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刘向荣:如何开发作为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
人教版全国中考历史模拟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最新热门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复习提纲6

时间:2009-10-18 17:26:22  来源:肖秀灵
 

第五单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湖南炎陵一中 肖秀灵 

 

1.北宋的统治: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①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②中央集权的强化 ③科举制的发展

(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①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②王安石变法

2.宋、辽、夏、金的关系

(1)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①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②宋辽的和战 ③西夏的建立 ④宋夏的和战

(2)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

①金的建立 ②辽和北宋的灭亡③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④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3.元朝的统治

(1)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①蒙古的兴起 ②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2)元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③元朝的灭亡

4.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理学

(3)文学

复习重点:

1.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开创的制度。

2.宋辽和宋夏战争的性质与和约的内容。

3.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与新制度、机构的创立。

4.高度繁荣、世界领先的宋元文化的表现。

单元概述: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907 -1368 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经济上,重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政治:本阶段的政治局面经历了封建国家的再度分裂——局部统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全国重新统一的过程。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但在全国的版图上还存在着辽、大理等发展政权,后来更陆续出现了西夏和金。因此北宋只是局部统一的朝代,而区别于大一统的汉唐。北宋亡后,又出现了南宋与金的对峙。直至1279 年,元政权凭借其强大的武力使全国重新归于统一。


本阶段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阶段。主要体现在北宋和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巩固统治,本着“强干弱枝”的指导思想,解除中央和地方大将的兵权,使地方行政权和财政权分开,又在中央组织强大的禁军。这些措施避免了地方分裂的再现,使北宋在政治上出现了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又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数量的激增,造成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

  至北宋中期,已出现严重的财政、政治和边防危机。为缓和矛盾,富国强兵,宋神宗任命王安石进行变法。他制定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和保甲法等措施,力图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缓解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由于用人不当,特别是新法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削弱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遭到特权阶层的反对,新法没有成功。

  元朝统一全国后,为有效治理广阔的国土,实行行省制,初步奠定了后世省区的规模,并通过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等机构,有效地保证了中央对包括西藏、台湾在内的广大边疆地区的管辖,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经济:本阶段,在农业和手工业繁荣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商业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已打破了唐朝“市”、“坊”的界限;货币种类繁多,尤其是北宋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民族政权的边境上,还兴起了“榷场”贸易。

  本阶段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南宋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地位。

  本阶段中国古代纺织业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南宋时,棉花种植推广,棉纺织工艺水平提高。到元朝棉花种植地区进一步扩大,棉纺织业逐渐取代丝织业成为纺织业的重心。

  民族关系:本阶段民族政权长期并存,战争连绵。尽管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这突出表现在战后的议和活动上,例如北宋和辽订立的“澶渊之盟”,有利于满足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增进了各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边疆地区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因此和平共处仍是本阶段民族关系的主流。特别是元朝统一后,又一次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现象,并出现了汉族外迁、形成新民族等新特点。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重心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汉族政权相对弱小,控制区域有限,与外国的内陆贸易受阻,"丝绸之路"不复畅通。南宋时期,由于政府大力扶植,加之造船技术的进步,经济繁荣等便利条件,海路成为对外交流、贸易的重心。元朝时期,陆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均很发达,再次出现了对外交往繁荣发达的情况。

  文化:宋元文化高度繁荣,继续领先于世界,在天文历法、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均在本阶段外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单元线索:

   唐灭亡后的50余年中,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五个朝代;与其并存的先后有南方和山西的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10世纪初,北方的契丹建立辽。960年北宋建立,开始统一活动,相继实现了中原和南方的统一。中国境内处于辽、宋、夏三鼎立。女真兴起后,灭辽和攻宋后,又出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蒙古建国后,势力渐强,开始统一活动,建立元朝,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

近几年高考情况:

 

年份和地区
 考点内容
 题型
 
2003上海
 元朝新兴的外贸港口
 选择题
 
2004上海
 北宋前期统治的危机:史治腐败

元建立的背景:蒙古的征战
 选择题

选择题
 
2004全国文综
 活字印刷术:西夏木活字印本
 选择题
 
2004天津文综
 元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
 选择题
 
2004北京文综
 行省制度:辽阳行省

《清明上河图》
 选择题

选择题
 
2004全国II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

行省制度:设立朝代
 选择题

选择题
 
2004江苏
 王安石变法:内容
 选择题
 
2005北京春季
 王安石变法:青苗法

印刷术
 单选题

材料题
 
2005全国I
 宣政院
 选择题
 
2005上海文综
 北宋与辽夏并立的原因
 选择题
 
2005上海文综
 汉人的南迁
 选择题
 
2005全国文综
 理学
 选择题
 
2006北京文综
 澶渊之盟
 选择题
 
2006全国I
 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和内容
 材料题
 
2006重庆文综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设通判

元设御使台
 选择题

选择题
 
2006四川文综I
 行省制度
 选择题
 
2007广东单科
 北宋设参知政事分宰相之权
 选择题
 
2007广东文基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
 选择题
 
2007全国文综II
 宣政院
 选择题
 
2007江苏文综
 宣政院管辖地(识图)
 选择题
 
2007四川文综
 话本、杂剧出现的原因
 选择题
 
2007全国I
 绍兴和议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影响
 材料题
 
2007江苏历史
 王安石变法

理学
 材料题

材料题
 
2007山东文综
 王安石变法
 材料题
 
2007重庆文综
 王安石变法
 材料题
 

跨学科知识的联系

    1.宋元时期,周边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受汉化的影响,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可从文学的角度,分析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和融合。同时,还要注意各民族地域性的差异,有利于地理知识的考查。还应思考: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些都说明中华民族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当前我国政府发扬良好的民族传统,从坚持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出发,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挫败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分裂中国的企图。

    2.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使学生非常省力地用从政治常识、经济常识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以及事物发展的变化和联系。比如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这就可以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用商品、货币知识来解释。

3.对两宋时期科技发明、文学艺术(如宋词)等,联系政治学科相关理论观点进行分析,从地理角度分析科技西传的路线和影响。

复习策略

1.从宏观角度和客观效果去正确评价元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和历史地位。有人认为蒙古贵族武装的军事破坏和摧残,及其奴隶制和半奴隶制方式的暴力统治,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前进。还有人指出:元朝的统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其实,把元朝看成是黑暗时代,社会停滞或倒退的观点,是一种历史偏见。不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客观效果看,元朝统治在历史上是有积极的一面的。主要表现在:(1)国家实现了空前的大统一,对我国疆域的奠定、边疆的开发都有积极意义。(2)民族关系有了新发展,实现了民族大融合。(3)中西交通发达,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可·波罗行纪》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文明西传,对世界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元朝的经济不能一概而论,应据时间、空间的不同,分阶段、分地区进行观察、分析。在政治方面,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如元朝实行了开放政策、宗教宽容政策、思想放任政策、轻刑政策等。与汉、唐相比,元文化发展更具有开放性,吸取外来文化比汉、唐更广泛,影响也更大。再加上国内各民族文化的广泛交流,使元代文化在前代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我国封建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高潮,与当时文艺复兴前的西方相比,也处于领先的地位。

2.理解掌握历史发展的两大趋势:一是从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到走向统一和民族大融合,二是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上的大统一是分步实现的,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分阶段完成的。

    3.北宋社会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力图摆脱危机的举措。

    4.民族关系方面,除了把握民族融合是主流这一观点外,还要注意理解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轨迹,以及它们为中华大家庭做出的贡献。同时,要特别注意比较汉、唐、宋三个历史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结果与影响。

    5.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放到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下去分析,可以穿插进“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的小专题。

    6.元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要能以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7.宋元文化要重点掌握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理学产生的影响、文学艺术形式的变化及产生原因。

                    

 

 

第一讲  北宋的统治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①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② 中央集权的强化 ③科举制的发展

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①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②王安石变法。

复习重点:中央集权的强化;王安石变法。

复习难点:北宋社会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力图摆脱危机的举措。

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北宋的统治》

夯实基础

一、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1.北宋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1)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

    (2)结束分裂:979年,宋太宗灭北汉,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中央集权的强化

    目的: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措施:(1)集中军权:①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②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由皇帝控制。③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④挑选地方精壮之士入禁军。

    (2)集中行政权:①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相权一分为三,皇帝总揽大权。

②地方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

    (3)集中财权: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4)集中司法权: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核。

    影响:(1)作用:铲除割据基础,维护统一、安定,有利社会经济发展。

    (2)恶果: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①机构重叠,冗官,财政开支大。②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③地方财政困难。

    3.科举制的发展

    (1)表现:①程序严格: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殿试成定制,皇帝直接掌握录取权。②科目减少:进士科为主。③方法严密:实行糊名法,防止舞弊。④录取名额大增。

    (2)影响:广开仕途,扩大政权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二、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土地兼并严重,矛盾激化。

    (2)冗官、冗兵、冗费。

    (3)辽、西夏的威胁。

    2.王安石变法

    措施:(1)理财措施: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⑤市易法。

    (2)军事措施:①保甲法。②将兵法。

    (3)教育措施:①科举改革:不考诗赋,专考经义、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②整顿太学。

    作用:财政收入大为增加,水利兴修、荒地开垦,军事力量增强;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失败原因:①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②地主、官僚反对。③地方官拒绝执行。④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废除新法。

知识拓展:

1.北宋初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对策

(1)问题:A国家分裂,十国割据。B武将权重,威胁中央集权。C 辽占据幽云十六州。

(2)对策:A 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到979年宋太宗消灭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 为防止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再次出现,宋初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司法权。C 宋太宗两次对辽用兵,均告失败,从此宋军由进攻转为防御,统治者确立了“守内虚外” 的政策,反映了北宋统治者的虚弱。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模式。这是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乱政的教训,其有利的一面在于有效地巩固统一,其不利在于造成军事战斗力低下。

   (2)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这一方面有利于有效地巩固统一,防止分裂;但另一方面却导致地方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造成冗官。

   (3)弱枝强干,守内虚外。这固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3.北宋“积贫积弱”的表现及原因

(一)表现:严重的财政危机;军队的战斗力差;在与辽、西夏的对峙中经常被击败,最终被金所灭。

(二)原因:

⑴北宋对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官僚、大地主占有广大的土地,官僚可以减免赋税,而地主通过各种手段隐瞒土地数额少纳税,致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发生严重困难。

⑵北宋初期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造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官俸和军费开支与日俱增,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⑶北宋政府将精兵强将充作禁军,集中于东京及其附近地区,地方及边境地区的军队较弱,使北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常常败北。

⑷宋辽、宋夏议和后,北宋被迫缴纳大量银和绢,反过来加剧了财政困难。

4.宋代兵制的作用、问题及王安石的对策

(1)作用、问题:宋代沿用唐玄宗以来的募兵制。但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兵将分离。宋朝的兵制使兵将分离,防止了武将专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却造成了军队指挥作战不灵,战斗力下降;同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养兵,募兵的办法,造成兵员剧增。同时,扩编后的军队,素质低下,临阵多败,形成“积弱”“积贫”局面。

(2)对策:一是推行保甲法,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组成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种田,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二是将兵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训练。这样就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可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又可以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同时减少了军队开支。

5.如何认识王安石变法

    (1)从背景看,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进行的改良。

    (2)从变法的内容看,主要用以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再分配。它虽使封建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以根本解决,因而无法真正缓和严重的政治危机。

    (3)从失败原因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变法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没有进行任何调整,反而保护和认可了地主占有的土地。因为变法前面临的危机中,政治危机是根本性的,这一危机是由地主兼并土地、阶级矛盾的尖锐造成的。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也就无法解决农民的问题,当然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次,在地主阶级保守派所代表的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下,新法被废除。

点拨:要重视对改革的认识,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改革在推进历史的发展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要从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以及失败原因等方面分析,对其作用分析,必须结合变法的内容进行。

实例点拨:

【例1】(2000年全国,7)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基本属于初步分析历史因果关系层次的试题。答案:A

讲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内容,解答的关键是对北宋初年统治者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基本对策的认知,也是对阶段特征的考查应用。

提示:本题很好的体现了标题与内容的衔接,提醒学生日常复习中不可忽视目录、标题的作用,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例2】(2003年江苏,5)科举制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北宋创立了

A.武举   B.殿试   C.糊名法     D.进士科

解析:可用排除法来做。“武举”、“殿试”创于唐武则天时,进士科属于隋炀帝时创建。答案:C

讲评:本题是对科举制的考查,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题目的特点是体现各时期科举制的发展变化,日常复习中,要及时联系总结,构建小专题。

【例3】(2005年全国春季,13)王安石变法诸措施中,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教材中有对青苗法作用的明确表述,容易作答。答案:A

讲评: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要求准确理解变法各项措施的内容与作用。

巩固练习

⒈北宋在军事部署上,最能体现其“强干弱支”“内外相制”目的的是 (    )

  A.“杯酒释兵权”,削夺大将兵权  B.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C.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D.禁军分别驻守京师和地方

〖解析〗北宋选精壮之士入禁军,分别驻守京师和地方,达到“强干弱支”“内外相制”。

〖答案〗D

⒉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    B、各州设通判   C、设立转运使    D、设立布政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北宋设转运使管理财政。

〖答案〗C

⒊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

A.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              B.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 

C.州的长官知州由中央派文官担任    D.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制度,故选B。

〖答案〗B

⒋宋太祖在各州设置的通判,其主要职责是(    )

A.征收地方赋税   B.处理地方案件  C.征发国家徭役   D.负责监督知州

〖解析〗北宋在各州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故选D。

〖答案〗D

⒌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重要的政治影响是(    )

A.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       B.避免地方官吏腐败

C.为议和筹措充足的“岁币”    D.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物质条件

〖解析〗将财权收归中央,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物质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D

6.北宋出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政治原因是(   )

A.官员数量增加              B.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豪强地主大量兼并的结果    D.政府赏赐大量田地给朝中大臣

〖解析〗注意理解材料内容和题目要求:政治原因。

〖答案〗B

7.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人民的人身控制(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再认再现各措施的目的和作用,考查学生的识记比较能力。要注意比较三者的相似之处。

〖答案〗D

⒏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抵御西夏和辽的军事进攻   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

〖解析〗注意理解材料中所反映的保甲法的目的为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答案〗B

⒐王安石变法哪一项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  (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比较能力。唐代的“庸”规定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募役法规定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交免役钱,雇人服役,故唐代的“庸”和募役法相似。

〖答案〗B

⒑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从而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形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

  A.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增加官职和官员数量

  B.募兵、养兵的举措可以缓和农民的反抗

  C.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D.改革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解析〗论从史出,根据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弊端: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困难、军队战斗力弱等概括出,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答案〗D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

材料二  (苏轼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   王安石说:“臣以为,苟能摧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转引邓广明《王安石》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实质。

(3)根据材料二,苏轼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

(4)综上所述,可见王安石与苏轼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阅读材料,依据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史料的阅读,从每则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以概括,第⑴、⑵问联系王安石变法增加收入的途径上得出;第⑶问据材料二得出;第⑷问依据四则材料特别是第四则材料的信息,主要考查其成效。

参考答案:(1)地主。(2)抑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3)站在地主阶级立场。(4)地主阶级内部矛盾。王安石通过抑制大地主的暂时利益,增加政府收入,巩固国家政权。既有利于农民和发展生产,也有利于封建国家。

12、对北宋初年宋太祖的政治改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有不同的看法:(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结合史实阐述理由。

解析: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成效显著,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本题创设了探究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可以从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两方面立意,也可以提出其他不同的看法。解题时,一要明确选择的观点,确定其作用主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述,切忌不分主次,观点不明。二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不要遗漏知识点。三要注意史论结合,有论有据,以史实证明观点。四要论述全面,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都要兼顾到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切忌绝对化。五要在答案组织时,若同意积极方面为主,则先答积极方面,再答消极方面,反之亦然。

参考答案:积极方面: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方面:造成了庞大的军队和官僚集团;加剧了人民的负担;造成了政府的财政危机;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备选题:

1.(2004北京春季14)过度削弱地方权力,往往导致国力的衰微。与纠正这一弊端有关的

改革是C

       A.商鞅变法            B.王莽改制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变法

2.(2004江苏历史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D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00年上海7)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C

       A.王莽改制    B.周世宗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4.(2001年上海6)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5.(2004年上海6)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D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6.(2005上海文综7)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其原因是:

    A.国力虚弱  B.豪强争权  C.藩镇割据   D.分封诸侯

7.(2006重庆文综12)不断完善职官制度是历代统治者共同关注的大事。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2007广东卷单科)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D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07广东文基历史)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A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10.(2007江苏历史)(10分)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 ,日:“……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①北宋“积贫”原因 ,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1分 )

②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 ,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4分 )

③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2分)

④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3分 )

答案要点:(共10分)

①冗官。

②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人大为增加。

③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④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

 

 

第二讲 宋、辽、夏、金的关系

 

1.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①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②宋辽的和战 ③西夏的建立 ④宋夏的和战

2.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①金的建立 ②辽和北宋的灭亡③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④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复习重点:宋辽和宋夏战争的性质与和约的内容。

复习难点:正确认识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唐宋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和方式的不同及原因、影响。

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宋、辽、夏、金的关系》

夯实基础

一、辽、西夏建立和宋辽、宋夏和战

    1.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1)契丹兴起:原居辽河上游一带。唐末,契丹人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

    (2)阿保机建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定都上京。936年,耶律德光获取幽云十六州;改国号为辽。

(3)蕃汉分治:中央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统治汉人和渤海人,采用汉制;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权力大于南面官。

    2.宋辽的和战

    (1)宋初:宋太宗为了夺取幽云地区,高梁河之战失败,转入“守内虚外”(对外防御,主要防范人民)。

    (2)澶渊之盟:1004年,澶州之战,辽方提出议和要求,1005年和议。内容:宋每年送给辽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

    3.西夏建立

    (1)羌族的一支,唐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1038年,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

    (2)仿唐宋制度文化。

    4.宋夏和战:1044年议和。内容:北宋册封“夏国主”,给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二、金的建立和宋金和战

    1.金的建立

    (1)由黑水靺鞨发展为女真族。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建立金朝。

    (2)猛安谋克制:目的:加强统治力量。特点:基本社会组织——军事兼行政组织,兵农合一。作用:加速封建化进程。

    2.辽和北宋的灭亡

    (1)金灭辽:联宋攻辽,1125年,辽亡。

    (2)金灭北宋:1127年,金统治者俘获徽宗、钦宗,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原因:北宋统治集团腐朽不堪,没有抵抗的决心。

    3.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1)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来定都临安(杭州),是为宋高宗。

    (2)北方抗金:太行山的“八字军”。

    (3)岳飞抗金:①方针:“连结河朔”。②概况:1140年,郾城大捷。

    4.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1)绍兴和议:时间:1141年。内容:淮水、大散关以北归金统治;南宋称臣;宋向金纳岁币。

(2)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知识拓展

1.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原因、影响

  特点:①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②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用兵失败,对辽、夏、金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③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夏、金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④民族融合是主流,北宋与辽、夏分别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差别逐渐缩小。南宋后期许多蒙古人进入中原。

    原因:两宋国力相对较弱;边疆民族实力增强;两宋实行“求和”政策。

影响:两宋的“求和”政策助长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的欲望,加重了财政负担,赞成积贫积弱的局面;频繁的民族战争虽然给各族人民带来灾难,但也促使了各族人民的接触和交流,形成民族融合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对比:唐朝民族关系的特点、方式、原因、影响

特点:边疆民族以中原王朝为中心互相交往。

方式:挫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如打败东突厥;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机构进行有效管辖,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和黑水、渤海都督府;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云南王、渤海郡王、怀仁可汗等;同少数民族和亲,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等。

原因:①唐朝制度先进,国力强盛;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影响:唐朝加强了汉族和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

注意:尽管唐宋在民族关系方面的特点、方式不同,但都使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传入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各族的发展。这说明不论是在统一政权下,还是在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正确认识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三次和议

  (1)宋政府与少数民族的三次和议活动为辽宋澶渊之盟、北宋和西夏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即绍兴和议)。

    (2)三次和议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宋政权政治腐败,皇帝无心抵抗,导致军事上即使处于有利的形势,也求和送岁币。皇帝苟且偷安,使中央政府内部投降派得势,力主屈辱议和,主战派的主张难以实施。

    (3)三次和议的结果与和议前的情况不相符合,和议前的史实都表明宋军能够打败掠夺者。澶渊之盟前,在寇准的督促下,宋军打退了辽军。东京保卫战以及岳飞抗金的战果都说明,只要中央政府坚决抵抗,人民支持抗战,宋军能够取胜,不至于达成屈辱的和议。

(4)辩证看待三次和议的作用: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宋夏和议后,开展了边境贸易。但岁币的沉重负担,辽和西夏对北宋安全的威胁,却构成了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的重要因素。南宋与金和议后,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三次和议,客观上有利于和平局面的出现和民族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3.对岳飞的评价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抗金将领。他率领的“岳家军”在抗金斗争中功绩卓越,曾在郾城大败金军,并乘机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的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反抗女真贵族掠夺的利益,代表了人民的意愿,是正义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的抗金斗争没有进行到底,但也使金统治者认识到抗金力量的强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南方的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岳飞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岳飞是一位抗金英雄,但不能说他是一位民族英雄,因为宋金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只有那些在捍卫中华民族利益,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当然,岳飞也是封建统治者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且他的忠君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抗金斗争。

实例点拨

【例1】(2003年上海,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述怀       (宋)李纲

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

………

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四方?

中原夷狄相盛衰,圣哲从来只自强。

(1)“胡骑”指什么?

(2)“退避”指朝廷的什么政策?

(3)中原指什么地方?

(4)李纲为何如此述怀,渴望自强?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必须注意材料中的暗含信息,如诗的作者是宋人李纲,此人是北宋末年抗金的主战派,由此解题便较容易了。

〖答案〗:(1)金兵  (2)求和或投降  (3)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如答汉族地区、宋朝疆域、黄河流域等亦可)  (4)金兵入侵、皇帝荒淫、主和派得势,李是主战派。

[讲评]本题用李纲的诗词入题,题目设计比较新颖。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内容与历史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创设历史思维的情境,在文综考试中这种题目将会增加。日常复习中,注意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衔接。

〖链接·点拨〗中国古代史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概念,教材中并未明确解释,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明确,并提醒学生注意与当今地理位置的对照,加强学科综合。

【例2】(2002年上海,22)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  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推理判断的能力。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金”是我国古代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但是金军南下并未能在客观上加快社会的发展。另外,题干所给前提和结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答案〗:B

[讲评]本题设题的方式新颖,易激发学生兴趣。主要考查考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平时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巩固练习:

1.辽、夏、金三个政权的相似之处有(   )

①受汉族文化影响 ②与宋朝有和有战 ③与宋朝并立 ④实行蕃汉分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比较能力,前三项是相似之处,金政权没有实行蕃汉分治,故选C。

〖答案〗C

2.唐朝末年许多中原地区人民来到契丹境内,主要是因为(    )

A、中原地区藩镇割据混乱

B、契丹势力不断扩大

C、契丹人希望学习汉族先进经验

D、汉族人要帮助契丹人向封建制过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唐末中原人民北迁主要是因战乱,故选A。

〖答案〗A

3.宋朝曾把契丹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名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戌”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种现象约出现于(    )  

  A.潼渊之盟前    B.澶渊之盟后

  C.宋金和议前    D.宋金和议后

〖解析〗从材料内容看,这些名称的改变反映了“和平”意思,澶渊之盟后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客观上达到了这一效果。

〖答案〗B

4.与北宋并立,“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解析〗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应明确材料中提供的区域范围,且与北宋并立,故选A。

〖答案〗A

5.下列关于阿保机和元昊的相同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建立了本民族的政权  B.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C.积极引进汉族文化    D.与宋议和并接受册封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比较能力,前三项是相同点,故排除,选D。

〖答案〗D

6.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A.助长了契丹的势力    B.延缓了北宋的灭亡

C.缓和了民族矛盾      D.维持了长久和平

〖解析〗阅读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说明和平已久。

〖答案〗D

7.岳飞《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的“靖康耻”指的是(    )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金军掳掠宋徽宗、钦宗

C.宋高宗解除岳飞兵权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对金称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靖康之变”中金军掳掠宋徽宗、钦宗。

〖答案〗B

8.宋辽、宋金和议,宋朝都要 (    )

A.称臣纳贡   B.输送岁币  C.割地求和   D.联姻和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准确记忆能力,宋辽、宋夏、宋金和议宋朝都要送岁币。

〖答案〗B

9.绍兴和议规定的南宋与金的分界线是(    )

A.长江   B.黄河   C.东起黄河,西到大散关    D.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

〖解析〗考查绍兴和议的内容,南宋与金的分界线是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

〖答案〗D

提高篇:

10.绍兴和议后宋金对峙局面能够保持下去的主要原因是(   )

A.双方恪守和议     B.为对付蒙古进攻而结盟

C.双方力量的均衡   D.南宋人民的抗金斗争

〖解析〗熟记教材内容不难得出,绍兴和议后,宋金之间又进行了几次战争,金始终不能灭南宋,因为双方力量基本均衡。

〖答案〗C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绍兴和议后,宋金开始在沿边地带陆续设立许多榷场,以管理商业往来事宜……宋对金的输出主要以茶为大宗,其次为南方的绢帛、麻布、木棉及生姜等药物。另外,宋的书籍亦为重要商品之一……金对宋输出的有皮毛、人参、甘草、马匹、盐等物品。

材料二   官办的榷场贸易不断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大部分榷场时罢时复……走私贸易仍很盛行。绍兴十三年(1160年),官僚王淮向宋廷报告说:淮南淮北间走私贸易量非常大,将洲的郑庄“号为最盛”,每年从这里卖于北贾的茶不下数万,耕牛多至七八万头。……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也有把军事物资,如马鞍、刀剑、犬皮马、沙鱼皮等贩到北方的。宋政府对此严加禁止。

                                       ——以上材料均摘自《简明宋史》

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宋金双方交易的商品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出现走私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3)榷场贸易和走私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考查的不是经济发展的内容,而是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第⑴问从材料一中不难得出;第⑵问原因在材料中有明确信息:“不断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说明的问题需要概括得出,考查理解概括能力。

〖答案〗(1)金对宋输出的都是土特产;宋对金输出的除了土特产外,以手工业品和书籍为主,说明南方经济文化水平高于北方。

(2)由于受政治斗争的影响,官方贸易机构的职能受到限制和削弱。说明南北方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政治势力阻挡不了的。

(3)各族人民的长期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本土混乱,使沿边一带汉人大批流入安定的辽帝国国境……带给契丹人农工业高级生产技术和更高级的国家管理技术。契丹人所以能超越突厥、回纥,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帝国,全靠汉人的贡献,所以辽帝国把汉人当作智慧之源,……它的政府组织,完全为迁就汉人而设。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后金兀术到中国,掠得中国士大夫,教之立制,定分陛,昔金人草居野处,今者城郭宫室,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

――《宋史?陈亮传》

材料三  金帝国汉化太深的现象之一是,政府中繁文缛节,一切以失败在自己手下的宋帝国为蓝图,国家阶层惟一的工作是比赛谁更能敷衍。遇有事情,都希望由对方决定,以便失败时自己不负责任。……中国历代王朝将亡的各种亡征,一一具备。

――柏杨《中国人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汉人迁入给契丹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政策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少数民族政权汉化的必然性。

(4)材料三表明了什么样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⑴、⑵问主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容易作答;第⑶问分析必然性要注意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需要、目的及与汉族生产力发展的差距方面分析;第⑷问首先注意是观点题,需明确观点,然后逐一作答。

〖答案〗(1)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促进了契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势力。

(2)任用汉人,学习汉族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汉族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进步;民族间友好往来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巩固统治,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汉化政策。

(4)金朝汉化太深导致金的灭亡。不正确。金实行汉化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金灭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所致。

备选题:

1.(2000年全国38)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拔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材料三  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米曲)俱贱,科役不烦故也。

——余靖:《武溪集·河北椎盐》

回答:

    ①辽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其历史作用。(6分)

    ②材料三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4分)

答案要点:(10分)

    ①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3分)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3分)

    ②不全面。(1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辽政权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仿行汉法,逐渐向封建制转化。(3分)

2.(2000年上海7)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C

       A.王莽改制    B.周世宗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3.(2001年上海6)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C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4.(2004全国文综一18)图4为西夏木活字(佛经)印本。

关于这一印本及其所传递的历史信息,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C

      A.西夏与宋朝文化交流密切   

B.西夏文明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

C.西夏文字的创制没有仿照汉字   

D.西夏木活字印本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5.(2000北京安徽春季10)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D

     ①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②元昊在兴庆称帝

    ③澶渊之盟                                  ④王安石变法

      A.②③④①         B.③①④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6.(2005上海文综7)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其原因是:

    A.国力虚弱  B.豪强争权  C.藩镇割据   D.分封诸侯

7.(2006北京文综14)善于把握机会,通过谈判谋求和平局面,历史为此提供了例证。宋辽通过渲渊之盟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这次议和的背景是B

A.辽国财政无力支持战争     B。辽军的进攻受到遏制

C.北宋在财政上非常充足     D。北宋军事占绝对优势

8.(2006全国文综37)(32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会宁(黑龙江阿城)及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矣,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9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10 分)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的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4)考生回答出以下任一内容,如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个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言之成理,即可赋分。照抄题干和所给材料,不得给满分。

9.(2007全国文综一)(2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金大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

解析:(1)本问考查的是考生识图的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依据所给地图作答即可。

(2)解答原因时注意对材料的分析,可从燕京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以及上京在统治方面的弊端等方面作答。

解答影响时可从对社会发展、民族融合以及迁都之后对北京地区的影响、对以后历代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1)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2)原因: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影响: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历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第三讲  元朝的统治

1.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①蒙古的兴起 ②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2.元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③元朝的灭亡

复习重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与新制度、机构的创立。

复习难点:全面认识元朝的历史地位;正确认识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元朝的统治》

夯实基础:

一、蒙古的兴起

    1.蒙古兴起: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1206年,斡难河源大会,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

    2.扩张战争:向西,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打到印度河流域;灭西夏、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元朝统一: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燕京,称为大都;1276年攻占临安,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

    2.抗元斗争:南宋大臣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元,表现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崇高气节。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民族迁移:汉族迁居边疆,少数民族迁到中原、江南,加速民族融合。

    2.“汉人”概念扩大: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被视为“汉人”。

    3.的民族形成: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阿拉伯人与汉、蒙、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回族。

    4.强边疆管辖:①元世祖设澎湖巡检司,辖澎湖、琉球(台湾)。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属宣政院辖地。③元政府封藏族首领八思巴为国师,请其创制蒙古文字,称为“八思巴蒙字”。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

    1.中央

    (1)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同时直接管辖河北、山西、山东。

    (2)枢密院: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3)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

    (4)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2.地方: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对后世影响深远(省的建置沿用至明清、当代);重要行省:北——岭北行省;东北——辽阳行省;江浙行省辖闽浙台;湖广行省——包括南海诸岛在内;西南——云南行省。

    五、元朝灭亡

1.原因:①政治腐败,徭役沉重,阶级、民族矛盾激化。②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2.经过:①1351年,刘福通领导红巾军起义,各地响应。②1368年,朱元璋攻占大都,灭元。

知识拓展:

1.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的条件及意义

  条件:①蒙古统治集团掌握着强大的武装。②战略战术运用正确。③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意义:①结束分裂,奠定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②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的开发。③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④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⑤促进了蒙古族的汉化及向封建社会转化。

点拨:与秦隋统一的条件、意义对比分析,思路上一致,相比之下,元朝的统一是落后对先进的征服,主要依靠强悍的军事力量自北向南实现统一。但元朝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要加强与秦隋两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比较。

2.元朝制度的影响

  ①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③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全面认识元朝的历史地位

  (1)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措施,使中国的疆域更加幅员辽阔。

    (2)首创行省制度,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的举措,对后世乃至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3)民族融合出现又一次新高峰,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4)对外贸易发达。

  对秦、隋、元历史地位的评价进行规律总结,从统一、制度建设、基础工程建设、民族交往、对外交往、世界地位等方面评价。

4.正确认识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蒙古军队在灭南宋的过程中掠夺破坏,文天祥面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体现了坚贞不屈和不畏强暴的崇高民族气节,其斗争具有保护汉族社会生产、反对民族压迫的意义,因而是正义的。这与元朝统一符合历史的潮流并不矛盾。因为元朝统一的进步性是从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角度来评价的,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是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而言的,因此都应该肯定。

实例点拨:

【例1】(2004年上海,7)“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昭,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一王朝的兴起   

A.宋      B.元    C.明     D.清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解析型选择题,需要根据材料提供的建立特征,如平西夏,灭女真,定南昭,下江南等,判断相关的王朝。

〖答案〗:B

[讲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只是用材料的形式来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几个关键信息。

【例2】(2004年北京文综卷,14)我国东北地区在元代属于

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宣政院辖地     D.黑水都督府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回忆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管理情况,东北属于辽阳行省。B是管辖蒙古高原及今西伯利亚地区,C是西藏地区,D不是元朝的机构。

〖答案〗A

[讲评]本题主要是对重要地理概念及地理位置的考查,需要考生平时认真读图、识图,同时对边疆重要区域及时进行纵向专题总结整理。

巩固练习:

1.蒙古汗国及元朝统一过程中,先后攻灭的政权是 ①金 ②西夏 ③南宋  ( )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①③

〖解析〗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76年灭南宋,故选D。

〖答案〗D

2.标志着元朝统治中心完成向中原转移的历史事件是 (  )

A.1234年,灭金        B.1271年,改国号为元

C.1272年,定都燕京    D.1276年,灭亡南宋

〖解析〗仔细阅读教材可知,1272年,定都燕京,称大都,元朝统治中心完成向中原转移。 

〖答案〗C

3.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其职能与唐朝的哪一机构相似?(    )

A.尚书省  B.门下省   C.中书省   D.吏部

〖解析〗准确记忆各机构的职责,唐朝的尚书省和元朝的中书省掌管中央行政。

〖答案〗A

4.元朝时,由我国中央政府首次实施直接行政管理的地区包括 ①西藏 ②新疆 ③台湾 ④外蒙古(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准确记忆教材内容:西藏、台湾首次归元朝中央政府管辖。

〖答案〗C

5.元朝时,不属于中书省管辖的地区是(   )

A.山西  B.云南  C.河北   D.山东

〖解析〗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

〖答案〗B

⒍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属于(    )

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黑龙江行省  D.吉林行省

〖解析〗结合元朝疆域图中辽阳行省的地理位置,用直选法选出,考查读图识图能力。

〖答案〗A

⒎今天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属元朝的哪一行省管辖(    )

A.湖广  B.江西  C.江浙   D.云南

〖解析〗读元朝疆域图可知。

〖答案〗B

⒏元朝时与汉、蒙、畏吾儿等民族杂居、通婚形成回族的是(     )

A.波斯人、罗马人      B.罗马人、土耳其人

C.罗马人、阿拉伯人   D.波斯人、阿拉伯人

〖解析〗准确记忆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考查基本的识记能力。

〖答案〗D

⒐元朝大一统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民族迁徙 ②民族融合 ③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 ④新的民族的形成(    )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解析〗元朝史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教材对此表述比较全面,要准确记忆教材内容。

〖答案〗B

⒑元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令空其人以为牧地也。”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         B.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

C.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   D.落后民族最终被中原先进文明所征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所述内容是蒙古族落后的生产方式被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所取代。

〖答案〗D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及其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道,定人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材料二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尊用汉法,其故何如?”

材料三 世祖即位之初,首昭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材料四 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生,乃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讲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以上材料均据《元史》

回答:

(1)据材料概括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

(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元朝的历史,依据材料二分析元朝为什么推行“汉法”?并指出由此可得出什么规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⑴、⑵问主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但阅读量较大,需认真阅读概括;第⑶问难度较大,只有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认真分析综合才能找出正确答案,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

〖答案〗(1)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族官制;任用汉人做官;建立都城,学习汉族的礼节;重视农业生产,采用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学习接受儒家思想理论。

(2)“汉法”是指当时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3)因为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由蒙古高原进入中原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后,只有改变落后的“旧俗”,适应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才能巩固其统治。规律:落后的征服民族必然被他们所征服的先进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12.郡县制和行省制是中国古代的两种重要的地方统治制度。请回答:

(1)郡县制是怎样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2)元朝为何要实行行省制度?总结行省制度实行的影响。

〖解析〗本题具有小专题性质,引导学生注意前挂后联,及时进行总结。第⑴问郡县制的主要特征需要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难度较大;第⑵问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1)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建立县制,为郡县制奠定了基础。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特征:郡县是地方行政单位,其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2)原因:元统一后,疆域辽阔,为对地方实行有效统治,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

影响:为我国明清以及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备选题:

1.(2007上海历史)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B

①行省制    ②州郡县制   ③郡县制    ④道州县制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2.(2007江苏历史)右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D


  A.①    B.②        C.③    D.④

3.(2007全国文综二)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B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院      C.理藩院        D.乌斯藏都司

4.(2006四川文综12) 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是B
A.西域都护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理藩院

5.(2005全国文综1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B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

6.(2002年上海8)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A

       A.设置行政机构                          B.抵御外国入侵

       C.实行改土归流                          D.册封宗教领袖

7.(2000年上海9)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将台湾纳和其行政管辖范围的是  C

    A.三国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第四讲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复习内容:科学技术;理学;文学。

复习重点:科学技术。

复习难点:宋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历史地位;宋代文化现象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夯实基础:

一、宋元文化特点:封建文化高度繁荣

    1.科学技术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进步起重要作用。

    2.理学产生、宋词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3.民族文化进一步交融,又各具特色。

二、科学技术

    1.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期由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比西方早400年。

    2.指南针:①宋代航海普遍使用。②13世纪传入阿拉伯、欧洲。

    3.药:①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南宋发明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③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传入欧洲。

    4.宋沈括:《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5.郭守敬:①创制了简仪、高表等近20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②主持编定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三、理学

    1.含义: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2.代表:朱熹是集大成者。

    3.张: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②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四、文学

    1.词

    (1)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他的词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宋词繁荣的原因:①由于宋代的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队伍扩大;只用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于是词广为流行。②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使得一些作家采用词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①苏轼是宋词中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对后世影响很大。②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很高水平。

    (4)婉约派词人柳永和李清照:①柳永: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代表作有《雨霖铃》等。②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

    (5)陆游的诗词:①陆游的词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②陆游也有一些婉丽飘逸的词作。

    (6)话本:①话本是宋代新兴的一种世俗文学。②话本对后世的小说和戏剧很有影响。

    2.元曲

    (1)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元曲。

    (2)含义: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3)关汉卿是元代剧作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知识拓展:

1.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①两宋时期的经济在隋唐盛世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经济的高度发展为科技、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②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中原和南方出现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③两宋政府重视教育,宋代的学校制度更加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推动了文化的繁荣。④这一时期,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学习和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进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⑤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一方面将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⑥这一时期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隋唐的文化成果,继续向前发展。

点拨:各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一般从政局、政策、经济发展、民族交往、对外交往等方面分析总结,但要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征。

2.宋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历史地位

  ①高度发展,是我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如三大发明、宋词、史学、绘画成就等。②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大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如沈括的《梦溪笔谈》、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③全面繁荣,取得辉煌成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异彩纷呈,辉煌灿烂。④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少数民族对祖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如辽金的印刷术、火器制造、绘画等。⑤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文学艺术影响很大。

3.宋代文化现象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一定文化现象都是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宋代历史更是集中证明了这一点。

    ①宋代科举制发展,私人书院也注重按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德行,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和封建制度完善的表现。②词是新体诗歌的发展,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兴起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③李清照作品的忧伤、辛弃疾作品的壮怀、陆游诗对统一的渴望,是当时民族矛盾和民族政权并立的反映。④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直观地反映了宋代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纵横:从文综角度注意联系政治课中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来理解分析一些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即一定文化都是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实例点拨:

【例1】(2002年新课程文综,1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解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理”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出发,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里的“天理”,是把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神圣化。

〖答案〗:C

〖讲评〗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无论怎样演变,其本质意图都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这种选择题体现的是一种历史感。

【例2】(2005年全国卷Ⅰ,19)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文化发展原因的把握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结论的认知。宋代出现的话本是一种市民文学,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适应市民文化需求的话本应运产生。

〖答案〗B

[讲评]基本属于初步分析历史因果关系层次的试题,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认识。日常复习中,注意对单元阶段特征的理解应用。

巩固练习:

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在11世纪中期,欧洲人用活字排版印刷应出现在(   )

A.14世纪    B.15世纪   C.16世纪      D.17世纪

〖解析〗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西方早4个世纪。

〖答案〗B

2.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项成就不可能会记载在(   )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解析〗从四部著作出现的朝代来判断,印刷术发明于宋代,而A为北朝的著作,C、D为明朝的著作。

〖答案〗A

3.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的著作是    (    )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营造法式》    D.《农政全书》

〖解析〗是对再认再现能力的考查。

〖答案〗B

4.下列关于《梦溪笔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记载了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  

B.由明代人编写

C.作者是郭守敬            

D.是记载“靖康之变”的史籍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可用直选法。

〖答案〗A

5.下列关于科技方面成就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领域         B.北宋开始用活字印刷书籍

C.元朝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D.元朝时欧洲出现火药武器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是在北宋。

〖答案〗C

6.元朝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杰出成就是(    )

A.留下了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B.主持全国天文测量,编写了《授时历》

C.使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                D.发明了测量经线的科学方法

〖解析〗A为战国时期,C、D为唐朝时期。

〖答案〗B

7.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   )

A.阿拉伯商人   B.意大利的传教士   C.日本的“遣唐使”    D.中国航海家

〖解析〗从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可知。

〖答案〗A

8.宋词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市民队伍的扩大    C.阶级矛盾尖锐    D.民族矛盾复杂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经济发展是根本。

〖答案〗A

9.适应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需要的文化现象是 ①理学的形成 ②宋词的繁荣  ③话本出现 (    )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解析〗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理学作为封建统治思想与政治统治有关,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没有直接联系。

〖答案〗D

10.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   )

A.揭露政治腐败   B.同情人民苦难   C.渴望国家统一    D.歌颂壮美山河

〖解析〗从两宋之交的时代特征出发分析:两宋之交政权并立动荡,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答案〗C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宝三年(970年)五月……时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命试验,且赐衣物束帛。……〔咸平三年(1000年)八月,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箭、火炮、火蒺藜,造船务匠项绾等献海战船式,各赐缗钱……开庆元年(1259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注:子窠,似今子弹),如放烧,燃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步。〕

                                               ——摘自《宋史· 兵志·器甲之制》

材料二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传于世。

                                                         ——《宋史·沈括传》

材料三  守敬因奏:“唐一行开元年间令南宫说天下测景,书中见者凡十三处。今疆宇比唐朝尤大,若不远方测量,日月交食分数时刻不同,即目测验人少,可先南北立表,取直测景。”帝可其奏。遂设监侯官一十四员,分道而出,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

                                                    ——《元史·郭守敬传》

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为什么会频繁地制造火器?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沈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梦溪笔谈》一书有何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郭守敬哪项重要成就?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重要成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⑴问主要依托材料及北宋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第⑵、⑶从材料及所学知识中概括。

〖答案〗①北宋时期,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政府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制造火器。

②沈括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创制了“十二气历”,写有《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部笔记体的著作,内容广泛,记述了我国古代许多科技成就,也有沈括自己的不少科学创见,在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有重要价值。

③郭守敬主持的元朝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工作。他还创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编成了同现行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的《授时历》。

12.英国人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优点就在宋代。”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概括分析能力。注意关键词“科技史料”、“宋代”,即宋代的突出科技成果及原因。

〖答案〗史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是在宋代完成和进一步发展的。如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有划时代的发展,并逐渐传到外国;《梦溪笔谈》等著作出现。原因:历代科技文化的高度发达奠定的基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中外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

备选题:

1.(2002广东历史6)下列关于《梦溪笔谈》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记载了许多古代科技成果               B.由明代人编写

   C.作者是郭守敬                         D.是记载“靖康之变”的史籍

2.(2005全国文综19)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B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3.(2005全国文综III第13题)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A

A.佛教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4.(2006四川文综15)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作品的突出特点是A
A. 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
B. 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C. 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 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5.(2007四川文综)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B

A.官僚          B.市民       C.皇族          D.农民

6.(2007江苏历史)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14分)

答案要点:(共14分)

①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为孔子(孔丘)。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还主张“礼”(贵贱有“序”)。

②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孟轲)。他发展了孔子学说,主张仁政。

③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为董仲舒。他对儒学加以发挥,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为朱熹。他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⑤先秦儒学只是众多思想流派(答“百家争鸣”亦可)中的重要一家,从西汉武帝时开始儒学居于统治地位,明清两代新儒学(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单元提升

阶段特征:

    本单元以宋元为主线,兼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辽、夏、金、蒙古等兴衰。具体特征为:

⒈政治上:①由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②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⒉经济上:①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超过前代。②经济格局发达重大变化,经济重心南移。

⒊民族关系:①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②民族交往增多,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③民族融合的进程加快,到元代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融合高潮。

⒋对外交往:①对外交通以海路为主,出现许多著名海港。②海外贸易发达。

⒌科技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并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专题总结

1、关于中国古代的变法或改革

(1)我国古代的变法或改革的含义

    改革或变法,是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进行全部或部分(某些环节)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历史是在不断变革中向前发展的,我国古代先后出现过许多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著名改革与变法。

(2)重要改革与变法

    奴隶社会有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封建社会先后有战国时期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北宋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金世宗改革、明朝张居正改革等。

(3)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主要类型

①按性质划分主要有: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等;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金世宗改革、张居正改革等;少数民族易“旧俗”兴“汉法”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②按目的划分主要有:富国强兵、争当霸主——管仲改革;克服统治危机——王莽改制、“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克服时代弊政、顺应统一趋势——周世宗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维护统治——北魏孝文帝改革、金世宗改革等。

③按结果分主要有成功或失败两大类型。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周世宗改革、金世宗改革等效果显著;王莽改制、“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虽成效不一,但最终都没有逃脱失败的结局。

(4)我国古代改革的本质与规律

任何变革,从本质上看,都是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本不适应,这就必须对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根本的改革,具有革命性。改革的成功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如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而这类改革引发的斗争往往是新旧阶级间的斗争,异常残酷,常常伴随着流血冲突。另一种是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需要在维护根本制度的前提条件下,对统治政策进行局部的调整,具有改良性质。这种改革往往涉及到对封建国家、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利益进行再分配,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等保守派的反对,容易失败。改革引发的斗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权益争斗,如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等。

(5)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如王莽力图改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遭到失败。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大获成功。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等。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措施与用人是否得当等。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的负担与困苦。

⑹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的规律认识与启示:

规律认识:王朝初期改革比较容易成功,中后期则常常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①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农民起义猛烈冲击陈章旧制,旧秩序土崩瓦解,为新王朝的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政治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根深蒂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②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③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改革的主将则缺乏这种权威。

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②革除社会弊端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③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④改革必然涉及某些阶层的特权与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2、契丹、党项封建化进程的相同点

(1)社会进程相同。兴起之初社会形态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过着游牧生活。(2)封建化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受到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化的影响。(3)采取的措施相同。都建立政权,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各项制度,仿照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4)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同。都采取“蕃汉分治”的办法来分别管理不同民族地区。(5)和宋朝的关系相同。都曾和宋朝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后又都与宋朝议和,接受宋的“岁币”,议和后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局面。彼此间官方和民间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进一步推动封建化进程。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⑴南移的过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南朝时,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推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开始赶上北方。②隋唐时期,广州、成都、扬州等南方城市地位突出,大运河贯通南北,说明南北基本并重。③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已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⑵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多、经济多次遭严重破坏,加之黄河流域开发较早,资源过度开发,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②南方相对和平稳定,江南统治者为壮大统治势力,重视经济发展。③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在三国、两晋和南宋时曾经三次大规模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与江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⑶南移的影响:①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江南成为各个朝代的粮仓钱库。②为了把钱粮运往北方,开凿了大运河,漕运和海运兴起。③对外贸易由陆路为主转为海路为主。④新的生产关系首先在江南产生,南方文化名人辈出。

4、我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影响及对我们的启示   

以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为代表的中国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是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象征。它证明中国曾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中国文明曾经影响了全世界的进步与发展。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和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直接影响了亚、非、欧的文明与进步。当阿拉伯人应用中国的指南针并传人欧洲后,不仅仅是辨别了海上航行的方向,更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中国的火药传人欧洲,为新兴的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当造纸术和印刷术紧密结合传人欧洲后,不仅打破了僧侣垄断“羊皮文化”的现象,而且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乃至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创造强大的思想武器准备了条件。但是,近代的炮火击碎了美好的梦想而使其被埋人记忆中,国土的沦丧和民族传统,唤醒着国人去奋斗、去探索。以史为鉴,科技文化发展的条件和氛围营造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5.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分裂的一般规律

(1)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一般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即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其出现的一般原因在于:

1、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是分裂出现的根本原因。

2、地方割据势力的恶性膨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削弱是重要原因。

3、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4、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民族矛盾尖锐并激化。

5、民族融合不稳定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

(2)中国古代封建分裂割据给社会造成的一般影响。

1、影响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社会生活。

3、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各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5、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扩展。

6、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对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分裂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应作具体的分析,既要分析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

单元检测:

根据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回答1—3题。

1.北宋采取“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所产生的作用是  (  )

  A.内外相制    B.强干弱枝    C.防止地方专权    D.防止武将专权

〖解析〗本题为材料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内容,A符合题意。

〖答案〗A

2.宋初设立枢密院的目的是为了( )

A.集中军权    B.集中行政权  C.集中财权    D.集中司法权

〖解析〗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答案〗A

3.“时方阕守师,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 (  )

A.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防止分裂割据   

C.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D.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内容分析。注意题目要求“实质”。

〖答案〗D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的一次重要变法,变法的措施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此回答4—8题。

4.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    (   )

A.政府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地主兼并农民以便于筹集军饷

C.搜刮百姓钱财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

〖解析〗本题为材料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内容,B符合题意。

〖答案〗B

5.王安石变法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

A.财政危机     B.土地兼并    C.冗兵冗官      D.辽和西夏的威胁

〖解析〗再认再现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具体内容可知,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6.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解析〗要准确记忆变法的内容,从各项措施的影响上考虑。

〖答案〗A

7王安石采取的措施中,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和促进商品交流的是    (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保甲法

〖解析〗要准确记忆王安石变法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

〖答案〗C

8.在王安石变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农民       D.皇室

〖解析〗变法的途径主要是在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之间进行利益的再分配,必然遭到其反对。

〖答案〗A

宋元时期,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并发展到新阶段。据此回答9—15题。

9.辽太宗耶律德光统治时期,采取了“胡汉分治”的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   )

A.适应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B.巩固契丹族的奴隶制度

C.为了笼络扶植汉族地主官僚       D.顽固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行“胡汉分治”的原因是统治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推出A符合题意。

〖答案〗A

10.关于“澶渊之盟”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是在北宋军队失败的情况下签订的    B.反映了北宋统治者的虚弱

C.是宋辽关系由战到和的转折          D.就其客观影响来看有其历史的进步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注意是逆向选择题。

〖答案〗A

11.史学界认为,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虽经常发生冲突,但合作交流、和平交往仍是主流。其中宋辽的长久和平关系开始于(   )

A.北宋在边境设立榷场后      B.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

C.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后      D.辽占幽云十六州后

〖解析〗再认再现澶渊之盟的客观影响,B符合题意。

〖答案〗B

12.毛泽东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下列说法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A.统一蒙古各部     B.建立元朝    C.创立一系列制度   D.发动一系列战争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忽必烈建立元朝,故选B。  

〖答案〗B

13.岳飞抗金得到人民尊敬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    )

A.“岳家军”纪律严明         B.岳飞与投降派势不两立

C.抗金符合中原人民利益       D.岳飞忠君爱国

〖解析〗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至上的原则角度来理解。

〖答案〗C

14.元朝时管辖斡难河源一带的行省是    (    )

  A.辽阳行省    B.中书省    C.岭北行省    D.宣政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准确记忆岭北行省的地理位置。

〖答案〗C

15.宋元时期民族融合所具有的特征是 ①既有战争,又有议和  ②由民族政权对峙到走向统一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④新的少数民族形成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再认再现宋元时期民族融合的基本史实,都符合题意。

〖答案〗D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思想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大成就,回答16—20题。

16.宋元时期,我国文化高度繁荣,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不包括(   )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郭守敬《授时历》     D.《大衍历》的制订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大衍历》是唐朝时期的成就。

〖答案〗D

17.以下对元代文学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出现         B.元曲分为元杂剧和散曲

C.散曲是当时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     D.关汉卿是元杂剧的杰出代表

〖解析〗散曲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

〖答案〗C

18.两宋时期出现较高艺术成就的主要条件是(   )

A.隋唐时期奠定了良好基础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D.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属最佳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条件,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项为主要条件。

〖答案〗C

19.下列哪位词人的词中不可能有反映金军南下的内容(   )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解析〗从“金军南下”判断时代,应该是南宋,苏轼为北宋文学家。

〖答案〗A

20.中国古代“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了世界”的科技成就是 ①张衡的地动仪 ②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③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④僧一行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注意关键词“改变了世界”,造纸术、印刷术符合题意。

〖答案〗B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按:以下为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内容)

    (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肖太后为叔母;

    (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币”;

    (三)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

    材料二  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宋又实行经济封锁,人民“饮无茶,衣帛贵”,弄得夏国民怨沸腾……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号,宋册封为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银帛茶二十万五千。

    材料三   在宋、夏战争正紧张的时候,辽派使臣刘六符向宋施加压力,再次索取关南地(后周世宗从辽夺取)。宋派富弼使辽,答应每年给辽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才算了事。澶渊之盟时给辽的物品称为“岁币”,这次改为“蚋”字…… 

                                             ——以上材料均摘自《简明宋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盟约内容有何特点?其维系的基础是什么?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宋夏和约与宋辽盟约有何不同?其说明了什么?

  (3)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指出两次宋辽盟约的不同点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解析〗围绕两宋民族关系设题,切入点很好,立意在于考查学生对宋辽、宋夏和议本质的认识。第(1)问盟约内容的特点可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去思考,维系的基础当然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第(2)问宋夏和宋辽盟约的不同也要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去思考,比如政治上,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而夏则取消帝制,接受宋的册封;经济上,宋向辽、夏输纳的银绢的称呼也不同。要仔细阅读材料,体会其细微差别。

〖参考答案〗(1)特点: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宋妥协退让。基础:以当时双方力量对比的均势为前提。

  (2)不同:政治上夏国妥协接受册封,经济上岁币的名义不同。说明当时夏国力量弱于宋,且双方都急于讲和。

  (3)第二次宋进一步退让,使双方政治上出现了不平等关系。原因:与当时形势及其造成的力量对比变化有关,但主要是宋妥协造成。

22、请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图一 五代十国后期形势                    图二 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

  图三  宋金对峙形势示意图                图四  元朝疆域图

    (1)图二与图一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

    (2)图三与图二相比,又有何变化?图中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一线是如何形成的?你对此有何认识?

    (3)图四与前三幅图相比,最大变化是什么?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以四则地图作为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图一中原地区政权林立,国家分裂;图二中原地区统一,北有辽和西夏少数民族政权;图三中南宋统治区域明显减少,“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一线”实际上是绍兴和议划定的分界线;图四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统一,进而分析统一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变化: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如辽、西夏等并立。

   (2)南宋偏安于江南,统治区域比北宋缩小。

形成: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双方以此为界。

认识:对南宋而言是屈辱和议,加剧了南宋人民的负担,是南宋朝廷腐败结果。但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确定,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3)变化:元朝结束了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统一。

   原因:人民渴望统一,民族融合加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蒙古运用了正确战略技术,有强大武装力量,而此时其它地区统治腐朽等等。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唐后期起,中经五代十国,社会历经动乱土宇分割,人士流离,不少读书人为免遭杀身之祸,只得遁迹田野,隐居不仕。故赵宋政权建立之初,一时出现“士不求禄,官不充员”的状况。

材料二  北宋政府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并在政治、经济上给举子以各种优待。……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三月二十一日,朝廷明诏规定:“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或……声教未通之地(边远地区),许于开封府,河南府寄应。”(注:唐代科举有门第限制,“工商、杂类”子弟和边远地区的士人均无权参与科举。“解送”、“寄应”为选送参加科举之意。)

材料三  考《宋史》本传及明朱希召《宋代科状元录》载,北宋仁宗一朝的十三榜进士第一人,就有12人出身于平民之家……《宋史·宰辅表》载,有宋133名宰相中,由科举出身的人达到123名之多,大大高于唐代的比例。

——以上均引自《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

材料四  北宋中朝以来,科举考试重文词而轻德行的矛盾日益突出。……范仲淹、王安石指出:国家专以词赋取人,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

——《中国教育通史》

依据上述材料,评述北宋政府改革科举制的原因、措施及结果,并谈谈你对选拔人才原则的认识。

〖解析〗本题充分利用材料本身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考查阅读理解、分析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注意提示项“依据上述材料”,前三问都直接取自材料,第四问考查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水平,从第三问的解答中得出认识,所以答好第四问的关键是解答好第三问。

〖答案〗原因:北宋初年,人才匮乏,为了获取所需人才,巩固统治。

措施:政府扩大科举取士名额,在政治、经济上给举子以优待,打破了唐代科举门第的限制,允许出身低贱和边远地区的人参加科举考试。

结果:一大批出身低贱的人通过科举当了官,扩大了统治基础;科举考试重文词而轻德行,造成所选人才在德才方面的偏颇。

认识:选拔人才应依据德才兼备的原则。

24.(2005上海文综28)匈奴的西迁与汉人的南移

材料一:在欧洲,有人认为今天的一部分匈牙利人是西迁的匈奴族后裔。这些匈牙利人的长相与一般欧洲人明显不同:他们的民歌曲调与我国陕北、内蒙相似;他们也像陕北人一样吹唢呐和剪纸,甚至说话的尾音也有点相似。

材料二: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科学家试图用“基因解码”的方法研究北方移民如何改变南方人的遗传结构,并已得到初步的研究成果。

问题:(6分)

(1)匈奴西迁开始于哪个朝代?原因是什么?(2分)

(2)中国古代史中原始地区有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3分)

(3)上述两则材料用了民俗调查、基因分析等研究方法,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用哪些方法研究人口迁徙问题?(1分)

参考答案:(1)东汉或汉朝;窦宪打败北匈奴或汉军打败匈奴。(2分)

(2)汉代末年、魏晋时期、唐代中后期、宋金对峙时期。(3分)

(3)文献查阅(家谱、言志、专著)、实物(碑刻)、实地调查等。(1分)

25.(2005北京春季文综37)37.(40分)古往今来,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推进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回答:

   (1)图6为印于868年的《金刚经》(部分)。它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印刷时间的雕版经卷。11世纪,我国又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8分)

(2)中国印刷术传到欧洲后,约在15世纪中期,德国人首先采用了铅活字印刷技术。自此,铅活字统领世界印刷业500年。马克思认为,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之一。它是“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简要说明印刷术对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强大的推动力”。(8分)

(3)图7为1879年外商在上海创办的新式印刷工厂一一“点石斋书局”。1882年广东人徐润看到点石斋版本图书印制精美,获利甚丰,遂与其兄集资在上海创办同文书局。这是民族印刷工业之始。此后,各地相继出现新式印刷厂,中国近代印刷业初步形成规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新式印刷业出现的社会政治背景。(6分)举1例说明新式印刷业给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4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印刷业高速发展。图8为我国生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印刷机。这一时期,王选发明了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印刷史上继活字印刷后最伟大的发明。

根据以上四组材料,试就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曲折与辉煌,谈谈你的认识。(14分)

参考答案:(1)佛教等宗教的盛行、科举制的实行、文化教育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印刷品的需求增大。(2)《圣经》等宗教典籍的印刷普及,打破了封建教会对文化的垄断;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诗歌、小说和科学著作通过印刷,广泛传播,成为摧毁封建制度的强大推动力。(3)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遇挫;早期维新思想传播;变法维新运动和资产阶新思想、革命思想。(4)中国印刷术是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传到欧洲,产生了摧毁封建制度的强大推动力。近代中国印刷业一度落伍,引进先进印刷技术,发展了新式印刷工业后,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进步与变革。改革开放后,科学事业发展,王选发明了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这是中国印刷史上继活字印刷后最伟大的发明,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