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刘向荣:如何开发作为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
人教版全国中考历史模拟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最新热门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复习提纲2

时间:2009-10-18 17:26:25  来源:肖秀灵
 

第二单元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

 


湖南炎陵一中 肖秀灵 

 

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1)秦朝的统一;(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秦末农民战争

3.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1)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2)察举制;(3)编户齐民

4.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1)匈奴的兴衰;(2)张骞通西域;(3)西南夷与百越

5.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1)与朝鲜的关系;(2)与日本的关系;(3)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4)丝绸之路

6.秦汉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2)哲学和宗教;(3)史学与文学;(4)雕塑与绘画

复习重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疆域四至、民族分布、民族统一心理形成。

3.秦汉开创的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监察制、察举制、郡县制与封国制、编户齐民。

4.秦汉民族关系:匈奴、西域各族。

5.汉代中国开始了走向世界的步伐:凿空西域、丝绸之路。

6.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单元概述: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 年):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政治上几度出现强盛的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为巩固统一,在中央建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和三公制,在地方确立郡县制,并在思想文化方面通过“焚书坑儒”等强硬手段,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来源:www.examda.com

  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势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根本解决。为以思想上的统一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其主要原因在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这是东汉一朝政治上的突出特点。豪强地主指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在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世代相传具有特殊身份的大地主,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还拥有私人武装,是对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经济:本阶段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如西汉初年针对秦的暴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东汉初年针对西汉后期至新朝严重的奴婢问题,汉光武帝注意整顿吏治,并下九道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经过几代的治理,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民族关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战国后期,匈奴族威胁中原,迫使北方各国筑长城自卫。秦朝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迁发内地人民充实边防。西汉初年“白登之困”后,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并不能杜绝北方边患。汉武帝时,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三次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仍不断骚扰北方边郡。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

  两汉时期,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两汉的疆域也得到了扩展。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同东方领国朝鲜、日本的往来更为频繁,中华民族的文化开始对这些东方国家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复习策略

1.掌握秦汉王朝的阶段特征。从政治、经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六部分来分析把握。

2.用列表形式来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可从其内涵、产生根源、发展过程、影响四个方面总体把握。

3.正确认识秦汉与匈奴和战。秦汉与匈奴的和战,是民族融合的历史需要,是先进文化影响落后文化,落后文化逐渐适应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在历史进程中的定位演进,是尊重各民族文化和容纳各民族文化加入中华民族的过程。

                         

 

第一讲  秦汉的统治

复习内容:秦朝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末农民战争。

复习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复习难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根源、特点和意义。

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秦汉的统治》

夯实基础

一、秦朝的统一

    1.原因

    (1)客观需要: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人们渴望统一;生产力发展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民族、地域间的联系加强,这一切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2)主观可能:①国家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②个人因素:嬴政的雄才大略。

    2.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②有利于发展经济和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与交往,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3.秦朝疆域四至: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

    1.政治上: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②建立中央和地方官制及行政机构: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县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中央和地方官吏都由皇帝任免。③颁行秦律,集中体现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律令的制订有很大影响。

    2.经济上:①实行土地私有制。②统一度量衡。③统一货币。④统一车轨、修驰道。

    3.文化上:①书同文,以小篆为标准字体。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③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

三、秦末农民起义

    1.原因:①暴政:表现为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②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2.经过:①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响应——秦朝灭亡。②灭亡时间:公元前207年。

3.意义:①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汉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②首创精神,树立榜样。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对汉初“布衣将相”的影响。

知识拓展:

1.秦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

    (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①秦国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根源、特点和意义

  (1)历史根源:一是理论来源为法家思想,二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也就是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反映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2)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诸侯制度更能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3)意义:巩固了统一,维护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对整个封建社会影响深远。与分封制相比,它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至于秦朝短命而亡,并非实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致,而是其暴政的结果。不过,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其代表地主阶级反动性的一面越来越明显,并且由于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独断性和随意性,很容易出现专制独裁的暴君。

3.秦朝的历史地位

    (1)完成统一,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公元前230~前211年,秦先后灭六国;统一西南、东南和南方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后取得河套地区。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开创的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秦律对后世律令的制订;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车轨、驰道、邮驿等。

    (3)秦朝因暴政而亡国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秦朝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结果引发农民起义而速亡。汉初统治者以秦亡为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盛世局面出现。

    (4)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雄伟的建筑之一。

4.对秦朝经济措施的认识

  (1)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这是将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的政策在全国推广,也是在全国范围内承认土地的私有,并给予法律肯定。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编订户籍,按户征收兵役、徭役和赋税,保证了国家的收入和对人民的控制,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根本。

    (2)统一度量衡:使全国有了统一的计量标准,有利于各地的经济交流。

    (3)统一货币:改变了以往货币混乱的局面,便于携带、使用,对后世的货币形制有重大的影响。

    (4)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加强对广阔国土的控制,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显示了国家的强大。

5.对焚书坑儒的认识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文化专制,它表明秦朝不仅要取缔与当局政策相抵触的不同政见,在政治上不准“以古非今”,而且要在学术上严禁产生不同政见的思想渊源“私学”,即严禁以儒家为主的诸子学说在民间的流行,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焚书坑儒虽对巩固统一的封建集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造成了当权者与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害知识阶层的先例,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秦始皇没有认识到守成与创业不同,应变换指导思想,采取不同的统治手段,反而日益迷信法家学说,一味强调法治,结果愈益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旋即灭亡。

实例点拨

【例1】(2004全国高考文综)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出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上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解析: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虽然实行郡县制,但贵族并非不能担任官职,家族势力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依然存在。答案:A

    讲评:针对这种不完整表述式的选择题,要界定考查的方向,本题主要是考查郡县制的内容,实际上,把正确选项接上去,就是某一个方面的准确解释。

【例2】(2004江苏高考)观察下面三幅地图,完成问题:


图1


图2


图3

    (1)三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时期?

    (2)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特点分别是什么?

    (3)概括这三幅图(三个时期)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趋势。

    解析:回答第(1)问主要是正确分析三幅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图1的有效信息为“周的都城(在洛阳附近)、城濮(春秋晋楚争霸的战役地点)、北方少数民族狄、戎等”,由此推知图1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图2的有效信息为“带圈的诸侯国名称(战国七雄)、桂陵和马陵及长平(战国时期重要的兼并战役发生的地点)、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等”,由此推知图2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图3的有效信息为“北方的长城(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都城咸阳(秦都城为咸阳)、南部的象郡和南海郡、疆域四至等”,由此推断图3反映的是秦朝时期。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回答各个时期的政治特点。从这三幅图可看出春秋时期诸侯国数量较多,到战国时期逐渐减少,到秦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另外还可以从图中看出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是诸侯争霸的结果,而诸侯争霸反映了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必然性,从而解答第(3)问。

    参考答案:(1)春秋,战国,秦朝。

    (2)春秋:诸侯争霸;奴隶社会瓦解。

    战国:兼并战争;一系列变法运动的开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3)由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

    讲评:主要考查阅读地图和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有关问题的能力,以从分裂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考查能力的切入点,对于培养学生加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和地区分裂的观念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作用。

巩固练习

1.右图是秦统一六国货币示意图,观察图片,你认为以“秦圆形方孔钱”为统一标准的主要理由是  (   )

A携带方便   B大小适中  

C形状合理   D工艺精美

【解析】要对比各国货币的大小、形状,

结合材知识可以回答。

【答案】D

2.秦朝竹简上记载的官方文字,

主要应该是 (    )

A.小篆   B.楷书   C.金文     D.隶书

【解析】有两个关键词“秦朝”“官方文字”,秦朝统一后,规定小篆为全国标准字体,既然是“官方文字”,肯定是小篆。【答案】A

3.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政府高设丞相、御使大夫、太尉等官职

C、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即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兵皇位世袭制,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司法、行政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中央的一切权力归皇帝,据此可以判断D项是正确答案。【答案】D

4.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有(   )

  ①加剧了知识分子与秦朝的对立  ②开创了封建专制迫害知识分子的先例  ③摧残了文化  ④钳  制了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焚书坑儒”是违背历史潮流的措施,②、③、④三项比较明确,在政府的迫害下,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结必然存在,①项也符合要求。【答案】A

5.秦统一的条件不包括(   )

  A.拥有富饶的关中和四川盆地   B.商鞅变法对秦国的作用巨大

  C.秦王赢政的个人作用         D.颁布《秦律》加强统治

【解析】注意时间的先后,“统一的条件”和统一后巩固统一的措施是截然不同的,D就是秦朝实行的巩固统一的措施。【答案】D

6.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情况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

A.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收入粮食1000斤,全家人还经常挨饿

【解析】A、B、D三项反映了秦末徭役、兵役、赋税繁重的问题,C项不符合焚书坑儒后的社会状况。【答案】C

7.秦朝的郡县制(   )

  A.官吏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      B.是最基本的基层行政组织

  C.为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          D.加剧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解析】考查对郡县制的准确理解。郡县制下的基层行政组织是乡、里,B错误;郡县制防止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割据,消除了分裂的隐患,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D错误。【答案】A

8.下列关于郡县制评价,正确的是① 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③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受封的诸侯国有较大的独立性,并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中央对其基本无法控制,而郡县制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的一项地方行政制度,郡县的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命,所以郡县制不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故可排除①;秦二世短暂而亡的重要原因是秦朝的暴政,而并非是废分封,立郡县,所以可以排除②;分封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是封建社会时期一项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所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故③应选择;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④应选择。【答案】D

9.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分析,最接近史实的一项是    (    )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C.“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D.“四维不张……故万民离叛。”

【解析】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比较全面反映这一点的是C。【答案】C

10.文学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主要反映了  (  )

A.长城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不便         B.秦朝修长城不能得人心

C.长城是秦朝统治政策的失误           D.修长城成为秦朝暴政的一个缩影

【解析】要了解。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内容,实际上是秦朝的暴政,造成了孟姜女一家的离散。【答案】D

11.2002年6月,湖南湘西里耶镇传出令中国考古界兴奋的消息:大批秦朝官方文书档案重见天日,至今已出土数量达到36000件。这批文书属于地方县府档案,从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之年直至他去世,一年不缺。而此前,有关“始皇帝”王朝的原始文字,包括鼎铭石刻,尚不足千字。这一发现,不仅找到了秦代考古史上里程碑式的珍贵材料,同时它也将改写和填补正史中有关秦史的大片空白。

(1)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推测这批秦代文书档案的书写载体是什么?你推测主要文字字体应是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2)公元前3世纪末,如果从里耶(今湖南与重庆交界)走水路到桂林郡,要经过哪一段人工运河?请简要说明修筑这条运河的有关情况。

(3)文书档案中发现有大量的秦代官方邮书,有的邮书上还有“快行”的字样,表明秦朝政府那时已经有了一整套邮书的寄发、运行、签收制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秦朝建立这样一套完备的邮政制度的必要性。

 (4)柳宗元说:“……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解析】本题的情境比较新颖,设问虽多但难度不大。第一问要注意纸的发明是在秦朝以后,书写的载体只能是竹木简。又因为这些资料记载的是秦统一后的历史,文字应该是小篆,理由不言而喻。“公元前3世纪末”要走的运河只能是灵渠。第三问要从秦庞大的统治区域上考虑,邮政制度的建立也是巩固统治的一种形式。第四问要考的是秦亡的原因,要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

【参考答案】(1)书写载体:竹木简。文字字体:小篆。理由: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全国通用小篆。(2)灵渠。秦军攻打越族,为解决军粮运输困难,开凿了灵渠。它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3)随着秦朝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快速、高效、安全的信息传递系统,以保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机构间公文及军事情报的及时上呈与下达。所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邮政制度。(4)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对历史影响深远。但是由于秦朝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将其推翻。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图是考古发掘出的“权钱”,上世纪50年代初发现于西安,上刻阴文“第十七 重四两”,是迄今发现与存世的同时代权钱中唯一的一枚。
材料二   权钱(又称法钱),面文左右两侧有“重四两”的文字,穿孔上下有一定的数字符号,作为衡量的标准。按此权钱的标准,一枚权钱应当等于8枚“半两”钱的重量,如果8枚“半两”钱不等同于一枚权钱的重量,那就说明不符合标准。
请回答:⑴ 从材料一中可以发现哪些历史信息?
⑵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它们各自所起的社会作用。
【解析】解读材料一,要从货币的名称、形状、文字等方面观察,从材料一货币的形状和货币上的文字,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但要联系所学知识。要注意不要被“重四两”的文字迷惑,成语有“半斤八两”,古代“半斤”就是“八两”。第二问要注意题干中“各自所起的社会作用”,也就是统一货币的作用和货币本身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⑴秦朝的标准货币:半两钱,形制是圆形方孔钱;秦朝的标准字体:小篆。⑵统一的货币,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制被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沿用。这种权钱的铸造,在监督、规范当时全国钱币的流通,进一步巩固“半两”钱的独尊地位,保证统一货币政策的落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讲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复习内容: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

复习重点:封国制;察举制;编户齐民。

复习难点:“汉承秦制”的主要含义;两汉政治经济制度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夯实基础

一、政治制度

    1.刺史制度:①汉武帝时实行的监察制度,全国分为13州,每州派一名刺史进行监察,没有固定的治所,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②东汉时监察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2.郡县制与封国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封国实际上与割据无异,严重危及到中央政权。汉武帝在位时,通过颁布“推恩令”和限制藩王的“附益之法”等措施,较彻底地解决了王国问题,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察举制:西汉时建立的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主要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其中察举是两汉最主要的选官途径。东汉时注重孝廉一科,先是乡党声望,后是门第族望,累世公卿因此形成和发展。

二、经济制度

两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和雇农等,都被称为编户齐民。目的:①加强对百姓的管理。②作为征收赋税、徭役和兵役的主要依据,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

知识拓展

1.两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1)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继续采用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2)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汉武帝进一步削夺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3)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后来,刺史权力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

2.秦汉的监察制度和刺史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确立于西汉,东汉时有了新发展,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1)秦朝设御史台,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又握有监察行政官吏之权。

    (2)西汉初期,“汉承秦制”。至汉武帝时,建立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主要表现在:分全国为13州,置刺史巡视以监察郡县长官;采用“以小驭大”的原则,位卑而权重。

    (3)东汉时期,刺史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后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4)封建社会的监察机构是官僚机构的组成部分,它不可能摆脱官僚主义的种种恶习,也不可能摆脱官僚制度弊病的制约,从而导致监察部门的腐败,这是必然的。

3.“汉承秦制”的主要含义

  (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发展为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3)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4)承袭秦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4.两汉政治经济制度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1)监察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汉武帝“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了中央集权。

    (3)察举制在西汉中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控制了人才的选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

    (4)编户齐民制度增加了国家的赋税,巩固了统治。

实例点拨

【例1】(2004湖北高考)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

    解析:A项是汉朝的选官制度,不是官职的具体职责;C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D项是秦朝中央设置的长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答案:B

    讲评:本题的陷阱是A项,容易使人望文生义,以为察举制是监察制度,其余两项干扰性不大。本题对监察制度的考查,与当前反腐倡廉的国家政策相关,这是题目的真正立意。

【例2】(2005年天津文综,15)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解析】要注意题干中“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的限制,前者实际上是对时间的限制,后者是对答题方向的限制。A、B、D三项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和前提,只有C符合“是原因”的要求。【答案】C

【讲评】这是对制度史的考查,命题意图是以用人制度为切入点分析君主专制的实质,解题思路就要从“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出发,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和题目要求,本题的陷阱也在此。

【例3】(2006年天津,12)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解析】本题要考查的是西汉的政治制度,即郡县制和郡国制并行的制度,而“推恩令”和“附益之法”是解决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编户齐民制度主要是户籍管理和赋税制度,都排除应排除。【答案】A

【讲评】这实际上是比较史学的考查意向,从比较中总结经验,改进措施。解题关键是对照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分析,秦朝是郡县制,这是西汉统治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即题干中“秦孤立之败”。

巩固练习

1.与秦朝相比,两汉时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是:① 加强相权  ② 中央权力加强  ③ 监察制度不断加强 ④ 郡县与封国并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解析】西汉时期特别是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政治方面改革了官制,组成了内朝和外朝,实质上是削弱了相权,因此可排除①;两汉时期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的权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秦朝相比显然中央权力加强了,故②应选;汉武帝以后,汉朝实行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故③应选;郡县制是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汉朝除郡县制外,还实行了封国制,故④应选项。因此正确答案应选择B. 【答案】B

2.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   )

A.规定诸侯王死后,其子弟都有权继承王位

B.收归了王国土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C.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

D.限制诸侯王的活动,不许参与国家政事

【解析】是对“推恩令”内容和影响的考查,有权继承王位的只是嫡长子,A错误;是允许王国把土地分给其他子弟,而不是收归中央,B错误;D是“附益之法”的内容。【答案】C

3.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编户制   D.察举制

【解析】由题意知道,郭巨被荐举为孝廉,这反映的是选官状况,两汉时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要求熟知历史概念。【答案】D

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  )

  A.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B.推行察举制

  C.实行刺史制                     D.推行郡国并行制

【解析】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封国威胁了中央集权。【答案】D

5.东汉时期,察举选官的制度逐渐发生改变,以门第族望为主要依据。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宦官把持选官大权          B、丞相垄断举荐官吏大权

C、地方豪强势力强大          D、地方官吏回避本籍任职   

【解析】东汉时期,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这时的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东汉时期,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地方豪强地主把持察举选官的大权,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故正确答案选C.【答案】C

6.关于两汉的选官制度,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选官途径主要有地方推荐和皇帝征诏两种

  B.有利于人才的大量涌现

  C.官吏能否久任关键在政绩

  D.防止了官僚集团的形成

【解析】东汉时期,地方豪强势力发展,逐渐控制了选官,世家大族随之发展,进而形成了官僚集团。【答案】D

7.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相似之处有 (    )

  ①建立封建王朝  ②派兵攻打匈奴  ③加强思想控制  ④巩固中央集权 ⑤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可用排除法,汉武帝是守成君主,不是建国君主,排除含有①的选项即可。【答案】C

8.下列关于编户齐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具备独立身份                B.不属于中央有关部门直接管理 

C.依据资产的多少分为三等        D.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的主要依据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要求学生对两汉的编户齐民制度有一个全面了解,选项中所给的答案不一定是学生全部知道的内容,如选项B、C教材是没有这方面的介绍的,是正确的但这不需要学生知道,而A、D两项教材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有明确的叙述,很明显编户齐民是具有独立身份的,故A是错误的,这里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解题的技巧。【答案】A

9.西汉时,秋收刚结束不久,王老汉就唉声叹气,原因是刚到手的粮食又上交了。当时王老汉可能缴纳 ①田租 ②人口税 ③更赋 ④田亩附加税(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西汉的编户农民除交最基本的田租、人口税和更赋外,统治者还巧立名目,征收各种田亩附加税等。故选C项。【答案】C

10.关于汉代农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除了最基本的田租、人头税外,赋役负担很轻高

  B.受封建政府的严格控制

  C.编户齐民的身份是独立的

  D.农民超期服役的现象十分普遍

【解析】要准确记忆编户制度下农民的负担是什么。【答案】A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之处,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二   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反,不削之也反。削之,其反急,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自弱也。”

材料四  “自此以来,诸侯唯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致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子围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势力与富室无异。”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西汉分封王国的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又要解决这个问题?

(2)材料二、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3)材料三提出的办法名为“推恩”,实质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四则材料围绕王国问题设立情境,命题意图是对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考查。解题一要读懂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二要从材料中抽象概括出答题要点。西汉分封的原因直接从材料中来,要解决问题的原因要结合教材。材料二的主张是“削藩”,材料三的主张是“推恩”,在此基础上,与教材结合,其它几问容易回答。

【答案】(1)政权初建,避免孤立,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王国势力膨胀影响到中央的统治。(2)材料二主张削夺王国的封地,材料三主张推恩分地的方式。(3)削弱王国势力,解决王国问题。(4)王国问题最终解决。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相国、丞相,皆秦官……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汉高祖)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太尉,秦官。御史大夫,秦官。

                                                ——《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材料二  秦少府(官职)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主也。汉承秦置。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宦者,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及封奏,宜示内外而已,其任犹轻。

                                                     ——《通典·尚书省》

    材料三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分,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传》

回答:(1)据材料一、二,以中央机构的情况,说明西汉初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汉武帝与汉成帝的做法及其目的。

(3)据材料三,说明东汉光武帝的有关措施。

(4)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发展趋势?

【解析】第一问要对比秦、汉的机构设置情况,进而分析西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有继承有发展;第二问要围绕两个皇帝对“宦官”的态度,说明其做法,目的是明确的,就是加强皇权;第三问要抓住“事归台阁”几个字,即扩大尚书台的权力;第四问要从四则材料看皇权的变化和相权的变化,得出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1)西汉基本上沿袭秦朝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对秦朝的一些制度又有所损益变化,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均为秦官,西汉依旧设置。

    (2)汉武帝任用宦者,担任中书,汉成帝不再用宦者,但进一步加强尚书的职权,他们逐渐参与国家机要和决策。目的是加强皇权。  

    (3)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使尚书台实际成为最高决策施政机构,“三公”的权限进一步被剥夺,大权总揽于皇帝。

(4)相权不断削弱,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专制集权的封建政治体制发展。

 

 

第三讲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复习内容:匈奴的兴衰;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的关系;与西亚、欧洲的往来;丝绸之路。

复习重点:张骞通西域;与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

复习难点:秦汉时期民族融合、民族关系的特点;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

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夯实基础:

一、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的兴衰:秦始皇派兵击退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抵御其南下;秦汉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建立强盛的奴隶制国家;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2.两汉与匈奴的关系:①汉初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②汉武帝在位时,三次派兵北击匈奴,著名将领是卫青和霍去病;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③汉元帝时将王昭君嫁与呼韩邪单于,双方和睦相处40多年。④东汉前期,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最后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二、两汉同西域的关系

    1.张骞两次通西域:第一次是公元前138年,目的是为反击匈奴做准备;第二次是公元前119年。

    2.对西域的管辖: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②东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

    三、对西南和东南地区的管辖

    1.西南:西南各民族被统称西南夷,主要有夜郎。汉武帝在位时,在西南设郡。

    2.东南:汉朝时的百越指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汉武帝在位时,设郡管理。

    四、两汉的对外关系

    1.同朝鲜的关系(略)

    2.同日本的关系:①汉武帝时,日本“使译通于汉”。②东汉光武帝时,赐“汉委奴国王”金印。③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等传入日本,丰富了其物质文化生活。

    3.丝绸之路

    (1)陆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绸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转运到欧洲的陆上商路。

(2)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

    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与安息的关系:交往途径主要是丝绸之路。

(2)与大秦的关系: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到达东汉。

知识拓展:

1.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影响

  (1)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把先进的汉族文化远播到西北各少数民族,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

    (3)加强了与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民族友谊,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4)开拓了丝绸之路,既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经济,又使古老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5)开拓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甘英出使大秦和大秦安敦王朝送礼物给汉桓帝,是中国古代同欧洲外交的开始。

2.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

  两汉时期,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通日益发达,古代世界的东方与西方的几个文明地区联系起来,中国的丝绸驰誉世界,中国被称为“丝国”,中西交通线也被称为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汉朝是国力强盛的封建大帝国,经济尤其是丝织业发达;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西域都护的设置保护商旅往来畅通无阻;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外交通发达等。

    开辟的作用:沟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和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铸铁、丝绸、养蚕缫丝、造纸术等先进技术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贸易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中外交通。总之,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与欧亚各国的交流,成为东西方文明交往的同义语。

3.秦汉时期民族融合、民族关系的特点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由于中央政权的强大,民族交往常以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开发、设立机构进行管辖为主要形式。一方面,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传入边疆地区,带动了当地生产力的进步;另一方面,中原地区也吸收了少数民族的长处,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民族间的战争也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一种特殊方式,战争过程中的人口流动,客观上造成了接触和交流。秦汉时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民族融合是历史的主流和趋势。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体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①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如秦征服越族地区,设三郡,迁人口,铁器技术传入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发展;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了内地与西南各族的联系。②西北部地区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主要表现在两汉与西域的关系上。③北方边境战事不断,主要是中央政权与匈奴族之间的战争。

4.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

  特征:①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②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③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④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入欧洲。⑤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⑥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原因: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②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③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④张骞沟通西域。⑤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⑥科技文化成就辉煌。⑦统治阶级比较重视。

提示:对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掌握,不能只是局限于对史实的掌握,还要从规律性上总结,如发展的原因、带来的影响等,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共性,同时也要找出其不同点。这种主题式掌握和理解历史的方法不仅是高考考查的主流方向,也是新课标的基本呈现方式。

实例点拨:

【例1】(2005全国高考)文综下图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该印是(  )


“滇王之印”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解析:“滇王之印”是汉武帝赐给西南夷滇池地区的滇王的,滇池在今天的云南昆明。D项干扰性较强,汉朝曾册封夜郎侯为王,但统治区域有别。答案:C

    讲评:近几年高考对历史资料的取材范围越来越宽,一些历史照片、历史遗存皆选入题中,平时复习时就要注意对这类知识的掌握。本题的命题意图是利用考古成果考查历史,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重视教材文字的知识掌握,忽视其他历史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这是在学习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点拨:联系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教材中的小字部分时有涉及,表明不能忽视对这类内容的掌握。因此,对教材中的小字必须区别对待:凡属于对教材内容补充的、进一步阐释历史的、与前后知识联系密切的、解释概念的,都要放在与教材正文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待。

【例2】(经典回放)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请完成以下问题:


    (1)列举西汉同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

    (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见上图),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

    (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

    解析:本题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以西汉时的民族关系为切入点,结合最新的考古发现,要求古今结合,了解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意义。它除保持通常问答题特色外,首次以史学研究方法为考查内容,是一道代表新的命题方向的问答题。

    题目的第(1)问,要求简要回答出西汉与西域关系的相关史实,这属于简单地再现历史知识。第(2)问要求作出判断并加以论证。判断时,可联系汉武帝时与西域的关系作出判断;论证时,要充分考虑和利用题目所给条件以及教材知识。第(3)问可从民族关系、丝绸之路的影响、中外交往等角度来考虑答案。第(4)问可结合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从文献、考古、人种学、民族学等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物产传内地、西汉技术入西域、西域都护设置等。(2)能正确对应和概括其历史意义,如:假定为今新疆地区人,则可答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3)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    (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如:可以从老山汉墓中继续查找;到西域实地考查研究;查阅有关历史文献资料;如具体答《史记》《汉书》等资料;民间的史料;国外记载的资料等。(如答从西域民族的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上来旁证,或其他合理的方法也可)

    讲评:答好本题必须有一定的史实做基础,更重要的是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这实际上是考查学习历史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历史知识。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照搬教材、答非所问的现象。

提示:这是以全新的视角对历史的考查。现在,新课标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本题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因此,要特别注意这种考查形式,灵活学习,不死记硬背,尽力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出现的前因后果,拓展思维,切实开展研究性学习。

巩固练习:

1.苏武牧羊的故事众所周知,它体现了西汉与哪一民族的关系(   )

A.西域各族    B.越族     C.匈奴       D.鲜卑

【解析】此题看似超出学习范围,但考查对历史的日常关注和了解程度,作为常识性的历史故事应有大致了解。答案为C项。 【答案】C

2.昭君出塞最直接的影响是 (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促进了匈奴封建化的进程

  C.使汉匈和睦相处四十多年     D.开创了“和亲”的先河

【解析】“最直接”的影响要联系这一事件出现的背景,就是汉朝与匈奴的长期战争,和亲后暂时消除了战争状态。【答案】C

3.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

  A.张骞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     B.张骞向西域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

  C.汉武帝对张骞此行不能满意       D.张骞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解析】主要是指打通了到西域的通道。【答案】D

4.对张骞通西域评述,正确的是 (    )

  ①获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资料 ②促使中原同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③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④奠定了对西域管辖开发的基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实际上考查对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影响。【答案】D

5.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时间范围的有 (  )

①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②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③张骞出使西域 ④正史最早记载的大秦使者访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

【解析】考查准确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对历史事件时间概念的掌握理解。首先应弄清公元前1世纪是指公元前100年至公元前1年,公元1世纪是指公元1年至公元100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和张骞出使西域都是在公元前2世纪,故可排除①③;西域都护设于公元前60年,②符合题意;正史记载的大秦使者访华在166年,是公元2世纪,排除④。【答案】D

6、下列与汉武帝在位时相关史实正确的是  (    )

  ①颁“推恩令”②派卫青北击匈奴  ③昭君出塞  ④张骞通西域 ⑤开辟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⑥赐“滇王之印”和“汉委奴国王印”  ⑦在西南夷和“百越”设置郡,进行有效管辖。

  A.①②③④⑤⑦    B.①②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⑥⑦

【解析】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在教材中也比较分散。其中,①、④容易确定是正确的,③、⑥干扰性强,“昭君出塞”是汉元帝时的事,“汉委奴国王印”是东汉光武帝时的事,排除含有这两项的选项即可。【答案】B

7、汉朝形成丝绸之路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    )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与西域的关系

C甘英沟通与大秦的关系               D西域督护的设立

【解析】是否定式选择题,与下题涉及的知识点基本相同,但考查的侧重点不同。甘英出使大秦是在丝绸之路开通以后。【答案】C

8、“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苏武说:通个屁!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李广说:我还打;昭君嫣然晕笑,遂天下太平。”这是《杂文月刊》刊登的一篇诙谐有趣的杂文中的一句,它所反映的主要史实是  (    )

  A.西汉推行尚武的对外扩张政策     B.西汉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C.西汉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西汉与匈奴关系的发展历程

【解析】要明确两点:一是张骞等人排列在一起的理由是什么,这就是都与匈奴有关;二是西汉时与匈奴的关系发展特点。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是和、战还是和亲,都是与匈奴交往的方式。【答案】D

9、两汉时期,中外交往频繁,与亚欧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包括 ①甘英到达大秦 ②中国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 ③中西交通有陆路和海路 ④汉朝丝织品远销欧洲、铜镜传到日本 ⑤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 ⑥冶铸技术西传到欧洲,东传日本

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有关史实。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但未到达,①不符合题目要求,由此可排除选项C;《后汉书》记载,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到达东汉,,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由此可确定②应选,因此可排除选项A;张骞通西域以后,通过“丝绸之路”中西交通开通了,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 “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由此可确定③应选,因此可排除选项D。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正确答案是B。【答案】B

10、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由于下列军事行动造成的(     )

A.蒙恬率军北击匈奴      B.卫青、霍去病出击西南

C.窦固率军出击匈奴      D.窦宪带兵出击匈奴

【解析】要充分应用题干中的有效信息,贾谊的生活年代是在汉初,汉武帝时与匈奴的大规模战争要晚于这个时间;文章的题目是《过秦论》,从中可以判断:“却匈奴”的是秦朝,而不是汉朝。【答案】A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匈奴人“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其畜之所多马、牛、羊”。他们“穿皮衣,食畜肉,住穹庐;戴耳环,留发辫,在面上刺花纹为装饰;善骑射,兵民合一,平时放牧,战时出征。”

问题1: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游牧民族的主要特征。

问题2:游牧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作的贡献是什么?

问题3:如果我们想了解匈奴人的实际社会生活状况,需要哪些领域的专家合作?

【解析】本题立意是要考查学生研究历史的能力,要独立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对历史的基本认识,回答各个问题。前两问中,第一问完全从材料中就可以概括,第二问要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再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些都可以与教材联系。第三问侧重的是方法考查,也就是研究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是综合能力的考查,也是对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考查。

【参考答案】(1)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尚武;兵民合一;过着迁徙游牧生活。(2)促进民族融和;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匈奴艺术风格对中原艺术有一定影响;对西欧社会的变革产生深远影响。(3)考古学、历史学、年代学、地质学。

12、秦汉统一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不断扩大,对中国和邻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记载:“自南障塞、徐闻、合浦(以上三处均为两广地区地名)船行可五月”,……可以到达许多国家。汉武帝时,这些国家遣使进贡。汉武帝派人带上黄金和丝绸,到这些国家交换当地的产品,这便形成了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

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20世纪初,在今天新疆和田地区,发现了一个深埋于流沙之下西域古国的遗址。在一百多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引水渠、农田、粟粒,葡萄园、沙枣、杨木和桑林,也见到了羊、马、骆驼的骨骸。在出土文物中发现过一支陶蚕,还有大量的卢文(印度西部土著民族的语言)和汉文木简。1995年又发掘出一块色彩斑斓的织锦,上有篆书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根据《失落在沙海中的精绝古国》摘编

材料三:在西域古国发现的西汉装饰壁挂。壁挂上部人首马身的图案取自希腊神话。壁挂下部英俊人物的眼睛是蓝色的。

②根据材料试从经济、文化、对外关系方面概括,说明当时西域文明的特点。

③试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与西域之间的关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和相关内容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解答第一问要注意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条件,材料只是说明了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相关问题,实际上是无效信息,不要受到干扰,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问则必须充分利用材料,从中概括西域文明的特点,要从题目要求的三个方面概括。第三问要注意与西域关系的两个步骤:开通交流通道、设置机构管辖。

【参考答案】(1)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经济发达,丝织业相对突出;张骞、班超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2)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种植果树和其他树木,已经学会了植桑育蚕纺织。在文化上兼容印度和中原文化,荟萃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在对外关系上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3)关系:建立友好往来关系,进而设置机构进行管辖,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第四讲 秦汉时期的文化

 

复习内容:科学技术;哲学和宗教;史学与文学;雕塑与绘画。

复习重点:科学技术;哲学和宗教;雕塑。

复习难点: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影响;儒家思想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秦汉时期的文化》

夯实基础:

一.秦汉文化的特点

①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③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④气势恢宏。

二.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②西汉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③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制作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并对月食作了最早的解释。

2、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医学: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专著;③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之为“医圣”;④华佗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絮纸和麻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②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③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④6世纪起,造纸术传到国外,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哲学与宗教

1、两汉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①西汉时,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确定儒学的统治地位;②王充的唯物思想独树一帜,反映了两汉时期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③佛教传入,道教产生,中国古代宗教格局的基本框架形成。

2、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其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一书中。

3、王充的唯物思想:批判神学,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衡》一书中,反对天人感应说,是无神论者。

4、佛教的传入:西汉末年(时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汉明帝派专使到西域求佛法,并建白马寺,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5、道教的形成:东汉时,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的整合而形;道教的主要经典是《太平经》;东汉末年,道教派别有张角传授的太平道,张陵、张鲁传布的五斗米道。

四、史学与文学

1、史学:①西汉司马迁写出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②东汉班固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叙述了西汉的历史。

2、文学:①两汉文学的特点:以赋和乐府诗最为突出,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赋是两汉新兴一种文学体裁,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和东汉班固的《两都赋》等。②汉代诗歌以“乐府”为代表,《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东门行》。

四、雕塑与绘画

1、雕塑:秦汉雕塑精品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东汉成都说唱俑、洛阳杂技俑为典型,秦汉砖瓦、瓦当,也具艺术价值。

2、绘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是汉代帛画的稀有珍品,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都是珍贵资料。

知识拓展:

1.秦汉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特点:(1)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如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思想文化。但边疆民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不同风格。原因:秦汉为大一统和多民族国家。(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如佛教传人中国,中国的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西传等。原因:国家强盛、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开辟等。(3)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如张衡的地动仪、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九章算术》、造纸术的发明等。原因: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教育先进、优秀人才的涌现。(4)气势恢宏:如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史记》等。原因:国家统一、强盛。

2.秦汉时期的思想特点

儒学经董仲舒阐发,使儒学神秘化、官方化,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是汉代思想的突出特点。

哲学:两种哲学观点的激烈矛盾斗争,即唯心主义思想与唯物主义思想的斗争。

宗教:古代宗教形成新格局,即外来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并存的宗教格局开始形成。

3.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①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进步是秦汉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科技成就既是秦汉文化发展的表现,又是秦汉经济发展的动力。②秦汉形成统一帝国,政治统一,促进各地人民生产生活交流,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③强有力的政府也促进秦汉文化的发展。秦始皇统一文字,西汉武帝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东汉明帝求佛法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④当然封建政府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也会对科学文化发展有不利作用,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但总体看来,秦汉统一政府的存在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⑤民族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外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

(2)秦汉文化的深远影响:

①数学、中医、造纸等成就一脉相传,不断地发展,许多今天仍在使用。

②我们现在依然为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的气魄而惊叹,这些已不仅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整个人类的宝贵遗产。

③儒家思想在诸子思想中取得独尊地位,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对以后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④《史记》及许多秦汉文艺作品,历代都有观者喜爱和研究。

⑤今天,宗教、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冲突都对现代社会有重要影响,秦汉时期的许多观点对现在仍有启迪。

⑥秦汉文化的许多成就开始外传,促进“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⑦秦汉文化是秦汉时代留给后人的遗产。

4. 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特点及发展原因

特点:秦汉科技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发展原因:①政治统一、社会安定(前提是大一统);②封建制度的初步发展,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④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⑤对外交往的扩大,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⑥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5.儒家思想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1)“大一统”思想,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有积极作用;

    (2)它的“仁”、“仁政”及“以德治民”等观点,有助于防止暴政,使统治阶级缓和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3)儒家的“仁义”、“孝”等观点,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儒家教育思想,如“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等,对我国古代和现代教育、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

(5)儒家思想渗透到我国文学、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对我国文明的进步、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点拨:儒家思想中的许多说教,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可取之处,如义利观念、仁政思想、教育思想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只是了解其博大精深,还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

实例点拨:

【例1】 (2002年上海卷,28)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中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从下列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解析】本题图文并茂,把历史、考古、文化融于一体,旨在考查考生识记历史知识,读懂图片以及分析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审视、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文物辩认得出认识观点,要求以物叙史,提升考生素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题意,从“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联系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出历史信息。

【参考答案】秦砖:秦砖的形状,秦朝文字的特点(或小篆)等。汉瓦:汉瓦的形状,文字的特点(或隶书)等。东汉画像石:东汉农民耕作、狩猫(或畜牧),或汉朝农业生产的状况和特点等。

【讲评】“秦砖汉瓦”入题来,正如题干所说“文物是形象的历史”,这就把枯燥无味的历史形象地呈现出来,考查的方式也活了。实际上,这也是对历史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考查。能从你接触到的历史遗物、你所看到的历史遗迹中,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这就是研究性学习。当然,没有相关知识的贮备,单从一些历史图片、实物中得出对历史的认识也是不可能的。

【提示】本题与上一课时的“老山汉墓”题有诸多相似之处,代表了目前命题的一种倾向,即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历史信息的来源范围,不只是文字资料才能作为待用的历史信息,历史图片、实物照片等,都可以作为材料运用。这类资料十分丰富,例如,残存在农村墙壁上的标语、口号,就是一些很好的历史资料,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搜集、应用这些资料。

巩固练习:

1、我国历法以正月为岁首开始于(    )

A.汉武帝太初年间      B.汉武帝建元年间

C.汉武帝元光年间      D.汉武帝元狩年间

【解析】本题要考的不是汉武帝的年号,而是以其年号为判断依据。“太初历”规定以正月为岁首,由此可断定,A是正确答案。【答案】A

2、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他在中医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    )

A.开创了中医传统的“四诊法”  

B.著《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最早制成了麻醉药            

D.著《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学的重要经典

【解析】这是对我国古代医学成就的集中考查,A是扁鹊的贡献,B不是张仲景的作品,C是华佗的发明。【答案】D

3、东汉末年,农夫张三上山砍柴不慎失足跌断肋骨,需做手术,村民议论去请医生,下列人物请哪一位最合适(  )

A.张衡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

【解析】扁鹊不是东汉人,排除B项;张衡不是医生,排除A项;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发明的麻沸散适用于外科手术,请他最合适,应选C项;张仲景也是医生,他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但他不如华佗更适合题意。【答案】C

4、具有“辞藻华丽,笔法铺张,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特点的文学题材是(    )

A.楚辞     B.汉赋      C.汉乐府诗      D.先秦散文

【解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各具特色,楚词、乐府诗都是源于民间诗歌,先秦散文本身就是“大家”的作品集,更是特色各异。【答案】B

5、司马迁用蔡侯纸写了《史记》,其中记载了张骞出使西域、秦修长城、昭君出塞、佛教传入中国等重大事件。以上叙述有几处错误  (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解析】考查对基础史实的灵活运用。《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两三千年间的历史,其中包括题干中说的张骞出使西域、秦修长城,而蔡侯纸是东汉蔡伦改进的,昭君出塞是西汉后期的事件,佛教传入中国是西汉末年。错误有3处。【答案】C

6、从《西汉彩绘乐舞杂技俑》图中得到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说明我国的杂技艺术早在西汉就已出现

B.反映了我国的陶塑艺术在西汉时就有很高的水平

  C.人物造形生动活泼,反映了当时的绘画水平很高

  D.从图中反映出这一艺术主要在皇宫贵府中进行

【解析】答题要求是“从图中得到的历史信息”,D项的说法本身未必就是错误的,但从图中却得不出这一结论,因而D项是不正确的。【答案】D

7、查找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可查阅的史学著作有 ① 《春秋》 ② 《史记》 ③ 《汉书》 ④ 《乐府诗》  (   )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备选项记载的史事和时间的范围,《春秋》是一部以鲁国为主的编年体史书,故从中无法查阅到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可排除①;《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记事为辅,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显然可查找到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应选择②;《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写出的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著作,它是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故可查找到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应选择③;《乐府诗》即“乐府”是汉武帝时期由政府掌管音乐歌舞的机构,乐府采集民间诗歌编选配乐而成诗集,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虽然能够涉及到了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但它不是史学著作,故不选④。【答案】B

 

 

 

单元提升

一、专题总结

1、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

秦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政治上,国家统一,秦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时期实现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大一统。经济上,两汉前期的统治者调整政策,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全面发展。秦汉时期与匈奴的和、战关系构成了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与越族、西域各族、西南少数民族的交往和交流空前加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初步形成。对外关系的发展处于起始阶段,中国与东亚、西亚、中亚和欧洲大秦的关系得到了发展,沟通东西方的陆路及海上通道——丝绸之路开辟。文化上,科技文化得到迅速发展,许多成就领先世界,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2、秦汉的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演变

    从中央制度看,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统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基础上,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组成中央政府,其中相权较重,可以辖制百官。到汉代,统治者虽然继续采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开始加强皇帝的统治地位,汉武帝时还实行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这对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起了重要的作用。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从地方制度看,秦吸收周亡的教训,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初年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郡县制,到西汉中期则从实践中认识到分封制的弊端,逐渐取消了这一制度,然而地方割据则在刺史制度和察举制推行后期变得十分严重。

3、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作为封建社会的奠基时代,秦汉开创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①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通过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和地方实行郡县制,建立了一整套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

    ②“汉承秦制”,沿袭了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有所损益,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③东汉初,扩大尚书台权力,加强监察制度,集军权于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中央集权一度被破坏:由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地方割据势力仍然存在,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导致了七国之乱;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膨胀;这些因素导致了统一局面的破坏和中央集权的削弱。但从整体上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定并开始完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是符合中国古代国情的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其他开创性制度: ①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汉武帝时创立刺史制度;东汉时,刺史制度进一步发展,州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域。②汉朝实行的察举制,是重要的选官制度。③两汉实行的编户齐民制度,是封建国家管理百姓的制度。

4、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1)秦统一六国后,加强边防建设,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治理河套;设三郡,加强南疆建设,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这些都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使全国形成了共同的经济区域,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状态,加强了民族凝聚力,为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西汉对匈奴由和到战,安定了北方边郡,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同时,加强了同西域的交往,设西域都护加强管理,有利于汉朝同西域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对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加强管理。

(3)东汉继续对匈奴用兵,安定了北方边境;派班超经营西域,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和联系。

5、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

    古代人口流向有两类:一是由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二是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以南。

    (1)第一种流动的主体是少数民族

    ①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游牧生产的不稳定性和黄河流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特点是人口迁移往往伴随着武装入侵而进行。

    ②概况:战国末年,蒙古高原上的匈奴南下,秦、赵、燕筑城墙抵御。秦统一后,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西汉初,匈奴大举南下,西汉长期以和亲政策绥靖边境;至汉武帝时,反击匈奴取得胜利。东汉时期,匈奴和平南下,与汉族杂居相处。西晋后,鲜卑、匈奴、羯等少数民族南下。

    (2)第二种流动的主体是汉族

    ①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是政治中心,成为争夺政权和少数民族入侵的主要目标,造成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则相对稳定,导致北人大量南迁。

    ②概况: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祸纷纷南迁,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

    (3)人口迁移的意义

人口迁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传播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中原人口过于集中的状况,人口分布渐趋合理;北人南下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这成为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6、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集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形成——秦朝确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特点:①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④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⑤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⑥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⑦中央和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并走向反动。

实质:地主阶级压迫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工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两对基本矛盾:①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评价: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发展。②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和文化在较广范围传播。③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④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

消极影响:①君主专制极易产生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压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③在经济上表现为阻碍了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古代郡县制的几个问题

    郡县制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一种与封建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1)形成和演变:郡县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于春秋后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体制也更为完善;秦以后各朝代,在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上一直沿用郡县制,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

    (2)特点:郡县制是在分封制逐步瓦解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地主阶级的集权统治;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等。

(3)影响: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郡县制度下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使君主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

8、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和民族融和:民族之间的主要内容是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和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尽管各民族之间有侵略,有迁徙、有战争、有议和,但战争是短暂的,而友好和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历史:①凡是在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活栖息过的各民族的历史,都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这既包括汉族的历史,也包括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②凡在我国历史上活动过的祖国境内的各民族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那些曾经在我国史籍上有记载但现在已经消失或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去的一些民族的历史,同样属于中国历史的范畴。

(3)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历史上的各个民族:①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分析和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应当抛弃封建王朝的“正统”观念,站在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摆脱狭隘的民族感情,分析评判古代史上民族问题的是与非。②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这种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在是非问题上,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一概地说成是汉族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也不可把少数民族对汉族地区的进攻统称为掠夺或破坏。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那些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等称为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等人,虽然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③以平等的原则书写各民族的历史。应该更多地从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历史来书写他们的历史,突出其对中华民族文明和世界文明宝库所作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肯定少数民族在中国古代史上应具有的地位,体现民族平等的原则,促进民族团结。

7、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治国政策,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发于战国,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明确提出这一政策并大力推行,在实践上到西汉武帝时被推向高峰,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奉行的基本国策。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主要起了积极的作用。商鞅变法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全国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保护小农经济、缓解国家财政困难、支持对匈奴的战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重农抑商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1)这一政策过分扩大了农工商之间的矛盾,用制度遏制工商业的发展.打乱了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2)从商品货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相互关系看,抑商思想强化,小农意识长期存在,造成了我国封建社会长期的缓慢发展。(3)从政治强制手段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看,抑商过多运用政治强制手段(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危害。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与之关系密切。

8、关于秦始皇的评价问题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一直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其评价有四种观点。第一,功大于过说。认为秦始皇对当时的人民,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对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很大贡献的。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与实现统一、巩固统一分不开,他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政治体制为历代王朝沿袭,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起了积极作用,把其称为暴君是不当的。第二,前功后过说。秦始皇一生活动应分三个时期:完成统一大业时期,统一后的几年为中期,后来的焚书坑儒、修造阿房宫、骊山墓为后期。其前期是丰功,后期是显过,中期是功过相兼。可以说,他是一位“前功后过,功过并重的一代君主”。第三,功过参半说。在秦始皇身上就同时存在极端相反的两个方面——光明和黑暗,伟大和残暴。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第四,功大过亦大说。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功大过亦大的人物,集中在他身上的矛盾重重交错。综合史学界对秦始皇的评价,一般都肯定其在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同时指出其残暴、严苛压迫和剥削人民的一面。

9、对汉朝与匈奴政策的评价

(1)对和亲政策的评价

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肯定说。这种政策,不论是当时统治者的主观愿望,还是一种策略手段,其结果都导致了汉朝和匈奴间、汉民族与匈奴间的和好关系,有利于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有人说,当时中原农业和草原牧业两种经济交往,确定战争与和亲的方式}与战争政策相比,和亲政策更有利于两种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第二,否定说。认为和亲政策,企图换取边境暂时的安宁,使匈奴愈益骄横,连年入侵边郡,两汉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应急、权宜、妥协的消极政策。第三,具体分析说。两汉和亲的效果和作用,主要是取决于两汉国力的强弱,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古代的民族间的交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是甜美和谐的。

   (2)对匈奴战争政策的评价

主要有两种意见。第一,肯定说。认为西汉对匈奴的战争,主观动机是为了卫国护境,以维护西汉王朝的利益不受侵害。战争的结果,超出了狭隘的阶级范围,使和亲政策产生了转变,对汉匈的民族融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标志着汉匈民族融合条件的产生;第二,否定说。认为汉匈在景帝和武帝前期,关系平和,出现了和平交往的局面。从武帝开始对匈奴用兵,这是非正义的,违反了当时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了破坏作用。也有人认为,武帝改变和亲政策,对匈奴大举进攻,虽经过几十年的残酷战争,带给双方的只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单元检测:

秦汉时期,封建制度建设成就显著,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1—3题。

1、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修长城     D.统一文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可知始皇认为春秋战国战乱不已是分封制造成,为“求其宁息”不再分封,在地方实行了郡县制。【答案】B

2、下列秦汉的官职中,掌握监察职能的有:① 太尉 ② 尚书令 ③ 御史大夫 ④ 刺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秦始皇为加强皇权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其中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武帝在位时,组建“尚书台”,设立尚书令,主管尚书台的一切事务,无监察职能,由此可排除选项②。汉武帝后期实行刺史制度,设刺史主要负责对监察区进行监察。由上述分析可知掌握监察职能的有③④,故正确答案选D【答案】D

3、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

A、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崩溃而瓦解

【解析】西周是奴隶制国家,西周的分封并非“封建”中央集权制,并非“封建”君主制的产生,故应排除选项A和B。西周的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分封制随着井田制的崩溃而瓦解;但西汉初年的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是封建自然经济,西汉初年的分封制到汉武帝时基本崩溃,但经济基础并未发生变化,因此D项不正确,统治阶级实行的政治制度主观上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而服务的,故正确答案应选择C。

    两汉基本上承袭了秦朝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是,汉朝在废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又有所损益变化。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对汉朝选官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而建立的

    B.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

    C.察举是两汉选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D.西汉选官的主要依据是门第族望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汉朝监察制度建立的目的、内容及实行的概况。A、B、C三项叙述正确,D项表述有误,因为,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是在东汉而非西汉。【答案】D

5.下列对汉朝编户齐民制度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B.是一种赋税制度

    C.是一种地方行政机构     D.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两汉编户制度的正确认识。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在编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据此分析,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答案】D

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据此回答6~8题。

6.西汉时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些制度主要有  (    )

    ①科举制  ②士族制  ③察举制  ④皇帝征召 ⑤八股取士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    C.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制度,除九品中正制教材已删除外,主要包括以上几种,其中西汉时应用的主要是③和④。科举制最早出现与隋朝,八股取士则出现于明朝,用排除法容易判断。【答案】C

7. 汉朝建立了察举制度,其中“察举”的含义是指  (    )

A.自上而下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B.通过视察发现人才的制度

C.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D.通过民主方式选拔人才的制度

    【解析】实际上是考查“察举”的概念,比较全面准确的是A。【答案】A

8.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汉代的这首民谣反映出的主题是  (    )

    A.讽刺汉代的察举制     B.汉代诗赋有较大发展

    C.汉代文字形式多样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解析】把握民谣中的一些关键字句,如“举秀才……孝廉”等,结合教材对汉代察举制的论述,可知民谣是讽刺汉代察举制的。【答案】A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边疆各民族发展较快,他们与中原的交往和联系进一步加强。据此回答9~10题。

9.张骞与班超出使西域,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  (     )

 ①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②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促进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友好往来 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可以用排除法审题,张骞与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不一样的,①所反映的是张骞起的作用,排除含有①的选项即可。

【答案】B

 10.右图所反映的事件,其重要意义在于 (    )

    A.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最后解除了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C.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

    D.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

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应准确判断图中所反

映的事件是昭君出塞,然后联系教材内容选出

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

张骞出使西域,促成当时世界几大文明在西域的碰撞与交融,使当地文化丰富多彩。据此回答11-12题。

  11.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主要是由于    (    )

    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

C.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      D.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解析】从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上分析。其中C 有一定的干扰性,这确实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之一,但不是“凿空”所指。【答案】D

  12.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      )

 A.张骞通西域,使中西交通畅通     B.西域都护的设置,保护了商旅往来

 C.汉代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解析】注意“根本原因”,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封建帝国,既具有对外交流的政治、经济实力,也有吸引力。【答案】C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据此回答15~17题。

13. 范缜在《神灭论》说:“浮图(指佛教)害政,桑门(指僧侣)蠹俗。……竭财以赴僧,

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指寺庙)。”由此可看出范缜反对佛教是因为:①佛教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  ②佛教造成社会战乱分裂  ③佛教破坏了家庭亲情关系  ④佛教妨碍了政府行政活动    (D)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从材料“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货殚于土木(指寺庙)。”可知①正确,“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说明了③正确,“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说明了④正确。佛教的传播与社会分裂没有直接联系②错误。【答案】D

14.要想查找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可供查阅的史学著作有   (    )

  ①《春秋》  ②《史记》  ③《汉书》  ④《乐府诗》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关键是明确各备选项记载的史事和时间范围,《春秋》是以鲁国为主的编年体史书,《乐府诗》虽涉及了汉武帝时的社会生活,但不是史学著作。故可排除①④,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B

15. 下列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居世界第一的有 ① 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② “太初历” ③ 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 ④ 华佗发明的麻沸散 ⑤ 纸的发明 ⑥ 《神农本草经》  (   0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故应选择①;“太初历”是西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而非世界第一,故不选②;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比欧洲人制作地动仪早一千七百多年,故应选择③;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要早一千六百多年。故应选择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就已经有了纸,故应选择⑤;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理学著作,而不是世界第一,故不选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择A

【答案】A

16.去西安旅游的人可能会知道当地流行的一句话:“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全靠秦始皇。”它体现了秦始皇对西安旅游及西安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现在请你设计一套(四枚)邮票,力求多元展现秦朝的面貌及对后世的影响。

【解析】此题是一道开放型题目,考查自主探究、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已不再是简单的史实背诵,而是加上了思维创新。答案不限,但要合情合理。可选择的项目较多,但要明白题目要求“多元展现秦朝的面貌及对后世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枚秦始皇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皇帝,且创新了许多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一枚秦长城画: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一枚秦兵马俑画: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奇迹”,且具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一枚秦半两圆形方孔钱画:秦始皇统一货币,对当时和后世都影响很大。

17.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这一历史状况在思想上也有明显的反映。据所学知识回答:

(1)战国时期,商鞅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在制度建设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

(2)秦始皇为封建社会的发展在经济、文化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3)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了哪些努力?

(4)这一阶段的发展趋势在思想上又有什么表现?

参考答案(1)政治上废分封,行县制;经济上废除井田,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2)经济上: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修驰道。文化上:书同文,统一为小篆;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颁行“推恩令”和限制藩王的“附益之法”;实行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由“百家争鸣”历经法家思想最终确定为儒家思想,即由“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18、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秦已并天下,乃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

——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然而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  下图为根据考古资料绘制的《战国长城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戎狄”主要是指哪一个民族?秦汉之际,“戎狄”的国家形态是什么?4分)

(2)材料一中司马迁的这段材料反映了秦长城的修筑中有哪些特点?

(3)贾谊与司马迁对秦朝修建长城的目的的叙述有什么共同之处?

(4)秦朝能倾国力而修长城,与哪种政治体制有关?

(5)材料二中认为修筑长城给秦朝带来了什么结果?

(6)材料三中的信息,与司马迁关于长城的记载有什么关系?

(7)要进一步获取中国古代长城的资料,除查文献外,你还能通过哪些途径去搜集?

   【解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本题从这一热点问题出发,设计了新颖情境,侧重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其中,第七问是对研究性学习的考查,要求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1)匈奴。奴隶制国家。

(2)地势险、长度长。

(3)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4)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5)在起到抵挡匈奴进攻的同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激起人民反抗。

(6)考古发掘的证据印证了司马迁的记载是正确的。

(7)实地查看、考古调查等。(只要答出任意两项即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