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年级期中历史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苏联1980年版高中历史教
最新热门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9—2

时间:2009-10-18 17:27:31  来源:人民版
 

学习与探究之三:艺术中的历史

 

一、计划与实施

 

本次活动的选题与分工搜集材料应考虑到学生时间精力与搜索途径相对有限的因素,宜小不宜大。在搜集材料过程中,如感选题失当,应及时调整。要努力争取有关学科教师、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小组成员可根据各自的特长和方便条件作好分工,对与选题有关的信息开展全方位的搜索。

 

本次活动的研究与制作,大致为两个星期。对选定的艺术作品要注意研究作者的情况、创作的动机、作品的思想倾向和艺术价值等;要分析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与历史记载相对照,认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正确理解合理的艺术虚构;要懂得各类艺术的特征与表现手法;要对作品进行反复的观察与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展示工作要取得管理设备教师的支持,在班级展示前应预先演习一遍,防止临时出现故障。

 

二、活动评价

 

展示活动结束后,由各组和教师按下表对每一组的活动情况作出评价,取其平均值按总分高低决出名次。

 

“艺术中的历史”探究活动评价表

 

 

第      小组,探究课题                                       

评  比  项  目

自评

师评

组际互评

平均分

1

2

3

4

5

搜罗广博,选材精当(20分)

 

 

 

 

 

 

 

 

分析精要,挖掘深刻(30分)

 

 

 

 

 

 

 

 

制作精良,讲解生动(30分)

 

 

 

 

 

 

 

 

团结协作,发挥特长(20分)

 

 

 

 

 

 

 

 

总    分

 

 

 

 

 

 

 

 

 

三、活动总结

 

1.由各组组长向全班汇报本组在搜索选材、观察分析、编辑执笔、展示解说过程中涌现的突出事例,由组内同学进行补充。

2.由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介绍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3.由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成果,对在本次活动中进步明显的同学和在历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并指出本次活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4.可考虑将各班的成果通过讲座、陈列、板报、广播等形式介绍给全年级或全校的同学。

 

四、中外有关艺术作品简况备查

 

蕴含丰富历史内涵的中国书法举例

王羲之《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既体现了王羲之书法登峰造极的境界,又反映了东晋名士的思想和风尚。

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安史之乱期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颜氏书此祭文笔墨遒劲,悲痛之情尽现笔端。

 

蕴含丰富历史内涵的中国名画简介

顾恺之《女史箴图》,既反映了顾恺之绘画的风格,又宣扬了当时社会对妇女的礼仪规范。

张萱《捣练图》,描绘唐代宫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过程。

周昉《簪花仕女图》,反映唐代宫中妇女的衣饰、时尚和活动。

乾陵唐墓壁画,描绘了唐代宫女、武士、文官、少数民族、外国使者的形象。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深刻细致地描写了南唐贵族的享乐生活。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一画史上的现实主义巨作是了解北宋经济和社会风俗的珍贵资料。

赵佶花鸟画,被称为“皇帝艺术家”的宋徽宗既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又是一个杰出的画家。

郑思肖画墨兰,郑思肖是宋末元初以气节著称的书画家,画兰花露根不着土,人家问他,他说:“土为番人夺,忍着耶?”

赵孟頫《浴马图》,赵孟頫兼擅书画、音乐、诗词与鉴定,他的画能兼收南北绘画之长,

人物、山水、花卉、竹石无所不能,《浴马图》反映了元代的某些社会特征与风尚。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此图为黄公望八十高龄时作,历经七年始成,此图的流传富有传奇性,足以反映数百年间的世态和沧桑。

朱耷花鸟画,朱耷是明王室子弟,明亡后先后做过和尚、道士,他的画寄托了明亡国之痛和对清统治的讥讽。

郑板桥画竹,他的诗画中流露出对民间疾苦的关心。

吴友如主绘《点石斋画报》,反映当时的时事新闻和市民生活。

齐白石画螃蟹画不倒翁,讽刺官僚军阀。

徐悲鸿画马画狮,借以振奋国人;油画《奚我后》表现人民盼望救星,如大旱之望云霓。

蒋兆和的人物画,反映民间疾苦和民族精神。

刘开渠的雕塑,为人民英雄、工农大众、文化名人留下历史的纪录。

李桦、黄新波的版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反映时代的精神。

董希文《开国大典》,记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时刻;《千年土地翻了身》反映西藏民主改革后农奴获得土地喜悦的心情。

黄胄《叼羊图》,描写新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节日竞技的场面。

 

 

  

蕴含丰富历史内涵的外国名画简介

《阿尔塔米拉野牛》(西班牙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壁画),体现史前人类的生活和娴熟的造型能力。

《面包师夫妇》(公元一世纪罗马壁画),反映了当时人的面貌、性格和习俗。

《好政府的寓言》(安布罗吉奥),作于14世纪初的城市理想全景图,为有代表性的社会世俗生活图。

《雅典学院》(拉斐尔),图中有苏格拉底、柏拉图、赫拉克里特、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等人物。

《农民的婚礼》(勃吕盖尔),反映尼德兰革命前的婚俗和农民对即将来临的事件的静观和担忧的心态。

《英王查理一世行猎图》(代克),描绘查理一世身穿猎装在郊外的情景,反映英王在国内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仍维持骄奢的生活。

《马拉之死》(大卫),描绘雅各宾派领导人马拉遇刺身亡的情景。

《雷奥尼达在温泉关》(大卫),描写斯巴达王雷奥尼达率300勇士抵抗波斯人的侵略。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戈雅),记录了西班牙义勇军抗击拿破仑军队而遭到的屠杀。

《不相称的婚姻》(普基寥夫),反映沙皇统治下俄罗斯妇女的悲惨命运。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苏里柯夫),描绘彼得一世处死哗变的近卫军的场面。

《意外归来》(列宾),描写受迫害的革命者突然回到家中的情景。

《伊凡雷帝杀子》(列宾),刻划伊凡一世在暴怒中失手打死儿子的情景。

《伏尔加河上的船夫》(列宾),反映沙皇制度下劳动者被奴役的悲惨命运。

《没落》(马克西莫夫),描绘俄罗斯一个没落贵族老妇人的形象。

《到处是生活》(雅罗申科),描绘被囚在囚车里的革命者的孩子把仅有的一点面包屑送给了窗外的鸽子。

《自由女神引导着人民》(德拉克洛瓦),描绘1830年7月法国人民推翻封建王朝时巷战的场面。

《轧钢厂》(门采尔),世界美术史上第一幅描绘工人劳动场面的杰出作品,是19世纪末欧洲工业发展的写照。

《市民战争》(马奈),描绘巴黎公社失败的情景。

《格尔尼卡》(毕加索),揭露法西斯的暴行和战争的灾难。

《日蚀》(诺尔德),揭露战争贩子策划发动战争的阴谋。

《内战的预兆》(达利),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恐怖和灾难。

《西班牙共和国的挽歌》(马瑟维尔),表现西班牙内战对人类文明的摧残。

《从西班牙人到达前的时代直至未来墨西哥历史》(里维拉),描绘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时的情景。

 

蕴含丰富历史内涵的中国著名建筑简介

嵩山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是现存最古老的砖石密檐塔。

曲阜孔庙,是全国难以数计的孔庙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

拉萨布达拉宫,传说是松赞干布为迎接文成公主而建。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玄奘曾在寺中译经十余载,唐时还有雁塔题名的习俗。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目前仅存的两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代,高度相当于现代21层的高楼,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

太原晋祠圣母殿,建于北宋,为纪念叔虞之母而修建。

恒山悬空寺,始建于金代,镶嵌在万仞峭壁上,用一根根细木柱支撑起三十多座殿阁,宛如天降。

山西芮城永乐宫,元代全真派道教建筑,三清殿内的元代壁画尤为著名。

北京妙应寺白塔,建于元代,是喇嘛教白塔的典型代表。

北京天坛,在空间布局、建筑造型和文化内涵方面代表着我国传统建筑的最高水平。

明十三陵,明成祖的长陵是其中最大最雄伟的一座。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兼备藏、蒙、汉、维各族建筑艺术之精华。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建于清同治年间,总体呈两个喜字图案,为北方城堡式民居。

南京中山陵,1929年建成,设计者青年建筑师吕彦直积劳成疾,也于当年溘然逝世,中山陵平面为一大钟图形,寓警钟长鸣之意,是中国陵墓建筑的最后绝响。

苏州园林,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中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网狮园并称苏州四大名园。

 

蕴含丰富历史内涵的外国著名建筑简介

罗马大角斗场,反映奴隶主的残忍和奴隶的悲惨命运。

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廷帝国所建东正教教堂,1453年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加上四个高尖的叫拜楼,使它具有了清真寺的特征。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参与兴建,反映中日友谊和唐代建筑风格。

巴黎圣母院,建于十一、十二世纪,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被称为“由巨大石头组成的交响乐”、“巴黎最老的女人”。

法国夏尔特尔主教堂,建造时间前后长达四个世纪,集建筑、雕刻、玻璃艺术于一体,是一部哥特式建筑的百科全书。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曾先后参与主持施工。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被称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四周建筑的建造年代相差几个世纪,各具时代风格。

莫斯科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在红场上,为纪念1552年把蒙古人赶出俄罗斯而建,由九个洋葱式穹顶的墩式教堂组成。

巴黎罗浮宫,始建于13至19世纪间,雅各宾专政时改为国家美术馆,向公众开放。

巴黎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时,集建筑、园林、雕塑、绘画之大成,1919年在此签订凡尔赛和约。

巴黎凯旋门,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奥俄联军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而建,内墙上铭刻着拿破仑的96个著名战役和386个将领的名字。

    巴黎埃菲尔铁塔,仅用17个月便建成了,整个施工过程中无一伤亡事故。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安放有英国国王雕像,还设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英国牺牲的美国人的纪念堂。

华盛顿美国国会大厦,被称为“美国独立的纪念碑”。

麦加克尔白天房,是穆斯林世界精神的象征,围绕克尔白而建的麦加大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

 

 

 

蕴含丰富历史内涵的中国文学名著荐目

《诗经》、《曹操集》、《悲愤诗》(蔡琰)、《世说新语》(刘义庆)、“三吏三别”(杜甫)、《长恨歌》(白居易)、《正气歌》(文天祥)、《三国演义》(罗贯中)、《儒林外史》(吴敬梓)、《桃花扇》(孔尚任)、《隋唐演义》(褚人获)、《东周列国志》(蔡元放)、《人境庐诗草》(黄遵宪)、《官场现形记》(李伯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痛史》(吴趼人)、《孽海花》(曾朴)、《阿Q正传》(鲁迅)、《药》(鲁迅)、《饿乡纪程》(瞿秋白)、《赤都心史》(瞿秋白)、《子夜》(茅盾)、《林家铺子》(茅盾)、《春蚕》(茅盾)、《包身工》(夏衍)、《八月的乡村》(肖军)、《生死场》(肖红)、《日出》(曹禺)、《围城》(钱钟书)、《法西斯细菌》(夏衍)、《李有才板话》(赵树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暴风骤雨》(周立波)、《三家巷》(欧阳山)、《四世同堂》(老舍)、《李自成》(姚雪垠)等。

 

蕴含丰富历史内涵的外国文学名著简介

《万叶集》(日本),是日本现存最古的诗歌总集,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相似。

《平家物语》(日本),记述公元12世纪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争夺权力的角逐,反映了日本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历史面貌。

《静静的群山》(日本),德永直著,反映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空海的风采》(日本),司马辽太郎著,描述日本高僧空海留学唐朝的情况。

《叶甫盖尼·奥涅金》(俄国),普希金著,展示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社会的广阔画面,被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死魂灵》(俄国),果戈理著,刻画了封建农奴制度下形形色色的地主形象和官僚机关的黑暗。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俄国),涅克拉索夫著,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前后农民的苦难和要求改变现状的迫切愿望。

《战争与和平》(俄国),托尔斯泰著,描写了1805年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事件和生活领域的情况。

《铁流》(苏联),绥拉菲莫维奇著,描述1918年白匪军向苏维埃进攻时一支穷困的哥萨克部队寻找红军主力的故事。

《母亲》(苏联),高尔基著,反映了俄国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

《恰巴耶夫》(苏联),富尔曼诺夫著,生动地刻画了与白军作战的红军将领的形象。

《暴风雨》(苏联),爱伦堡著,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反法西斯斗争的历史画面。

《毁灭》(苏联),法捷耶夫著,塑造了许多感人的红军指战员的形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著,塑造了同外国干涉军、白匪军作战和国民经济恢复年代一位无产阶级战士的光辉形象。

《静静的顿河》(苏联),肖洛霍夫著,展现了1912年到1922年十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

《日日夜夜》(苏联),西蒙诺夫著,描绘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激烈场面。

《好兵帅克》(捷克),哈谢克著,是一部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界丑恶现象的政治讽刺作品。

《裴多菲诗集》(匈牙利),抒发了1848年革命期间民主革命志士的心声。

《织工们》(德国),豪普特曼著,是一部歌颂1844年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的戏剧。

《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描述了8个年轻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

《玛丽·巴顿》(英国),盖斯凯尔夫人著,展现了19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尖锐矛盾,是英国宪章运动的缩影。

《大卫·科波菲尔》(英国),狄更斯著,展示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广阔图卷。

《双城记》(英国),狄更斯著,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矛盾,描绘了起义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壮观情景。

《牛虻》(英国),伏尼契著,反映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

《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法国),巴尔扎克《人间戏剧》中的两部小说,描绘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金钱支配整个社会生活的情景。

《柏林之围》(法国),都德著,描述普法战争期间一个法国老人的爱国情结。

《诸神渴了》(法国),法朗士著,通过小说的形式总结雅各宾专政的历史教训。

《火线》(法国),巴比塞著,真实记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生活,揭示了战争的本质。

《汤姆叔叔的小屋》(美国),斯托著,控诉了美国内战前南方蓄奴制的罪恶,探讨了种族问题和性别问题。

《根》(美国),哈利著,通过六代黑人的不同命运,反映了美国黑人300多年的奋斗史。

《奇境》(美国),欧茨著,展现了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到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的图景。

《漫歌集》(智利),聂鲁达著,是一部卷帙浩繁的拉丁美洲史诗。

 

    蕴含丰富历史内涵的中国音乐作品荐目

《卖布谣》,刘大白词,赵元任曲,1922年作。叙说手工业劳动者的悲苦辛劳,描画了当时洋货倾销、农村经济破产的图景。

《抗敌歌》,黄自、韦瀚章词,黄自曲,1931年作。是我国最早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作品,显示了人民群众同仇敌忾、誓死报国的决心。

《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1934年作,影片《桃李劫》主题歌。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展示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

《码头工人歌》,蒲风词,聂耳曲,1934年作。描写饱受侵略者蹂躏的码头工人团结抗争的精神,这首歌曲与聂耳的《大路歌》、《开路先锋》等,第一次塑造了觉醒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1935年作。表现处于深重民族危机下的进步知识分子,从象牙之塔冲出来投入抗日潮流,后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救亡进行曲》,周钢鸣词,孙慎曲,1935年作。同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一起,是“一二九”运动中传唱最广的两首歌曲。

《热血》,田汉词,冼星海曲,1936年作,影片《夜半歌声》插曲。针对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立志为反法西斯贡献自己的生命。

《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1936年作。是年,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谱成这首歌曲后,先教学生歌唱,不久就传遍了东北军。

《打回老家去》,安娥词,任光曲,1936年作。当时东北三省被侵吞,反抗侵略、收复失地,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这首歌及时地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心声。

《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1937年作。“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组成大刀队奋勇杀敌,上海学生募捐筹款,为前方将士赶制大刀。这首歌曾经鼓舞千万抗日英雄去冲锋陷阵。

《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1937年作。这首歌适合部队行军时边走边唱,体现游击战士乐观的情绪、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自豪感。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凯丰词,吕骥曲,1937年作。体现了这所新型学校的革命气质。

《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刻划了游击健儿出没在高山密林中到处打击敌人的形象。

《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1938年作。描绘游击健儿神速出击的形象。

《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1938年作。倾注对革命圣地无比的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新四军军歌》,集体作词,何士德曲,1939年作。热情歌颂新四军走过的征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公木词,郑律成曲,1939年作。这首歌曲伴随着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和人民战争的胜利,经历了战火的考验。

《南泥湾》,贺敬之词,马可曲,1943年作。描绘陕北江南的美景,礼赞劳动模范的功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词曲,1943年作。当时,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一书,提出所谓“没有中国国民党,那就没有了中国”的论调。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列举铁一般的事实,据理驳斥。歌曲就是在这时创作的。

《茶馆小调》,长工词,费克曲,1944年作。刻划了一个胆小怕事的茶馆老板的形象,最后直接指斥怒骂扼杀言论自由的独裁者。

《歌唱祖国》,王莘词曲,1950年作。记录了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前进的步伐,歌颂独立自由的新中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麻扶摇词,周巍峙曲,1950年作。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唱着这支雄壮有力的进行曲,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共同抗敌的。

《英雄战胜了大渡河》,魏风词,罗宗贤、时乐濛曲,1951年作。歌颂在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的进军途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为将援藏物资尽快送往拉萨,顶风雪,战恶浪,排除重重艰险,越过大渡河,表现了无畏的战斗精神。

《歌唱二郎山》,洛水词,时乐濛曲。歌颂了人民解放军修筑川藏公路的艰苦斗争。

《我们走在大路上》,李劫夫词曲,1963年作。是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的写照。

《洗衣歌》,李俊琛词,罗念一曲,1964年作。描写在解放西藏“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战斗中,在实现民主改革的日子里,解放军和藏族人民结下的深厚的鱼水情谊。

《祝酒歌》,韩伟词,施光南曲。表达了粉碎“四人帮”时广大群众的欣喜心情。

《洪秀全起义》,山东、江苏一带民歌。表现当时人民群众对太平军的爱戴和颂扬。

《翻身五更》,东北农村新民歌。表现了东北农村土改运动中斗地主、分田地的情景。

《妇女自由歌》,山西民歌。歌唱中国妇女翻身得解放。

《左权将军》,山西晋中民歌。追忆左权参加革命17年的功绩。

《绣金匾》,陕北民歌。抗日战争时期流行于陕北,抒发人民群众对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热爱和对八路军的深厚情意。

《解放区十唱》,陇东民歌。表现了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的情景。

《翻身道情》,贺敬之词,刘炽曲。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表达了陕北人民翻身的喜悦。

《刘志丹》,热情颂扬刘志丹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卓著功勋。

《兴国山歌》,描述20世纪30年代初江西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斗争。

《月儿弯弯照九洲》,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民歌。描述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骄奢淫逸的生活和百姓饱受离乱之苦。

《凤阳花鼓》,安徽民歌。描述淮河流域人民遭受封建阶级的剥削和连年的水患,逃荒卖唱的情景。

《八月桂花遍地开》,鄂豫皖民歌。反映了从秋收起义到全国各地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情况。

《桂花开放贵人来》,布依族民歌。表现了少数民族对党的领导人和解放军的热爱。

《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1938年作。描绘了船夫与风浪搏战的动人场面,赞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控诉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叙述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显示了“打回老家去”的斗争决心。

《淮海战役组歌》,沈亚威等词曲。是一组较完整地反映淮海战役全过程的联唱,包括:①序曲;②乘胜追击;③抢占运河;④捷报!捷报!歼灭了黄伯韬;⑤挖工事;⑥狠狠地打;⑦歌颂淮海胜利。

《红军根据地大合唱》,金帆词,瞿希贤曲,1956年作。共有七个乐章:①革命的风暴;②送郎当红军;③儿童团放哨歌;④长征的队伍走了;⑤怀念毛主席;⑥红军回来了;⑦亲爱的党,光荣的党。

《长征组歌》,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根据肖华所作组诗谱曲的声乐组歌,1965年作。生动地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阔图景,包括10个部分: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越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歌颂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刻画胜利之师的威武雄姿;《霸王卸甲》着重渲染楚霸王的英雄悲剧,表现了更多的同情和赞叹。  

《狼牙山五壮士》,琵琶独奏曲。表现五壮士浴血奋战,刻划敌人的凶暴残忍。

《翻身的日子》,民族管弦乐曲。朱践耳作。抒发翻身农民欢天喜地的感情。  

《陕北民歌四首》,王建中作。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绣金匾》、《翻身道情》四首革命民歌为素材,表现红军到达陕北后解放区欣欣向荣的景象,  

《烈士日记》,弦乐四重奏,何占豪曲。用四篇“日记”的形式来概括革命者战斗的一生,共有四个乐章:①祖国!我的母亲;②游击队;③狱中;④红旗不倒。  

《八一交响诗》,刘福安、卞祖善、马友道、程寿昌等作于1960年。反映南昌起义建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军队这一伟大历史事件。

《人民英雄纪念碑》,瞿维1960年作。描写人们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浮想联翩,对百年来牺牲的先烈作概括性的描述。  

《刘胡兰》,田丰曲。分为四个段落:①烽火里成长;②正气压顽敌;③甘洒一腔血;④永远在战场。

《春祭》,1976年初稿,1978年清明节定稿。倾诉人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怀念。  

《白毛女》,1945年首演于延安,是中国第一部新歌剧。

《刘胡兰》,歌剧。塑造了英雄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和英雄的气魄。

《红霞》,歌剧。表现了红霞对红军的深情厚意和坚信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

《洪湖赤卫队》,歌剧。写1930年韩英领导的洪湖赤卫队消灭彭霸天的故事。

《柯山红日》,歌剧。写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进行民主改革的故事。

《红珊瑚》,歌剧。写我军解放牛头岙的故事。

《江姐》,歌剧,根据小说《红岩》改编。写地下党员江姐在狱中与敌斗争英勇就义的故事。

《小刀会》,是我国第一部用古典和民间的舞蹈语汇来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剧。

《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写一个反抗恶霸地主压迫的丫头在党的教育下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战士。

《白毛女》,芭蕾舞剧。通过喜儿翻身的经历歌颂了工农革命斗争。

 

 

 

蕴含丰富历史内涵的外国音乐作品荐目

《两个掷弹兵》,海涅词,舒曼曲。通过写两个法国掷弹兵于1812年从俄罗斯战败负伤回国,描述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整个欧洲又陷入封建复辟时人民重新怀念拿破仑的思想情感。

《马赛曲》,1792年普奥联军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马赛市的救国义勇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开进巴黎。《马赛曲》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1870年被定为法国国歌。

《为一块牛排出卖巴黎》,这首讽刺歌曲产生于巴黎公社革命前夕。当时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围困,资产阶级却利用饥饿和寒冷大搞投机倒把。这首歌曲揭露了资产阶级及其国防政府投降卖国的罪恶勾当。

《国际歌》,鲍狄埃词,狄盖特曲。是在巴黎公社失败后面对白色恐怖所作的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

《扬基·杜德尔》,这首歌曲形象地反映了美国人民乐观、开朗的性格。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之日,英国统帅在《扬基·杜德尔》军乐声中向华盛顿投降。

《约翰·布朗的遗体》,反映在布朗牺牲精神鼓舞下,美国废奴运动的团结和高涨。南北战争期间,北方联邦战士们用它作为自己的战歌,在我国解放战争期间又被填上“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词,在当时的学生运动中广泛传唱。

《进军佐治亚》,美国历史歌曲。叙述南北战争期间,谢尔曼将军率领北方军队占领佐治亚的首府亚特兰大。

《雾啊,我的雾》,歌颂在反法斯战争中奋勇杀敌的游击队员。

《卡秋莎》,1938年作,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广泛流传。

《一个华沙幸存者》,勋伯格曲。追忆在华沙犹太区的遭遇,刻画了法西斯的残暴。  

《热情清唱剧》,斯维里多夫曲。抒写了苏联人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包括七个乐章:①进行曲;②关于弗兰格尔将军的逃跑;③致皮列可普战役的英雄们;④我们的土地;⑤这儿将出现一座花园般的城市;⑥和列宁同志谈话;⑦太阳与诗人。  

《斯巴达克》,舞剧,哈恰图良曲。表现斯巴达克的英雄形象和奴隶们争取解放的英勇斗争。

《第三交响曲》,又名《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贝多芬作。揭示了英雄性格的各个侧面及其战斗业绩。

 

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戏剧影视作品荐目

话剧《胆剑篇》(曹禺)、《王昭君》(曹禺)、《蔡文姬》(郭沫若)、《武则天》(郭沫若)、《文成公主》(田汉)、《关汉卿》(田汉)、《茶馆》(老舍)等,电影《张衡》、《李时珍》等,电视剧《唐明皇》、《李清照》、《努尔哈赤》、《雍正王朝》、《戈公振》、《赵尚志》、《朱自清》、《上海的早晨》等。

 

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荐目

反映西方列强侵华和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电影有《鸦片战争》、《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等,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有《孙中山》、《秋瑾》、《非常大总统》等,电视剧《孙中山和宋庆龄》等。 

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和国共十年对峙的电影有《开天辟地》、《风暴》、《大浪淘沙》、《刑场上的婚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百色起义》、《井冈山》、《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宋庆龄》、《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少年彭德怀》、《革命家庭》、《闪闪的红星》、《红旗谱》等,电视剧《上海大风暴》、《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等。

反映红军长征艰难历程的电影有《长征》、《万水千山》、《四渡赤水》、《金沙江畔》、《大渡河》、《祁连山的回声》等,电视连续剧《长征》等。

反映抗日战争史实的电影有《西安事变》、《七七事变》、《血战台儿庄》、《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吉鸿昌》、《回民支队》、《归心似箭》、《东进序曲》、《上饶集中营》、《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鸡毛信》、《三进山城》等。反映侵华日军罪行的电影有《南京大屠杀》、《屠城血证》、《黑太阳七三一》等。

反映人民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史实的有电影《重庆谈判》、《挺进中原》、《巍巍昆仑》、《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南征北战》、《大决战》、《兵临城下》、《风雨下钟山》、《渡江侦察记》、《走出西柏坡》、《停战以后》、《难忘的战斗》、《董存瑞》、《烈火中永生》、《永不消逝的电波》、《祖国啊,母亲!》、《钢铁战士》、《暴风骤雨》、《林海雪原》、《红日》、《智取华山》等。

反映新中国建设的有电影《开国大典》、《毛泽东的故事》、《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周恩来》、《陈毅市长》、《霓虹灯下的哨兵》、《冰山上的来客》、《创业》、《雷锋》、《焦裕禄》、《李四光》、《蒋筑英》,电视剧《中国神火》等。

 

反映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荐目

反映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对南美掠夺史实的如《使命》(英国)等。

反映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史实的如《萨巴达万岁》(美国)等。

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情况的如《西线无战事》(美国)、《魂断蓝桥》(美国)等。

描述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如《列宁在波兰》(苏联)、《列宁在十月》(苏联)、《列宁在一九一八》(苏联)等。

反映墨索里尼加强法西斯专政史实的如《马太伊案件》(意大利)等。反映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战地钟声》(美国),

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攻克柏林》(苏联)、《莫斯科保卫战》(苏联)、《一个人的遭遇》(苏联)、《巴顿将军》(美国)、《桂河大桥》(美国)、《米尼佛夫人》(美国)、《永垂不朽》(美国)、《卡萨布兰卡》(美国)、《辛德勒的名单》(美国)、《铁皮鼓》(德国)、《戴维》(德国)、《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意大利)、《圣•洛伦索之夜》(意大利)、《铁路之战》(法国)、《老枪》(法国)、《再见,孩子们》(法国)、《原子弹灾难下的孤儿》(日本)、《海和毒药》(日本)等。

反映美国侵越战争的有《野战排》(美国)、《阿甘正传》(美国)等。

描述近现代人物的如《左拉传》(美国)、《肖邦》(美国)、《巴斯德传》(美国)、《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26天》(苏联)《甘地》(美国)、《邓肯传》(英国)、《毕加索的秘密》(法国)、《刺杀肯尼迪》(美国)等。

 

五、关于历史剧与历史真实的讨论

 

“历史剧和历史虽然有‘联系’,却是在性质上完全不相同的东西——历史剧是文艺创作,而历史则是过去时代事实的记录。从这种性质上的差异来看,它们没有共同的规律,否则,要不就是取消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要不就是歪曲历史。……历史和历史剧的关系,只能是相象或者接近于文学作品和生活的关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但艺术绝不是生活的再版。历史和历史剧的关系也是如此。”

(李希凡:《“史实”和“虚构”》,《历史剧论集》第1集第292—293页)

“写历史剧,我的看法,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包括人物性格,应该符合历史真实。包公、海瑞,人民群众都知道他们是好人,如果把他们写成坏蛋,观众就不会答应,因为违反了历史真实。而次要人物,次要事件,则是可以改动的,而且在某些场合,还有必要进行改动,这是艺术所要求的。我认为这种创作方法,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我反对把完全虚构的故事当成历史真实;同时也不赞成完完全全根据历史书写戏,没有一点虚构、加工,那样就不是戏,不是艺术品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不同意王子野同志的意见。他说历史剧是艺术,我赞成;说不是历史,否定了和历史的联系,这就不完全符合逻辑了。”

(吴晗:《历史剧是艺术,但是和历史有联系》,《学习集》第135页)

 “王蒙认为,现在历史题材的作品是各式各样的,有的是很严肃很认真地把历史的一段再现出来,来探讨当中蕴涵的那个时候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也有的是借着一段历史,来抒发自已对各种事情的看法。历史小说本身是不拘一格的,但真正有认识价值的、能够吸引住广大读者认真阅读的,还是那些认真的想从历史事件中总结我们这个民族、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我们的传统的好作品。”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海峡两岸历史文学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02年9月17日《文艺报》)

 “在传统的历史小说中,历史是第一位的,而艺术虚构则处于依附的位置,历史真实在这类小说中具有无可辩驳的主宰地位。而新历史小说在叙述历史时,则恣意放纵自已的想像,使得文本中想像的成分远远多于史料的成分。”

(《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戏说乾隆》以对历史的‘戏说’引起许多学者的反感,但是居高不下的收视率证明现代观众对电视剧的娱乐需求巳超过了他们对历史原貌的兴趣。在皇帝与佳人的嬉闹中,在刀枪剑戟的搏击中,在现代的叙事方式对传统的历史故事的‘改写’中,历史——这个令无数史学家穷经皓首的过去之物,在电视剧里只剩下了它的‘名字’,它的本体已被编导还给了博物馆。”

(《中国电视剧的历史与现状》,《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

 

作者是周百鸣、李星驰老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