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年级期中历史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苏联1980年版高中历史教
最新热门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8—3

时间:2009-10-18 17:27:33  来源:人民版
 

(五)历史问题注释

 

【司汤达】

 

司汤达(1783—1842)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司汤达自幼受到启蒙思想和文学艺术的熏陶,倾向于法国大革命,十分推崇拿破仑,反对封建势力,追求自由、平等。由于司汤达生活在法国王朝复辟的时代,因此,他的理想始终无法实现,于是他把这种政治的热情转向文学创作,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处处透露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封建专制的反抗。司汤达的作品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同时,司汤达十分擅长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希望通过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反映社会风尚和时代精神,被誉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和“现代小说之父”。然而在当时,司汤达并没有得到如此高的荣誉,反而一生文名寂寞,无人赏识。对此司汤达曾感慨地说:“到一八八零年将会有人读我的作品。”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司汤达早已被公认为是现实主义的一代宗师。这正说明了司汤达对文学有着过人的灵敏度和杰出的超前意识。

 

【《红与黑》】

 

《红与黑》是司汤达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小说起初的标题为《于连》,1830年定名为《红与黑》,并有副标题“1830年纪事”。这部小说直接取材于现实,反映了现实的斗争。1827年的《法院公报》上登载一个27岁的青年家庭教师枪杀了自己的女主人的案例,启发了司汤达,于是司汤达对此进行了改编,成为了现实主义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作。《红与黑》通过对于连人生经历的生动描写,深刻分析了青年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命运。于连曾经是一个聪明非凡的青年,但他出身贫贱,在复辟时期,他的才能无从发挥,理想不能实现。于是于连为了出人头,竟不惜采用卑鄙恶劣的手法,始终戴着虚伪的面罩,他把背诵拉丁文《圣经》作为踏入上流社会的敲门砖,用自己的才能和意志去征服女性,并不断改换政治信仰,走自己所鄙视的教会道路,在与上流社会的抗争中于连也走入堕落的深渊。于连的悲剧是社会迫害一代青年的悲剧,也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小私有者个人的悲剧。作者正是通过于连这个典型形象向我们披露那个时代的本质与罪恶,使《红与黑》成为一部反映复辟与反复辟斗争的形象历史。作品中的 “黑”代表的是法国封建贵族复辟势力及其教会组织,而“红”则代表了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时代。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巴尔扎克一生创作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他将所有的文章综合起来,合成了一部小说集,定名为《人间喜剧》,成为一部“社会百科全书”。《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原本学习法律,毕业后却立志当文学家。 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这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他带来巨大声誉,也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巴尔扎克将《朱安党人》和计划要写的一百四五十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入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  巴尔扎克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从1829年到1848年创作的大规模的系列性小说的总称。这段文学创作期是巴尔扎克文学事业的鼎盛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巴尔扎克工作极其勤奋,每日伏案一般都在十小时以上,有时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他以惊人的智慧和毅力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创作小说九十一部,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

《人间喜剧》是一座巍峨的文学里程碑,再现了一七八九到一八四八年间法国错综复杂的政治社会生活,生动再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疾风暴雨,拿破仑帝国的盛况,复辟时代贵族的愚钝和顽固,金融资本势力的崛起,资产阶级的上台以及七月革命对社会各阶级的强烈震动。全部作品分为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风俗研究》的内容最为丰富,是《人间喜剧》的主体部分,它又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旅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作品最初定名为《社会研究》,后来受但丁《神曲》的(《神曲》原文意思为“神的喜剧”)的启示,改名为《人间喜剧》,同时,用“喜剧”来命名,又显示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嘲弄哦和批判。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始人。狄更斯出生于一个下级职员家庭,弟妹众多,家庭贫困。狄更斯自幼酷爱读书,然而生活的艰辛使小查尔斯饱尝了人世的辛酸。二十岁时,狄更斯入报馆当记者,主要采访国会新闻,采访过程让狄更斯看到了英国社会的腐朽与复杂。他二十四岁出版了第一个文集《波兹手记》,从此开始了终身的写作和出版工作。《匹克威克外传》(1837年)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发表以后,风行一时,畅销全国,顿时成为街谈巷议的资料。狄更斯先后出版过14部长篇小说,20余部中篇小说,数百篇短篇小说,2部游记和1部随笔集,是一位多产的作家。

狄更斯是欧洲十九世纪少数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之一。他曾长期居住在法国、意大利,并曾到美国游历。他对美国的观察极其深刻。美国的虚伪的民主政治、残酷的监狱、特别是暗无天日的蓄奴制,引起狄更斯极大的愤慨。然而,狄更斯的伟大不仅在于深刻地暴露了英国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实况,同时也在于他掀起了真正的文学革命。狄更斯用生动而热情的笔触描绘了下层阶级的人们和他们的悲惨生活。他把贫民窟、小客栈、贫民收容所、债务监狱等等悲惨的生活景象写入了文学作品,而且对穷人和正直的劳动者,给予了最大的同情。同时,他也以讽刺的笔法,对工厂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社会,资产阶级虚伪的“民主政治”和“党派活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不平等和不合理现象,资产阶级法律的非人道本质,都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他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反映了英国十九世纪初叶的社会真实面貌。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光辉四射、妙趣横生的幽默和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他所创造的人物形象中有许多能使人一读之后就长久地活在读者的心目中。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学习。青年时期的托尔斯泰深受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51年,托尔斯泰开始服军役,并参加了1854—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使托尔斯泰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为其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重重矛盾和现实状况给了他很大的感触。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小说在1873—1877年间被托尔斯泰做了12次修改,最终成就了一部在写作艺术上炉火纯青的著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巴鲁迪】

迈哈穆德·萨米·巴鲁迪(1838-1904)埃及近代著名诗人,近代阿拉伯诗歌复兴运动的先锋。著有《巴鲁迪诗集》二卷。巴鲁迪生于开罗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曾是朝廷的大官。巴鲁迪七岁丧父,由家人悉心抚养成长。完成初等教育后,十二岁入军事学校。1854年末,巴鲁迪从军校毕业,成了一名青年军官。然而,他酷爱文学,醉心于阿拉伯诗歌。巴鲁迪曾经参加过1877年的俄土战争,后来又参加了埃及反抗英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英军入侵埃及后,巴鲁迪被流放了17年。在流放期间巴鲁迪写下了许多诗篇,反映了他的孤独痛苦和内心的创伤。1900年巴鲁迪获赦回到埃及。巴鲁迪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他的经历,形成了他的个性和他的文学特征。他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要求重现和恢复祖先创造的光荣,同时他也为祖国的前途深深地担忧。巴鲁迪用诗歌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周围环境以及他的祖国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他的描写是真实的,表达他的思想感情也是细致的。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1905年)中国近代诗人、政治家。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黄遵宪出身于大商人兼官僚家庭。光绪二年( 1876 )考中举人。次年出国,先后在中国驻日本、美国、英国等国使馆任职。这样的经历促进了黄遵宪变法维新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1895年回国后,黄遵宪积极参加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在上海加入强学会,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后来被任命为湖南按察使。在湖南时,黄遵宪积极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厉行新政。戊戌变法失败后,黄遵宪遭到清政府迫害。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诗界革命”的最早倡导者。黄遵宪的诗歌主张运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近代史上的重大事变,特别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学术文化和旧礼教的批判精神。黄遵宪还利用诗歌直接为改良主义运动服务,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宣传外国的科学文明。他的诗歌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热情洋溢,豪迈奔放,给人以博大宏深之感。著作有《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等。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5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被送到法律学校去读书,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然而,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却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柴可夫斯基曾在彼得堡音乐学院跟安·鲁宾斯坦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以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生与死的斗争为内容,体裁广泛。他创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悉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和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怆》等。他的音乐充满内心情感和戏剧力量,不仅深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喜爱,而且也为广大群众所赞赏。

 

【德沃夏克】

安东尼·德沃夏克 (1841—1904)是一名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生于一个小旅馆主和肉商的家庭,十六岁时进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后入布拉格临时剧院乐队拉中提琴,并正式开始创作。首次为音乐界所注目的作品是表现爱国热情的赞美诗《白山的子孙》。1891年德沃夏克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配器和曲式教授。同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荣誉音博士学位。1892年德沃夏克被邀请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此间,德沃夏克写了最著名的《新世界(第九)交响曲》。

 

【库尔贝】

库尔贝(1819年—1877年),库尔贝诞生在法国东部一个葡萄园主的家庭。自幼天赋聪颖、相貌出众,性格热情奔放、慷慨大方。1841年,他的父亲送他到巴黎念大学,要他学习法律,但库尔贝却立志做一名画家,并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和贝桑松美术学院学习。库尔贝曾在1848年积极投身法国社会的革命运动。1872年,库尔贝又投身伟大的巴黎公社运动。巴黎公社失败后,库尔贝被捕入狱,在狱中所画的《戴贝雷帽系红领带的库尔贝》,表现了他这个时期的革命风貌。1873年,经友人保释,库尔贝出狱,随即流亡瑞士,1877年12月31日在瑞士的洛桑逝世。

库尔贝深入地观察和了解社会。当时社会上严重的两极分化、贫富不均和政治腐败的现象,使艺术家更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他同情广大的劳动人民,创作了不少有关劳动人民的朱敏作品。如《石工》、《奥尔南的葬礼》等。库尔贝尖刻地嘲讽古典主义为“装腔作势”,又称浪漫主义为“无病呻吟”。库尔贝的作品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是绘画艺术中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库尔贝也是第一个称自己为“现实主义”画家的人。

 

【莫奈】

莫奈(1840年—1929年)于1840年在巴黎出生,自幼年起,莫奈就显示出了非凡的绘画才能,少年时代在面对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阿布尔度过。在这里莫奈初次见到著名风景画家布丹,布丹注重外光的绘画技巧给莫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莫奈的作品以风景为主,但也有几幅以人物为主的作品。 莫奈终其一生,对阳光下的自然静物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成为一位真正的印象主义者,同时也使“印象派”在大众的心目中几乎代表了整个欧洲十九世纪末期的艺术潮流。1859年,莫奈来到巴黎,结识了三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雷诺阿、西斯莱和巴齐尔。以莫奈为首,他们常常一起到枫丹白露的森林去写生。后来印象派的产生,便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1874年,一群不出名的年轻画家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号举办了一次“无名艺术家联合展览会”,其中就有莫奈。这场展览会同时也展出了莫奈于1872年完成的《日出·印象》,并最终促使了“印象派”的诞生。此后,莫奈一直是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物。莫奈是自然的观察者,也是人生的观察者。他笔下那接天映日的白杨、逆光的草垛、变幻莫测的教堂、梦幻般的睡莲……这一切都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独特的观察力和对艺术独到的理解力。

 

【凡·高】

凡·高(1853—1890)是著名的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1853年,梵高出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少年时,他在伦敦、巴黎和海牙为画商工作。1881年左右,凡·高开始从事绘画。1886年,凡·高去巴黎投奔他的弟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作品。1888年,梵高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神经失常并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梵高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

梵高一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但其个人生活却屡遭不幸而且异常艰辛,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谊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作传教士期间,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决定以最大的热情帮助那些煤矿工人,他义务收容那些受重伤而垂死的矿工,希望以抚慰之词和自我牺牲精神帮助弱者博斗。

在凡·高短暂的三十七年人生中,他把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作画喜爱用荷兰传统绘画中的褐色调,但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凡·高的绘画对野兽派及德国的表现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奥斯特·罗丹】

奥斯特·罗丹(1840-1917)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出生于平民。十四岁开始学绘画,后又转学雕塑。1875年罗丹来到了意大利,在那里他研究多那太罗、吉贝尔蒂和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的作品,并深受米开朗琪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摆脱了学院派的桎梏。罗丹对雕塑艺术作了根本性的变革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认为要以雕塑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的感受作为创作的基点,用丰富多彩的绘画手法,塑造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并赋予深刻的心理内涵和社会意义。罗丹一生作品林立,对世界雕塑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代表作品有《青铜时代》《地狱之门》《加莱市民》《雨果》《巴尔扎克》《思想者》《吻》和《夏娃》等。
     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达情感。 ——罗丹

 

 

 

三、打破隔离的坚冰

 

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的文学作品,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知识与能力】

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这段时间内主要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这一时期,人类社会所经历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同时世界之间的联系空前的加强了,通过学习能认识人类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认识、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对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阅读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欣赏著名的乐曲和绘画艺术,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和启示。通过上述活动,促使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地探究问题,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各个民族、地区、国家间的文化只有在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中才能获得生机和真正的发展。

通过学习高尔基的作品,深刻地体验那种为无产阶级伟大事业而奋斗的勇气和决心。通过学习鲁迅的文章和毕加索的绘画作品,体会他们的忧国忧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人类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两次世界大战、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这些都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的时候,文学艺术领域也开始变得日渐丰富。

 

●本课由四目组成:第一目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学方面的主要成果;第二目主要介绍了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第三目主要介绍了这一时期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第四目重点介绍了毕加索和他的绘画艺术。

 

【世界的文学】

教材讲述了三个主要问题:一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二是介绍了这一时期的欧美文学;三是介绍了这一时期逐渐获得世界承认的亚洲文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历史经历了太多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更加密切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速了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血腥和深重的灾难,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更是给西方世界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在西方,许多国家的人们生活在悲观和痛苦之中,对现实社会感到强烈不满,内心感到无比孤独、困惑和迷惘。德莱塞和海明威的作品便反映了社会的这种状况。

德莱塞是以一种资本主义彻底批判者的姿态登上美国文坛的,他的作品特别是《美国悲剧》,真实再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海明威的文学实际上在当时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他不仅自己是反法西斯的勇士,同时也用自己的作品描绘了战争给世界带来的创伤以及对个人幸福的摧残,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形象,却又在其中不时地透露着悲怆和凄凉,形象的再现了一种悲观中的英雄主义。

这一目的题目之所以叫做“世界的文学”,是因为在这一时期,不仅欧美文学获得了繁荣,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本土文学逐渐融合了外来文化的优点充分发展了自己,使本土文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并且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和日本的川端康成都体现了亚洲文学的繁荣。

 

【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

教材主要以高尔基和鲁迅为代表,介绍了20世纪初期无产阶级文学的主要内容。

高尔基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创作的前期正值19世纪末的俄国,这一时期,俄国贫穷落后,社会黑暗动荡,因此高尔基在其作品中往往热情的歌颂社会底层人民高尚品德,激励人们追求幸福生活,呼唤善良的人性。20世纪初的俄国充满了革命的氛围。1901年,高尔基写了充满战斗激情的散文诗《海燕》,表达了革命者在革命即将到来时高昂的战斗情绪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然而,1905年俄国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却遭到了失败,但高尔基并未气馁,他一方面认真的思考革命失败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也从无产阶级革命者身上看到了希望和光明。《母亲》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创作的。这是十月革命前最著名、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高尔基在作品中将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母爱和人类最神圣的事业——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散发着永恒魅力的母亲形象。

鲁迅是我们所熟知的中国著名作家。鲁迅生活在20世纪初的旧中国,革命正在艰难中前进,许多国人的麻木和愚昧深深触痛了鲁迅,于是他用自己的笔触深动地描绘了就中国麻木的国人,希望通过描画这些“沉默的国人的魂灵”,来促使人们反省自身,扫除愚昧和麻木,唤起国人斗争的勇气和精神。阿Q就是鲁迅先生笔下一个麻木国人的典型形象。鲁迅一生笔耕不辍,用文字来同黑暗的旧社会战斗,同时也用文字激励国人的觉醒、奋斗和前进。

 

 

 

【音乐的变奏】

教材主要介绍了这一时期音乐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19世纪末,世界各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空前地加强了,不论是被迫的还是主动的,世界都是在逐渐融合的,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各个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之间的交流、渗透与相互融合。这种时代背景也给音乐家们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方式方法,于是世界音乐领域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特色,出现了众多的风格和流派,并在相融合与交流中取得更新的发展。

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和新古典主义音乐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教师在讲述这段内容时重在体现这一时期音乐领域异彩纷呈的特色,并点明这种特色所隐含的历史背景。

 

【毕加索与立体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阶级矛盾也不断激化,很快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有一部分艺术家们由于对现实产生不满而逃避现实,开始沉溺于纯粹的艺术探索,并且想要摆脱传统的现实主义绘画而追求更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形式,于是诞生了一系列的美术流派,被统称为“现代派”。

立体派实际上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欧洲的现代派美术的一个派别,是当时非常前卫的一种绘画艺术。这种流派的特点是将自然形体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并且相互交错、重叠,或者在画面上同时表现事物的几个方面。这种绘画艺术将零散的片段按照画家的“感受”而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出来一种给人支离破碎感觉的画面,使绘画艺术走向抽象。

毕加索是立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生都在不停地探索,其绘画风格多变。根据用色的不同,毕加索的画风可分为“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和“黑人时期”,后来又出现了“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在“黑人时期”,毕加索创作了震惊欧洲画坛的《亚威农少女》。这幅画完全违反了人的视觉所看到的形象,画面上五个人物的形体,特别是脸部、正面、侧面、斜面全部合在了一起。这幅画也被认为是立体派的开端。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创作的一幅著名的油画。这幅画是为了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暴行而创作的。画家用了极为夸张的手法创造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画面,向全世界揭露了法西斯的暴行。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历史背景。

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产生的重要影响及其富含的艺术价值。

难点:   1、对这一时期文学艺术领域取得发展的历史背景的理解是一个难点。

         2、世界的交流与融合对文化的影响。

 

问题解答

 

【想一想】

请分析这一时期世界文学的特点。

提示: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欧美国家的文学继续发展,并且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美国,德莱塞和海明威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第二:除了欧美国家,这一时期亚、非、拉等被压迫、被殖民国家的文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印度和日本。

 

【想一想】

请根据鲁迅的《自嘲》分析其中的含义。

提示: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性格以及他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的高尚品格。

 

【想一想】

请列举这一时期世界音乐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提示:略(可根据课文自行总结)。

 

【谈一谈】

请谈谈尼对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的理解。

提示:这幅画是毕加索为了抗议1937年4月法西斯空军对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的轰炸而作的。反映了法西斯的残酷、野蛮,体现了毕加索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反抗对法西斯的战斗精神。

 

【自我测评】

1.C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化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提示:略(可根据课文自行总结)。

 

【材料阅读与思考】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工业革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提示:工业革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外扩张,寻找广阔的殖民地,企图建立一个世界市场。正是这种扩张,加速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流,也促使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渗透与融合。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评价学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状况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活动,收集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资料,并在课堂相互交流,引导学生自己评价、分析。提高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评价方法】

活动法,讨论法等

【评价过程】

教师在教授完本课内容或者在教课之前,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在课外搜集有关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这段时间内的文学、音乐、美术方面的代表作品。然后可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让学生在将台上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并组织适当的讨论。

教师在结尾可对学生所作的工作,对作品的评价等进行总结概括。

【评价总结】

教师应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做出鼓励和表扬,并对学生的评价进行适当点评。在活动的最后,可让学生将搜集的内容制作成海报,供全班阅读、欣赏和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