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年级期中历史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苏联1980年版高中历史教
最新热门    
 
人民版高中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专题1—2

时间:2009-10-18 17:27:49  来源:人民版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五)历史问题注释

 

【儒】

儒的名称在商代就有了,是对一种宗教职业人员的称呼。有人认为,儒字可能是从“需”字演变而来的。因为这种教职人员主持祭祀仪式需要戒沐浴,所以用一个人洗澡的形象来代表他们(需字甲骨文象人洗澡的样子)。殷代甲骨文中又有“丘需”一词,按照古籍的说法,九家为一井,四井为一里,四里为一丘,即一百四十四家为丘。丘是一个基层单位,相当于一个古代的村社。丘需就是管理一个村社的教职人员,主要职责是主持祭祀,接待宾客。与这两项职能相适应,儒要掌握那些与迷信搀杂在一起的古代天文知识和礼仪规则。那时宗教和政治合一,儒的宗教职责与政治职责是分不开的。

春秋时代的儒,已经不是与政治结合的教职人员了,而成为以传统礼仪知识谋生的自由职业者。他们出任于朝廷,能够为公卿尽其忠顺;入居于家中,能够对父母尽其孝悌。遇到丧事,则尽力按“礼”的规定办事。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他“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更可贵的是他的"庶、富、教"思想。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人就简称为“因材施教”。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很重视立志,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他最注意“行”,提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而过其行”。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过则勿惮改”的名言。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宁死善道”,在必要时宁愿“杀身以成仁”,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生来具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理性与道德观念,即生而性善。“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天生具备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是仁义礼智之端,故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故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品行恶者并非其性亦恶。他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以性善作为其“仁政”的理论基础。唐李翱著《复性书》,认为人性善,而“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至宋,张载、二程、朱熹则认为性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之分,“天地之性”至善,人之恶者均由“气禀”昏浊所致。

 

【祭酒】

官名。古代通常请年高望重者主持祭礼,因此祭酒便成为对长者或官署首长之尊称。东汉时,始置博士祭酒。后来历朝沿置,为国子监或国子寺之长官,主管全国教育事业。历代均以儒学优长、年高望重者任此职。清末废国子监,改设学部,祭酒更名为学部尚书。

【天行有常】

“天行有常”,是荀子提出的思想。荀子(约公元前286-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在《荀子·天论》中写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认为,天,自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尧是圣王就存在,因为桀是暴君就不存在。这种规律,如果顺应,就会得到吉庆,如果违抗,就会遭遇凶险。然而,人事又可以自为。

 

 

【老聃】

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人,生卒年不详。他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后又为柱下史,通晓上下古今之变,晚年隐居于沛,躬耕授徒,讲德论道,后西入关中,客死于秦。入战国后,他的语录流传浙广,经环渊最后整理,成《道德经》上、下篇,即今本《老子》。 在《老子》书中,把宇宙万物的本看作“道”或“朴”,有时称“无”。道是创造一切的母力,超绝时空的绝对存在,永远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而它所唯一取法的,正是纯抽象的“自然”。这个玄之又玄的道,永远依照自然的法则,在那里循环运转,“周行而不殆”。只有通过塞竞闭门,“静观玄览”,即“以玄观玄”,才可能有所领会。所谓“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知其弥少”。由此出发,《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意识到一切事物都寓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中,它们互相依存,又自然的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一书在思想辨证方法上,蕴藏着无比精湛的智慧。老子政治思想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向往原始的“小国寡民”的社会。他主张:“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思想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他提出了无为原则。认为只有“无为”才可以“无不为”,强调必须“无为而治”,“我不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哲学思想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世界认识的高峰,直到今天还受到我国和世界的重视,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庄周】

庄周,又称庄子,战国时思想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生卒年说法不一,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 286年。他一度做过管漆园的小吏,曾穿着补缀的衣服,捆着绳的草鞋去见魏王,也曾向监河侯借贷度日,经常以钓鱼、打草鞋为生。

  庄子一向不慕功名,无意于仕途,长期过着隐居生活,对一切抱无所谓态度,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其妻死,竟“鼓盆而歌”,《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楚庄王闻其名,用厚币相聘,许以为相。他表示宁为“孤豚”,不作“牺牛”,甘愿逍物外。这在仕人往来熙攘,求官逐利的战国时代是不多见的。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现存的《庄子》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文字雄美,想象丰富,跌后起伏,妙趣横生,善干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庄子》一书不但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物质实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他否认有神的主宰,认为万物的生长和发展,是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的,自然界本身就有它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他说:“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  

  对于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总的原则,庄周也提出了极有价值的辩证观点。他说,事物的生灭是“气”的离合,变化不能离开物质,离开物质就没有变化,事物只是变化,并不是消灭,事物的变化过程是永不停止的。庄周认识到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这是他的哲学思想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庄周在对待哲学的根本问题上,采取的是唯物主义态度,但他的思想方法是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在庄子看来,“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生者乐生恶死,死者乐死恶生,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悲。世界上的其他事物,如大小、寿天、是非等也是如此,以此类推,世界上就没有是非、善恶之分了。他认为以个人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不可能的。在认识论上,庄子走入了唯心主义歧途。

 

【邯郸学步】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说寿陵少年学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然而不但没有学到邯郸人的步法,连自己原来怎么走路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是春秋末战国初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本名翟,鲁国人,有说是宋国人。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想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他以撞钟为例,说:“扣则鸣,不扣亦鸣”。要求教师不要处于“待问后对”的被动地位,应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做到“不扣亦鸣”。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这说明墨子已经看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四、强调学以致用。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意思是学习的目的在于行。而且,他还认为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好坏,必须把行为动机的“志”和行为效果的“功”结合起来。

 

【吴起】

战国时期卫国人。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吴起是一个极有才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在鲁国为将,后又在魏国任职,受到谗害,奔楚。在楚国,吴起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吴起在魏、楚二国为卿相,他所推行实施的政策体现出其法家思想。吴起主张国君要对老百姓以德政;他反对游仕之士,提倡多干实事。吴起罢除无能无用的官吏, 私门之清托,奖励耕战,打击了楚国世袭贵族的势力。楚悼王死后,楚国贵族作乱攻吴起,吴起被射杀,死于非命。

 

【申不害】

《战国策.韩策一》鲍彪注曰:“申不害者,荆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用为相。”申不害,申国人,楚国灭申,申氏成为楚人。申不害从楚至郑,成为郑之贱臣。战国初年,韩国灭郑,申不害遂成为韩国人。申不害主张国君以“术”来统御臣下。术,即权术。他认为,国君不要相信任何人,要用自己的眼睛去亲看,亲听,独自处理政事。申不害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申不害反对臣下越职行事,他说:“治不逾官,虽知弗言”。申不害以术治国,对韩国政权的巩固起了良好的作用,但这种术的结果,使大臣们人心离散,人人惶恐,最后危及国家的生存。

 

【韩非】

韩非(?——前233年),战国末年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出身于韩国贵族家庭。韩非在政治上主张变法图强,积极向韩国君主献计献策,却不被采用,于是他转而埋头于著述之中,写出了《说难》、《孤愤》、《五蠹》等十余万字的作品。它们把法、术、势思想熔为一炉,从而大大丰富了法家学说的思想内涵。 这些作品传到秦国后,受到了秦王的高度重视。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曾经发出感叹说:寡人能够见到这些作品的作者并与他有所交往,即使死掉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于是发兵加紧攻打韩国。 韩国国君只好派韩非出使秦国。韩非来到秦国后,受到了他的同学李斯等人的诬陷而被下于狱中,不久自杀身亡。 

 

 

【参验】

《韩非子·奸劫杀臣》:“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参”,比较;“验”,验证。韩非主张根据名实关系而确定认识的是非,用“参验”之法审查言论是否正确。提出“言会众端,必揆之以地,谋之以天,验之以物,参之以人,四征者符,乃可以观矣。”(《韩非子·八经》)要求从各方面考察言论得失,包括自然(天、地、物)和社会(人)。批判儒家不经“参验”而肯定三千年前的“尧舜之道”,“非愚则诬也”。(《韩非子.显学》)

 

二 儒学的兴起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培育学生重视文化、尊崇文化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焚书坑儒”批判】

这个题目讲述了“焚书坑儒”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大致过程,影响及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它的批判四个方面的内容。

随着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一去不返,于是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以古讽今。针对这种情况,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秦始皇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焚书坑儒”事件否定了先秦思想文化成就,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浩劫,文化进步的正常路径被阻断,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教材举了“孔壁中经”发现的故事证明秦代焚书确实使儒学的传播受到限制。

汉代以来的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焚书坑儒”成为两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罢黜百家】

教材对汉武帝时代的政治、文化体制进行了描述,指出这一时期伴随着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历史特征是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在汉武帝确立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的过程中,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推行了一套以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建议皇帝倡导学术,推行教化,养士求贤,政策要适时“更化”;他提出,应当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与文化政策的转变。

教材对罢黜百家的文化政策做出了客观的评价: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太学的出现】

汉王朝对文化教育重视的表现之一就是太学的创建。太学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正式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太学的创办是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采用了公孙弘制定的具体方案。

教材接下来对太学建立后在汉代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描述,指出太学的兴立,进一步助长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为中家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太学生接受儒学教育,其中的民本思想的积极因素对他们的观念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在积极参政的同时和民间有较密切的联系,对于弊政的危害有比较直接的感受,因此他们的思想言论对国家政策有一定的影响,东汉时期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这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的较早的史例。当时太学生的议政运动,使黑暗的政治势力被迫有所收敛。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这个题目讲述了汉代儒学兴起以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历程。

汉代以前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汉文帝时,已经通过选举方式选拔官员,但这种制度还不完备。到汉武帝时代,选举制得以基本成为正统的政制,表明察举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途径,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已经得以确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隋唐时代,开始实行更为完备的选举制度——科举制。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内容来选拔官员,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

教材接下来对科举制度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消极作用: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使得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考试内容的单一化,导致士人知识结构的狭隘。积极作用: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将考试本身作为选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出追求公平公正的出发点。

本课重点与难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本课重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形成客观评价是本课难点。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参考答案: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体现的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

 

【想一想】

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帝王。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中,能不能总结出汉武帝时代有哪些突出的历史成就?这些成就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政策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汉武帝改革仕进制度,大力选拔人才;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王和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的问题;惩治豪强,打击不法贵族;推行盐铁官营;铸“五铢钱”,统一货币;抗击匈奴,保持了北方边疆的和平稳定;开通丝绸之路。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提拔儒生担任高级行政职务,为以上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进行了理论准备和干部准备。

 

【议一议】

《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经亲自到太学讲学,和诸位儒生就儒家经典的内容相互辩论,前来太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帝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说明了儒学地位的提升。说明了汉王朝最高统治者对儒学和教育文化的重视。

 

 

【议一议】

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我们今天应当怎样来看待这种文化现象?

参考答案:反映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能够因学得仕,并不受到家族等级的严格限制,也反映了社会对文化的普遍重视。另一方面,知识分子以仕途为唯一理想归宿,人人汲汲于功名利禄,使得专力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知识分子寥若晨星。中国古代士人价值取向和社会人才流向的这一特征,可能也是导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严谨完备以及科学的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我测评】

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趋势?

参考答案:反映了儒学地位提升,统治者注重儒学教育的文化趋势。

【材料阅读与思考】

参考答案:先对文中两段史料关于“焚书坑儒”的态度进行阐述与分析,然后再阐明自己对这一事件及其影响的看法。注意“焚书坑儒”事件发生的特殊背景,以及儒学在秦灭亡的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知识链接】

博士

博士是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的文化称谓,现今依然沿用。但是“博士”的涵义在不同的制度下又有所不同。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方法】

过程评价法、撰写历史习作等。

【评价过程】

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记录到历史学习档案中,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等方面的变化,有利于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长期,稳定地综合考察和较为全面的评价。

撰写历史习作是体现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内容之一,学完本课后,通过让学生撰写 “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科举制度与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等历史小论文,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另外,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进行记录,提高评价的信度。

【评价总结】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客观公正。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的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学生在不同时间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