

3、影响:严重束缚了思想。

       四、“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1、“靖难之役”:藩王势力膨胀,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起兵夺取皇位,史称“靖难之役”。1403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

2、营建北京:木工蒯祥主持;1421年建成迁都;北京城有三重:宫城(紫禁城)—皇城—京城;中央官署在京城南部,布局突出了皇权。

(二)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1、兴起:明初建州女真等部归奴儿干都司管辖。

2、统一各部:明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3、制度建设: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编制女真人,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促进了女真社会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4、建国:1616年,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定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后迁都沈阳。

       5、改号: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

       二、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1、清军入关:1644年,吴三桂降清,多尔衮进占北京。不久,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朝开始。

       2、统一中国:镇压农民起义军,消灭南明政权;经过20多年的战争基本完成统一。

 三、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1、清初:大体沿用明制,设内阁、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权力凌驾内阁、六部之上,决定军国大事,皇权受限制。

       2、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翰林院学士参与机密,草拟谕旨。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中枢权力一分为三,相互制约,集权于皇帝。

      
3、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⑴目的:为加强皇权。⑵组成:皇帝挑选亲信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⑶机制: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⑷影响: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标志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4、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四、严酷的文字狱

      
1、目的:压制汉族反抗意志,树立清统治权威,加强专制集权。

      
2、概况:顺治7次;康熙17次;乾隆130多次,愈演愈烈。

3、影响:造成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

拓展提高:

1. 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

⑴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封建君主专制的演变,大体可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和两种形式。从秦到元,是有宰相制的君主专制,而明清时期,则是无宰相制的君主专制。明清时期的无宰相制,大大强化了君权;通过地方机构的改革,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同时,思想控制更是日益加强。皇权越来越尊,臣民愈来愈卑,这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演变的轨迹。

面对封建末世复杂的社会矛盾,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点就是极大地强化了君权。丞相的废除和军机处的设置,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分割,大大加强了君主对中央的控制;明代三司和清代地方督抚的设立,大大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实行,强化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厂卫机构的设置,则大大加强了皇帝对官吏和人民的控制和镇压。这些表明,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统治得到了空前强化。

   (2)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在当时仍具有进步意义,对粉碎内部的分裂叛乱和外敌入侵,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重要作用。虽然统治者意图是维护封建制度,但这时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恰恰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走向没落。一方面,明清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文字狱等违背历史潮流,阻碍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的经济基础,表现出更大的消极作用。

2.如何评价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实行的重要选官制度。其与以往选举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凡普通读书人均有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而被选拔做官的机会,从而扩大了皇帝选拔官员的范围,同时也使选拔标准相对公平和客观。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较为先进和公正的选官制度。

    但是到了明清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发展,科举制日臻完善和周密,作用却走向了反面。与以往各朝相比,其变化如下:第一,科举制与学校制度紧密结合,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的必由之路,第二,定期实行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第三,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考试内容专以《四书》《五经》内容命题,对经义的解释,只能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答案,不得有自己的见解。考试的形式是八股文,严格规定答题文章的具体格式和写作步骤,体现严格的程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从明初至清末的五百年中,在科举制度下虽选拔出了大批官员,其中也不乏能吏贤臣,但从整体上来说,这种呆板的标准化和程式化的考试形式及考试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湮没了人们的个性,压抑了人们的创新思想和创造力。它还浪费了大量人才,消耗了士人的时光,它也埋没了大量人才,如蒲松龄、李时珍等人,都是科举考试的失意者。明清时的科举制,是导致中国社会发展缓慢、中国科技落后、中外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这种考试制度,对西方的文官制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实例点拨:

【例1】(2004年天津文综,15)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设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对五军都督府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A.五军都督府掌京师军权,兵部掌地方军权

B.五军都督府掌地方军权,兵部掌京师军权

C.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无调兵之权

D.五军都督府有调兵之权,无统兵之权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基本识记能力,明朝五军都督府,只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无调兵权;兵部有调兵权,但无统兵权。两者之间相互制约。每逢战事,由皇帝亲自任命军事统帅,兵部发出调令,都督府长官奉命出征,这样军权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答案】C

〖讲评〗本题体现了当前高考的基本趋向:中低档题占80%,在复习中注意抓牢双基,稳扎稳打。

【答案】C

〖讲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清主观和客观。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复习中,注意全面细致的分析理解历史事件。

〖链接·拓展〗对一条鞭法、两税法等赋役制度也注意从多角度分析认识,练一题,会一类。到明清时期,可以纵向归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沿革、特点等,要以赋税制度为主题,设立专题,从出现的主要制度、出现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影响等方面掌握。

巩固练习

基础篇:

1.关于明朝的都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时以应天为都城
B.1402年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
C.永乐元年北京正式成为明朝的都城
D.北京城布局有三重,皇城又称紫禁城

2.《大明律》的特点包括

①内容集中条理分明         ②增加了经济立法

③极力维护皇族的封建特权   ④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③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④扩大了各藩王的势力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5. 下列与“靖难之役”史实不符的是

A.起因于明太祖分封,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B.建文帝采取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
C.燕王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
D.朱棣攻破北京城,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

6.关于明朝科举制

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

③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A.①②③④全对   B.①②③④不对
C.①②③对④不对  D.①不对②③④对

7.努尔哈赤的主要活动包括

①武力统一女真各部    ②建立八旗制度

③建立后金政权        ④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关于八旗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努尔哈赤创建于清朝建立之初  ②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③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④推行于女真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下列事件与皇太极直接有关的是

①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②迁都沈阳 ③改金为清 ④夺取辽东七十余城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关于都城,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A.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为都建立了后金政权
B.为加强对明朝的攻势,皇太极迁都沈阳
C.清顺治帝l644年迁都北京
D.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于今北京

12.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
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
C.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3.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 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14.下列关于清朝“文字狱”的解释,准确的是

A.为压制反清思想而迫害知识分子的冤案
B.专门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C.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机构
D.为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而专门建造的监狱

15.清朝许多知识分子不过问政治的主要原因是

A.接受东林书院议政的教训  B.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流行
C.对残酷的文化专制恐惧   D.受八股取土科举制度束缚

提高篇:

1.明初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直接导致六部在中央机构的权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    )

  A.皇权的加强           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C.丞相的废除           D.内阁的废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初步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从而使六部在中央机构的权力地位提高。

【答案】C

2.明太祖和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相似之处是(    )

A.极大地削弱相权       B.分化中央和地方事权

C.地方上设三司分权     D.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比较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对明太祖和宋太祖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明太祖废丞相,由此可排除A,C、D两项都是明太祖时期的举措,故选B项。

【答案】B

3.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军机大臣由皇帝挑选的亲信充任      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C.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    D.军机处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再认再现教材基础知识,“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故D项不正确。

【答案】D

4.清朝大兴文字狱,反映了清王朝 (    )

①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②对满汉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③封建专制的强化 ④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解析〗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再认再现教材基础知识。清朝实行文字狱,是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并非是民族分化政策,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答案】B

5.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清朝大兴文字狱,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 (  )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审题的关键在于“根本目的”。

【答案】B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在征服战争之始,即匆忙开科取士。其政治用心,正如时人所云:“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科举所用八股文之内容、形式较明朝限制更严,不许有任何个人的见解与发挥,一切均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清朝对于明史修撰十分重视,组织大量人才,由政府监修。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史之修……历时九十余年。……四库全书开馆,初由朱筠创议,就永乐大典,辑已佚之书,后征遍人间所藏。适有禁毁书籍之事,乃借修四库全书,广事搜求,加以焚毁,或删订原书,去其违碍。

                                                  ——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

    材料三  他们(江浙学者)反朝廷、反功令的思想不至露痕迹者,一因顺、康、雍、乾历朝文字狱之残酷,使学问者绝口不谈朝政时事。二因清代书院全成官办性质,以廪忾 (官府供给的粮食)收买士气。三则江、浙一带经济状况,继续发荣滋长,社会上足可培养一辈超脱实务的纯粹学术风气……江、浙学风的这一种转变,虽于古经典之训释考订上,不无多少发明,但自宋以来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教”精神,却渐斯消沉了。

                                                                             —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  清以明为鉴,认为明亡于党争、宦祸。……清初即在各府县学设立卧碑,明示规章:“不得妄立社名,投刺往来,亦不许用同社‘同盟’字样”,雍正撰《朋党论》以告诫士子,并强调士人的一切舆论,“应以朝廷之赏罚为是非”“人臣尤当以君心之好恶为好恶”。

                                                 ——詹子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提炼清朝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的措施和方针。

(2)试分析说明,清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处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材料虽没有阅读障碍,但文字量大,要从清初实行君主专制的大前提出发研读材料。材料一是开科取士,材料二是官修书籍,材料三是官办书院,材料四是严禁结社,从这些措施中归纳其方针,分析清代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

【参考答案】(1)措施:八股取士;组织文人修书;大兴文字狱;官办书院;严禁结党、结社。方针:笼络与压制并用。(2)满足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需要;消磨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清意识,缓解汉族知识分子对清朝的抗拒心理;压制反清思想的萌发与传播。

 

 

高考试题类编:

1.(2000年春季北京、内蒙古、安徽卷历史,34)东晋南朝、隋唐、明清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历史影响。(15分)

参考答案:(15分)

东晋南朝士族依靠家世门第,世代把持重要官职;(2分)隋唐实行科举制;(1分)明清规定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八股取士。(2分)

东晋南朝士族腐朽衰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2分)隋唐时期庶族地主兴起,通过科举选官扩大统治基础、打破士族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文化教育发展。(3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实行文化专制,(2分)引导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培养皇帝忠顺的奴仆,(2分)严重影响科学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1分)

2.(2002年上海历史,6)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D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3.(2002年春季文综卷,40)北京从一个古老的都城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都市,2008年的奥运会也将在这里举行。请回答下列问题。(3分)

    (1)元、明两代都曾在北京建都,请指出A、B两图各是哪一朝代的城区图,并据图说明影响都城选址的主要自然因素及其在都市中发挥的功能。(6分)


 
                     A                                     B

    (2)元朝定都北京后,实行漕运。请回答其原因和具体措施。(8分)

    (3)近二十年来,北京大气质量较差。请分析在图示条件下,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8分)

    (4)试分析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作用。(8分)

     答案要点:(1)A为元大都,B为明朝北京城。主要自然因素是水。城市供水,水运交通。(2)元大都人口众多,需要南粮北调。先后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并与南方原有的运河相接,漕运自杭州直达大都。(3)生产生活排污、城市建设扬尘及汽车尾气使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总量较多;城市上空气温高于地面气温,大气的垂直运动受阻(逆温),污染物汇集于近地面,扩散较难,加重了污染。(4)①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推动北京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北京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②改善北京的投资环境和国际形象,拉动内需,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币场。

4.(2003年春季文综,13)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的主要后果是  B

      A.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B.儒家思想统治得到强化

      C.官僚机构更加臃肿                     D.提高了官僚从政能力

5.(2005上海,29)明太祖与窦章: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问题:(6分)

(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4分)

(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1分)

(3)这则村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1分)

参考答案:(1)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4分)

(2)殿阁大学士。(1分)

(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分)

6.(2006年全国卷III,13)元明清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指的是B
①承宣布政使司   ②提刑按察使司③奴儿干都司     ④都指挥使司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三司分权,从而让地方逐渐失去了与中央对抗的力量,保证了中央政权的稳定与巩固。排除3,奴儿干都司  是明朝在东北的管辖机构,满州即归此管。

7.(2006年江苏卷,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B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  

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武则天)             

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  (北宋)

8.(2006年江苏卷,27)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1分)

答案要点:  ①史实: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专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①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②总体发展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③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9.(2006年北京卷,39)(27分)奥运会是跨越国界的全球盛事,是主力国向整个世界表现自身风乳白貌的机会,回答:

(2)下面是“人文奥运,古都北京”宣传资料中的两张图,请指出哪张是明清北京示意图?概括明朝营建北京城的政治原因并结合布局分析其政治特点。(8分)


(2)原因:明成祖即位,决定迁都,改北平为北京。

特点:突出皇权。

10.(2006重庆文综,13)下列机构中负责管理监察事务的是C
1唐朝门下省 2元朝御史台 3明朝提刑按察使司 4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
A、13 B、24 C、23 D、34
11.(2007山东文综)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C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解析:从名称“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统”中即可得出结论。

12.(2007江苏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上屡次出现南北分裂或对峙,最终多以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为结局。以下哪次统一却改变了这一“定势”?C

A. 隋朝统一   B. 北宋统一   C. 明朝统一     D. 清朝统一

13.(2007四川文综)出身“布衣”,重视经济立法并严惩贪污贿赂的古代皇帝是C

A.隋文帝                           B.唐玄宗

C.明太祖                           D.乾隆帝

14.(2007重庆文综,12)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C

A.由粟末靺鞨发展而来                      B.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八旗制度

C.建州等部明初归奴尔干都司管辖            D.在奴尔哈赤时将族名改为满洲

解析:教材基础知识的再认和再现。女真族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所建,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故答案为C。

15.(2001年粤豫卷历史,6)下列关于清朝取代明朝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清朝是新兴先进力量的代表  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  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  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  D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2006年广东卷,5)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① 参知政事的设置 ② 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 军机处的设立 ④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D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解析:考察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完善①是北宋②明朝③清朝④朝唐。

17.(2007全国文综I)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D

A. 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     B. 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

C. 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     D.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解析: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斗争中,将女真人按军事组织形式进行编制,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的制度,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作业:《高考调研》P78~79 知识检测

 

第二讲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复习内容:

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2.农业;3.手工业;4.商业;5.资本主义萌芽;6.对外贸易。

复习重点:明清的赋役制度。

复习难点:正确、全面认识清朝的闭关政策。

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夯实基础

一、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1、  一条鞭法

⑴时间:1581年,张居正改革。

(2)背景:①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②农民赋役负担沉重,农民被迫逃亡或起义。③政府财政困难,出现财政危机。④商品经济的活跃。

(3)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役制度。

(4)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田亩多少分担。

(5)作用: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是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

2、更名田和固定丁赋:⑴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藩王土地归现在耕种者所有;

⑵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背景:清初沿用明朝一条鞭法征派赋役。因农民的丁银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不堪负担,被迫逃亡或起义,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为了防止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秩序,稳定赋役剥削,清政府不得不变通剥削办法。

3、摊丁入亩:

(1)背景:“永不加赋”并没有能防止农民的逃亡以及解决赋税收入不稳定的问题,因为它并没有免除丁银,地主豪富往往勾结官府,使丁银负担大部分落在贫困农民身上,清政府不得不进一步变通丁银的征收办法。

(2)雍正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3)作用:人头税废除,人身关系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逐渐减少,促进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链接:可与当前我国政府正在试点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相联系。例如从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不合理及产生的影响,可以得到很多的启示,如赋税制度制定要公平,并要保持相对稳定;政策执行要严格,防止随意更改。在对待“三农”问题上,也可以史为鉴。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

       1、作物推广:⑴棉花: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⑵玉米、甘薯:明代引进,清代推广,粮食总产量大增。

       2、农产品商品化: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专业生产区域。

       三、手工业的进步

1、工具革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如明代浙江嘉兴使用的新式“纱绸机”。

2、技术提高:产品种类增加;如双色套印技术广泛传播。

3、分工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4、规模扩大,产量提高;如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可出铁六七千斤。

5、新生产关系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基础:农业、手工业进步,商品经济发展。

   2、时间:明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区的丝织业。

   3、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出现。

4、实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5、概况:明朝时稀疏出现,清朝发展(手工工场规模达,分工细密;部门和地区增多)。

         6、地位:水平低,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只出现于个别地区和个别生产部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7、特点:发展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原因是①市场狭窄: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②资金缺乏: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③政府限制:封建国家关卡林立,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④国际市场:清政府的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⑵力量不足,自然经济占主导。

       五、商业的繁荣

       1、商品经济活跃:⑴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品种达200多种;⑵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⑶ 商贸城市:出现了如北京、南京等数十座商贸城市;⑷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

       六、清朝对外贸易(闭关政策)

   (1)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对外需求不大;明中期以来,倭寇和西方列强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

    (2)含义: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3)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列强的侵略,但影响主要是负面的,更主要的是:①限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③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使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夜郎自大。

(4)结论: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是强盛的中国。

 

 

知识拓展

1.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和统治者的地位决定的。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在封建社会前期,它的实行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着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成为必然,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其做法既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导致国家落后,也就必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实例点拨

【例1】 (经典回放)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    )

    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

    B.土地利用率提高

    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解析:摊丁入亩的本意即主观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简化赋税征收办法,提高土地利用率。但通过摊丁入亩,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下来,显然,这是摊丁入亩的“计划外”产儿,是客观影响而非主观本意。

    答案:C

    讲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清主观和客观。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复习中,注意全面细致地分析理解历史事件。

拓展:对一条鞭法、两税法等赋役制度也注意从多角度分析认识,练一题,会一类。到明清时期,可以纵向归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沿革、特点等,要以赋税制度为主题,设立专题,从出现的主要制度、出现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影响等方面掌握。

巩固练习:

基础篇:

1.明朝一条鞭法和唐朝的两税法在内容上相同的是

A.按田亩多少收税     B.废除了丁口税
C.按财产和田亩多少收税  D.用银两收税

2.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人头税制度开始实行和废止的朝代是

A.始于秦废于清   B.始于西汉废于清
C.始于三国废于明  D.始于东汉废于明

3.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表现在

①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番薯        ②出现不少著名的产棉区

③福建出现烟草专业户集中地区,北京出现“花乡”

④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一定规模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
D.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5.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D.促成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

6.以下对于明朝改用银两收税的评论,正确的是

①适应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客观上促进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

③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④导致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明中后期在江南稀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机户、机工的出现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壮大,整个生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D.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8.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包括

①两百余种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③北京和南京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    ④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提高篇:

1.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的相似之处是 (  )

A.都征收银两           

B.都因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反对而停止

C.都以人丁为征税的主要标准 

D.都加强了对土地和财产的征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两税法并未规定征收银两,摊丁入亩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但未停止执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都不再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故排除A、B、C三项。

【答案】D

3.在明朝中期古城开封的街市上,人们的衣着五颜六色,其主要原料应是(   )

A.丝帛   B.棉花   C.苎麻   D.皮革

【解析】明代棉花的种植由江南推广到江北。

【答案】B

4.清朝初年,地主、商人“以末敛财,以本守之”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

A.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     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C.手工业规模受到严重限制     D.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解析】明白“本”与“末”各是指什么,“以末敛财,以本守之”是指地主、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限制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再认再现教材基础知识。

【答案】B

5.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其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   )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解析】本题要先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注意关键词“太湖地区、苏州、松江地区、景德镇”等,体现的是地区性特点,而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同时,注意“直接说明”的限制。

【答案】A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在征服战争之始,即匆忙开科取士。其政治用心,正如时人所云:“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科举所用八股文之内容、形式较明朝限制更严,不许有任何个人的见解与发挥,一切均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清朝对于明史修撰十分重视,组织大量人才,由政府监修。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史之修……历时九十余年。……四库全书开馆,初由朱筠创议,就永乐大典,辑已佚之书,后征遍人间所藏。适有禁毁书籍之事,乃借修四库全书,广事搜求,加以焚毁,或删订原书,去其违碍。

                                              ——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

    材料三  他们(江浙学者)反朝廷、反功令的思想不至露痕迹者,一因顺、康、雍、乾历朝文字狱之残酷,使学问者绝口不谈朝政时事。二因清代书院全成官办性质,以廪忾 (官府供给的粮食)收买士气。三则江、浙一带经济状况,继续发荣滋长,社会上足可培养一辈超脱实务的纯粹学术风气……江、浙学风的这一种转变,虽于古经典之训释考订上,不无多少发明,但自宋以来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教”精神,却渐斯消沉了。

                                                    —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  清以明为鉴,认为明亡于党争、宦祸。……清初即在各府县学设立卧碑,明示规章:“不得妄立社名,投刺往来,亦不许用同社‘同盟’字样”,雍正撰《朋党论》以告诫士子,并强调士人的一切舆论,“应以朝廷之赏罚为是非”“人臣尤当以君心之好恶为好恶”。

                                                 ——詹子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提炼清朝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的措施和方针。

(2)试分析说明,清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处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材料虽没有阅读障碍,但文字量大,要从清初实行君主专制的大前提出发研读材料。材料一是开科取士,材料二是官修书籍,材料三是官办书院,材料四是严禁结社,从这些措施中归纳其方针,分析清代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

【参考答案】(1)措施:八股取士;组织文人修书;大兴文字狱;官办书院;严禁结党、结社。方针:笼络与压制并用。(2)满足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需要;消磨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清意识,缓解汉族知识分子对清朝的抗拒心理;压制反清思想的萌发与传播。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清史稿·食货志》、王戎笙《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编制 

年份
 顺治十八年(1661年)
 康熙五十年(1711年)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全国人口
 约1920万
 约10000万
 约20000万
 约31000万
 

材料二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域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益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共谋生焉能给足?”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有大臣建议垦荒,康熙帝说:“条奏官每以垦田积谷之言,伊等俱不识时务。今人民蕃庶,食众田寡,山地尽行耕种,此处更有何应垦之田,为积谷之计耶?”

                                                 ——摘自《清圣祖实录》卷240、卷259

材料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进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摘自《清高宗实录》卷910、卷1147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康熙帝的两段言论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⑴、⑶问“现象”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原因”要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归纳,难度不大;第⑵问源于材料;第⑷问是本题的用意和中心所在。

【参考答案】(1)顺治、康熙、乾隆时人口迅速增长。由于摊丁入亩的实行,隐瞒人口现象大大减少。(2)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耕地的增长,造成“食众田寡”(或“人多地少”)的现象,康熙时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已经相当尖锐了。(3)反映了乾隆时普遍出现了“与水争地”的现象。根本原因是庞大的过剩人口,大量人口无地可种,破坏生态平衡的盲目开发便发生了。(4)人口增减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状况,人口的过度增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实行节制人口的政策。

 

 

高考试题类编:

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据此回答14—16题

1.(2000年浙江、江苏、吉林卷文综,14)兴盛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

       A. 盛产棉花                                  B. 交通便利,便于外地棉花运入

       C. 出现了机器纺织业                          D. 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力,转向纺织业生产

2.(2000年浙江、江苏、吉林卷文综,15)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B

       A. 内乱外患阻断棉布外运                  B. 洋纱、洋布大量倾销

       C. 沿海地区机器纺织业转为机器缫丝业 D. 该地区棉花产量急剧下降

3.(2000年浙江、江苏、吉林卷文综,16)衰落的后果是 A

       A. 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农民回归土地,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C. 农民转为种桑养蚕                    D. 崇拜洋贷的风气盛行

4.(2000年春季北京、内蒙古、安徽卷历史,5)明代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C

       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       

       B.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  

       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5.(2000年春季北京、内蒙古、安徽卷历史,6)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  D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              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

       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          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

6.(2000年江苏卷,41)简述唐初至清朝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答案要点:(1)演变:唐初实行租庸调制,纳绢或布代役;唐中期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主要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明中期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认定和田亩多少征银;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地丁银”,废除人头税。(2)趋势:以银两代实物,赋税中货币比重加大;征税从以人丁为主要标准变为以地产为标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3)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农民的反抗斗争;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

7.(2001年全国历史,6)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C

      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                    B.土地利用率提高

     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8.(2001年全国历史,34)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15分)

答:变化:南宋后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明清时期玉米,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4分)

    原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及纺织技术改进;种植玉米、甘薯成本低,产量高;棉布物美价廉,深受欢迎。国内各民族间的交流和中外交流促进纺织技术进步和玉米。甘薯的引进。官府提倡,推广种植。(7分)

    影响:民众生活有所改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最终导致江南一批工商业城镇的兴盛。(4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9.(2002年春季文综卷,11)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D

    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       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

10(2004年全国文综I,13)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B

    ①养活了众多人口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2005上海历史)中国历代都有丁税(每个成年男子必须缴纳的人身税)。清代丁税征收出现了变化,参照右表,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顺治朝随着人丁增加,丁税总额相应增长

B.康熙朝减轻农民负担,朝廷免除了人身税

C.雍正朝人口增加缓慢,丁税也在缓缓上升

D.乾隆朝丁税迅速增长,成为朝廷主要财源

14.(2005江苏历史)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A

    A .春秋时期道相孙叔敖修芍陂    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15.(2005北京文综)(10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回答:

    (1)据清《苏州府志》记载,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

    试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历史作用。(10分)

答案要点:(1)原因: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粮食产量增加,分离出劳动力从事专业化和商品化的生产,城市独立的手工业工场兴起。历史作用:江南一带稀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6.(2006年重庆卷,39)(39分)农业税收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农业正逐步向现代过渡,减免农业税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宋代李靓说:“民之大命,谷来也;国之所宝,租税也。”


图13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观点?(3分)

(2)   依据图13,指出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各呈现的总体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6分)

(3)   上述图文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参考答案:(1)农本思想;农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2)趋势: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工商杂税超过农业税)。  原因:实行“摊丁人亩”(“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清政府政策调整;民族工商业和外贸有所发展;外国资本渗入。(3)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17.(2007重庆文综,1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的表述正确的是:C

A.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酿酒                  

B.唐朝前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C. 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        

D.清政府鼓励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能够用曲酿酒 ;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故选C。

18.(2007上海历史,16A)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材料二:17世纪初年杭州府钱塘县赋税51900.5丁;1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6894664丁。

问题:(7分)

(1)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是什么?  (1分)

(2)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推行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个“丁”的含义不同。根据材料情境推测这两个“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3分)

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因此,对学生答题的评分,只要意思与本答案要点相符即可,不要求文字表述与本答案相同。

答案要点:(1)一条鞭法。(2)减轻农民负担,削弱人身依附关系,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等。

(3) 材料一的“丁”指成年男子,材料二的“丁”是赋税单位。

作业:《高考调研》P81~82知识检测。

 

 

 

 

第三讲  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复习内容:

1.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和西藏地区的关系;改土归流;台湾府的设置;清朝的疆域。

2.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华侨与南洋的开发;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复习重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的措施; 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的表现。

复习难点: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的特点。

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夯实基础:

(一)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同蒙古、新疆地区关系的加强

1.明初与鞑靼、瓦剌的关系

⑴明代散居内地的蒙古族与其他民族逐渐融合。

⑵草原上的蒙古族分为鞑靼、瓦剌等部,各自为政。

⑶鞑靼和瓦剌威胁着明朝北疆。

⑷永乐年间(1403—1424年),鞑靼和瓦剌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北方相对安定。

2.明长城

⑴明中期,国力衰退,为防止蒙古骑兵南下,修缮长城,加强边防驻兵,但仍没有达

到目的,瓦剌骑兵曾直抵北京城下。

      ⑵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3.俺答汗与明朝修好

⑴明后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

⑵明朝封他为顺义王,恢复封贡互市。

⑶蒙汉两族和平友好数十年。

4.反对准噶尔分裂势力

⑴明末清初的蒙古:

①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

②清采取“联蒙制汉”的方针,入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漠北和漠西蒙古也

臣服清。

⑵反对准噶尔贵族的斗争:

①17世纪中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称汗后,势力渐强,占据天山南北,又

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

②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约七十年的斗争,终于在1757年将准噶尔贵

族割据势力粉碎,统一天山北路。

⑶清朝对蒙古各部的管理:

①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

②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

5.平定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

⑴平叛:

①1757年,居住在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

②清军迅速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⑵管理: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6.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漠西蒙古一支,首领渥巴锡)

回归原因: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根本原因;②清政府的强盛;③执行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④俄罗斯对土尔扈特部的剥削和压迫。

蒙古政权变迁:1206铁木真建蒙古汗国;1271忽必烈改国号元;明初分为瓦剌、鞑靼;明末清初分为漠南、漠北、漠西蒙古。

二、同西藏地区关系的加强

1.明对西藏的统治

⑴明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

⑵重用藏人:朝廷在乌思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赐给印信,让他们

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

⑶建立僧官制度,法王是最高僧官。

⑷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2.清对西藏的统治

⑴确立册封制度:

①清入关前,黄教领袖五世达赖统一全藏。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②康熙帝又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赐予另一位黄教领袖五世班禅。

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⑵设驻藏大臣:

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这标

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⑶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①西藏黄教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

②有时同时出现几个灵童。为了避免纷争,乾隆年间,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

③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元明清管辖西藏的共同点:⑴赐封宗教首领;⑵设置机构;⑶中央监督与藏族自治结合。

三、“改土归流”和台湾府的设置

1.明朝的土司制度

⑴改土归流的背景:

①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统治办法,在那里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

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但他们必须

忠于朝廷,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这就是土司制度。

②评价:由于土司可以世袭,因此往往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⑵明朝开始改土归流:

①永乐年间,西南地区的两个宣慰司叛乱,明朝派兵平定以后,改设贵州布政使

司,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这种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

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

②评价:明朝实行改土归流的地区很有限,西南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土司制度。

2.平息三藩之乱

⑴“三藩之乱”:清康熙年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平南王尚可喜、靖南

王耿精忠相继响应,史称“三藩之乱”。

⑵平息叛乱:康熙帝采取剿抚兼用的策略,历时8年,平息了叛乱。

⑶历史意义:三藩之乱的平息,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3.改土归流

⑴大规模改土归流:1726年,雍正帝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

官代替土司。

⑵意义:

①改土归流是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②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③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

④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⑤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清军进入台湾

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直处在郑氏子孙的统治之下。

⑵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

⑶澎湖一战,郑军大败,郑克塽(郑成功的孙子)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5.清设台湾府

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

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四、清朝的疆域

1.清朝的疆域

⑴清朝(前期)疆域四至: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

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

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⑵行政区划:清朝把全国划分为18个省、5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

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蒙古盟旗等。

⑶行政管理:在各省、区分别设置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进行有效的管

理;又在中央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2.清朝的民族

⑴在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

⑵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为祖国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

①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③为宫廷购回奢侈品。

2.概况

①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②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受到热烈欢迎。郑和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之通好的意愿。

③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以中国丝绸、瓷器、茶叶,换取供皇室贵族享用的珠宝、香

料、药材等。

④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

⑤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

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3.历史意义

①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

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

③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

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二、华侨与南洋的开发

1.  从唐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

2.  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徒到南洋各岛定居,成为华侨。

3.  华侨从祖国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同当地人民一起,开发丛林,开采矿山,培育橡胶。他们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戚继光抗倭

1.明朝中期的倭患

①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

②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

③1553年,倭寇先后攻入上海、苏州,直达南京,明朝政府也决心荡倭。

2.戚继光抗倭

①明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抗倭。

②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

③后戚继光又率军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

④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⑤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万古流芳。

四、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1.明代以前的澳门

古代澳门属扬越地。秦始皇时属南海郡番禺县。唐代属东莞县。宋代时澳门居民以渔业为生。南宋末年,张士杰曾在澳门与追来的元军大战。明成化年间,在妈阁山中兴建了妈祖阁。

2.葡萄牙殖民者用欺骗手段租占澳门

①侵扰东南沿海地区: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②以欺骗、行贿的手段占领澳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托言舟触风涛缝裂,水

湿贡物,愿暂借地晾晒”,向明朝地方官行贿,获得允许。

③买通澳门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

④长期租占澳门:葡萄牙殖民者擅自修筑城垣和炮台,设置“自治”机构,任命官吏,

派驻军队,强行租占澳门。

2.明朝政府始终拥有澳门的领土主权

①葡萄牙租占澳门以后,明政府始终掌握着澳门的领土主权。

②澳门的民政和司法归香山县知县主管,设守澳官,并在澳门驻扎军队,负责防务和

治安。

③明政府还强制毁掉葡萄牙人擅自修筑的青州城。

五、郑成功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2.郑成功收复台湾

①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于1661年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殖民者。

②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郑成功对台湾的开发

①郑成功祖孙三代在台湾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

A.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军队分到各处去屯田垦荒。

B.郑成功派农师向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农业技术。

C.郑成功还积极发展商品生产。

②郑成功结束了荷兰对台湾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六、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俄国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

①明清之际,清军主力进关,东北边界空虚,俄国侵略者乘机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

等地。

②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俄军置若罔闻,并且继续增兵,扩大侵略。

2.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①为了捍卫边疆,康熙帝决心组织自卫反击战。

②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③结果,俄军伤亡惨重。俄国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3.《尼布楚条约》

①1689年,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

②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正式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

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④条约规定:

A.中俄两国边界的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为界;额

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属于中国;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

河以西,外兴安岭以北属于俄国。

B.外兴安岭与流入鄂霍次克海的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搁置再议。

C.拆毁雅克萨城,俄国人全迁出境。

D.两国商旅凭护照方可往来贸易。清朝同意将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让给俄国,

作为商旅栖托之所。

 

 

知识拓展:

1.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方式:①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②设立管理机构;③进行互市贸易;④平定叛乱;⑤开明的宗教政策和管理政策;

突出特点:对外通过反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对内把加强民族联系同平定少数民族上层叛乱的斗争结合起来;把礼遇少数民族上层,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事行政管理结合起来。

2.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的特点

①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郑和下西洋使中国古代以加强双方友好往来,传播中华声威为目的的官方中外关系达到最高峰。

②出现华侨潮,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③自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明末清初,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此外,日本的商人、武士、海盗也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④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威继光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扩张。

⑤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⑥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妨碍了中西之间正常的科技、思想、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⑦西方侵略者开始从事打开中国国门的罪恶的鸦片贸易,同时酝酿更大规模的炮舰侵略。

    ⑧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处于贸易顺差。

实例点拨:

【例1】(2002年上海,8)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设置行政机构        B.抵御外国入侵

    C.实行“改土归流”    D.册封宗教领袖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即台湾)的管辖;清朝时,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据此分析,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讲评〗本题为比较类选择题,以台湾地区为切入点,纵向联系,这也是当前高考题组式选择题容易设计问题的知识所在,复习中注意及时总结整理。

〖链接·拓展〗练一题,带一片,注意变式教学,提醒同学着重掌握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并对同一地区进行纵向归纳。

【例2】(2004年江苏,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敕郑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逮,敢不竭忠以国事,尽诚于神明乎!

——《天妃之神灵应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2)从材料看,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3)根据材料,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第(1)问时,应明确题意“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即首先从材料一中概括,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补充。通过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一中“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说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寻找建文帝,弘扬国威”,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还有“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第(2)问通过分析材料可知,应从材料一中的“将士卒二万七干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得出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为“明朝的国力强盛和造船业的发达”;解答第(3)问时要注意概括归纳,从材料一中涉及的人数、船只大小和数量可得出规模大的特点;从材料二中提及的时间1405年和1431年以及“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可得出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等特点;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应结合其对中国自身或中外交往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

【参考答案】(1)寻找建文帝,弘扬国威,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国力强大;造船等手工业发达。 

(3)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

(4)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活动的先驱;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讲评〗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再认再现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基本的阅读理解材料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练习:

基础篇:

1.下列关于“改土归流”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都采取过的措施
B.平息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C.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已由流官取代土司
D. “改土归流”改变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闭塞的状态

2.雍正帝时期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管辖  ②在云、贵、川、桂等地大量委派流官取代土司

③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④平息三藩之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下列事件发生在顺治年间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   B.册封五世班禅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册封五世达赖

4.清朝和元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相同之处是

A.通过册封加强与西藏的联系  B.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C.设理藩院管理西藏事务    D.委派官吏进行直接有效管辖

5.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包括

①设置台湾府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册封五世达赖

④册封五世班禅⑤平定噶尔丹叛乱   ⑥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6.清军进驻台湾和设置台湾府深得入心,其根本原因是

A.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巩固了海防     D.开发了边疆

7.清朝省级行政区域中的两个大臣辖区是

A.西藏和内蒙古  B.青海和宁夏  C.西藏和青海  D.青海和伊犁

8.清代管辖今乌苏里江、库页岛一带的行政长官是

A.黑龙江将军  B.吉林将军  C.盛京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9.明朝时外来侵略势力与中国矛盾加剧的事件不包括

A.葡萄牙殖民者强行租占澳门
B.日本倭寇经常骚扰我东南沿海地区
C.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D.俄国取得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

10.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有

①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东南沿海地区

②1553年起葡萄牙殖民者逐渐将澳门作为暂居贸易地

③葡萄牙强行租占后明政府始终掌握澳门领土主权

④1621年明政府强制毁掉葡萄牙人擅自修筑的青州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明朝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现象是

A.开始了与非洲国家的友好交往
B.开始从国外引进农作物的新品种
C.开始与西方进行科技交流
D.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12.郑和下西洋

A.加强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B.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C.带动了更多的华侨开发南洋
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3.明朝史书中记载的南洋是指今天的

A.东南亚地区    B.南太平洋地区
C.印度洋沿岸地区  D.南沙群岛地区

14.《尼布楚条约》签定后,不再属于中国的地区是

A.库页岛  B.雅克萨  C.瑷珲城  D.尼布楚

15.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包括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③中外之间发生过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④明清政府闭关自守禁绝对外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郑成功对开发台湾作出的贡献不包含

A.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
B.将军队分到各处去屯田垦荒
C.派农师向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农业技术
D.澎湖之战,郑氏战败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17.康熙帝率军粉碎了噶尔丹分裂祖国的活动后,清朝控制了    (    )

  A.漠北蒙古    B.漠南蒙古    C.漠西蒙古    D.葱岭地区

【解析】噶尔丹属漠西蒙古。

【答案】C

18.明朝任命的最高僧官是     (     )

  A.达赖喇嘛    B.法王      C.班禅额尔德尼    D.土司

【解析】考查再认再现能力,记住教材内容即可。

〖答案〗B

19.贵州最早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的标志是  (     )

  A.卫所的设置            B.将军的设置

  C.金瓶掣签制度的建立    D.布政使司的设置

【解析】再认再现教材基础知识,明朝平定西南宣慰司的叛乱后,设贵州布政使司。

【答案】D

20.清代负有西藏地方管理职责的有 ①驻藏大臣  ②达赖喇嘛  ③班禅  ④理藩院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四项内容均符合。

【答案】A

21.下列关于“改土归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都采取过的措施

B.平息三藩叛乱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C. 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已由流官取代土司

D.“改土归流”改变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闭塞的状态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C项不符合史实,明朝时改土归流的地区有限。

【答案】C

22.雍正时期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派驻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②在云、贵、川、桂等地大量委派流官取代土司 ③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④平息三藩叛乱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注意时间信息“雍正时期”,平息三藩叛乱是康熙时期,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答案】B

23.下列史实,反映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

A.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B.中央设置宣政院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解析】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答案】A

24.岳家军和戚家军的相同点在于    (    )

  A.首领都是中华民族英雄     B.都曾抗击外国侵略者

  C.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赢得了抗击入侵者的最终胜利

【解析】可用排除法,A、B、D项岳家军不符合。

【答案】C

25.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印度       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地中海东岸    D.波斯湾

【解析】可以从图上看出,也可以直接从教材中得出。

【答案】B

提高篇:

26.下列事件中,捍卫了中华民族利益的有①北宋的东京保卫战  ②雅克萨之战  ③台州九捷 ④郾城大捷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捍卫了中华民族利益的事件应是对外反侵略斗争,这里要注意“中华民族”的概念。

【答案】C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绍兴六年(1136年)十二月十三日:蕃舶纲首蔡景芳,特予补(委任)承信郎。以福建路提举市舶司言:景芳招诱船货,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四年,收净利钱九十八万余贯,乞推恩故也。

                                                        ——《宋会要辑要·职官》

材料二  至元十五年(1278年)诏行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曰:“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材料三  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沿海居民,私载海舡(即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有关部门)防其出入。

                                                        ——以上摘自《明史》

材料四   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议:“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

                                                           ——《清史稿》

       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宋、元和明、清时期怎样的海外贸易政策?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海外贸易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这种变化又带来了哪些主要影响?

       (3)谈谈你对一个国家(政权)的外贸政策的看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⑵问时,应明确题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即首先从材料中概括,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补充。第⑶问是本题的用意和中心所在,是对前面问题的认识和总结。

【参考答案】(1)南宋、元朝时期统治者重视、鼓励海外贸易,明清时期统治者禁止、限制海外贸易。(2)原因: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失去活力;统治者对外闭关自守;沿海不法商民勾结外寇抢劫和外国侵略。影响:使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得不到进一步发展;使中国与世界进一步隔绝并与先进国家差距进一步拉大。(3)在维护国家主权基础上广泛开展对外贸易。

28.明清时期,我国长期保持大一统的局面,简要概括说明其原因。当时对大一统的威胁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指出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的斗争与努力,并举康熙时期的一例说明之。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概括、归纳、分析、识记能力。第⑴、⑵问实际是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变相考查,即联系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的有关内容概括;第⑶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的同时还要用具体史实说明,并且限定“康熙时期”。

【答案】原因:①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使各地区、各族人民维护统一。②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凝聚力。③我国经济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发展。④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这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威胁:①分裂分子的叛乱。②欧洲国家的侵略。       努力与斗争:①加强对各地的管理,中央政府行使有效管辖,如:清康熙帝设台湾府。②平定分裂叛乱,如:平定准噶尔部上层贵族噶尔丹叛乱(或答平定三藩叛乱)。③抗击外国侵略势力,如: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俄军。④划定边界,如: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备选题:

1.(2000年春季北京、安徽卷历史,11)下列事件发生在顺治年间的是  D

     A. 设置驻藏大臣      B. 册封五世班禅      C. 土尔扈特部回归  D. 册封五世达赖

2.(2002年广东卷历史,8)下列关于乌里雅苏台的叙述,正确的是C

       ①明朝省级行政区        ②清朝五个将军辖区之一

    ③管辖范围包括河套地区  ④当地居民以蒙古族为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004年江苏卷,5)1771年,为摆脱沙俄的统治,回到清朝的是C

      A.漠西蒙古准噶尔部                             B.蒙古鞑靼部

      C.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          D.天山南路的回部

4.(2005全国文综1)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D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B.在当地推广±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5.(2005天津文综)据清代史料记载,台湾“百货皆取资于内地”;乾隆五十年浙江杭、嘉、湖三府歉收,“招商贩运闽省台湾仓谷,以资粜济”(粜指卖出粮食)。对此材料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D

A. 两岸经济联系密切   B. 台湾的日用品通常需要内地供应

C. 两岸经济贸易互补   D. 杭、嘉、湖三府的粮食通常需要台湾供应

6.(2005江苏历史)阋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霄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材料二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文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榆之倭奴!

一摘自《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三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大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摘自《开罗宣言》

回答:

    ①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6分)

答案要点:①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措施: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②材料二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 “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要点:②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表达了台湾民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卖国贼的愤恨之情。

③材料三《开罗宣言》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2分)

答案要点:③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应归还中国。

④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怎样的认识?(1分)

答案要点:④认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2005广东历史)雍正以后管理西藏事务的是C

①驻藏大臣      ②都护       ③宣政院     ④达赖、班禅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②④

8.(2006年全国卷III,14)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C
A.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C. 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

9.(2007全国文综II)达赖和班禅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从乾隆年间起,其继承人由A

A.金瓶抽签确定       B.宗教上层人士推举   

C.中央政府直接任命   D.达赖、班禅相互指定

 


 

10.(2007天津文综)从图7 中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A

①     和亲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睦      ② 祖国认同感具有强大影响力

③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④ 民族平等是历代的民族政策

A.① ②         B.③ ④       C.① ③        D.② ④

解析:此题为图片组合式选择题。根据备选项,可以看出,①②③④中只有两个是正确的,图七中没有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内容,注意:土尔扈特部是回归而不是反抗外来侵略。民族平等是历代的民族政策太过于绝对,因此是错误的。

11.(2007重庆文综,13)下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汉代中原地区的铸铁技术传入新疆地区      B.契丹族仿照汉字创制自己的文字

C.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D.清代开始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解析:明永乐年间设贵州布政使司,开始了“改土归流”,所以选D。

12.(2007上海历史)为了稳定边疆,完成国家统一,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是B

A.收复台湾        B.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C.平定三藩之乱    D.颁布《钦定西藏章程》

13.(2000年全国历史,41)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9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6分)

答案要点:目的与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3分)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2分)    历史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2分)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分)  原因: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2分)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2分)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2分)

14.(2004年全国文综I,20)确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的中俄边界条约签订于B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15.(2004年北京文综,15)下列各项,属于清乾隆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是B

     A.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         B.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C.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         D.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2004年全国老课程版文综,14)呼和浩特城建成于明朝时期,这座城市的修建B

       A.适应了明王朝对蒙古作战的需要      B.加强了蒙古地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

       C.密切了满蒙关系                    D.表明蒙古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

17.(2004年江苏卷,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弄城,示中国富强。(敕郑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王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大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   

      [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逮,敢不竭忠以国事,尽诚于神明乎!

                                            ——《天把之神灵庄记》

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3分)

②从材料看,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有哪些?(2分)   

③根据材料,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3分)

       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3分)

    答案要点:①寻找建文帝;弘插国威;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②国力强大;造船等手工业发达。     ③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     ④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活动的先驱;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18.(2005上海文综,34)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问题:(13分)

(1)试列举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交往的史实。(8分)

(2)归纳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5分)

参考答案:(1)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物品和人员的交流。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8分)  (2)郑和:展示明朝的强大和富有,换取奇珍异宝;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增进了解;“西洋”各国来朝。徐光启:与西方传教士交往,了解到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认识到中国科技的落后,引进西方科学知识。林则徐:学习西方“长技”,睁眼看世界,反对侵略,平等交往,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是:从展示大国的强大和富有,到认识落后、开始学习西方,谋求民族自强。(5分)

19. (2005北京春季文综)(13分)1997年,江泽民在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时强调指出,悠久的传统友谊,相似的历史遭遇,维护和平与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是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睦邻互信、友好合作的历史和现实的重要基础。回答:

(1)根据中国古代相关史实,说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悠久的传统友谊”。(6分)

答案要点: (1)唐朝以来,华侨在东南亚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海上贸易以及物产交流频繁;郑和下西洋使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密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